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在政策研究室的第一天

字數:4265   加入書籤

A+A-


    回到宿舍,陳捷沒有將這個消息告訴任何人,包括李默,甚至包括蘇晴。
    這不是不信任,而是在體製內生存的第一法則——守秘。
    不該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說。
    尤其是在事情沒有塵埃落定之前,任何炫耀和分享,都可能帶來無法預知的風險。
    他隻是告訴蘇晴,自己接下來的時間會非常忙,可能沒有太多時間陪她了。
    蘇晴雖然有些失落,但看著陳捷眼中那前所未有的光芒,隻是溫柔地抱了抱他,輕聲說:
    “你去忙你的大事吧,我等你,不管多晚,我都會等你。”
    這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持,是陳捷心中最柔軟的港灣,也是他奮勇向前的最大動力。
    接下來的幾天,陳捷開始為即將到來的“實習”做最後準備。
    他沒有再去圖書館翻閱那些法律專業的書籍,而是將自己完全沉浸在了《人民日報》、《求是》雜誌以及中央主要領導近期的所有公開講話中。
    他像一塊海綿,瘋狂地吸收著這個時代最高層級的政治話語和思想脈絡。
    他要確保自己進入那個機構時,能以最快的速度,理解他們的語言,跟上他們的節奏。
    ……
    周一,清晨。
    陳捷穿上了一身簡單、低調的白襯衫和深色西褲,將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
    他沒有背那個學生氣的雙肩包,而是拿了一個樸素黑色公文包,裏麵隻放了筆記本、筆,以及那封分量千鈞的介紹信。
    他站在鏡子前,看著鏡中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年輕麵孔。
    眼神沉穩,氣質內斂,臉上已經褪去了所有學生的青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與年齡不符的幹練與從容。
    他對著鏡子裏的自己,輕輕說了一句:
    “陳捷,從今天起,你人生的新篇章,開始了。”
    府右街,這個在地圖上毫不起眼的名字,對於真正的知情者來說,卻代表著華國政治的核心地帶。
    陳捷站在一座沒有任何標識的灰色建築前,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肅穆感。
    門口站崗的哨兵,目光如電,身姿挺拔如鬆。
    他走上前,遞上自己的證件和介紹信。
    經過一番嚴格的核查和電話確認後,一名內部工作人員走了出來,領著他穿過層層門禁,來到了一間辦公室。
    辦公室的門牌上,寫著“綜合局”。
    一個穿著中山裝,麵容嚴肅的中年人接待了他。
    他就是錢院長口中的辦公室主任,周主任。
    周主任隻是簡單地掃了一眼介紹信,又上下打量了陳捷一番,語氣平淡地說道:
    “燕大的高材生?嗯,小夥子看起來很精神,我是周海,以後叫我周主任就行。”
    “周主任好。”陳捷微微躬身,姿態謙恭。
    “我們這裏,規矩大,要求高。”周主任的開場白沒有任何客套,“第一,不該看的,不看,第二,不該問的,不問,第三,不該說的,一個字都不能往外說,能做到嗎?”
    “能做到,請主任放心。”陳捷答得幹脆利落。
    “嗯。”周主任點了點頭,似乎對他的態度還算滿意,“你的工作,是分到我們綜合局下麵的文稿二處,協助他們處理一些日常事務,處長姓林,林南東,你跟我來。”
    周主任領著陳捷,來到一間大辦公室。
    辦公室裏,坐著七八個人,每個人都埋首於堆積如山的文件中,氣氛安靜而壓抑,隻聽得到鍵盤敲擊和翻動紙張的沙沙聲。
    這裏,就是傳說中的中樞筆杆子們工作的地方。
    “南東,人給你帶來了。”周主任對著一個角落喊了一聲。
    一個三十多歲,戴著黑框眼鏡,頭發有些淩亂,看起來一臉疲憊的男人抬起頭。
    他就是文稿二處處長,林南東。
    林南東看了陳捷一眼,眼神裏沒什麽情緒,隻是對周主任點了點頭:
    “知道了,周主任,謝了。”
    周主任交代完,便轉身離去。
    林南東站起身,走到陳捷麵前,語氣同樣平淡:
    “燕大法學院的?叫陳捷?”
    “是的,林處長。”
    “行,以後你就跟著我。”林南東指了指辦公室角落裏一張空著的桌子,“那就是你的位置,桌上有電腦,還有一些內部學習資料,你今天先熟悉一下環境,看看資料,有什麽不懂的,先自己琢磨,琢磨不明白再來問我。”
    說完,他便不再理會陳捷,轉身又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去。
    整個辦公室,沒有人跟陳捷打招呼,甚至沒有人多看他一眼。
    他就像一顆被投入大海的石子,沒有激起任何漣瀾。
    冷漠,疏離,高壓。
    這就是這個國家最高智囊團,給陳捷的第一個下馬威。
    陳捷心中卻沒有任何的失落或不滿。
    他太清楚了。
    在這樣的地方,沒有人會在意你的背景,你的學曆,你的誇誇其談。
    這裏,隻認一樣東西——能力。
    你能不能寫出讓領導滿意的稿子,能不能在最短時間內,從浩如煙海的資料裏,提煉出最精準的觀點。
    這,才是你安身立命的唯一資本。
    陳捷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桌子擦得一塵不染,電腦是內部加密的,桌角放著厚厚一摞文件,封皮上印著“內部學習資料”的字樣。
    他翻開第一本,標題是《關於規範黨內公文格式的若幹規定》。
    枯燥,乏味,充滿了各種嚴苛細節要求。
    換做任何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恐怕看兩頁就會頭昏腦漲。
    但陳捷卻看得津津有味,如獲至寶。
    這些看似死板的規定,正是這個權力體係運轉的底層邏輯。
    一個標點,一個用詞,背後都可能代表著不同的政治含義。
    上一世,他就是因為不懂這些,才在公文寫作上,吃過無數的虧,被領導批評為“有才華,沒規矩”。
    而現在,他有機會,從頭學起,將自己的根基,打得無比紮實。
    陳捷就這麽安安靜靜地看了一整天。
    沒有說話,沒有走動,甚至連上廁所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他就像一個被遺忘的透明人,默默地融入了這個壓抑而高效的環境。
    下午五點半,辦公室裏的人陸續開始收拾東西下班。
    林南東站起身,伸了個懶腰,看了一眼還坐在角落裏,一動不動地看著資料的陳捷,眉頭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但什麽也沒說,徑直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