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他是大哥,亦是儲君,未來的天子

字數:7076   加入書籤

A+A-


    三聲問,三聲答!
    一聲高過一聲,一浪強過一浪!!
    那衝天的聲浪,那磅礴的氣勢,那無堅不摧的信念,匯聚成一股無形的洪流,衝擊著觀禮台上每一個人的心靈!!
    朱標轉過身,麵向高台,單膝跪地,聲音鏗鏘。
    “父皇!三大營演武已畢,請父皇示下!”
    朱元璋大步走到台前,看著跪在地上的兒子,看著下方那支虎狼之師,胸中豪情萬丈!
    他一把將朱標扶起,用力拍著他的肩膀。
    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沙啞,卻帶著無與倫比的霸氣和滿意!
    “好!好標兒!練的好兵!”
    “有此虎賁,有此神兵利器,漠北蠻夷,安敢再犯咱大明邊疆半步?!哈哈哈哈!”
    他暢快淋漓的笑聲在獵場上空回蕩。
    笑罷,他猛地收斂笑容,轉過身。
    那雙如同鷹隼般的目光,帶著冰冷的威嚴和不容置疑的壓力,緩緩掃過台下那些麵色各異,大多仍處於震撼之中的文武百官,勳貴藩王。
    他的聲音如同寒鐵,砸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現在——”
    “誰還對遷都北平,有異議?!”
    全場死寂。
    那些之前反對最激烈的淮西老臣,此刻噤若寒蟬,深深低下頭,不敢與皇帝的目光對視。
    勳貴們臉色發白。
    藩王們眼神複雜。
    卻無一人敢出聲。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所有的質疑和反對,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朱元璋滿意地看著這效果。
    他知道,經此一役,遷都最大的阻力,已被徹底碾碎!!
    他深吸一口氣,聲如洪鍾,下達了不容更改的最終旨意:“傳咱旨意!”
    “遷都北平,乃定國本,懾北疆之國策!”
    “工部、戶部,即刻著手,統籌規劃,調配物資民夫,全力營造新都!”
    “不得有誤!”
    “臣等領旨!!”
    工部、戶部尚書慌忙出列,躬身應命,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遷都大計。
    在這一天,伴隨著三大營震天的炮火與呐喊,徹底敲定!
    ……
    當晚。
    中山侯湯和的府邸內,氣氛沉悶得如同外麵的夜色。
    幾位與湯和交好,同樣出身淮西的將領聚在此處。
    麵前的酒菜幾乎沒怎麽動。
    人人臉上都殘留著白日裏被那三大營震懾後的驚悸與不安。
    郭英猛地灌了一口烈酒,試圖驅散心頭的寒意。
    他抹了把嘴,強自笑道:“侯爺,您是不是太過慮了?”
    “是,那三大營是厲害,那火炮跟打雷似的,火銃也打得劈裏啪啦不停。”
    “可那又怎樣?”
    “打仗,光有家夥什兒可不行!”
    “終究還得看帶兵的將領!!”
    旁邊的吳複也接口道,語氣帶著幾分淮西老將固有的驕矜。
    “郭兄說得在理!”
    “兵是練出來的,將卻是打出來的!”
    “太子殿下的兵和裝備是不錯,可終究是些無頭蒼蠅!”
    “真到了刀刀見血的沙場上,還得靠咱們這些老家夥臨陣指揮,隨機應變!”
    “沒有咱們,光有那些花架子的兵和鐵疙瘩,頂什麽用?”
    湯和坐在主位,手裏捏著酒杯。
    渾濁的老眼掃過這幾個依舊心存僥幸,試圖用過往經驗來安慰自己的老兄弟,臉上露出一絲苦澀到極點的笑容。
    他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那辛辣的液體劃過喉嚨,卻壓不住心底那股不斷上湧的涼氣。
    “不頂用?”
    湯和的聲音沙啞,帶著一種看透結局的疲憊。
    “你們以為,今日那地動山搖,那槍炮齊鳴,隻是演給那些文官看的?”
    “不!那是演給你我看的!”
    “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訴咱們,告訴所有平日裏覺得自己不可或缺,有些跋扈的人——”
    他猛地放下酒杯,發出“咚”的一聲悶響!
    目光銳利地盯住郭英和吳複!
    “陛下和太子手裏,已經有了不依靠咱們淮西子弟,就能橫掃天下的本錢!”
    “咱們……不再是唯一的選擇了!!”
    郭英被他這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嘟囔道:“侯爺,您這……這也太杞人憂天了吧?”
    “陛下總歸還是要用咱們打仗的……”
    “打仗?”
    湯和嗤笑一聲,那笑聲裏充滿了無盡的悲涼和嘲諷!
    “有了那樣的火炮,那樣的火銃陣,還需要多少臨陣機變?需要多少悍勇衝殺?”
    “隔著幾裏地,就能把敵人連同營寨一起轟上天!”
    “仗,以後恐怕不是那麽打嘍……”
