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三大營現世!!!

字數:7498   加入書籤

A+A-


    此話一出!
    滿殿的的文武百官,心神劇震,惶惶不安。
    今日這朝堂,比任何一場血腥的屠殺,都更讓他們感到膽寒。
    陛下的手段,恩威並施,深不可測!
    而那把名為“國法”的屠刀,經此一事,已然高懸於每一個人的頭頂之上!
    恰逢此時。
    太子朱標突然穩步出列,手持玉笏,聲音清朗而沉穩地打破了現場的氛圍:
    “父皇,兒臣有本奏。”
    “新都北平營造一事,曆時數載,如今所需巨木、石料、工匠皆已齊備,國庫與東宮財用亦因新政與國債之利,頗為充盈。”
    “兒臣以為,遷都大計,時機已至,當盡早提上日程,以定國本,以懾北疆!”
    此言一出,如同在尚未平靜的湖麵又投下一塊巨石!
    朱標話音甫落。
    文官隊列中,幾名須發皆白,以保守持重著稱的淮西老臣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
    他們多是跟隨朱元璋起家的老人。
    雖無兵權,但在朝中資曆深厚,門生故舊遍布。
    “陛下!太子殿下!”
    一位老臣顫巍巍地拱手,臉上寫滿了憂慮,“遷都之事,關乎國運,豈可輕言?”
    “北平地處北疆,苦寒之地,且直麵草原韃虜兵鋒!”
    “將國都立於如此險地,無異於將社稷宗廟置於爐火之上啊!”
    “一旦有失,則天下震動,江山危矣!”
    “還請陛下與殿下三思啊!”
    “是啊陛下!”
    另一人接口道,語氣激動,“金陵虎踞龍盤,有長江天塹,乃王氣所鍾!”
    “何必棄此萬年基業,而就那塞北風沙之地?”
    “若隻為震懾北元,遣一大將,屯以重兵即可,何須天子親自犯險?”
    “此非萬全之策!”
    幾位老臣你一言我一語,引經據典,無非是老生常談。
    強調北疆危險,遷都勞民傷財,且風險巨大。
    朝堂之上。
    不少官員也紛紛點頭,顯然對此抱有疑慮。
    龍椅之上,朱元璋麵無表情地聽著,手指在扶手上輕輕敲擊,看不出喜怒。
    他深知這些老臣的心思。
    一部分是出於真正的擔憂。
    另一部分,則是習慣了南方的安逸,不願北遷。
    甚至可能,暗中與某些利益集團有所勾連!
    就在勸諫之聲漸起,似乎又要形成一股阻力之時。
    朱標卻並未像往常那樣耐心解釋或退讓。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如電,掃過那幾位喋喋不休的老臣,原本溫和的臉上瞬間籠罩上一層不容置疑的威嚴和霸氣!
    “諸位大人!”
    朱標的聲音陡然提高,清越而有力,瞬間壓過了所有的嘈雜。
    “爾等所慮,無非是北疆蠻族之患,擔憂國都安危!”
    他踏前一步,儲君氣度勃發,字字鏗鏘:“然,若我大明擁有一支無敵之師,裝備遠超蠻族的犀利火器,足以摧城拔寨,橫掃草原!”
    “敢問諸位,這北疆之患,還是不是無法逾越的天塹?!”
    “這遷都之險,還是不是動搖國本的危局?!”
    不等那些老臣反駁,朱標目光轉向禦座,躬身道:“父皇!”
    “兒臣受命組建新軍三大營,不敢有絲毫懈怠。”
    “如今,三大營已初具規模,兵員齊整,操練純熟!”
    “尤其所配備之火炮、火銃等物,更是經過反複改良,其威能……遠超現今軍中任何製式火器!”
    “若諸位大人,對此仍不放心,對我大明強軍仍無信心……”
    “那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何不親眼看一看,孤這三大營,究竟是何等風采?!”
    “看過之後,再議遷都之事不遲!”
    這番話,如同驚雷,炸響在朝堂之上!
    所有人都被朱標這突如其來的強硬和自信震住了!
    三大營?
    已然建成了?
    還有遠超現在的火器?
    一直端坐不動的朱元璋,此刻眼中驟然爆射出兩道懾人的精光!
    他身體微微前傾,臉上那沉鬱的表情一掃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合著極度好奇、期待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葉凡那小子口中“領先三百年”的火炮!
    他早就想見識見識了!
    標兒把這支軍隊藏得如此之深,今日終於要亮相了嗎?!
    “好!!”
    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椅,霍然起身,聲若洪鍾,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斷和濃厚的興趣!
    “標兒此言,正合咱意!”
    “光說不練假把式!”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才知道!”
