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玉麵將軍是上古妖神18
字數:4565 加入書籤
接管幽州和劍門關,洛淵都留了人。
除了把守劍門關,還得將遊蕩在幽州和燕洲的周國逃兵收攏。
這個倒是不需要洛淵親自去,一個將軍的手底下,最不缺的就是將軍。
等朝廷的旨意下來,他應該就能回京了。
帶著她。
家裏還有一個祖母,雖然沒見過,但每年過冬都會給他寄衣服寫信。
洛淵的馬越騎越快。
城門外,聚集的百姓眾多,他一眼就看到了在人群中亮眼的她。
“來了!將軍回來了!”
“黑甲軍百戰百勝——”
“洛將軍看這裏——”
荷包和漫天的野花瓣丟來,洛淵精準地接住裏麵一個青色的香囊。
抬頭,蘇一冉隔著漫天的花瓣和人群向他招手,洛淵將手裏的香囊帶在腰間,指著知府府邸的方向。
“啊啊啊——”
“那是誰的香囊,怎麽剛好就落到將軍手裏了,我的準頭明明更好!!”
蘇一冉拍了拍張二娘,“二娘,我走了。”
張二娘踮著腳望著後麵出現的軍旗,頭也不回地叮囑,“去吧去吧,跟緊將軍。”
遠方揚起的塵煙和那杆熟悉的玄色軍旗,張二娘心都提起來了。
“娘子——”
“我老李回來了——”
“讓開讓開。”
張二娘一把一把撥開身邊的人,把下馬跑過來的李樹抱起來,哭得稀裏嘩啦,“相公……”
越往後,人少了一點,洛淵跳下馬,維持秩序的士兵不會攔住他,鬆手讓洛淵過去。
蘇一冉飛奔過來,洛淵張開手上前接住她,鮮花和裙擺張揚地在空中停頓。
“啊啊啊——”
“將軍有喜歡人了。”
“哪呢哪呢?”
洛淵快步抱著她上馬,士兵攔住擠過來的人群,再看清時,隻剩兩人遠去的背影。
“香囊是你做的?”
“嗯!是我選的香料,是不是很好聞?”
“嗯,有你身上的味道。”
……
京都出了件大事,有商賈帶了一個女子,言其命中帶貴,手握寶物出生,至今未曾打開,遇到一個道士指點迷津,才進京都。
此寶物尋常人碰不得,隻有當今天子能夠降服。
明帝召見,女子便打開了手,隻見手中握著一塊龍形金玉,渾然一體,光芒璀璨,獻與明帝。
明帝大喜,當即封其為麗妃。
當日,有一鶴發童顏的老道士在宮門停留,言宮中出現至寶,引得妖邪覬覦,特來抓妖。
消息經過一道道宮門,等明帝再派人查看那龍形至寶時,竟然化成了一灘墨跡。
重重看押之下,那是連一隻蚊子都飛不進來。
明帝大驚,迎道士入宮做法。
一番下來,終於算出妖孽的藏身之地,就在萬貴妃宮中。
派人去搜,果不其然,找到了寶物。
明帝大怒,讓萬貴妃禁閉反省,更是要冊封道士為國師,卻被道士婉拒了。
丞相大驚,進宮不是為女求情,而是直指道士妖言惑眾,懇請陛下讓他徹查此事。
結果接手之後,金龍不日再次消失。
明帝震怒,朝中紛紛為丞相求情,他隻能在再請道士出手。
老道士歎息,“這妖孽被我打傷,已往北地逃去,貧道實在難以追上。”
明帝再請老道士留下,在皇宮頤養天年。
道士麵露猶豫,再拒。
明帝追問緣由。
道士說道:“如今奸臣當道,貧道留下來,恐有性命之憂。”
次日,丞相請求回家告老還鄉,眾臣紛紛懇求丞相留下,沒有他,朝廷就失去了國之棟梁。
明帝大怒,他昨日詢問道士鶴發童顏的秘訣,道士一直在服用仙丹,並送了明帝一顆。
明帝昨日服下道士的仙丹,又和麗妃大戰了一夜,身體前所未有的好。
於是更堅定了讓道士留下來的決心。
“丞相年事已高,朕準了!”
朝堂上的朝臣紛紛驚愕的抬頭,隻有丞相淡定地摘下官帽,叩謝皇恩。
萬貴妃失勢,宮中被她殘害過的嬪妃紛紛落井下石,連一點好的吃食的沒有。
明帝好像忘了有她那麽一個人,甚至不曾說過何時解禁。
一個太監飛蛾撲火,對萬貴妃處處照顧。
這日,萬貴妃見了他,模樣倒是俊俏,“能否替我向父親帶句話?”
太監立刻道:“當然,我視貴妃如皎皎明月,不管貴妃讓我做何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他說話裏帶著一股江湖的俠氣,後來萬貴妃才知道,他遊曆江湖,好奇皇宮是什麽樣的,這才進來看看,誰料對萬貴妃一見鍾情,賴著不走了。
連皇宮都能隨意出入,此人的身手,定能為她所用。
丞相隻回了一個字,等。
明帝歡歡喜喜地封道士為國師,與他探討道法。
可沒過多久,六部便紛紛罷工,活也不幹。
明帝終於慌了,親自到丞相家裏請丞相回朝。
道士:感覺被明帝畫的餅噎死了。
這個丞相著實棘手,得讓秀才和他打擂。
明帝經此一事,也知道丞相獨大,要培養自己的人手。
道士表示,不日便會有文曲星來相助,明帝見到便知。
大勝的捷報傳回京都,一時間全京沸騰。
明帝拿著捷報,一臉凝重。
洛淵是他的心頭大患,此人在民間的威望比他還高,還和各地的將領關係頗好。
道士震驚道:“此人!乃是武曲星下凡,是來輔佐陛下安定四方的。”
明帝麵露猶豫,“國師說得可真?”
道士臉上沒有被質疑的不忿,耐心引導道:“陛下仔細想想,此人出戰以來,陛下可還受過戰事的困擾。”
明帝仔細一想,還真是沒有,不僅沒有,雖然要糧折子一直在遞,一開始他還讓人送幾次,後麵實在是沒糧啊!
誰知捷報還是一直傳。
這次是大捷,丟失的地都在他在位時奪回來了,必定在史書記一筆。
道士又在一旁道:“而且武曲星,乃是帝王將星,必定對陛下忠心耿耿。”
“到時候文武雙星匯聚,便是陛下永固山河之時。”
這句話說到明帝的心坎上去了,他怕什麽!怕得就是洛淵不忠心!
明帝大手一揮,“來人,速速擬旨,召朕的大將軍回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