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一鳴驚人,“小產品”的大能量
字數:3582 加入書籤
廣交會開幕後的第一天上午,中國機械展團的位置確實如預料般冷清。
那些體積龐大、油漆閃亮的農機和機床模型前,圍攏了不少好奇觀望的客商,人聲鼎沸。
相比之下,趙四他們擺放著精密齒輪、軸承、手表的展台,顯得格外安靜和專業,卻也帶著幾分被忽視的寂寥。
幾位東南亞客商漫不經心地走過,瞥了一眼櫃台裏樣式“普通”的上海牌手表和展台上看似“平平無奇”的金屬零件,腳步並未停留,隻是用帶著口音的英語隨口議論。
“又是些基礎件…中國能做出什麽好東西?”
語氣中帶著慣性的輕視。
一位大腹便便的西歐采購商在助手的陪同下經過,目光在展台上掃過,看到那些小巧的樣品和旁邊擺放的簡易測量工具(卡尺、放大鏡),嘴角甚至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哂笑,搖了搖頭,顯然認為這缺乏“大工業”的氣派。
王永革有些沉不住氣,拳頭攥緊,低聲對旁邊的陳繼業說:“這幫老外,就知道看個頭!咱這些寶貝,他們根本不識貨!”
陳繼業推了推眼鏡,雖然也著急,但還算鎮定:“別急,王哥。組長說了,沉住氣,等真正懂行的人。”
趙四麵色平靜,目光沉穩地掃視著人流。
他並不氣餒,這種情況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知道,打破偏見需要的是一個契機,一個能讓數據自己說話的契機。
轉機出現在下午。
一位身材高大、穿著考究西裝、表情嚴肅的德國中年客商,在翻譯的陪同下,步履匆匆地穿過展館。
他胸牌上印著“Mannle Pr?ZiSiOnSteile&nbH”(曼海姆工業精密零件公司)的字樣。
他的目光銳利,似乎對那些喧鬧的大型設備並不感興趣,反而更留意那些展示基礎工藝和材料的角落。
當他經過中國機械展團時,腳步忽然慢了下來。
他的目光被展台上那幾枚擦拭得鋥亮、在燈光下泛著冷硬金屬光澤的高精度齒輪吸引住了。
作為一家專業精密零件采購商,他對齒輪的質感、光潔度有著近乎本能的敏感。
這些中國齒輪的外觀,似乎有些不同尋常。
他停下腳步,用德語對翻譯說了幾句。
翻譯連忙對負責齒輪展區的王永革說:“這位馮·裏希特先生想問一下,這些齒輪的精度等級是多少?有沒有檢測報告?”
王永革精神一振,立刻用趙四事先培訓好的、略顯生硬但關鍵詞準確的英語回答:“DIN標準,6級精度。報告,有!”
他趕緊將一份中文版檢測報告和一份精心準備的英文摘要遞了過去。
馮·裏希特先生接過英文摘要,快速瀏覽著上麵的關鍵數據,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懷疑。
DIN 6級精度?這個級別的齒輪,目前隻有德國、瑞士、美國等少數幾家頂尖廠商能夠穩定量產,價格昂貴。
中國能造出來?還擺在這裏公開售賣?他幾乎認為這是誇大其詞。
他沉吟片刻,忽然從自己隨身攜帶的精致皮包裏,取出一個巴掌大小、做工極其精密的手持式電子齒輪檢測儀。
他示意翻譯:“告訴這位先生,我想隨機抽檢一枚齒輪,可以嗎?”
王永革愣了一下,隨即大聲道:“沒問題!隨便檢!”
他對自己廠裏出來的產品信心十足。
這一幕立刻吸引了不少周圍展台的人和客商的注意。
一位德國客商動用自家儀器當場檢測中國產品,這可是新鮮事。不少人圍攏過來看熱鬧。
馮·裏希特先生戴上線手套,親自從展台上隨機選取了一枚中等規格的齒輪,小心翼翼地裝夾在自己的便攜檢測儀上。
儀器發出輕微的嗡鳴聲,開始高速旋轉掃描。
周圍的人都屏息靜氣地看著,王永革更是瞪大了眼睛,手心有些冒汗。
幾分鍾後,檢測儀停止了工作。
馮·裏希特先生低頭看著屏幕上顯示的數據結果,臉上的懷疑瞬間凝固,隨即被巨大的震驚所取代!
他反複核對著屏幕上的參數,又難以置信地抬頭看了看那枚看似普通的中國齒輪,嘴巴微微張開。
“這…這不可能!”他失聲用德語喃喃自語,甚至忘了身邊的翻譯。
檢測數據顯示,這枚隨機抽取的中國齒輪,其齒距累積誤差、齒形誤差、齒向誤差等多項關鍵指標,不僅完全達到了DIN 6級標準,甚至有兩項指標逼近了理論上的DIN 5級下限!
其綜合精度水平,絲毫不亞於他公司目前從德國本土采購的、價格高昂的同類型產品!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王永革,語氣變得急切而鄭重:“先生!這些齒輪,是哪裏生產的?年產量多少?價格如何?我需要立刻與負責人詳談!”
他的反應和一連串問題,通過翻譯傳達出來,立刻在圍觀的客商中引起了小小的騷動。
懂行的人都知道,能讓以嚴謹和挑剔著稱的德國客商如此失態,意味著這些中國齒輪的質量絕對非同小可!
幾乎在同一時間,展台的另一側也爆發出一陣驚呼。
原來,幾位來自香港的手表經銷商,對上海牌手表進行了他們慣常的“暴力測試”——他們將一塊展示用的男表猛地摔在鋪著軟絨的桌麵上,又將其浸入一旁魚缸中觀察。
結果,手表走時依舊精準,表蒙沒有破裂,表殼沒有進水!
“哇!堅過石頭!防水都得!”
一位經銷商忍不住用粵語驚歎道。
他們原本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這款價格低廉的中國手表,竟然真的通過了他們用來測試瑞士入門級手表的苛刻項目!
這兩件事像投入平靜湖麵的兩顆石子,漣漪迅速擴散開來。
原本對中國展台不屑一顧的客商們,紛紛被吸引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