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跨宗講學啟新篇,煙火智慧化歧見
字數:4451 加入書籤
州府抗妖大捷的消息,如秋風卷落葉般傳遍了方圓千裏。當苟活宗的弟子們正忙著將最後一茬凡禾脫粒歸倉時,一隻青羽傳訊鶴衝破雲層,落在了院中的老槐樹上。鶴爪上係著的信函,火漆封印上赫然印著紫霞宗的火焰圖騰。
“紫霞宗玄陽真人親函,邀前輩前往宗門講學,廣傳煙火調和之道。”林風展開信紙,朗聲道,聲音裏難掩激動。
楚峰擦拭著長劍的動作微微一頓,劍穗在陽光下劃出一道銀弧:“紫霞宗乃修仙大派,門下修士多修淩厲功法,與我們的‘調和’理念怕是格格不入。此行怕是不易。”
魏所接過信函,指尖拂過紙頁上蒼勁的字跡,目光望向遠處被秋色染紅的山巒:“正因不同,才需交流。若能讓煙火之道在修仙大派紮根,才是真正的‘調和萬物’。墨塵,你且準備些能直觀演示調和之理的機關教具。”
“明白。”墨塵應聲而去,不多時便抱來幾個沉甸甸的木盒。盒中是他連夜趕製的機關模型——有可拆分重組的齒輪組,齒鋒銳利的一組代表“淩厲功法”,齒麵圓潤的一組象征“凡俗智慧”,強行咬合時瞬間卡死;還有能模擬靈氣衝突的琉璃陣,紅藍兩色靈氣碰撞時會引發爆裂,唯有加入中間的透明靈液調和,才能讓靈氣循環流轉;更有一套微型的“靈植凡禾共生”景觀,靈植的張揚與凡禾的內斂在特製的土壤中和諧生長,每一處細節都暗藏著“衝突調和共生”的大道至理。
三日後,苟活宗一行十人踏上了前往紫霞宗的路途。沿途楓林如火,溪水潺潺,弟子們卻無心欣賞這秋景。紫霞宗山門巍峨,通體由萬年玄石砌成,門楣上“紫霞洞天”四個大字散發著淡淡靈光,一股霸道的火屬性靈力撲麵而來。山門前的廣場上,早已聚集了數百名修士,為首的玄陽真人身著紫袍,麵容清臒,身後站著幾位氣息沉凝的金丹長老,目光中帶著審視與探究,仿佛要將他們從裏到外剖析個遍。
“魏道友,久候多時。”玄陽真人上前一步,拱手相迎,語氣客套卻難掩疏離,“諸位請隨我入紫霞殿,今日到場的皆是本宗核心弟子與長老,還望道友不吝賜教。”
紫霞殿內氣氛肅穆,丹柱上雕刻的火焰圖騰栩栩如生,每一道紋路都蘊含著霸道的火屬性靈力,讓習慣了凡俗煙火氣的弟子們微微蹙眉。魏所站在高台上,俯瞰著下方或好奇、或不屑、或警惕的目光,緩緩開口:“今日不談功法高低,隻論‘煙火調和’四字。”
他抬手示意墨塵,後者上前一步,將那套齒輪機關模型擺在石案上。“諸位請看,”墨塵運轉靈力,強行讓銳利與圓潤的齒輪咬合,隻聽“哢”的一聲脆響,銳利的齒輪瞬間卡死,圓潤的齒輪也出現了裂痕,“這便是隻知爭強鬥勝的結果。修仙界功法萬千,若皆如這銳齒齒輪,一味追求淩厲霸道,最終隻會彼此卡死,兩敗俱傷。”
他說著,取出一塊彈性木片,將其嵌入兩組齒輪之間,再次運轉靈力。這一次,銳利的齒輪不再崩壞,圓潤的齒輪也不再停滯,兩者竟開始流暢地相互驅動,發出“哢嗒哢嗒”的和諧聲響。“而加入這層調和之‘墊’,看似是退讓,實則讓雙方都能在各自的軌道上發揮最大作用。這便是‘調和’的第一層含義——求同存異,各展所長。”
台下傳來幾聲嗤笑,烈火堂的李長老站起身,聲如洪鍾,震得殿內燭火搖曳:“魏道友是說我紫霞宗功法霸道如銳齒?修仙本就是逆天而行,斬妖除魔,何來調和之理?莫非道友是覺得我等修士都該放下刀劍,去學那凡俗農夫耕種?”
“李長老此言差矣。”林風上前一步,從行囊中取出一卷泛黃的名錄,名錄上詳細記錄著州府抗妖時被化解戾氣的妖物信息,“此次州府抗妖,我等未殺一妖,卻瓦解了數千妖物組成的妖潮。若一味以力鎮壓,黑風穀的妖物豈會甘心?今日降伏,明日必卷土重來,永無寧日。”
他指著名錄上“裂地熊妖”的條目,聲音懇切:“此妖被我等以清心咒化解戾氣後,如今已在黑風穀守護一方山林,不僅不再傷生,還會主動救助迷路的山民。上月有獵戶失足墜崖,便是這熊妖將其救起。這便是‘以和為貴’的實效,比單純的殺戮更能換取長久安寧。”
“一派空談!”另一位金丹長老拍案而起,玄色道袍無風自動,“若遇滅門之禍,若遇那吞噬生靈的上古大妖,你的調和之法能擋刀劍否?能護宗門否?”
