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靈種生芽引風波,學堂廣布續煙火
字數:4872 加入書籤
從萬象窟秘境歸來時,年關的鍾聲已近在耳畔。苟活宗的山門前,積雪被弟子們清掃出一條整潔的小徑,紅燈籠在寒風中搖曳,與秘境歸來的眾人身影相映,添了幾分暖意。魏所將分得的三粒 “七情靈種” 小心翼翼地取出,紅、綠、藍三色的種子通體溫潤,隱隱透著一絲與人心共鳴的氣息,仿佛蘊含著化解執念的大道玄機。
“這靈種需以煙火氣滋養,方能生根發芽。” 魏所站在宗門後院的靈田旁,目光掃過這片被精心打理的土地,“靈田的沃土、凡俗的井水、日常的煙火氣息,缺一不可。墨塵,你用機關術做個恒溫保濕的培育棚,既要保證靈種能吸收天地靈氣,又不能隔絕凡俗的人氣。”
“明白。” 墨塵應聲而去,不多時便帶著工具返回。他以凡俗的竹木為架,蒙上浸過靈液的粗布,又在棚內設置了簡易的通風機關和引水管道,既能調節溫度濕度,又能讓山間的清風與村落的煙火氣順暢流入。林風則取來特製的營養土,將靈田的沃土與凡俗的腐葉土、草木灰混合,細細拌勻:“這樣的土壤,既有靈脈的滋養,又有凡俗的厚重,正好契合靈種‘調和’的本質。”
魏所親自將三粒靈種埋下,澆上一勺柳家村的井水,指尖凝聚溫和的氣息,緩緩滲入土壤:“七情靈種,生於人心幻境,亦需人心煙火滋養。我們每日在此勞作、交談,讓凡俗的生活氣息縈繞其間,它們才能真正長成‘真我之果’。”
接下來的幾日,苟活宗的弟子們每日都會來到培育棚前,或打理靈田,或誦讀經文,或分享日常瑣事。楚峰甚至會在棚外練劍,劍風沉穩平和,沒有絲毫戾氣;清月則帶著針線活坐在一旁,指尖翻飛間,將煙火氣融入絲線,也融入靈種的生長之中。短短七日,三粒靈種便破土而出,嫩芽通體翠綠,帶著淡淡的光暈,葉片上隱約浮現出與七情對應的紋路,長勢喜人。
就在靈種茁壯成長之際,柳家村傳來消息 —— 阿木的 “煙火學堂” 籌備就緒,卻遭到了附近幾個宗門的阻撓。為首的 “青雲閣” 掌門帶著弟子找上門,聲稱凡俗百姓不配學習特殊知識,指責阿木 “混淆界限”,甚至揚言要拆毀學堂。
“豈有此理!” 楚峰聽聞消息,劍眉倒豎,“這些人目光短淺,隻知固守固有觀念,根本不懂煙火調和之道!”
魏所麵色平靜,卻難掩眼中的一絲凝重:“凡俗共生的道路,本就不會一帆風順。青雲閣雖隻是小宗門,卻代表著一部分人的固有認知。我們若強行壓製,隻會激化矛盾,違背‘調和’的初衷。” 他看向弟子們,“走,我們去柳家村一趟,用真正的煙火之道,讓他們明白何為‘無界共生,互助為道’。”
一行人趕到柳家村時,青雲閣的眾人正圍在學堂門外,與村民們對峙。學堂是一間簡陋的青磚瓦房,門楣上 “煙火學堂” 四個大字剛被刷上紅漆,還未完全幹透。阿木擋在門前,神色堅定:“實用知識並非專屬,凡俗百姓學會了,既能自保,又能造福鄉鄰,何談混淆?”
“一派胡言!” 青雲閣掌門麵色倨傲,身著繡著青雲圖案的袍服,手中拂塵一甩,“階層有別,豈能隨意跨越?凡俗百姓資質低劣,學習這些知識隻會誤入歧途,甚至引發禍端!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拆了這妖言惑眾的學堂!”
說罷,他揮手示意弟子動手。就在此時,魏所的聲音緩緩傳來:“掌門且慢。”
青雲閣掌門轉過身,見是魏所,神色微微一滯 —— 如今的魏所,憑借紫霞宗講學、秘境破局、調和稅令等事跡,在方圓千裏已頗具聲望。但他仍強撐著麵子:“魏道友,此事與你無關,還請不要插手。”
“柳家村是苟活宗的根基,煙火學堂是我全力支持的事業,如何與我無關?” 魏所走上前,目光掃過青雲閣的眾人,“掌門說凡俗百姓資質低劣,不配學這些知識,可我想問,傳承知識的初衷是什麽?是為了獨善其身,還是為了守護一方生靈?”
他指向學堂內正在整理書籍的孩童:“這些孩子,或許資質平平,但他們心中有善念,有對生活的熱愛。教會他們辨識草藥、簡單的防身術、基礎的耕種知識,能讓他們在麵對意外、疫病時多一份自保之力,這難道不是該做之事?”
青雲閣掌門冷笑一聲:“當追求大道長遠,豈能為這些凡俗瑣事耗費心神?魏道友的煙火之道,不過是旁門左道,難登大雅之堂!”
