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秋收節變悟道會,玉米地裏鬧烏龍
字數:5722 加入書籤
第二十一章 秋收節變悟道會,玉米地裏鬧烏龍
秋意漸濃,苟活宗後山的百畝玉米地徹底變了模樣 —— 金燦燦的玉米穗壓彎了秸稈,剝開綠皮,飽滿的玉米粒像珍珠似的擠在一起,風一吹,玉米葉 “沙沙” 作響,滿田都是清甜的穀物香。
魏所站在田埂上,叉著腰打量著這片玉米地,笑得合不攏嘴:“小白,算過沒?這百畝地能收多少玉米?夠我和狗蛋吃兩年了吧?”
【檢測到玉米畝產約八百斤,百畝合計八萬斤,曬幹脫粒後可儲存三年以上。】小白的機械音帶著精準的數據流,【另外,檢測到外圍有十七波修仙者氣息,均在隱蔽觀察。】
“又來偷看?” 魏所翻了個白眼,早習慣了這群修仙者的 “悟道式圍觀”—— 自從上次秘境之行後,各大宗門就派了人守在苟活宗外圍,連他澆菜、喂雞都被當成 “大道演示”,更別說這次秋收,怕是把整個修仙界的目光都引來了。
“魏大叔,該掰玉米啦!” 狗蛋背著小竹筐跑過來,筐裏還放著魏所給的小鐮刀,“王道長他們都等著您發令呢!”
魏所點點頭,抄起牆角那把磨得鋥亮的木鋤 —— 還是村口鐵匠鋪打的凡鐵鋤,被王道長當成 “神農鋤同款悟道工具”,天天擦得比靈劍還亮 —— 走到田埂中央,清了清嗓子:“都聽好了!秋收規矩就三條:第一,掰玉米別扯斷秸稈,明年還能留著當柴燒;第二,玉米粒別撒地上,撿回來喂雞;第三,誰要是敢用靈力瞎折騰,就罰他三天沒玉米餅吃!”
“謹遵前輩教誨!” 田埂邊立刻響起整齊的應答聲 —— 王道長領著萬劍山弟子,天啟帶著淩雲閣修士,洛千雪指揮著天機城工匠,連黑風寨的大當家都帶著嘍囉扛著麻袋趕來,一個個穿著整齊的宗門服飾,卻拿著鐮刀、麻袋等農具,神色比參加宗門大典還鄭重。
魏所揮了揮手:“開工!”
話音剛落,一群修仙大佬立刻衝進玉米地,動作卻格外 “斯文”—— 王道長用指尖輕輕捏住玉米穗,手腕微轉,玉米穗就 “哢嚓” 一聲落下,還特意用靈力托著,生怕掉在地上沾灰;天啟蹲在地裏,每撿起一粒掉落的玉米粒,都要對著陽光端詳半天,嘴裏嘀咕:“前輩說‘顆粒歸倉’,這玉米粒裏定藏著‘圓滿之道’”;洛千雪更誇張,給每個弟子發了個小儀器,專門檢測玉米的 “靈氣純度”,說是要記錄 “秋收大道的波動數據”。
狗蛋穿梭在玉米地裏,掰得比誰都快,小手靈活地剝開綠皮,把玉米穗扔進竹筐,還不忘提醒旁邊的黑風寨二當家:“二當家,你掰錯啦!要先掰下麵的,上麵的會掉下來砸到腳!”
二當家連忙停下動作,滿臉恭敬:“多謝小師叔指點!您這‘自上而下’的掰法,是不是蘊含‘順勢而為’的大道?”
狗蛋愣了愣,撓著頭笑:“不是呀,是魏大叔說,下麵的玉米熟得早,先掰了能曬得透。”
可在二當家聽來,這就是 “大道至簡” 的隱喻,立刻掏出玉簡記下來:“小師叔言傳身教,‘熟者先取,順勢而為’,此乃秋收第一要義!”
