第47章 此子,究竟還能給咱帶來多少驚喜!
字數:5950 加入書籤
此刻,朱元璋內心波濤洶湧,臉上卻不動聲色,甚至露出一絲為難。
“三弟啊,你的難處,咱明白。”
“隻是這左丞相之位,關係重大,一時之間,讓咱去找個合適的人選接替你,也不容易啊……”
他故作沉思狀,試探著問徐達:“三弟,你自己覺得…朝中誰可堪此重任啊?”
徐達聞言,把頭搖得像撥浪鼓:“大哥您就別為難臣了!”
“臣一介武夫,哪懂這些?”
“朝中誰能幹,誰不能幹,還得陛下您聖心獨斷才是。”
他對此顯然是避之不及。
朱元璋要的就是這個答案。
他心中已然定計。
但麵上卻歎了口氣,拍了拍徐達的肩膀,用一種退讓和體諒的語氣道:
“罷了罷了,既然你實在不願待在那位置上了,咱也不強求你。”
“這樣,你先暫時還兼著這左丞相,等咱物色到了合適的人選,一定立刻把你換下來,讓你輕鬆輕鬆,這樣總行了吧?”
徐達見朱元璋鬆口,雖然還要暫時兼著,但總算有了盼頭!
臉上頓時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連忙拱手:“謝陛下體諒!臣一定站好最後一班崗!”
解決了官職的事。
徐達心情放鬆不少,又喝了幾杯,順勢提及了軍權的事。
“大哥,關於軍中之事……”
“臣也覺得,有些老部下是該動一動了。”
“不過,燕王殿下如今還年輕,驟然接手太多恐難以服眾。”
“臣想著,不如等將來遷都北平之事定下,臣的封地想必也會有所變動,屆時再逐步交接,更為穩妥,大哥您看?”
朱元璋聞言,心中更是滿意。
徐達主動提出交權,而且考慮得如此周到,既顧全了大局,又給了朱棣成長的時間,還與他遷都的戰略相契合。
這才是真正的國之柱石,識大體、知進退!
“好!就依三弟所言!”
“來,喝酒!”朱元璋心情大悅,再次舉杯。
兩人一直暢飲到深夜,說了許多當年並肩作戰的往事,氣氛融洽。
直至徐達告辭離去。
朱元璋臉上的醉意才緩緩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冷靜和灼熱的目光。
楊憲……
左丞……
他反複咀嚼著這個念頭,越想越覺得此計大妙!
“不過……”
他喃喃自語,“現在還不是賞的時候。”
“得等他再立點功勞,等他和淮西那幫人矛盾再激化些……”
“咱才好順理成章地給他加這把火!”
他已經開始期待,楊憲得知自己能坐上左丞之位時,那副瘋狂而貪婪的嘴臉了。
這把刀,一定會變得更加鋒利,更加嗜血!
恰逢此時。
毛驤悄無聲息地步入殿內,手中捧著兩份奏折,躬身呈上。
“陛下,永昌侯藍玉、開國公常茂等人,聯名遞上兩份折子。”
朱元璋接過折子,先翻開第一份。
上麵寫的是淮西諸將“體察聖意”、“主動為陛下分憂”。
呈請移交部分軍務職權於兵部及五軍都督府統一調度。
並附上了一部分兵員名冊和糧草調度權。
朱元璋快速掃過,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譏諷。
名單上的職權,大多是一些邊邊角角,或是本就由兵部協理的事務。
真正的核心軍權,比如精銳部隊的直接指揮權,重要關隘的防務,以及大批軍械物資的調配權,幾乎紋絲未動。
“哼,避重就輕,跟咱耍心眼!”
他冷哼一聲,隨手將這份折子扔到禦案一角,懶得再看第二眼。
他又翻開第二份折子。
這份則是藍玉等人以“感念太子殿下仁德,不忍見殿下因直言而受困”為由。
懇請陛下念在太子年幼且出於公心的份上。
解除對太子的禁足。
看到這份為朱標求情的折子,朱元璋臉上的冷意稍緩,甚至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
看來。
散出去的消息起作用了。
這幫殺才果然對咱的標兒感恩戴德。
但他並未立刻做出任何批複。
而是將兩份折子疊在一起。
隨手放在了那堆“已閱待處理”的奏章最上麵,便不再理會。
不回應,便是最好的回應。
對第一份折子不回應,是明確告訴淮西勳貴:
你們交出來的這點東西,咱不滿意!
遠遠不夠!
別想糊弄過去!
對第二份折子不回應,則是另一種默許和信號:
你們為太子求情的心意,咱知道了。
但什麽時候放人,怎麽放,咱自有主張!
這份人情,咱記下了,但你們也別想借此討價還價。
這種帝王心術,無需言語,自有其重。
處理完折子,朱元璋抬眼看向毛驤:“楊憲那邊,查得如何了?”
毛驤立刻回道:“回陛下,正如陛下所料。”
“楊參政回去後,便暗中調動其所能動用的一切人手,甚至包括一些…非官麵的力量,正在全力搜羅永昌侯、開國公等諸位侯爺都督的各類罪證。”
“尤其是涉及軍務、田產、以及往日一些陳年舊案方麵,動作十分頻繁急切。”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和滿意,果然如此!
這把刀,確實夠急,夠狠!
他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算計的寒光,對毛驤吩咐道:
“嗯…既然如此,那咱就再幫他一把。”
“二虎,你安排一下,讓咱們的人在適當的時候,用絕不會讓他聯想到你們錦衣衛的方式,隱晦地給他透點風,或者無意中讓他找到一些…”
“嗯…比較紮實的證據。”
“明白嗎?”
毛驤心頭一凜,立刻躬身:“臣明白!”
“定會做得天衣無縫,絕不會讓人察覺是陛下之意。”
他深知,陛下這是要暗中給楊憲遞刀子,讓楊憲衝得更猛,咬得更狠!
“去吧。”
朱元璋揮揮手。
毛驤領命,悄無聲息地退下。
殿內再次隻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並未立刻去處理其他政務。
而是再次從案幾下拿出那本葉凡所著的《格物·軍械篇》,就著燈火,饒有興致地繼續翻閱起來。
越看,他越是心驚,也越是興奮。
這本書裏所蘊含的智慧。
遠遠超乎他最初的想象!
除了那些驚世駭俗的軍械設計,後麵竟然還有大量關於經濟、民生的內容!
他很快翻到了關於“國債”的詳細論述篇章。
這裏麵的內容,比葉凡在獄中口述給朱標的還要詳盡,係統得多!
從國債發行的目的,種類(短期、長期),利率設定原則。
到如何建立信譽、如何兌付、如何防止偽造……
甚至還包括了如何利用國債調節市場,平抑物價等更深層的運用!
尤其是關於防偽的篇幅,讓朱元璋看得目不轉睛!
上麵詳細描述了多種防偽技術:
特殊紙張的製造,複雜水印的刻印,專用油墨的配方,以及一套極其繁複的所謂叫編碼的東西,核對係統……
每一種方法都構思巧妙,極難模仿!
“好!好啊!”
朱元璋忍不住拍案叫絕,“有此等防偽之術,何愁宵小仿造?”
“這國債,咱是發定了!”
他如饑似渴地沉浸在這本奇書之中!
仿佛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強大富庶的盛世藍圖,正在書頁間緩緩展開!
而這一切,都源於詔獄中那個神秘的年輕人。
“葉凡……”
朱元璋合上書冊,目光再次投向詔獄的方向。
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眼中閃爍著無比複雜的光芒——
有賞識,有利用,有忌憚,更有一種絕不放手掌控的決心。
此子,究竟還能給他帶來多少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