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孫副科長吃癟

字數:4048   加入書籤

A+A-


    “娘,先把藥給妮子喂下去,夜裏警醒點,要是還燒得厲害或者咳得喘不上氣,立刻叫我。”趙四把妹妹小心放在炕上,擰開藥瓶,按照蘇醫生叮囑的劑量倒出藥片。
    張氏連忙接過溫水碗,眼眶發紅:“哎,我知道。這要是肺炎可咋辦…”
    “先吃藥觀察,明天再看。”趙四語氣沉穩,心裏雖也提著,但不能慌,“蘇醫生說了,發現早,按時吃藥,能控製住。”
    這一夜,趙四睡得並不沉,隔一會兒就起身去看看隔壁屋的動靜。
    後半夜,趙妮的咳嗽似乎稍微平緩了些,體溫也沒再躥高,他才稍稍合眼。
    天剛蒙蒙亮,他就起身摸了摸妹妹的額頭,還是有點低燒,但精神頭比昨晚好些,能迷迷糊糊喝點粥了。
    “我下班回來再看,要是還不行,咱再去醫院。”趙四匆匆扒拉了幾口早飯,叮囑了母親幾句,便拎起工具包趕去廠裏。
    車間裏依舊是一片熱火朝天。趙四剛換上工裝,周師傅就皺著眉頭走了過來,手裏拿著一張圖紙。
    “趙四,技術科孫副科長剛親自送來的急活兒。”周師傅把圖紙遞過來,臉色不太好看,“點名要你今天內做出樣品,說是新設備上的關鍵部件,急著要驗證。”
    趙四接過圖紙展開,周圍幾個好奇的工友也湊過來看。隻一眼,就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圖紙上是一個結構頗為複雜的“異形多通閥體”。
    工件不大,但內部結構刁鑽,有幾個非標的內螺紋孔,深淺不一,孔軸線的位置度和垂直度要求極高,公差標得死死地,表麵光潔度也要求很高。
    更麻煩的是,材料標注的是一種難加工的不鏽鋼。
    “這玩意兒…一天出樣品?開玩笑呢?”一個老師傅搖著頭,“光是打那幾個深孔,稍有不慎就偏了,廢一個毛坯料時間都耽誤了!”
    “孫副科長說了,能者多勞嘛。”郭德鐵不知何時溜達過來,陰陽怪氣地接了一句,眼神裏藏著看好戲的意味。
    陳雲也在不遠處嗤笑一聲,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這邊聽見:“三級工嘛,啥活兒不得接著?”
    趙四沒理會他們,目光快速掃過圖紙的每一個細節,大腦飛速運轉,八級鉗工的經驗和理論知識在腦中碰撞結合。
    “師傅,這活兒我接了。”趙四抬起頭,語氣平靜,把圖紙攤在工作台上,“六金,過來,幫我打下手。師傅,您幫我掌掌眼,這幾個孔的加工順序得琢磨一下。”
    周師傅見趙四鎮定,也穩下心神:“成!你看這兒,這個M12的深盲孔,最後攻牙,先保證底孔不偏…”
    三人圍在圖紙前,語速飛快地交流著。
    趙四指出其中一個非標螺紋孔的原設計加工方式非常耗時且廢刀:“如果用階梯鑽預鑽,再用改製的高速鋼锪鑽一次成型這個台階孔,最後用特製絲錐攻牙,能省下至少三分之一時間,對刀具損耗也小。”
    周師傅眼睛一亮:“這法子險!但理論上可行!就看你手上功夫能不能控住了!”
    “沒問題。”趙四點頭,立刻開始著手準備工具。
    他挑選了幾根合適的鑽頭,又找來自行車輻條和廢砂輪,利用砂輪機的火花,現場小心翼翼地改製锪鑽的切削角度。
    錢六金則吭哧吭哧地去領不鏽鋼毛坯料,並按趙四的要求準備冷卻液。
    準備工作就緒,趙四深吸一口氣,開始了。固定工件,劃線,打中心孔…每一步都一絲不苟。
    加工那幾個高精度孔洞時,整個工位安靜得隻剩下機床運轉和切削的嘶嘶聲。趙四的手穩得可怕,進給量控製得恰到好處,充分冷卻,隨時觀察鐵屑形態調整參數。
