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重獲新生
字數:3663 加入書籤
劉科長再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親自坐鎮,按照趙四的指點,一條條落實下去。
檢修班的人爬上爬下,拆開淬火槽旁的攪拌機,更換磨損的葉片,校準轉速。
工藝組的人重新核對了加熱曲線,嚴格控製預熱時間和升溫速率。
最關鍵的,趙四親自帶著幾個老師傅,重新設計了模具的吊具和入油導向架,確保每一套模具都以完全一致的姿態、勻速浸入淬火油中。
“吊掛點必須對稱,重心要穩!”趙四站在龐大的模具旁,仰頭指著吊鉤的位置。
“入油時,先讓底部均勻接觸油麵,然後保持這個傾斜角度,勻速下降,絕對不能晃!速度控製在這個範圍,太快了表麵驟冷應力大,太慢了心部溫度降不下來組織轉變不徹底!”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角度和速度,語氣沉穩,條理清晰。
周圍圍著一圈洛拖的老師傅和年輕技工,個個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點頭。
有人提出疑問,他也耐心解答,甚至拿起粉筆在地上畫示意圖解釋冷卻速率和熱應力、組織應力的關係。
王永革和陳繼業也沒閑著,一個幫著調試攪拌機的控製係統,一個仔細核對工藝參數卡片,查漏補缺。
整個車間像是上了一根發條,緊張卻有序地忙碌起來。
懷疑和觀望的目光漸漸被專注和期待取代。劉科長跟在趙四身邊,額頭上冒著細汗,眼神卻越來越亮,不時拿著小本子記錄要點。
準備工作就緒,新一套待處理的5CrNiMO大型鍛模被天車吊運到位,穩穩地卡在新製作的吊具上。
“進爐!”趙四下令。
模具緩緩送入巨大的箱式電阻爐。爐門關閉,加熱開始。控製屏上,溫度曲線嚴格按照修訂後的工藝緩慢上升。
“預熱段保溫時間必須足夠!”趙四盯著儀表,“心表溫差要盡量小!”
漫長的加熱過程,車間裏鴉雀無聲,隻有電阻絲發出的輕微嗡鳴和儀表指針跳動的細微聲響。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最終的結果。
終於,加熱程序結束。爐門開啟,灼熱的模具被天車吊出,通體暗紅,散發著驚人的熱浪。
“準備淬火!”趙四大聲喊道,聲音在空曠的車間裏格外清晰,“吊運平穩!對準導向架!入油速度控製好!”
天車工緊張地操作著,巨大的模具在眾人注視下,緩緩移向淬火槽,底部精準地接觸油麵,然後沿著導向架設定的角度,平穩、勻速地浸入漆黑的淬火油中。
“滋啦——”一聲劇烈的爆響,大量的白色油煙騰起!
攪拌機同時啟動,穩定的油流衝刷著模具表麵。
趙四緊盯著沒入油中的模具,感受著腳下傳來的輕微震動,觀察著油麵翻湧的狀態。
整個過程持續了數分鍾,模具完全浸入。淬火槽旁的測溫儀顯示著油溫的變化。
“淬火完成!吊出!”趙四再次下令。
天車將模具緩緩吊離油槽,表麵還冒著青煙,油液淋漓而下。
“立刻進回火爐!按新定的工藝執行!”趙四沒有絲毫放鬆。
熱處理是連貫的過程,淬火後的及時回火至關重要,用以消除應力、穩定組織、獲得所需性能。
模具又被送入回火爐。又是一段漫長的等待。
這段時間裏,沒人離開車間。工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剛才的過程,眼神裏既有期待又有忐忑。劉科長不停地踱步,時不時看看回火爐的儀表。
趙四則和王永革、陳繼業湊在一起,低聲複盤著剛才每一個環節的細節,確認沒有疏漏。
回火結束。爐溫降至安全範圍,爐門再次開啟。
“檢測!”劉科長迫不及待地喊道。
質檢員立刻拿著各種量具,大型卡尺、千分表、甚至簡易的激光準直儀——圍了上去。
車間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套剛剛經曆了一場“精密手術”的模具上。
測量、記錄、比對圖紙要求…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質檢員們神情專注,反複測量著關鍵尺寸和形位公差。
終於,負責帶隊的老師傅直起腰,長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如釋重負的笑容,他轉向緊張等待的劉科長和趙四,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
“報…報告科長!趙組長!模具主要型腔尺寸變形量,控製在0.15毫米以內!全部達到圖紙要求!可以使用!”
“嘩——!”車間裏瞬間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工人們激動地互相拍打著肩膀,有的老師傅甚至抹起了眼角。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太好了!這下生產能跟上了!”
“趙組長太厲害了!”
劉科長一把抓住趙四的手,用力搖晃著,激動得語無倫次:“趙組長!太感謝了!太感謝了!你們可真是救了我們洛拖的急啊!這…這簡直是…”
趙四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依舊保持著冷靜:“劉科長,別客氣,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次成功了,說明方向是對的。”
“但後續還必須嚴格堅持新工藝,不能有絲毫鬆懈,同時要繼續收集數據,優化細節。”
“一定!一定!”劉科長連連保證,“我們立刻把新工藝固化下來,形成標準操作規程!趙組長,你們可得多留兩天,幫我們把把關,也給我們的技術人員多講講!”
消息很快傳到了洛拖廠部。廠領導親自趕到熱處理車間,看著那套合格的新模具,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緊緊握著趙四的手,說了好多感謝的話,當場表示要為一重廠技術支持小組請功。
接下來的兩天,趙四和王永革、陳繼業留在洛拖,幫助他們進一步完善工藝文件,培訓操作人員,還順手解決了幾個其他小型模具的熱處理小毛病。
趙四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路,與洛拖的技術骨幹們交流切磋,也從他們那裏學到了不少拖拉機大型構件製造方麵的獨特經驗,視野拓寬了不少。
洛拖的技術人員對趙四的態度,早已從最初的懷疑變成了由衷的敬佩和感激。
劉科長更是成了趙四的“忠實粉絲”,一口一個“趙老師”地叫著,恨不得把他所有的技術難題都掏出來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