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把麵子給你,但所有人都知道,裏子是誰的。

字數:4237   加入書籤

A+A-


    消息是瞞不住的。
    當羅文博院士將親臨法學院論壇的消息,通過官方渠道,在院內小範圍傳播開來時,整個法學院都沸騰了。
    學生會辦公室裏,王晨呆若木雞。
    他剛剛還在盤算著,等陳捷邀請嘉賓失敗後,自己該如何收拾殘局,順便敲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副手。
    可他等來的,卻是一個讓他感覺天旋地轉的消息。
    陳捷……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他請來了羅文博!
    王晨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被顛覆了。
    他引以為傲的那些人脈、手腕、八麵玲瓏的交際能力,在這樣一樁堪稱神跡的功勞麵前,顯得如此可笑和蒼白。
    就在這時,辦公室門被推開,陳捷走了進來。
    他身後,跟著林薇,跟著李響,跟著那些籌委會小組成員。
    此刻,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陳捷身上,那眼神裏,再也沒有了懷疑和觀望,隻剩下純粹的、發自內心的敬佩和信服。
    陳捷已經不需要再用任何手段去證明自己。
    他就是這個團隊當之無愧的靈魂和核心。
    王晨看著眾星捧月般的陳捷,嘴唇動了動,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感覺自己這個學生會主席,已經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陳捷徑直走到他麵前,臉上依舊是那副謙和笑容:
    “會長,幸不辱命,在您的英明領導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總算把最難啃的骨頭啃下來了!”
    他又一次,將最大的功勞,推到了王晨頭上。
    如果說,之前的讓功還帶著幾分客套和機鋒,那麽這一次,則完全是一種勝利者的姿態,一種居高臨下的寬容。
    我把麵子給你,但所有人都知道,裏子是誰的。
    王晨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他很清楚,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與陳捷抗衡的資本了。
    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老老實實地接受這個領導虛名,配合陳捷把論壇辦好,最後在功勞簿上,分得屬於自己的那一杯羹。
    “好……好啊!陳捷,你……你幹得太好了!”王晨聲音有些幹澀,用力地拍著陳捷的肩膀,“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辦公室裏,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一次,是發自真心的。
    陳捷微笑著接受了所有人的祝賀,但心中卻無比平靜。
    邀請到羅文博,隻是整個計劃的第一步。
    他的目光,已經越過了這個小小學生會,越過了法學院,望向了更高的地方。
    一個能請來羅文博的學生,能策劃如此高規格論壇的學生,已經足以進入校級領導的視野。
    而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把這場論壇,辦成一場前所未有的盛會。
    他要讓自己的名字,通過這場盛會,清晰深刻地,烙印在那些未來能夠決定他命運的大人物心中。
    ……
    論壇的籌備工作,在掃清了內部障礙後,進入了快車道。
    有了羅文博這塊金字招牌,後續嘉賓的邀請變得異常順利。
    許多之前需要仰望的法學界名流、實務界精英,在得知將與羅老同台後,都欣然應允。
    經費也不再是問題。
    錢院長親自出麵,從學院的預備金裏,劃撥了一筆專項資金。
    林薇的外聯組更是如魚得水,幾家國內頂級的律師事務所,為了爭奪一個在論壇上露臉的機會,開出了遠超預期的讚助費。
    整個學生會,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和效率運轉起來。
    王晨徹底躺平了。
    他不再對任何具體事務指手畫腳,隻是在一些需要他出麵的官方場合,扮演好自己學生領袖的角色。
    他很清楚,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緊緊抱住陳捷這條大腿。
    而陳捷,則展現出了與他年齡完全不符的領導才能和組織能力。
    他沒有大權獨攬,而是充分放權。
    議題策劃、宣傳文案、會場布置……每一個細節,他都隻提出方向和標準,然後放手讓各個小組的負責人去執行。
    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聽取匯報,協調資源,解決難題。
    陳捷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給出最精準的指導。
    宣傳組的海報文案不夠有衝擊力,他會輕描淡寫地提一句:
    “能不能從‘一個國家與一部法律的共同成長’這個角度試試?”瞬間讓宣傳部長茅塞頓開。
    後勤組為接待嘉賓住宿問題發愁,他能準確地說出學校招待所哪個房間的朝向最好、最安靜,適合年長學者休息。
    他就像一個開了全圖的玩家,對整個棋局的每一個角落都了如指掌。
    漸漸地,一種新氛圍在籌委會裏形成。
    大家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不再是名義上的主任王晨,而是陳捷。
    陳捷的威信,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被牢固地樹立起來。
    他不需要任何職位頭銜,而是用自己的能力,贏得了所有人的追隨。
    這天晚上,陳捷和蘇晴照例在圖書館自習。
    蘇晴看著身邊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出去接打電話、條理分明地布置著各種任務的陳捷,眼中充滿了好奇和一絲陌生。
    “你現在……真像個大領導。”蘇晴托著下巴,小聲說道。
    陳捷放下電話,轉過頭,看著燈光下蘇晴溫柔側臉,握住她的手:
    “沒辦法,被逼上梁山了,不過,等忙完這一陣就好了。”
    “我不是說你忙。”蘇晴搖了搖頭,認真地看著他,“我是覺得,你好像很享受這個過程,你把那麽複雜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讓所有人都聽你的,你天生就適合做這個。”
    陳捷心中一動。
    是啊,他天生就適合做這個。
    上一世,他用了半輩子的蹉跎和悔恨,才明白這個道理。
    而這一世,他從一開始,就走在了最正確的道路上。
    “或許吧。”陳捷沒有過多解釋,隻是將蘇晴的手握得更緊,“但我做這一切,最終的目的,隻是為了能讓我們未來,有一個更安穩、更幸福的家。”
    他說的,是心裏話。
    權力之巔固然令人向往,但如果沒有一個溫暖港灣可以停靠,那高處不勝寒的寂寞,足以將人吞噬。
    蘇晴聽著陳捷這番真誠的話語,臉上露出了幸福笑容。
    她不在乎陳捷要攀登多高的山峰,她隻在乎,那個登山的人,心裏始終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