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工藝革新
字數:4410 加入書籤
車間裏的空氣似乎比往年更凝重了些。
59年的尾巴上,寒意不僅來自窗外呼嘯的北風,更滲透進每個人的日常。
食堂的菜色肉眼可見地寡淡下去,窩頭裏摻的雜糧比例越來越高。
郭德鐵最近丟了寶貝工具後,幹活總不得勁,加上寫檢查扣工時的陰影,整個人蔫蔫的。
趙四沒空理會郭德鐵。
他在想怎麽把握住這個機會,順應廠裏開源節流的號召,再積累一筆政治資糧。
他每天穿梭在機床轟鳴的車間裏,八級工的經驗和簽到得來的知識在腦中高速運轉,目光掃過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工位。
著手點很快被他鎖定在三車間那幾台老式臥式車床上。
這幾台老爺機加工常用的軸套類零件時,經常切削液消耗量巨大,油汙滿地。
工人們伺候這幾台老爺機也得格外小心,稍不留神油汙就濺一身。
更關鍵的是,刀具磨損快得驚人,加工精度和效率都受影響。
“周師傅,你看這油。”趙四指著車床下方油汪汪的地麵,對周師傅說,“太浪費了。味兒也衝,對工人身體不好。刀片磨得也快,換刀頻次太高。”
周師傅聞言歎了口氣。
“可不是嘛!老大哥那邊來的機器的老毛病了。”
“不過這切削液配方用了多少年了,就這鬼樣。油性大,冷卻潤滑效果一般,還愛起沫子飛濺。”
“廠裏不是沒有嚐試過改良,可是效果還不如老大哥提供的這個,就這條件,能咋辦?”
趙四沒說話,走到一台剛停下的車床旁。
操作工正滿頭大汗地清理濺滿油汙的工件和卡盤。
趙四拿起一塊剛換下來的刀片,仔細看了看磨損麵,又湊近聞了聞切削液殘留的氣味。一股刺鼻的礦物油和硫磺皂混合的味道直衝鼻腔。
回到自己的工位,趙四慢慢趕著自己手裏的活兒。
不過他腦子卻在回憶著簽到獲得的材料學知識和後世常見的切削液配方原理。
這老配方,油基太重,乳化穩定性差,極壓抗磨添加劑不足,導致潤滑冷卻效果不佳,刀具磨損快,還易揮發飛濺。
改進方向也清晰浮現:降低油基比例,優化乳化體係,添加高效的極壓抗磨劑和防鏽劑,提高冷卻潤滑性能和穩定性,減少飛濺揮發。
思路有了,但具體配方和工藝參數需要試驗,他也背不下來前世的切削液的配方。
下班後,趙四沒急著回家。他借口去技術科查資料,溜進了廠裏那間落滿灰塵的小實驗室。這裏設備簡陋,但基礎的分析工具和原料還有。
他意念微動,從係統空間裏取出少量簽到得來的基礎化工原料,這些都是簽到得來的“雜物”,悄悄放在實驗室,收好。
接下來的幾天,趙四利用午休和下班後的時間,一頭紮進實驗室。
他像做化學實驗一樣,小心翼翼地調配不同比例的乳化液,測試PH值、穩定性、潤滑性。
沒有精密儀器,他就用最土的辦法:觀察乳化狀態、測試防鏽能力、甚至用廢刀片模擬切削摩擦,觀察磨損情況。
錢六金偶爾探頭探腦,看到趙四在擺弄瓶瓶罐罐,好奇地問:“四哥,您這是幹啥呢?弄香水?”