    他目光灼灼,掃視全場,帝王威儀盡顯:“傳咱旨意!即刻擺駕,出宮!前往東郊獵場!”
    “朕要親自觀摩太子三大營之演武!”
    他的命令如同雷霆,滾滾而下:
    “凡在京文武百官,所有藩王,所有皇子,一律隨駕前往!”
    “一個都不準缺席!”
    “咱要讓你們所有人都親眼看看,咱大明的未來,掌握在怎樣的力量手中!”
    “退朝!即刻出發!”
    旨意一下,滿朝皆動!
    無人再敢有絲毫異議。
    那些方才還勸諫的老臣,麵麵相覷,臉上青紅交錯,卻也隻能躬身領命。
    秦王、晉王、周王,乃至一直沉默不語的燕王朱棣,眼中都露出了驚疑凝重,以及一絲難以抑製的好奇。
    車駕儀仗迅速準備。
    文武百官,龍子鳳孫們懷著各種複雜的心思。
    浩浩蕩蕩地朝著東郊獵場方向而去!
    ……
    是時!
    東郊獵場。
    秋風獵獵,卷起旌旗招展。
    臨時搭建的觀禮高台上,朱元璋端坐中央,左右是一眾皇子。
    文武百官,勳貴藩王則按品級分列台下兩側。
    人頭攢動,目光皆聚焦於遠處那片空曠的演武場。
    而在百官隊列的最末尾,那些不起眼的低品階官員堆裏,葉凡抱著胳膊,悠然站著。
    仿佛隻是個來看熱鬧的閑人。
    唯有那雙眼睛,平靜地注視著場中。
    “咚!”
    “咚!”
    “咚!”
    沉悶而富有節奏的戰鼓聲驟然響起!
    如同巨獸的心跳,敲在每個人的胸膛上!
    緊接著。
    蒼涼雄渾的號角聲劃破長空,帶著一股原始的肅殺之氣!
    所有人的精神都為之一振!!
    隻見演武場盡頭。
    一麵巨大的“五軍營”帥旗率先映入眼簾,迎風怒展!
    旗幟之下。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如山如嶽的步兵方陣!
    陽光灑下,映照在一片耀眼奪目的銀光之上!
    那並非普通的劄甲。
    而是製式統一,打磨得光可鑒人的明光鎧!!
    甲片在日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寒芒。
    如同在地上移動的金屬城牆!
    士兵們個個身材魁梧,麵色冷峻,眼神銳利如鷹,顯然都是百裏挑一的悍卒!
    他們邁著整齊劃一,沉重而有力的步伐。
    每踏出一步,都讓大地為之輕顫!
    “咚!咚!咚!”
    腳步聲與戰鼓聲完美契合!
    一股鐵血肅殺,無堅不摧的磅礴氣勢,如同實質的海嘯般朝著觀禮台洶湧撲來!
    “這……這是……”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翰林瞪大了眼睛,手指顫抖地指著場中,聲音都變了調!
    “明光鎧?!全軍……全軍皆是明光鎧?!”
    他身旁的一位兵部官員倒吸一口涼氣。
    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震撼!
    “何止是鎧甲!”
    “你看他們的兵刃,寒光閃閃,絕非尋常鐵匠鋪能打造!”
    “還有那精氣神……這……這得耗費多少銀錢才能練出如此強軍?!”
    而在步陣之後,鐵騎如潮,披甲而出!
    數列披掛精甲的騎兵緩緩現身。
    馬蹄尚未加速,卻已震得地麵微顫!!
    他們騎乘的皆是高大戰馬,毛色烏亮如墨,鼻息噴白如霧!
    陽光灑下,照在他們通體銀光閃爍的甲胄上,反射出無數刺目的冷芒。
    每一名騎兵背負強弓,挎掛弩槍,腰佩環刀,甲胄下的肌肉與鋼鐵融為一體,殺氣逼人!
    空氣中彌漫著鐵與火的氣息!
    這是一支真正屬於戰爭的軍團!
    他們未出聲,卻仿佛有萬軍低吼的轟鳴在地底翻滾!!
    戰鼓一震!
    鐵蹄齊踏!
    那種震蕩心魂的頻率,讓觀禮台上所有人心頭同時一顫!
    這不是人陣……
    這是鐵浪!!!
    這不是騎兵,這是碾壓一切的洪流!
    壓迫如山,殺機似海!
    銳不可當,無懈可擊!
    不僅僅是文官。
    就連那些淮西勳貴們,如藍玉、曹震、朱壽等人,此刻更是臉色劇變,眼神凝重得能滴出水來!
    他們是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老將。
    一眼就能看出這支軍隊的不凡!
    那衝天的煞氣!
    那嚴整的軍容!
    那精良到令人發指的裝備……
    永昌侯府的管家站在藍玉身後,聲音發幹地低語。
    “侯爺……這……這五軍營,若是對上咱們的老營……”
    藍玉臉色鐵青,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
    “裝備遠勝,士氣如虹……”
    “若兵力相當,正麵衝陣,咱們……勝算不足三成!”
    這話讓他自己都感到一陣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