魏所看得直搖頭,自己拎著麻袋走進地裏,左手扶著秸稈,右手抓住玉米穗,稍一用力就掰了下來,動作幹脆利落 —— 在他眼裏,秋收就是農忙,哪來那麽多 “大道”?能多收玉米、少浪費,比啥都強。
他剛掰了半麻袋,就聽見田埂外傳來一陣騷動,一群穿著各色宗門服飾的修士簇擁著幾位白發長老,小心翼翼地湊過來,遠遠地站著,不敢靠近。
“是丹鼎宗、器符宗的人!” 王道長眼尖,立刻湊到魏所身邊,低聲道,“他們怕是來觀摩前輩的‘秋收悟道’。”
魏所沒抬頭,繼續掰玉米:“觀摩就觀摩,別踩壞我的玉米苗就行。”
可在丹鼎宗長老眼裏,魏所 “低頭掰玉米” 的動作,卻成了 “大道內斂” 的象征 —— 他捋著胡子,對著身邊的弟子道:“你們看魏前輩,躬身於田壟之間,卻不露半分氣息,這是‘藏道於凡俗’的最高境界!掰玉米的動作看似簡單,實則暗含‘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丹道至理!”
器符宗長老也跟著點頭,指著魏所手裏的麻袋:“那麻袋看似普通,卻能容納萬千玉米,這是‘虛空納物’的符道真諦!魏前輩以凡物演示大道,我等自愧不如!”
一群觀摩的修士立刻掏出玉簡,飛快地記錄起來,連魏所擦汗的動作都被解讀成 “滌蕩道心”,咳嗽一聲被當成 “大道天音”,看得魏所頭皮發麻 —— 這群人怕是魔怔了。
正午的太陽越來越烈,魏所覺得有點渴,就坐在田埂上,掏出懷裏的水壺喝了口涼水,隨手拿起一個剛掰的嫩玉米,用打火機點著了,放在火上烤 —— 這是他小時候在鄉下常吃的烤玉米,焦香四溢,比煮玉米更有嚼勁。
“前輩這是要演示‘火煉之道’?” 丹鼎宗長老眼睛一亮,激動地往前湊了兩步,“用凡火烤凡物,卻能激發出食物的本味,這與煉丹‘去蕪存菁’的道理如出一轍!”
魏所沒理會他,等玉米烤得外皮焦黑,吹了吹灰,掰成兩半,遞了一半給跑過來的狗蛋:“快吃,熱乎的。”
狗蛋接過玉米,咬了一口,燙得直呼氣,卻笑得眯起眼:“好香!比煮玉米甜!”
這一幕落在觀摩修士眼裏,又成了 “大道傳承”—— 丹鼎宗長老對著弟子道:“看見沒?魏前輩以烤玉米‘點化’小弟子,這是‘以凡物傳大道’,比咱們煉丹傳法高明萬倍!”
器符宗長老則盯著魏所手裏的打火機,喃喃道:“那凡火器具小巧便攜,能瞬間生火,定是‘火符大道’的簡化版!回頭定要仿製一個,參悟其中奧秘!”
魏所烤著玉米,聽著他們的議論,隻覺得無奈 —— 早知道就不在田埂上烤玉米了,這要是被他們當成 “火煉大道演示”,回頭怕是要有人拿著煉丹爐來烤玉米。
正想著,突然聽見玉米地裏傳來 “哎喲” 一聲,天啟抱著腳蹲在地上,臉上滿是痛苦。
“怎麽了?” 魏所連忙跑過去。
天啟皺著眉,指著腳邊的玉米根:“晚輩剛才隻顧著感悟‘顆粒歸倉’,不小心被玉米根絆倒了……”
他話音剛落,丹鼎宗長老立刻道:“魏前輩!這定是您布下的‘劫數考驗’!‘秋收悟道’哪能一帆風順?這‘絆倒之劫’,是在警示我等‘道心不可有失,一步一需謹慎’!”
天啟愣了愣,隨即恍然大悟,對著魏所躬身行禮:“多謝前輩點化!晚輩明白了,‘大道之行,步步為營’,日後定當謹言慎行!”
魏所:“……” 他隻是被玉米根絆倒了,怎麽又成 “劫數考驗” 了?