魏所抬手止住爭論,轉身從行囊中取出半塊晶瑩剔透的靈玉,又取出半塊毫不起眼的凡石。他運轉靈力,強行將兩者融合,隻聽“哢嚓”一聲,靈玉瞬間崩裂成數塊,凡石也被震得粉碎。“靈玉堅硬卻易碎,凡石平凡卻堅韌。若強行融合,隻會兩敗俱傷。但諸位請看——”
他取來凡俗的黏土,將靈玉碎塊與凡石粉末細細混合,又以自身溫和的木屬性靈力緩緩催化。一炷香後,一塊溫潤的玉磚出現在眾人眼前,靈玉的光澤與凡石的質樸完美融合,觸手竟有一股平和的靈氣流轉,比單純的靈玉或凡石更具韌性。
“靈玉代表修仙者的力量,凡石代表凡俗的智慧,唯有調和,方能成就新器。”魏所將玉磚放在石案上,“修仙者的力量與凡俗的智慧,亦是如此。隻修力量,難免剛愎自用;隻重凡俗,又易根基淺薄。唯有兩者調和,方能走得更遠,走得更穩。就像紫霞宗的火焰功法,若能融入凡俗的‘借力打力’之巧,未必不能更上一層樓。”
殿內陷入良久的沉寂,玄陽真人撚著胡須,眼中閃過思索:“道友所言,倒與我宗古籍中‘剛柔並濟’的記載暗合……隻是這‘調和’之法,真能應對那毀天滅地的大劫?”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急促的警報聲,整個紫霞山都微微震顫,護山大陣泛起陣陣漣漪。一名守山弟子倉皇衝入殿內,麵色慘白,額上冷汗涔涔:“啟稟真人!有不明妖物襲山,已突破外門防線,正往內門而來!看其氣息,竟有金丹後期的妖物在內!”
眾修士嘩然,玄陽真人立刻祭出腰間的火焰法劍,劍身上燃起熊熊烈焰,厲聲道:“何方妖孽,敢犯我紫霞宗!諸位隨我迎敵!”
魏所卻按住他的手臂,目光望向殿外的天際,神色平靜:“且慢,先看看是何妖物。”
眾人快步來到山門外,隻見數十隻狐妖被一道無形氣牆困住,為首的狐妖一身火紅皮毛,雖氣息微弱卻眼神清亮,看到魏所時,竟對著他盈盈一拜,口吐人言:“我等並非來犯,是為報答魏前輩的恩情!”
原來這是當初被楚峰一劍刺瞎左眼、後又被林風以清心咒化解戾氣的裂地熊妖,帶著一群被調和過的低階妖物,得知魏所來紫霞宗講學,特來護法。它們一路避開凡人村落,隻在山林間穿行,沒想到誤入了紫霞宗的護山大陣,被陣法之力所傷。
玄陽真人看著這些對魏所俯首帖耳的妖物,尤其是那隻氣息達到金丹後期的裂地熊妖,心中巨震:“這些妖物……竟真的向善了?還進階到了金丹期?”
“它們隻是需要一個被理解的機會,就像貴宗功法與煙火之道,看似衝突,實則可互補。”魏所走上前,狐妖們紛紛低頭行禮,姿態恭敬,那隻裂地熊妖更是將一枚蘊含著充沛土係靈力的內丹取出,獻給魏所,以表謝意。
經此一事,紫霞宗修士的態度明顯緩和。接下來的三日講學,魏所從“靈植凡禾共生”講到“疫病中凡俗草藥與修仙丹藥的配伍妙用”,又從“市集行俠的順勢而為”講到“抗妖時的同心調和”。林風現場演示了“凡俗針灸與修仙靈力結合的療傷之法”,用銀針配合靈力,竟快速治愈了一名被同門誤傷的火毒弟子;墨塵則用機關模型生動展示了“如何用凡俗材料製作出堪比靈器的防禦機關”,他用普通的木頭和麻繩,製作出的捕妖夾竟能困住築基期修士片刻;清月更是教給女弟子們“用凡俗針線縫製出能抵禦低階妖力的護心甲”,引得不少女修紛紛上前請教。
連最頑固的李長老,在親眼看到凡俗草藥與靈液混合後,僅用半日便治愈了他那困擾多年的火毒舊疾時,也不得不摸著胡須,麵色複雜地承認:“這煙火之道,確有其獨到之處。”
臨別時,玄陽真人親自將苟活宗一行人送到山門外,語氣誠懇,不複初見時的疏離:“魏道友的煙火大道,讓我茅塞頓開。紫霞宗願與苟活宗共建‘調和堂’,在我宗廣傳此道。日後道友若有差遣,紫霞宗定當鼎力相助。”他還特意贈送了魏所一枚紫霞宗的鎮派之寶“融火玉”,此玉能調和各種屬性的靈力衝突,與煙火之道的理念不謀而合。
歸途之上,馬車轆轆,秋風送爽。楚峰撫摸著劍穗,劍穗上還係著一枚從紫霞宗帶回的火焰形玉佩,那是玄陽真人相贈的信物。“前輩,我原以為修仙界皆是恃強淩弱之輩,今日才知,大道之光照處,總有明理之人。”
“是啊,”清月掀開窗簾,望著車窗外掠過的煙火村落,炊煙嫋嫋,雞犬相聞,孩童的嬉笑聲隱約傳來,“煙火之道,本就是連接人心的橋梁。它能讓妖物放下屠刀,也能讓修仙大派敞開心扉。”
魏所靠在車壁上,閉目養神,嘴角卻噙著一抹淡笑。他知道,煙火大道的征途,才剛剛開始。紫霞宗的認可,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宗門、更多的修士、更多的凡俗百姓,等待著被這源自生活的大道所滋養、所改變。
而他和他的弟子們,將繼續做那傳遞星火的人,駕著這輛滿載煙火氣的馬車,讓煙火的溫暖與智慧,照亮修仙界的每一個角落,直至將“調和”二字,刻入每一個修行者的道心。
(本章462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