    孫副科長假裝巡視,過來溜達了兩圈,看到趙四那專注沉穩的模樣和已經初具雛形的工件,鏡片後的眼神閃了閃,沒說什麽,背著手走了。
    中午趙四都沒去食堂,讓錢六金帶了兩個窩頭回來,邊吃邊盯著加工。
    下午三點多,最後一個內螺紋攻牙完成。趙四小心地卸下工件,進行去毛刺和初步清理。
    “師傅,您看看。”趙四將最終成品遞過去。
    周師傅拿起放大鏡,又掏出自己的寶貝量具——一套精度極高的塞規、螺紋規和塊規,仔細檢測每一個尺寸,每一個孔深,每一個螺紋的配合精度。
    越是測量,他臉上的讚賞之色就越濃。
    “好小子!”周師傅最終放下量具,重重一拍大腿,“全在公差範圍內!不,有幾個關鍵尺寸比圖紙要求還高了半個等級!這表麵光潔度…絕了!你這改的加工方法,真成了!省時省料!”
    周圍的工友也圍過來,傳看著那個光潔精密的多通閥體,發出陣陣驚歎。
    這時,孫副科長也“恰好”又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李主任和另外兩個技術員。
    “趙四同誌,樣品完成了嗎?時間可是很緊的。”孫副科長推了推眼鏡,語氣平淡。
    “孫副科長,李主任,樣品剛完成,正準備送檢。”趙四將工件遞過去。
    孫副科長接過工件,入手沉甸甸的,光潔冰涼。他仔細看了看外觀,又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小型便攜式百分表,看似隨意地測量了幾個關鍵尺寸的位置度和垂直度。
    他測量的動作很慢,很仔細,眉頭微微皺著,似乎想找出一點瑕疵。
    他甚至還特意重點檢測了那個被趙四優化了工藝的非標螺紋孔。
    然而,量具的指針穩穩地停在標準範圍內,甚至偏向更優的一側。
    跟在後麵的質檢員拿著圖紙和更精密的量具,上前一步,看向孫副科長。孫副科長麵無表情地微微頷首。
    質檢員這才開始進行全麵檢測。結果很快出來,他大聲匯報:“報告孫副科長、李主任,樣品經檢測,全部尺寸、形位公差、表麵光潔度均符合圖紙要求,部分指標優於標準!”
    孫副科長的臉色不易察覺地僵了一下。
    趙四適時開口,語氣平靜無波:“孫副科長,關於這個工件的加工,我發現原工藝在加工第七個非標台階孔時,耗時較長且刀具磨損嚴重。我嚐試改用階梯鑽預鑽結合改製锪鑽一次成型的工藝,經實際驗證,加工效率提升約百分之三十五,刀具損耗降低約百分之二十。這是加工記錄和數據。”
    他把一張簡單記錄著時間和操作步驟的紙遞了過去。
    孫副科長看著那清晰的數據對比,嘴唇動了動,一時竟找不到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
    李主任卻哈哈大笑起來,用力拍著趙四的肩膀:“好!幹得漂亮趙四!不僅按時保質完成任務,還能優化工藝提高效率!這才是咱們需要的技術工人!孫副科長,你看看,這就是實踐出真知啊!哈哈!”
    周圍的其他技術員和工人們也紛紛投來敬佩的目光。
    孫副科長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幹巴巴地說:“嗯…確實完成得不錯。年輕人,肯動腦子是好的…但要戒驕戒躁,繼續努力。”說完,便拿著那個無可挑剔的工件,有些索然地轉身離開了。
    李主任又鼓勵了趙四幾句,這才笑著走開。
    周師傅和錢六金都鬆了口氣,臉上露出笑容。趙四看著孫副科長遠去的背影,眼神平靜,低頭繼續收拾自己的工具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