    他看著眼前這幾個依舊固執地相信自身價值,看不清大勢已去的兄弟,隻覺得一陣深深的無力。
    他知道,再勸下去也是無用。
    這些老兄弟,和他一樣,大半輩子都在馬背上度過,習慣了憑借個人勇武和戰場經驗取勝。
    很難真正理解那種純粹依靠裝備和紀律進行碾壓的戰爭模式,所帶來的顛覆性變化。
    他不再言語。
    隻是默默地拿起酒壺。
    又給自己斟了滿滿一杯。
    然後,不再理會郭英和吳複等人後續的爭論與不解,獨自一人,仰頭灌下那杯仿佛摻雜了黃連的苦酒。
    酒入愁腸,化作一聲唯有他自己能聽見的沉重歎息。
    他對郭英、吳複等人的未來,對整個淮西勳貴集團的未來,感到一陣陣刺骨的寒意和深切的堪憂!!
    有些人,固執地閉著眼睛,不願看見。
    ……
    燕王府。
    臨時下榻處。
    幾位藩王難得地聚在一起,氣氛與淮西勳貴那邊的沉悶截然不同。
    帶著幾分興奮與激昂!
    秦王朱樉搓著手,臉上還帶著未褪去的震撼與亢奮:“了不得!真了不得!”
    “大哥這三大營,簡直是天兵天將下凡!”
    “那火炮,一炮下去地動山搖!”
    “還有那火銃,砰砰砰打個不停!”
    “有這樣的強軍在,北邊那些蠻子別說敢來犯了,咱們不去打他們,他們都該燒高香了!”
    晉王朱棡也難得地點頭附和,眼神閃爍:“確實厲害。”
    “有如此利器雄師,我大明邊疆可保百年無憂!”
    “父皇和大哥,真是深謀遠慮。”
    周王朱橚和其他幾位年輕些的藩王更是議論紛紛。
    言語間,充滿了對強大武力的崇拜和對未來邊境安穩的憧憬。
    唯獨燕王朱棣,獨自坐在窗邊的椅子上,手中把玩著一個空了的茶杯,麵色沉靜如水,與兄弟們的興奮格格不入。
    他那雙銳利的眼眸深處,沒有絲毫為軍威所振奮的喜悅。
    反而,沉澱著一種看透表象的凝重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凜然!
    聽著兄弟們熱烈的討論,朱棣緩緩放下茶杯。
    那清脆的磕碰聲讓眾人的議論稍稍一滯,目光都看向了他!
    “諸位兄弟,”朱棣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沉靜,瞬間壓住了場內的嘈雜。
    “你們隻看到了火炮利,軍容盛,隻看到了可震懾蠻夷,保境安民……”
    他站起身,走到房間中央,目光如同冷電,緩緩掃過自己的每一個兄弟!
    秦王、晉王、周王……
    無一遺漏。
    “可你們想過沒有?”
    朱棣的聲音陡然轉沉,帶著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
    “今日這演練,這三大營,演給誰看?”
    “僅僅是演給那些文官,演給淮西那幫老殺才看的嗎?”
    他停頓了一下,讓這個問題在每個人心中回蕩,才一字一頓地繼續說道:
    “不!這更是演給你我看的!”
    “是大哥在用這雷霆萬鈞之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誡我們這些就藩在外的兄弟——”
    朱棣的眼神變得無比銳利,甚至帶著一絲寒意!
    “他,朱標,大明的太子,未來的天子,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我們這些弟弟時時維護,甚至可以偶爾嬉笑打鬧的長兄了!”
    他的語氣加重,帶著不容置疑的警示。
    “他手中掌握的力量,足以碾碎任何不臣!”
    “今日他能用這火炮轟平山丘,來日…若有誰膽敢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做出任何出格越矩之事……”
    “這炮口,未必就不會轉向自家兄弟!”
    這番話,如同冰水潑頭!
    瞬間澆滅了秦王、晉王等人臉上的興奮!
    他們激靈靈打了個寒顫,臉色都微微發白。
    他們這才回過味來。
    那震天的炮響和肅殺的軍容背後,所蘊含的不僅僅是對外征伐的利器,更是對內震懾的權杖!
    朱棣看著兄弟們驟變的臉色,知道他們聽進去了。
    他深吸一口氣,語氣放緩,卻更加凝重:“所以,從今往後,諸位兄弟,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小心思。”
    “平日裏,對大哥,固然要敬愛,那是咱們的兄長。”
    “但更要牢記——”
    “他,更是大明的儲君,是君!”
    他目光灼灼,逼視著眾人!
    “謹守臣節,安分守己,兢兢業業,為大明鎮守邊陲!”
    “這,才是你我兄弟的立身之本,存續之道!”
    “萬萬不可……行差踏錯半步!”
    室內一片寂靜,隻剩下眾人有些粗重的呼吸聲。
    秦王、晉王等人麵麵相覷。
    最終都緩緩地,極其鄭重地對著朱棣,也像是向著無形的東宮方向,拱手躬身。
    “四哥(四弟)教誨,兄弟們……謹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