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一塊“中國芯”的誕生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A+A-


    四合院的溫情還縈繞在心間,趙四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盤古計劃”基地那緊張忙碌的節奏中。
    硬線數控係統的攻關如同上緊發條的鍾表,各個齒輪都在拚命轉動。
    機械接口改造在王永革的督促下進展順利,新的控製櫃底座已經焊接完成,線槽鋪設井然有序。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微電子學組那邊,那塊承載著“機床大腦”夢想的核心控製板卡,才是真正的關鍵。
    幾天後的一個傍晚,趙四正在辦公室審核王永革送來的機械改造最終圖紙,桌上的保密電話突然急促地響了起來。
    是上海微電子學組孫組長打來的,電話那頭的背景音有些嘈雜,孫組長的聲音卻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和顫抖。
    “趙組長!成功了!我們做出來了!第一塊!指令譯碼模塊,功能測試,都通過了!”
    趙四的心猛地一跳,握緊了聽筒:“確定嗎?穩定性怎麽樣?”
    “確定!非常確定!”
    孫組長的聲音幾乎是在喊,“我們連續測試了二十次!”
    “每次輸入不同的指令碼,輸出端子的電平響應完全正確!延遲穩定!”
    “趙組長,您要不要過來看看?”
    “我馬上安排!”
    趙四放下電話,立刻讓通訊員訂最近一班去上海的火車票。
    他強壓住內心的波瀾,先給北京的錢老打了個電話通報喜訊,並叮囑他們組也加快進度,爭取早日會師。
    第二天中午,趙四風塵仆仆地趕到了上海那個設在老廠房裏的微電子學組實驗室。
    空氣中彌漫著鬆香、助焊劑和一種特殊的化學溶劑味道。
    孫組長和幾個年輕的研究員眼睛布滿血絲,臉上卻洋溢著近乎亢奮的神采,他們簇擁著趙四,來到一個用玻璃隔出的相對潔淨的區域。
    工作台上,鋪著潔白的細紗布,上麵靜靜地躺著一塊比巴掌略大的綠色電路板。
    板子看上去還有些粗糙,邊緣甚至有些毛刺,上麵密密麻麻地焊接了幾十個晶體管、電阻和電容,細如發絲的覆銅走線在板子上蜿蜒穿梭,連接著各個元件。
    這就是那塊成功的指令譯碼模塊實驗板。
    “趙組長,您看!”
    孫組長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指著板子上的幾個測試點,“這裏是指令輸入,我們用那個脈衝發生器模擬打孔紙帶的信號。”
    “這邊是輸出,接了幾個小燈泡。您下指令,我們演示!”
    趙四點點頭。
    一個年輕研究員操作著簡陋的脈衝信號發生器,輸入一組代表“X軸正向移動”的二進製代碼。
    隻見電路板上幾個關鍵測試點的氖泡閃爍了一下,緊接著,輸出端連接的兩個小燈泡穩定地亮了起來。
    “對了!這就是X軸使能和正向信號!”孫組長激動地解說。
    接著,研究員又輸入了“主軸啟動”的代碼。
    輸出端另外一組燈泡亮起。
    趙四仔細觀察著每一個步驟,詢問了測試中的細節:
    電源電壓波動的影響、環境溫度變化時電路的穩定性、連續工作後的元件溫升情況。
    孫組長一一作答,雖然條件簡陋,但他們做了盡可能多的重複性和穩定性測試,結果都令人滿意。
    “好!太好了!”
    趙四終於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他重重拍了拍孫組長的肩膀,“孫工,辛苦了!同誌們辛苦了!這可是零的突破!”
    他拿起那塊沉甸甸的電路板,仔細端詳著上麵那些略顯稚嫩卻意義非凡的焊點和走線。
    這不是最終的控製板,隻是其中一個功能模塊,但它證明了這條路走得通!
    證明了在國內現有的工藝水平下,依靠人的智慧和汗水,確實能夠製造出具備一定複雜度的數字邏輯電路!
    “這塊板子,雖然線寬還有0.4毫米,比不上國外精良,焊點也不夠完美,但它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是真正的‘中國芯’!”
    趙四的聲音鏗鏘有力,在小小的實驗室裏回蕩,“它意味著,我們朝著讓機床擁有‘中國大腦’的目標,邁出了最堅實的第一步!”
    實驗室裏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年輕的研究員們互相擊掌,有的甚至激動地抹起了眼淚。
    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失敗的煎熬,在這一刻都化為了巨大的喜悅和自豪。
    趙四當場宣布,給予上海微電子學組全體人員通報表揚,並申請特別經費獎勵。
    他叮囑孫組長,立刻整理所有工藝參數、測試數據和經驗教訓,形成詳細報告,分享給北京的錢老小組,加快整體進度。
    同時,這塊成功的實驗板要作為樣板,開始小批量試製,為後續的其他功能模塊和整板集成積累經驗。
    離開實驗室時,已是華燈初上。
    趙四走在上海的街道上,晚風拂麵,帶著江南特有的濕潤氣息。
    他腦海中那幅工業知識圖譜上,代表“微電子技術”的節點,原本黯淡的光芒驟然增強了一截,並且與“自動控製”節點之間的聯係變得更加清晰穩固。
    這塊小小的電路板,點燃的不僅僅是一台機床的“大腦”,更是一個龐大技術體係崛起的星星之火。
    他回到招待所,立刻給李副部長和周主任起草了一份簡報,字裏行間難掩興奮之情。
    在報告的結尾,他寫道:“……首塊功能模塊驗證成功,意義重大。”
    “證明硬線數控技術路徑切實可行,我微電子技術隊伍已初步具備攻堅能力。”
    “預計整板集成與聯調測試可如期推進。‘盤古計劃’在攻克工業‘芯髒’道路上,已見曙光。”
    寫完報告,趙四站在窗前,望著遠處黃浦江上隱約的燈火。
    他想起了家裏溫暖的燈光,想起了蘇婉清戴上手表時羞澀的笑容,想起了妹妹信中對未來的憧憬。
    這一切的奮鬥,不正是為了守護這些平凡而珍貴的溫暖,為了給更多人創造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嗎?
    他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接下來的戰鬥,將更加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