他沒心思解釋,讓小白拿來醫藥箱,給天啟的腳踝敷上活血化瘀的藥膏 —— 還是張大媽給的凡藥膏,卻被天啟當成 “蘊含生機大道的聖藥”,小心翼翼地用靈力護著,生怕藥效流失。
下午日頭偏西,玉米地已經堆起了一座座玉米山,麻袋裝滿了一袋又一袋,黑風寨的嘍囉正趕著牛車,把玉米往苟活宗的倉庫運。魏所看著滿倉的玉米,心裏踏實極了,吩咐道:“把一部分玉米曬在院子裏,剩下的脫粒後儲存,留些嫩玉米,晚上煮玉米、烤玉米,給大家加餐。”
“前輩英明!” 一群人齊聲應道。
曬玉米時,又出了烏龍 —— 洛千雪為了 “讓玉米充分吸收天地靈氣”,特意布了個聚靈陣,結果陽光被陣法折射,把玉米曬得半生不熟,還差點烤焦。
魏所一看,氣得直跺腳:“說了別用靈力瞎折騰!曬玉米要靠太陽曬、風吹,你整個破陣,不是添亂嗎?”
洛千雪臉一紅,連忙撤了陣法,心裏卻更加崇敬:“前輩教誨的是!‘秋收需順天時’,強行用靈力幹預,反而違背大道,晚輩受教了!”
圍觀的修士們也跟著點頭,紛紛記錄:“魏前輩曰:‘順天時,應地利’,此乃秋收大道的核心!”
夕陽西下時,苟活宗的院子裏、屋頂上,全曬滿了金燦燦的玉米,像鋪了一層黃金。魏所坐在院中的竹椅上,手裏拿著烤玉米,看著狗蛋和大黑在玉米堆旁玩耍 —— 大黑正用爪子扒拉著玉米,把掉下來的玉米粒當成零食啃,狗蛋則在旁邊幫它撿,笑得格外開心。
王道長、天啟、洛千雪等人,圍坐在魏所身邊,手裏也拿著烤玉米,卻吃得格外 “鄭重”,每咬一口都要閉眼感悟半天,像是在品嚐什麽無上美味。
丹鼎宗、器符宗的長老們,也被魏所 “賞” 了一根烤玉米,坐在田埂上,邊吃邊討論,從玉米的焦香談到 “丹道火候”,從玉米粒的飽滿聊到 “符道圓滿”,硬是把一根烤玉米吃出了 “悟道聖餐” 的感覺。
魏所看著眼前的一切,突然覺得這 “秋收節” 過得挺有意思 —— 雖然這群修仙的腦子不太正常,但大家一起收玉米、烤玉米,倒也熱鬧,比自己一個人種地有意思多了。
他咬了一口烤玉米,焦香混著玉米的清甜在嘴裏散開,心裏琢磨著:等玉米曬幹了,就磨點玉米麵,做玉米餅、玉米粥,再給狗蛋做個玉米糖;後山的空地還能種點冬小麥,明年春天就能收麥子,磨麵粉做饅頭……
而他不知道,“秋收大道” 已經通過觀摩修士的口,傳遍了整個修仙界 —— 各大宗門紛紛效仿苟活宗,開辟 “悟道田”,種起了玉米、小麥,甚至有宗門把 “秋收” 定為宗門節日,要求弟子們親自下地勞作,說是 “感悟大道”;丹鼎宗更離譜,推出了 “玉米煉丹術”,把玉米粒和藥材一起煉製,說是能 “增強道心”,結果煉出來的丹藥帶著一股烤玉米味,卻被修士們瘋搶,說是 “蘊含魏前輩的大道氣息”。
夜色漸深,玉米地的香氣漸漸淡了,院子裏的玉米堆上落了層薄霜。魏所把狗蛋抱進屋裏,蓋好被子,又給大黑扔了根玉米棒,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躺在床上,他摸出係統麵板 —— 自從完成 “秘境闖關” 任務後,係統就沒再發布新任務,反而解鎖了 “宗門建設” 板塊,裏麵有 “倉庫擴容”“農具升級” 等選項,獎勵都是些保命道具和凡俗農具,倒也實用。
魏所笑了笑,關掉麵板 —— 不管係統發不發任務,他都想把苟活宗守好,把狗蛋照顧好,種好自己的地,吃好每一頓玉米餅。這 “慫字當頭、保命為上” 的苟活之道,其實也沒那麽難,無非就是守著自己的小日子,護著身邊的人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