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危機化解與“上麵有人”
字數:3712 加入書籤
保衛科李科長的那次“例行詢問”,像一塊投入平靜水麵的石頭,在趙四小組和鞍鋼廠某些人之間劃下了一道無形的界線。
表麵上的工作照常進行,第二批、第三爐試驗鋼的冶煉依舊順利,數據持續向好,但那種被暗中窺視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
王永革憋著一肚子火,在車間裏幹活時都帶著氣,對幾個之前陰陽怪氣的工段長沒什麽好臉色。
陳繼業則更加沉默,做事愈發謹慎,連廢棄的草稿紙都要仔細收好銷毀。趙四把這一切看在眼裏,知道必須盡快打破這種被動的局麵,否則人心散了,工作難免受影響。
他趁著去廠部辦公樓送交階段總結報告的機會,直接去了廠辦唯一那部能打長途的保密電話間,撥通了北京革新辦的專線。接電話的正好是周主任。
趙四沒有添油加醋,隻是客觀匯報了試點工作的技術進展,以及近期廠內出現的關於特種合金來源的“一些疑問和議論”,並提及保衛科曾依規前來了解情況。
電話那頭,周主任安靜地聽著,隻在關鍵處簡短地“嗯”一聲。
等趙四說完,周主任沉默了幾秒,然後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工作成效很好,要繼續保持。其他的事情,你不要分心,組織上會處理。記住,你們代表的是部裏的意誌,試點工作是當前的重點。”
通話時間很短,但趙四心裏踏實了。周主任沒有追問細節,也沒有表現出任何驚訝,這種態度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信號。
果然,第二天下午,鞍鋼的李副廠長(分管生產和保衛工作)親自來到了趙四他們簡陋的臨時辦公室,臉上帶著前所未有的熱情笑容,身後還跟著麵色有些不自然的李科長。
“趙組長,辛苦了辛苦了!”李副廠長緊緊握住趙四的手,“剛剛接到部裏裝備司領導的電話,對咱們這邊的試點進展給予了高度肯定!特別強調,要廠裏全力配合,排除一切幹擾,確保試點任務圓滿完成!”
他轉頭瞥了李科長一眼,語氣略帶嚴肅:“老李啊,你們保衛科的工作要圍繞生產中心服務嘛!對於部裏重點項目的物資調配,要充分信任,特事特辦,不要拘泥於常規流程。部裏周主任特意關照了,一切手續從簡從快,確保技術攻關不受影響。”
李科長臉上紅一陣白一陣,連忙點頭:“是,是,廠長,我們一定貫徹廠部和部裏的指示!之前也是出於職責,循例了解一下,絕沒有幹擾試點工作的意思。趙組長,誤會,都是誤會!”
趙四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既不顯得得意,也沒有絲毫怯懦:“李廠長、李科長言重了。保衛科依規辦事,我們理解也配合。都是為了工作嘛。請廠領導放心,我們小組一定全力以赴,爭取早日拿出過硬的成果。”
氣氛瞬間變得一團和氣。李副廠長又關切地詢問了生活上有什麽困難,需不需要廠裏協調解決,顯得無比周到。
臨走時,他還特意拍了拍趙四的肩膀,低聲說:“趙組長,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啊!廠裏有些閑言碎語,別往心裏去,有我在,沒人能給你們使絆子!”
這場風波,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消息卻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全廠。部裏領導親自打電話給廠領導施壓,廠領導親自到工作組辦公室表態支持——這背後的分量,誰都掂量得清。
之前那些若有若無的窺探目光消失了,供銷科孫科長再見王永革時,老遠就堆起笑臉打招呼。
車間裏的工人師傅們,尤其是劉師傅那幫老工匠,看趙四他們的眼神裏,除了技術上的佩服,更多了幾分敬畏。
“上麵有人”、“背景硬”之類的私下議論悄然流傳,但再也沒人敢公開質疑什麽。
王永革揚眉吐氣,走路都帶風:“四哥,還是你厲害!一個電話就把事兒擺平了!看誰還敢瞎嗶嗶!”
陳繼業也鬆了口氣,推推眼鏡笑道:“這下總算能安心搞技術了。”
趙四卻沒有太多輕鬆感。他明白,這次是靠周主任和部裏的虎皮暫時壓住了局麵,但潛在的矛盾並未消失。真正的立足,最終還是要靠無可辯駁的技術成果和由此帶來的實際效益。
試點工作得以更加順利地推進。
隨著一批批性能優異的“爭氣鋼”下線,並迅速被用於加工急需的重型機床主軸和礦山機械關鍵部件,反饋回來的使用數據非常好,磨損壽命大幅提升。
實實在在的效益,開始讓廠裏一些原本持觀望甚至反對態度的中層幹部轉變了看法。
就在試點工作漸入佳境時,一天傍晚,趙四在廠區僻靜處散步簽到,係統提示音響起:
“叮!簽到成功!恭喜宿主獲得【0號輕柴油,數量:4噸】!【現金5元】!”
柴油?趙四微微一怔。眼下試點工作穩步推進,似乎暫時用不上這麽多燃料。
但他還是下意識地查看了下係統空間,那4噸柴油的標識清晰可見。他沒多想,隻當是係統又一次常規的物資補給,或許以後能用上。
幾天後,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廠裏運輸隊因為燃油指標嚴重不足,尤其是高質量柴油緊缺,導致一批急需發往西南三線工地的特種鋼材無法按時啟運,工地那邊催得很急,廠領導正在為此焦頭爛額。
趙四心中一動,想起了係統空間裏那4噸柴油。他沉吟片刻,找到了正在為運輸問題發愁的李副廠長。
“李廠長,聽說運輸隊燃油有點緊張?”趙四狀似隨意地問道。
“可不是嘛!”李廠長正煩著,歎氣道,“指標卡得死,到處都缺油,尤其是好柴油。西南那邊等米下鍋,耽誤了工期可是大事!”
趙四點點頭,說道:“我們小組之前協調物資的時候,好像通過其他渠道,額外申請到了一小批計劃外的零號柴油,大約4噸,本來是備著應急用的。眼下廠裏有困難,要不先調過來應應急?”
李廠長猛地抬起頭,眼睛瞪得老大:“4噸零號柴油?趙組長,你說真的?!現在可是有錢都買不到啊!”
“手續應該沒問題,是正規渠道來的。”趙四語氣肯定。
“太好了!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李廠長激動得差點跳起來,緊緊握住趙四的手,“趙組長,你可幫了廠裏大忙了!我代表全廠謝謝你!”
很快,趙四通過“特殊渠道”將4噸柴油“轉運”到了廠運輸隊。車隊連夜加油,滿載著特種鋼材奔赴西南。困擾廠領導的燃眉之急,被趙四輕描淡寫地解決了。
這件事,比之前部裏的電話更直接、更實惠地震撼了鞍鋼的中高層。
如果說之前是敬畏於趙四“上麵有人”,那麽現在,則是佩服他“手眼通天”,連這種極度緊缺的戰略物資都能搞到。
趙四在鞍鋼的威信,真正樹立了起來,不再僅僅依靠上級的壓陣,更有了實實在在的“資源”支撐。
試點工作再無阻礙,進展神速。而趙四的名字,在鞍鋼,乃至在部裏相關領導的耳中,分量已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