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1沈之念的旅途

字數:4354   加入書籤

A+A-


    沈之念再次踏上了前往北疆的路途。
    這是她第三次走這條路,第一次是萬念俱灰,全家被貶去北疆。
    那一路上饑寒交迫,她不記得自己是怎麽熬過來的。
    第二次則是隨著慕珩,從北疆回到京城,也就是兩個月前的事情。
    那是她第一次真正的上戰場,她的心情是擔憂和激昂的。
    而這次,再次走上這條路,沈之念隻覺得豁然開朗,身上的枷鎖,全都消失不見。
    從此以後,她便隻是沈之念,不是誰的女兒,誰的妻子,她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
    “小桃,你有沒有想要做的事情?”
    她猶如自由自在的鳥兒一般,連聲音都雀躍了幾分。
    “我想要做的,便是一直陪著小姐。”
    看著沈之念開心,小桃也笑眼彎彎。
    “你這話,當初玉彤也常常和我說。”沈之念懷念的說道,“可是她現在,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小桃,雖然你是我的丫鬟,可是我也當你是妹妹,我想你能找到自己在這個世上的價值,不用依附於任何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都可以擁有獨屬於自己的人生。
    小桃眼中露出一絲迷茫,“可是我不知道。”
    對於曾經的她來說,能和妹妹活下來,便已知足,至於她真正想要做什麽,她從來沒有想過。
    對於她來說,活著都是奢望的事情。
    不過,遇到了沈之念,一切都不同了,她現在想的就是伺候好沈之念。
    小姐就是她的全部。
    自己在這個世上的價值,她不知道那是什麽?
    “沒事,你可以慢慢想,等你想到了,記得告訴我。”
    沈之念安撫著她,“北疆也沒什麽緊要的事情,我們速度放慢一些,好好看看這一路的風景。”
    之前兩次走這條路,她都無心欣賞這些,這次,她要好好的看看。
    “好,都聽小姐的。”
    這次回北疆,隻有她們兩個一路。
    沈之念邊走,還邊用相機拍攝著自己這一路的風景,將其傳給顧南枝看。
    每走到一個地方,便打聽當地的特色,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都將它們送給顧南枝。
    顧南枝即便足不出戶,也領略到了各地的風景。
    慕珩上位之後,大赦天下,並且給各地送去救災糧。
    一路走來,百姓們的臉上都有了笑容。
    就在他們剛到望州時,便看到百姓們在官府門口排隊領粥。
    可本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百姓們卻都一臉愁容,沒有一點精神。
    “大概是每天都能領,百姓們心中也沒那麽歡喜了。”
    小桃猜測著,就像他們不再餓肚子之後,每天吃飯,也隻是稀鬆平常的一件事,並不會讓人覺得如何。
    “可他們哪裏像吃飽飯人的樣子。”
    沈之念眉頭輕皺,那些百姓們雙眸凹陷,臉頰消瘦,分明是饑餓的狀態。
    “我們上前看看,是什麽情況。”
    兩人走進施粥處,立馬就有官差大聲斥責著,“排隊領粥,速度快,馬上裏的沒有了。”
    一個婦人一手端著碗,一手牽著孩子,剛領完粥,走出人群。
    沈之念往她的碗中看了一眼,詫異的問道,“怎麽沒有米?”
    明明應該是粥,可一眼望去,幾乎能清晰的看見碗底。
    似是她的聲音太大,立馬引起了官兵的注意。
    官兵凶神惡煞的走了過來,“喊什麽喊,領了粥就趕緊滾一邊去。”
    “這哪裏是粥,這分明就是水,你們就是這麽施粥的。”
    沈之念幾乎咬牙切齒的問道。
    每個災城,慕珩都發放了足夠的賑災糧,為了大元,他們將北疆百姓手中的存糧都拿了出來。
    望州也不可能沒米下鍋的。
    “你算個什麽東西,敢這麽和我們說話。”官差厲聲嗬斥著,“再說這怎麽沒有米,這裏麵不是有米嗎?若是敢找事,就將你們送官府去。”
    官差厚顏無恥的指著碗中清晰可見的兩三粒米。
    “不好意思,我們不是故意的,官爺息怒。”
    那婦人連忙衝著沈之念搖搖頭,讓她別再說話了。
    “滾,滾,趕緊滾,一群白眼狼,刺史大人每日施粥,還不知道感恩。”
    官差冷聲驅趕著他們,並大聲對百姓們說道。
    “刺史大人仁慈,你們領了好處,也莫要不懂的感恩,否則,你們連這個粥都領不到。”
    那個婦人連沈之念還想著說什麽,連忙鬆開孩子的手,拉著她走到了一旁。
    “姑娘,你們是新來的吧?”
    “是,我們今天第一天來到望州,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
    沈之念眉頭緊蹙,很是氣憤。
    朝廷分明發了賑災糧,這百姓們卻沒有領到,可想而知,是被上麵的人貪汙了。
    平日裏他們貪些也就罷了,現在百姓們都要餓死了,他們竟然還敢貪,真是不知死活。
    “唉,我們望州的百姓都習慣了。”
    婦人拉著孩子,貼著牆角坐下,將粥遞給孩子。
    沈之念看著孩子那麵黃肌瘦,沒有精神的模樣,心下一軟。
    拿過他手中的碗,又從包裹裏拿出一塊餅,將其掰碎,放進了碗中。
    “吃吧。”
    孩子這樣抱著碗吃,也不會引起其他災民的注意。
    那孩子眼睛一亮,咽了咽口水,可他依舊懂事的去看自己的母親,見其點頭,才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多謝小姐,多謝。”
    “不用客氣,你能同我說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嗎?是誰貪下了賑災糧。”
    她敢肯定,京城的那群人現在沒有這麽大的膽子。
    “姑娘小點聲。”
    婦人左右看了看,見無人注意到她們,才壓低了聲音,“是刺史大人,望州的百姓都知道,那些賑災糧都被刺史大人貪墨了。”
    “那其他的官員呢?他們怎麽不往京城遞折子,這些官員之中,就沒有一個清明的嗎?”
    刺史大人雖然官職大,可也並不是獨攬大權,其他官員完全可以揭發他的罪行。
    這望州距離京城,也不過就是三四百地,不像北疆那般遙不可及。
    “有,可是大家都是有氣無處撒,就算往上麵遞了折子,也無疾而終。那刺史大人的親兄弟,是京中的兵部尚書。聽說這次新皇登基,他更是有從龍之功,他的女兒還進宮為妃了,這樣的背景,誰敢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