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級考核

字數:4024   加入書籤

A+A-


    哐當一聲巨響,車間厚重的鐵門被推開,冷風裹挾著尚未散盡的年味兒一股腦灌了進來。
    春節假期結束,紅星軋鋼廠三車間恢複了往日的喧囂與燥熱。
    機器的轟鳴再次成為主旋律,金屬撞擊聲、銼刀摩擦聲、工人間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熟悉的機油和鐵屑味道。
    “都精神點!年過完了,收收心!今年任務可不輕!”車間主任的粗嗓門在車間裏回蕩。
    趙四換上那身藍色工裝,剛走到自己工位前,周師傅就拿著張通知單快步走了過來。
    “正好,趙四!”周師傅把通知單拍在台虎鉗上,“廠裏組織開年技能定級考核,今明兩天報名。你小子,別磨蹭,直接報三級工!”
    錢六金在旁邊聽著,胖臉上滿是羨慕:“四哥又要考級了!”
    趙四拿起通知單掃了一眼,內容很簡略,就是鼓勵技術過硬的工人踴躍報名,申請考核。
    “行,我報三級。”趙四沒有猶豫,從筆筒裏抽出鋼筆,利索地在報名表上填上自己的信息。
    不遠處,正佝僂著背調試一台老式鑽床的郭德鐵聽見這話,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鼻子裏發出極輕的一聲哼,卻沒像往常那樣陰陽怪氣。
    自打工具丟了又寫了檢查後,他明顯低調了不少,隻是偶爾瞥向趙四的眼神,依舊藏著嫉妒。
    陳雲倒是沒忍住,斜撐著工具箱,怪笑一聲:“嗬,口氣不小啊!二級才定了多久?就敢直接蹦三級?別風大閃了舌頭!”
    趙四沒搭理他,把填好的報名表遞給周師傅。
    周師傅接過表格,瞪了陳雲一眼:“有本事你也去報!沒本事就閉嘴幹活!”說完,拿著表格快步送往車間辦公室。
    考核安排在兩天後。車間專門清空了一片區域,擺了幾台設備。
    幾個申請考核的工人依次上前,由技術科和車間抽調的老師傅共同監考評分。
    考核內容比二級工複雜不少,涉及精密劃線、複雜工件銼配、公差控製、甚至還有簡單的故障判斷。
    前麵幾個二級工上去,表現中規中矩,有人緊張得手抖,劃線歪了;有人銼配間隙過大,被扣了分。
    輪到趙四時,圍觀的人群稍稍密集了些。不少人都想看看這個屢次出風頭的年輕人,是真有料還是花架子。
    趙四走到工位前,目光平靜地掃過圖紙和要求:一個帶有異形槽和配合孔的連接件,精度要求很高。
    他深吸一口氣,拿起毛坯,動作不疾不徐。
    固定工件,塗抹劃線藍油,執針劃針配合使用,線條清晰準確,關鍵尺寸直接標注在一旁。
    他的動作沉穩老練,沒有絲毫多餘,每一個步驟都透著一種精準的韻律感。
    “這劃線功夫…夠紮實!”一位圍觀的老鉗工忍不住低聲讚道。
    粗銼開槽,精銼修形,刮研基準麵…他的手臂穩如磐石,力道均勻,每一次銼削都發出悅耳的“沙沙”聲,金屬碎屑均勻落下,工件形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規整、光滑。
    鑽孔,攻絲,鉸孔…選擇鑽頭,上油,鑽孔,動作一氣嗬成。鑽出的孔壁光滑,孔距用精密量具測量,分毫不差!
    他全程專注,心無旁騖,仿佛周圍的目光和議論都不存在。隻有工件、工具和他那雙穩定無比的手。
    “這手法…這沉穩勁…真不像個二十歲的娃!”
    “瞧那刮研的平整度,絕了!”
    “怪不得敢直接報三級…”
    圍觀的人群裏,驚歎聲低低響起。連那幾個負責監考、一向嚴苛的老師傅,也都微微頷首,交換著滿意的眼神。
    周師傅站在一旁,臉上是壓不住的笑意和自豪。
    考核時間還沒到,趙四已經完成了所有加工和自檢。他將工件輕輕放在檢驗平台上,退到一旁。
    檢驗老師傅們立刻圍了上去。各種量具——遊標卡尺、千分尺、內徑百分表、精密水平儀、塊規——輪番上陣。
    測量,記錄,比對圖紙要求…
    氣氛安靜得隻剩下量具輕微的哢噠聲和呼吸聲。
    許久,負責主考的技術科一位老師傅直起身,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驚歎,朗聲宣布。
    “趙明,考核工件,所有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麵光潔度…全部優於三級工最高標準!特別是關鍵配合尺寸,實測公差控製在0.01毫米以內!優等!”
    “好!”
    “太厲害了!”
    現場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和熱烈的掌聲。錢六金把手掌都快拍紅了。
    就在這時,一個略帶冷硬的聲音插了進來,打破了這熱烈的氣氛。
    “手藝是不錯。”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技術科的孫副科長不知何時也來到了現場,正推著鼻梁上的眼鏡,鏡片後的目光帶著審視。
    “不過,趙四同誌,我有個疑問。你進廠時間不長,定二級也沒多久,這麽短的時間內,如此精湛的操作技能和遠超常人的精度控製能力,是怎麽練出來的?你的理論基礎是否跟得上你的操作水平?這躍進式的提升,讓人有些…意外啊。”
    這話問得看似客觀,實則綿裏藏針,隱隱帶著對趙四技術來源的質疑和對“速成”的不信任。
    現場氣氛一下子冷了不少。郭德鐵和陳雲等人則暗中交換了眼色,有些幸災樂禍。
    周師傅臉色一沉,剛要開口,車間李主任洪亮的聲音卻先響了起來。
    “老孫啊,你的顧慮我明白。”李主任不知何時也過來了,他走到人群中心,拍了拍趙四剛加工出來的那個工件,發出沉悶的金屬聲響。
    “但是,咱們工人,歸根結底是要看手上功夫,看實際產出!結果說話嘛!”
    他環視一圈,聲音提高了幾分:“趙四同誌這次考核的成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經過嚴格檢測的!優等!這就是硬道理!
    “至於理論怎麽學的,手藝怎麽練的,那是人家自己的努力和天賦!廠裏鼓勵工人鑽研技術,破格提拔人才,不能因為人家進步快就疑神疑鬼嘛!”
    李主任一番話,擲地有聲,既肯定了趙四的成績,又不動聲色地把孫副科長的質疑擋了回去,還拔高到了廠裏政策的高度。
    孫副科長臉上有些掛不住,訕訕地笑了笑:“主任說的是,是我多慮了。主要是怕年輕人基礎不牢,將來…”
    “將來怎麽樣,將來看嘛!”李主任一揮手,打斷了他的話,直接對負責考核的老師傅們說,“成績既然沒問題,那就按規定辦!該定級定級,該上報上報!”
    “是,主任!”主考老師傅連忙應道。
    最終結果毫無懸念。廠部很快批複下來。
    第二天,車間公告欄就貼出了紅榜。趙四的名字赫然在列,後麵跟著“準予晉升為三級鉗工”幾個大字,工資也隨之調整至每月4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