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信息時代的解釋權

字數:4211   加入書籤

A+A-


    “三翼,則是指要建立起三個配套機製。”
    陳捷認真道:
    “第一翼,是建立‘常態化網絡輿情監測與研判機製’,要像氣象局預報天氣一樣,對全網的輿論動態,進行7X24小時的監測,對那些潛在的熱點問題,進行提前預警和科學研判,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把火苗撲滅在萌芽狀態。”
    “第二翼,是打造‘立體化的官方信息發布與互動平台矩陣’,不能再僅僅依賴於政府網站這種呆板的渠道,而是要主動進駐到網民聚集的BBS、微博等新媒體平台,用網民聽得懂的語言,用更親和、更人性化的方式,去發布信息,去解釋政策,去跟他們互動,甚至去賣萌。”
    “總之,就是要讓網民感覺到,政府不是一個冰冷衙門,而是一個可以溝通、可以對話的朋友。”
    “第三翼,也是最重要的一翼,是培育一支‘善於運用網絡、敢於跟網民打交道的現代化幹部隊伍’。”
    “未來的幹部,如果不懂網絡,不懂輿論,那他就是個網盲,是政治殘疾人,是無法勝任領導工作的,必須把網絡素養,作為幹部選拔、考核、培訓的硬指標。”
    林南東陷入沉思。
    輿情監測、平台矩陣、幹部網絡素養……
    這些在幾年後才逐漸成為各級政府標配的理念和做法,在2009年這個時間點,簡直如同來自未來的天啟!
    林南東一拍桌子:
    “就按你這個思路來,這份報告,你來主筆!”
    “我?”陳捷故作驚訝,“林處,這不合適吧?我隻是個科員……”
    “少來這套!”林南東打斷了他,“這裏不看資曆,隻看能力,就這麽定了,你放手去寫,出了任何問題,我擔著!”
    “陳捷,這個課題,意義非凡,它關係到我們黨在信息時代的執政安全,關係到我們能否在全新的輿論戰場上,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相信你能寫好這份報告。”
    麵對林南東的信任,陳捷沒有再推辭。
    他站起身,重重地點了點頭:
    “是,林處!保證完成任務!”
    ……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陳捷幾乎是把自己鎖在了辦公室裏。
    他將自己腦海中,關於未來十幾年網絡輿論場的演變,那些經典的成功公關案例,和那些慘痛的失敗教訓,一一進行複盤和提煉。
    他將杜蕾斯的創意營銷,故宮淘寶的賣萌人設,江寧婆婆的親民互動,這些在後世耳熟能詳的案例,匿名化處理後,巧妙地融入到了報告對策建議之中。
    同時,他也將那些因為傲慢、遲鈍、官僚而引發輿論海嘯的負麵案例,作為反麵教材,進行了深刻剖析。
    最終,一篇名為《搶占信息時代製高點——關於構建我國網絡輿論引導新格局的戰略構想》的報告,在他的筆下,一氣嗬成。
    當林南東看到這份報告時,他什麽話都沒有說。
    他已經對陳捷那強大的執筆能力免疫了。
    報告很快被送到了周海案頭。
    周海隻看了一遍,便立刻拿起桌上的紅色電話,直接撥通了主任秦振陽的電話:
    “主任,我剛看到一份關於網絡輿論的報告,我覺得,您有必要親自看一看。”
    半個小時後,秦振陽的秘書小王,親自來到了綜合局,取走了那份報告。
    又過了半個小時,周海桌上的紅色電話,再次響起。
    電話那頭,是秦振陽那古井無波的聲音:
    “周海同誌,你馬上到我辦公室來一趟。還有,把寫這份報告的作者,也一起帶上。”
    當周海帶著陳捷,走進主任辦公室時,他看到秦振陽正站在窗前,手中拿著那份報告,久久不語。
    “主任。”周海恭敬地喊了一聲。
    秦振陽緩緩轉過身,目光越過了周海,直接落在了陳捷身上:
    “這份報告,是你寫的?”
    陳捷沒有絲毫猶豫,站直身體,沉聲回答:
    “報告主任,是我在周局長和林處長的指導下,完成的。”
    他依舊沒有獨攬功勞,而是將領導和集體,放在了自己前麵。
    秦振陽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他。
    良久,秦振陽才緩緩開口,他沒有評價報告本身,而是問了一個看似毫不相幹的問題:
    “陳捷同誌,我問你,在信息時代,我們黨,麵臨的最大危險是什麽?”
    這個問題一出,連旁邊的周海都愣了一下。
    陳捷大腦飛速運轉。
    是腐敗?
    官僚主義?
    脫離群眾?
    這些答案都對,但都流於表麵,不夠深入,也不貼合“信息時代”的主題。
    秦振陽想聽的,絕不是這些。
    陳捷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看著秦振陽,一字一句地說道:
    “報告主任,我認為,在信息時代,我們黨最大的危險,是‘失去解釋權’。”
    “失去解釋權?”秦振陽若有所思。
    “是的。”陳捷繼續道,“我們黨之所以能從一個隻有幾十人的小團體,發展到今天領導著十幾億人口的執政黨,靠的不僅僅是槍杆子,更是筆杆子。”
    “從革命戰爭年代的《論持久戰》,到建設時期的《論十大關係》,再到改革開放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黨在每一個重大曆史關頭,都牢牢地掌握了對時代、對世界的定義權和解釋權。”
    “我們告訴人民,我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我們為什麽要這麽做,麵臨什麽困難,又有什麽優勢。”
    “這種強大的思想動員和理論武裝,是我們戰勝一切敵人的最根本法寶。”
    “但是,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黨正在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各種西方的、曆史虛無主義的、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潮,正通過網絡,以前所未含有的方式,衝擊著社會主流價值觀,消解著黨的曆史敘事,爭奪著年輕一代的頭腦。”
    “如果不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輿論戰場上,建立起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能夠被廣大網民所接受和認同的新話語體係,如果不能用更生動、更鮮活、更具說服力的方式,去講好華國故事,去解釋我們的道路、理論和製度……”
    “那麽,我們就有可能,在喧囂中,失去我們的聲音,在質疑中,失去人民信任。”
    “而一個失去了人民信任和思想認同的政黨,即便擁有再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也終將如蘇聯一般,轟然倒塌。”
    “今天討論的網絡輿論治理,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控信息,刪除負麵,而是為了……”
    陳捷頓了頓,加重了語氣:
    “奪回並鞏固黨在信息時代的思想領導權和話語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