“旁門左道?” 魏所微微一笑,轉身指向不遠處的靈田。此時,培育棚內的七情靈種嫩芽正隨風搖曳,散發出柔和的氣息,靈田中的作物長勢喜人,凡俗的井水灌溉其間,自然氣息與煙火氣完美融合。“掌門請看,那靈種生於上古秘境,需以煙火氣滋養方能生長;那作物,需沃土與凡俗耕種結合方能高產。這天地間的大道,本就沒有階層之分、專屬之別,唯有調和共生,方能長久。”
為了讓青雲閣的眾人信服,魏所邀請他們走進學堂。學堂內,牆上畫著草藥圖譜、機關原理示意圖,還有共生互助的簡易口訣。阿木正在給孩子們演示如何用凡俗的草木製作簡易的驅蟲藥,幾個孩子學得認真,時不時提出稚嫩卻有見地的問題。
“這些驅蟲藥,雖比不上名貴藥劑,卻能解決村民們的實際困擾。” 阿木拿起一小包製作好的草藥,遞給青雲閣的眾人,“去年村裏鬧蟲災,作物幾乎絕收,正是用這種方法保住了一部分收成。凡俗的智慧,看似平凡,卻蘊含著生存的大道。”
林風也上前一步,取出一本草藥典籍:“這是我整理的凡俗草藥配伍心得。很多凡俗草藥看似不起眼,卻能中和燥性,讓效用更溫和、更持久。掌門若不信,可回去一試 —— 用凡俗的甘草搭配常見藥材,服用後便不會再有心火旺盛之虞。”
青雲閣的眾人將信將疑,卻被學堂內的氛圍所觸動。孩子們眼中的求知欲、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還有那些看似簡單卻實用的知識,都讓他們心中的固有觀念開始動搖。
就在此時,村口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是附近的黑風山出現了一群迷路的野獸,它們被山中的猛獸追趕,誤闖到柳家村附近,嚇得村民們紛紛躲避。青雲閣的眾人立刻拿出器械,想要動手驅趕。
“住手!” 魏所再次阻攔,“這些野獸並無惡意,隻是迷路避險而已。” 他轉向裂地熊 —— 自從紫霞宗講學歸來,裂地熊便帶著一群夥伴在黑風山守護山林,與苟活宗往來密切,“熊兄,勞煩你將它們帶回黑風山,好生安置。”
裂地熊上前一步,對著那些野獸低吼幾聲。野獸們見狀,紛紛放下戒備,跟著裂地熊向山林走去。整個過程,沒有絲毫衝突,隻有平和的溝通與安置。
青雲閣掌門看著這一幕,眼中閃過震驚:“這些野獸…… 竟如此聽話?”
“並非聽話,而是彼此信任。” 魏所說道,“我們善待它們,給它們安身之所;它們守護山林,回饋凡俗。這便是煙火調和之道的力量 —— 不是強行壓製,而是彼此理解、共生共榮。掌門,你以為高高在上,便可無視凡俗與生靈的存在?可若沒有凡俗的人氣滋養土地,沒有山林的生靈守護生態,這片天地又能安穩多久?”
青雲閣掌門沉默良久,看著學堂內孩子們的笑臉,看著靈田中的靈種與作物,又想起魏所化解稅令、破秘境幻境的事跡,終於長歎一聲,對著魏所深深一揖:“魏道友所言極是,是我眼界狹隘,固守陳腐觀念。今日之事,是我青雲閣失禮了。” 他轉身對著弟子們說道,“從今日起,青雲閣願支持煙火學堂,凡有願傳授基礎實用知識者,皆可前來。”
消息傳開,附近的幾個小宗門也紛紛轉變態度,有的送來典籍,有的派人授課,煙火學堂的規模越來越大。魏所趁機提議,將 “煙火學堂” 的模式推廣到周邊十幾個村落,每個學堂都由苟活宗弟子牽頭,聯合當地有識之士與村民共同打理,教授的內容也愈發豐富 —— 從草藥辨識、耕種技巧,到基礎防身、機關製作,甚至還有凡俗的讀書寫字、生活技能。
隨著學堂的普及,人們之間的關係愈發融洽。有授課者在學堂教學時,會跟著村民學習耕種技巧;有村民在學習實用知識時,會主動為授課者提供凡俗的食材與工具。彼此間的隔閡,在日複一日的煙火氣中,漸漸消融。
回到苟活宗時,培育棚內的七情靈種已長到半人高,枝葉繁茂,葉片上的七情紋路愈發清晰,隱隱有淡淡的果香散發出來。玄陽真人恰好派弟子送來書信,信中說紫霞宗的 “調和堂” 已正式建成,用魏所贈送的靈種培育出的植株長勢喜人,不少原本持反對意見的長者,如今也成了煙火調和之道的擁護者。
“前輩,您看。” 林風指著靈種上剛剛結出的青澀果實,眼中滿是欣慰,“煙火之道,正在一點點生根發芽,照亮更多的地方。”
魏所望著靈種,又望向遠處村落中升起的嫋嫋炊煙,那些炊煙與靈種散發的氣息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道溫暖的光幕,籠罩著這片土地。“是啊,” 他輕聲說道,“大道之行,始於煙火。這些學堂,這些靈種,這些彼此間的羈絆,都是煙火之道的傳承。隻要我們堅守初心,一代又一代地走下去,終有一天,這天地間的每一個角落,都會被這份溫暖的煙火氣所籠罩。”
弟子們圍在培育棚旁,看著青澀的果實,聽著遠處學堂傳來的朗朗讀書聲,心中充滿了堅定。他們知道,這條煙火調和之路,或許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與阻礙,但隻要心中的煙火不熄,隻要彼此信任、共生共榮,就沒有跨不過的難關。
夜色漸濃,苟活宗的庭院裏再次升起篝火,與村落的燈火遙相呼應。魏所取出新釀的靈酒,分給弟子們:“今日,我們為煙火學堂的推廣慶賀,也為靈種的結果祈福。願這煙火之道,如這靈種一般,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篝火旁,歡聲笑語與靈酒的香氣交織在一起,融入夜色,也融入這片被煙火氣滋養的天地。第四十七章的故事,在這份溫暖與堅定中落下帷幕,而煙火之道的傳承,才剛剛開啟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