趙四頭也不抬:“弄點能省錢的玩意兒。去,把門口那堆廢鐵屑掃幹淨。”
錢六金“哎”了一聲,屁顛屁顛去了。
反複試驗了十幾次,趙四終於確定了一個相對最優的配方和稀釋比例。
新配製的切削液呈乳白色,質地均勻細膩,氣味溫和了許多,潤滑性和冷卻效果明顯提升,在模擬實驗中,刀具磨損顯著降低。
效果有了,還得有數據支撐。
趙四又利用車間現有的工具,設計了幾組簡單的對比試驗:用新舊兩種切削液,在相同工況下加工同種材料,記錄刀具壽命、加工精度、切削液消耗量和工人操作感受。
數據收集花了幾天。結果一目了然:新切削液環境下,刀具平均壽命延長了30%,加工精度更穩定,切削液消耗量降低了近40%,飛濺現象大幅減少,工人普遍反映“沒那麽嗆鼻子”、“好清理多了”。
看著手裏詳實的試驗記錄和對比數據,趙四心裏有了底。回到家裏,他鋪開稿紙,提筆蘸墨,開始撰寫工藝改進報告。
報告寫得條理清晰,直擊要害:
問題現狀分析、改進方案、試驗驗證、效益評估、實施方案建議等條條清晰。
報告寫完,趙四沒有直接找李主任,而是拿著它找到了周師傅。
“周師傅,您看看這個。”趙四把報告遞過去。
周師傅疑惑地接過,戴上老花鏡,剛看了兩頁,眼睛就瞪大了。
他越看越激動,手指微微發抖:“這數據是真的?你搗鼓的新切削液效果這麽好?”
“我做了對比試驗,數據都在後麵。”趙四指著報告附件。
周師傅飛快地翻到數據頁,仔細核對,呼吸都急促起來:“好小子!你這腦袋瓜是怎麽長的?!這配方哪來的?”
“瞎琢磨的,結合了點以前在書上看的,又做了點試驗。”趙四含糊道。
“瞎琢磨能琢磨出這個?!”周師傅一拍大腿,激動得站起來,“走!跟我去找李主任!這事得趕緊上報!”
李主任辦公室。周師傅把報告往李主任桌上一拍,唾沫橫飛地講了一遍。李主任開始還皺著眉頭,等看完報告和試驗數據,臉色立刻變了。
“趙四,這都是你搞出來的?”李主任目光灼灼地盯著趙四。
“是,主任。做了點試驗,效果還行。”趙四平靜地回答。
“要是真和報告上寫的一樣,豈止是還行!”李主任猛地站起來,“這是重大革新!能解決大問題!周師傅,你立刻組織人手,按這個方案配一批新切削液,就在車間那幾台老車床上試點!我親自盯著!”
試點工作迅速展開。周師傅親自調配,趙四現場指導操作工使用。效果立竿見影。車間裏刺鼻的油味淡了,地麵油汙少了,工人幹活輕鬆了,刀具更換頻率肉眼可見地下降,加工出來的工件質量更穩定。
不到一周,試點效果報告就擺在了李主任和廠部領導的案頭。
廠部會議室。李主任拿著報告,聲音洪亮地匯報著新切削液的顯著成效和巨大經濟效益。幾位廠領導聽得頻頻點頭。
“……綜上所述,趙四同誌提出的這項工藝改進,思路新穎,數據詳實,效果顯著!不僅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更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是真正響應了廠裏‘開源節流、技術革新’的號召!我建議,全廠推廣!並對趙四同誌予以表彰!”
會議一致通過。
幾天後,全廠職工大會。主席台上,廠領導親自將一張印著紅字的“先進生產者”獎狀頒發給趙四,同時獎勵了一本厚厚的硬殼筆記本、一支新鋼筆和兩塊固本牌肥皂。
“……趙四同誌,立足崗位,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其提出的切削液改進方案,為廠裏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做出了突出貢獻!是全廠青年工人學習的榜樣!”廠領導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全場。
台下掌聲雷動。工友們紛紛投來敬佩和羨慕的目光。周師傅笑得合不攏嘴。錢六金激動地拍紅了巴掌。
郭德鐵和陳雲等人也坐在下麵,跟著鼓掌,臉上擠出的笑容比哭還難看。
郭德鐵盯著台上意氣風發的趙四,後槽牙都快咬碎了。陳雲則酸溜溜地嘀咕:“走了狗屎運了……瞎貓碰上死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