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未來實驗室”的構想

字數:3987   加入書籤

A+A-


    辦公室內,徹夜未眠的趙四眼中布滿血絲,但精神卻異常亢奮。
    桌上攤開的筆記本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那是昨晚李老點撥和係統報告帶來的思想風暴的痕跡。
    他沒有絲毫耽擱,拿起那份凝聚了未來洞察的筆記,深吸一口氣,走向周主任的辦公室。
    敲門進入時,周主任正在批閱文件,抬頭看到他,臉上露出笑容:“小趙,怎麽不多休息會兒?昨天慶功會累壞了吧。”
    “主任,有件重要的事想向您匯報。”趙四語氣平靜,但眼神中的銳光讓周主任放下了筆。
    “坐下說。”
    趙四沒有客套,直接坐在辦公桌對麵的椅子上,將手中的筆記本打開。
    “主任,授勳是對過去的肯定,但李老的話點醒了我。我們不能總是等問題出現再去解決,就像醫生不能總等病人病入膏肓才搶救。”
    周主任身體微微前傾,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哦?你有什麽新想法?”
    “李老說,要下好整盤棋,構建避免問題再生的體係。”
    趙四目光灼灼,“基於這個思路,結合我們之前處理各種難題的經驗,我有一個初步構想,想請您斧正。”
    他稍作停頓,清晰地說道:“我想提議,以我們研究中心為基礎,升級為一個高度保密的‘未來技術實驗室’。一塊牌子,兩套班子。”
    “未來技術實驗室?”周主任重複了一遍,眉頭微微皺起,“具體說說,這個實驗室是做什麽的?和研究中心現在的工作有什麽區別?”
    “區別在於目標和模式。”
    趙四早已打好腹稿,“研究中心目前主要是應對已發生的、迫在眉睫的技術難題,是‘救火’和‘攻堅’。”
    “而這個實驗室,核心任務將是‘預研’和‘播種’。”
    他翻開筆記本,指向其中一頁:“它不是針對某個具體廠礦的具體故障,而是依據對國際技術發展趨勢和國家長遠需求的判斷,主動布局。”
    “對那些目前看來可能還用不上、但三五年甚至十年後必將成為卡脖子瓶頸的關鍵技術,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和技術儲備。”
    “比如超高精度加工技術、數控係統底層算法、新型半導體材料製備工藝等等。”
    周主任聽著,臉上的輕鬆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極度的震驚和凝重。
    他下意識地身體後仰,靠在椅背上,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
    “小趙,你這個想法,太超前了!也太冒險了!”周主任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部裏給我們的定位是解決現實生產問題。”
    “你搞這個‘未來實驗室’,研究的東西可能幾年都看不到實際效益,投入巨大,風險極高!這完全超出了革新辦的職責範圍!”
    他站起身,在辦公室裏踱了兩步,語氣沉重:“現在各廠礦都在為完成今年計劃指標拚命,部裏資金和資源極其緊張。你讓我怎麽去打這個報告?”
    “說我們要花錢去研究十年後可能才用上的東西?這太容易被人扣上‘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帽子了!甚至會有人說我們浪費國家資源!”
    周主任的反應在趙四意料之中。他沒有爭辯,而是將筆記本輕輕推到周主任麵前:“主任,您看看這個。”
    “這是我初步梳理的,我們認為目前工業體係中最致命、但容易被忽視的幾個係統性短板。”
    “這些問題不解決,今天的成功案例,明天可能會在別的領域以更嚴重的形式重演。等到那時再救火,代價會更大。”
    周主任停下腳步,目光掃過筆記本上那些條理清晰的要點:精密機床、數控係統、集成電路、材料研發體係……
    每一個詞都像重錘敲在他心上。他是技術出身,深知這些領域的落後和重要性。趙四的構想雖然大膽,但其指向的問題卻是真實存在且極其嚴峻的。
    他的內心劇烈掙紮。一方麵,理智和經驗告訴他,趙四的想法極具前瞻性,如果真的能做成,對國家工業的意義將遠超解決十個、百個具體難題。
    但另一方麵,現實的壓力和官場的規則又讓他顧慮重重,這一步邁出去,可能前程盡毀。
    辦公室裏陷入短暫的沉默,氣氛有些凝滯。
    這時,辦公室門被敲響,通訊員送文件進來,打破了僵局。
    周主任趁機深吸一口氣,擺擺手,對趙四說:“這樣,小趙,你的想法,很大膽,也很有價值。”
    “但我需要時間仔細考慮一下。這份東西先放我這裏。”
    “好的,主任。那我先出去了。”趙四知道不能急於求成,起身告辭。
    離開主任辦公室,趙四沒有回自己那邊,而是徑直去了人民醫院。
    他需要透透氣,也需要一點支持。
    在內科診室找到剛忙完一陣的蘇婉清。
    蘇婉清看到他眼裏的血絲,嚇了一跳:“你怎麽了?昨晚沒睡好?獲獎太興奮了?”
    趙四搖搖頭,和她走到走廊僻靜處,簡單說了李老的點撥和自己剛剛向周主任提出的那個石破天驚的構想。
    蘇婉安靜靜聽著,沒有打斷。
    等他說完,她微微蹙眉思索片刻,然後抬眼看他,眼神清澈而堅定:“我覺得你這個想法很好啊。”
    她頓了頓,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就像我們醫生,不能光等著病人生重病才來治。”
    “平時做好預防保健,研究新的診療方法,雖然一時看不到效果,甚至看起來是‘浪費’,但長遠看,這才是真正對人民健康負責,能挽救更多生命,減少更多痛苦。”
    “你的‘未來實驗室’,就像是給國家的工業體係做‘預防醫學’和‘前沿醫學研究’,對吧?”
    “預防醫學…前沿醫學研究…”趙四重複著這兩個詞,眼睛猛地亮了起來。
    蘇婉清這個比喻,無比貼切,瞬間將他那個看似超前冒險的構想,賦予了一種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積極意義。
    “對!就是這個意思!”趙四的心情豁然開朗,連日來的疲憊和剛才在主任辦公室的些許壓抑一掃而空。
    他感激地看著蘇婉清:“謝謝你的理解,婉清。你這個比喻太好了。”
    蘇婉清微微一笑:“能幫到你就好。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事情總要一步步做。我相信周主任會認真考慮的。”
    離開醫院,趙四的腳步變得輕快而堅定。無論周主任最終如何決定,他都已經明確了未來的方向。
    預防醫學…他需要準備更充分的“診斷報告”和“治療方案”,去說服、去推動。
    他回到部委大院,沒有回辦公室,而是轉向了部裏的技術圖書館。
    他需要查閱更多資料,將那份係統提供的宏觀報告,轉化為更詳實、更符合當前國情、更具操作性的論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