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因果報應
字數:4699 加入書籤
一道輕蔑的聲音驟然傳來,讓正在講解懸山寺濃鬱佛門氣息的慧通眉頭一皺。
“普信師兄!”
慧通雙手合十,對著不知何時出現在院落一角的身影深深一禮。
他的聲音依舊平和,卻隱隱透著一絲無奈。
那僧人緩緩從陰影中踱步而出,眉間一粒朱砂痣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紅光,宛如菩薩低眉,卻偏偏生著一雙三角眼眼。
那雙眼睛眼白泛黃,眸光如鉤,仿佛能刺穿人心。
左側臉頰上那道深長的刀痕隨著他說話時肌肉的牽動而扭曲,添了幾分猙獰。
下巴則是留著一條修剪得整整齊齊的黑色胡子。
身上則是一身褐色僧袍,遮掩住有些肥胖的身材。
怪!
很怪!
江河眉頭緊蹙,這僧人臉骨消瘦,體型修長,怎麽看也不該是一個肥胖的人。
且那僧袍下的大腹便便,更是隱約的帶著一絲血腥氣味。
他的眼底劃過一抹冷意。
看來,此行還真是沒來錯啊!
此刻,這位法號普信的僧人正用輕蔑的目光上下打量著慧通,嘴角掛著譏誚的笑意:“免禮吧,慧通師弟。”
“貧僧說了多少遍,何不加入我們?當什麽苦行僧、虔心僧,倒不如富貴僧來的真實自在。”
慧通本就皺起的眉頭此刻幾乎擰成了川字。
他深吸一口氣,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念珠:
“普信師兄,你與廣濟師叔等到底在做什麽,貧僧雖未能知其全貌,卻也猜到一二。”
“貧僧倒是勸解師兄早日回頭是岸,免得終有一日,因果報應。”
“哼哼!”
那普信僧人冷哼一聲,輕蔑地甩了甩袖子,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因果報應?若果真有因果報應,那還需要武道作甚?”
“你果然是方丈一脈的,跟那位方丈一樣迂腐!罷了,你就安心看著吧,看我們富貴僧如何操心寺廟。”
話音未落,他的身影已如鬼魅般消失了原地。
隻留下空氣中若有若無的血腥氣味。
慧通看著那離去的身影,手中的念珠兀自被他捏碎,臉上的神情頗為難看。
他深吸一口氣,勉強壓下心頭翻湧的情緒,轉身對江河幾人合十行禮:“阿彌陀佛,實在慚愧。寺中瑣事擾了諸位清淨,還望見諒。”
他的聲音雖盡力保持平穩,卻仍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顫抖。
“聽著,似乎可不隻是簡單的一些矛盾啊!”
莫明空雙手抱胸,銳利的目光如刀鋒般掃過慧通的麵容。
他鼻翼微動,冷笑道:
“那位普信和尚,身上可帶著新鮮的血腥味呢。這味道……不會超過兩個時辰。“”
慧通的麵皮猛地抽搐了一下,手中殘餘的念珠碎片又被他攥緊了幾分。
他垂下眼簾,長歎道:“普信師兄……他修的是金剛法門,近日在外降妖除魔,難免沾染了些……汙穢。”
說到最後幾個字時,他的聲音明顯低了下去。
似乎連他自己都覺得這番說辭蒼白無力。
“慧通禪師,出家人不打誑語!您可莫要說謊啊!”
慧通身形一僵。
他嘴唇蠕動了幾下,最終隻是深深一揖:“此乃本寺內務之事,卻是不勞煩幾位貴客憂心。”
“貧僧……貧僧隻能說這些了。”
他並不想說,但也不能說謊話。
隻能這樣應對。
院中一時陷入詭異的沉默。
莫明空與江河隻是冷笑,劉夏子卻是看著那離去的普信和尚背影,眼中劃過一抹疑惑與深思。
“諸位,請吧,熱水可吩咐一旁的沙彌進行燒水,諸位若是休息的差不多了,可在晚齋過後,前往大雄寶殿。”
“貧僧還有一些要緊之事,需要進行處理。”
說罷,他急匆匆的便離開了這裏。
就好像,他真的有一些要緊的事情一樣。
廂房院內,幾個年輕沙彌靜立一旁,麵容恭敬卻難掩疲憊。
見慧通離去,他們這才小心翼翼地走上前來,對著江河等人深深施了一禮。
為首的沙彌約莫十五六歲,聲音中帶著幾分沉穩:
“不知貴客,要住上幾人間?”
……
最終,江河一行八人分成了四個房間。
江河與莫明空共住一間,兩人年紀相仿,又都是關係親近之輩,住在一起倒也合適。
劉夏子與其餘五位護衛甲士則分住剩下的三間。
那幾個護衛甲士年歲也基本上都在二十七八上下,自然並非等閑之輩。
他們平日雖然沉默寡言,但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
最年輕的一個也有二十七歲,最年長的已近而立,卻個個都是通脈境界的武者。
其中領頭的趙姓護衛更是達到了通脈四重境界。
一雙虎目炯炯有神,眼神瞳孔中隱隱散發著寒意。
能在三十歲前達到通脈境的,即便不是天縱奇才,也必是勤修苦練之輩。
更何況他們都是從數千禁衛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便就是放在尋常宗門中,也是一方小有名氣的天才。
一番洗漱,江河與莫明空掃去身上灰塵,與敲門進來的劉夏子坐在屋內桌前。
幾個護衛甲士站在門外,神情警惕。
“有些意思!”
莫明空品了一口寺內特供的茶水,輕聲笑了起來:“本以為不會發生什麽事情,卻沒想到隻是剛來,就發生了矛盾事端。”
“富貴僧……軍師有了解嗎?”
江河皺了皺眉,看向劉夏子。
劉夏子微微點頭,道:“自然是有些了解的。”
“佛門僧人將自身修行以及生活方式,大致分為三類。”
“其一便是富貴僧。”
“這也其實是當下佛門的主流。”
“富貴僧,著重外相莊嚴,衣食住行相對奢華,參與世俗交際頗深,與權貴往來過甚,且注重寺院建築,喜好金碧輝煌。”
“這一類僧,其實是已經偏離了佛門少欲知行的修行本質,但很可惜,大部分寺廟的僧眾其實都是凡夫俗子,無法參透佛陀本相。”
“其二,則是苦行僧。”
“這一類在佛門中較少,因其腳踩大地,走遍四方而出名,因而又叫行腳僧。”
“他們通過極端節製欲望、忍受痛苦來磨煉心性,追求精神上的解脫。”
“當然,這一類僧過於極端,在佛門中雖不被提倡,卻也不被遏製,苦行僧多為個人選擇。”
“就如那宗師地榜上赫赫有名的【明心見性】虛雲和尚,便是一位苦行僧。”
喜歡三十歲前,成為天下第一請大家收藏:()三十歲前,成為天下第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