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巧遇

字數:4661   加入書籤

A+A-


    廣交會終於落下帷幕。
    展館內喧囂的人潮漸漸散去,隻剩下各展團忙碌地收拾展品、整理文件。
    中國機械展團所在的區域卻依然洋溢著一種疲憊卻興奮的氣氛。
    團隊成員們一邊小心翼翼地打包著所剩無幾的樣品和幾乎被翻爛的宣傳資料,一邊興奮地低聲討論著這幾天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果。
    初步統計的意向訂單金額遠超預期,高精度齒輪、上海牌手表、特種刀具和精密加工件都成了搶手貨,甚至連帶來的幾台用於對比檢測的舊儀器都被眼光獨到的客商高價訂走。
    趙四正指揮王永革和陳繼業清點最後一批合同意向書,確保一份不落。
    連日高強度的談判和應酬讓他聲音沙啞,眼圈發黑,但精神卻處於一種亢奮後的平靜與滿足之中。
    這次廣交會,他們不僅為國家賺取了急需的外匯,更重要的是,用實實在在的產品質量,為中國製造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尊重和關注。
    就在他彎腰整理一個裝滿文件的木箱時,一個略帶遲疑、帶著明顯東歐口音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用的是有些生硬但語法正確的英語:
    “請問……是趙明同誌嗎?”
    趙四直起身,轉過頭。
    隻見一位穿著剪裁得體但款式略顯陳舊的深色西裝、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年紀約莫五十歲上下的外國友人站在不遠處,臉上帶著溫和而又有些不確定的笑容。
    趙四覺得對方有些麵熟,但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我是趙明。您是?”趙四用英語回應,保持著禮貌。
    對方聽到確認,眼睛一亮,笑容加深了幾分,快步上前,伸出手:“果然是你!趙明同誌!你可能不記得我了。”
    “幾年前,我在技術進修學校授課,不過我不是你們的授課老師,我是另一個班的老師安東尼。不過你們伊萬諾夫老師,經常提起你,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記憶的閘門瞬間打開!趙四想起來了,那是他剛獲得全市比武冠軍,參加的一個短期進修班。在哪裏呆了這麽久,經常見到,怪不得會眼熟。沒想到時隔數年,會在廣州的展館裏重逢!
    “安東尼老師!您好!真沒想到能在這裏見到您!”趙四熱情地握住對方的手,語氣帶著真誠的驚喜。
    他注意到安東尼胸前的證件是參展商代表,而非采購商。
    “我也很意外,更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重逢。”
    伊萬諾夫感慨地搖搖頭,目光掃過正在打包的展台,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讚賞,“趙,你們這次的展品,尤其是那些高精度齒輪和測量樣板,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精度水平和工藝穩定性,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這幾天,我悄悄來看了好幾次。”
    “您過獎了,安東尼老師。我們隻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探索和改進。”
    趙四謙遜地回答,但心中了然,這位嚴謹的老師絕不會無故前來敘舊。
    安東尼點點頭,隨即壓低了聲音,示意趙四走到旁邊一個相對安靜的角落。
    他的表情變得略微嚴肅起來。
    “趙,我現在的身份,是我國一家國營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的技術顧問兼貿易代表。”
    他開門見山地說道,“這次來找你,除了敘舊,也確實有一些……”
    “嗯,或許可以稱之為‘非正式’的商業谘詢。”
    趙四心中一動,意識到重點來了。他不動聲色地點點頭:“您請講。”
    安東尼斟酌了一下詞語,繼續說道:“你知道,近年來,國際形勢……嗯,有些微妙的變化。”
    “我們國家在某些工業領域,特別是像高精度基礎件、特種金屬加工工具、以及一些……”
    “嗯,不那麽引人注目但至關重要的技術裝備方麵,希望能拓展一些……多元化的供應渠道。”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意味深長地看著趙四。
    “繞過一些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和限製,直接與像你們這樣,已經展現出紮實技術能力和可靠質量的生產方建立聯係,是我們目前非常感興趣的方向。”
    趙四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潛台詞。
    由於中蘇關係的變化,這些東歐國家希望減少對蘇聯技術體係和供應鏈的依賴,尋求與中國進行更直接、更務實的工業合作。
    他們看中的,正是中國在這次廣交會上展現出的、在特定精密製造領域的突破性能力和相對獨立的產業體係。
    “安東尼老師,您的意思我明白了。”
    趙四謹慎地回應,“我們確實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製造能力,也願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所有友好的國家和企業開展合作。”
    “不知道貴方具體對哪些產品或技術領域感興趣?”
    伊萬諾夫見趙四領會了他的意思,臉上露出放鬆的笑容:“具體的方向,我們可以慢慢談。”
    “比如,你們展示的達到DIN 6級精度的齒輪係列,還有那些用於精密儀器的特殊合金樣板和微型刀具,都是我們非常關注的。”
    “或許,我們可以先從一些小批量的、技術標準要求明確的試訂單開始?”
    “如果合作順利,後續在更廣泛的領域,甚至……某些特定技術設備的聯合研發或改進方麵,都有深入探討的可能。”
    他從西裝內袋裏掏出一張簡潔的名片,遞給趙四:“這是我的聯係方式。廣交會結束後,我會在廣州停留幾天。”
    “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安排一次更詳細的會談。當然,這完全取決於你們的意願和安排。”
    趙四接過名片,心中快速權衡。
    這是一個意料之外的機會,跳過了傳統的官方渠道,更具靈活性和潛在效率。
    雖然存在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不確定性,但其背後蘊含的技術交流可能性和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這或許正是“盤古計劃”技術成果向外擴散、實現更大價值的一條新路徑。
    “非常感謝您的信任和提議,安東尼老師。”
    趙四將名片小心收好,語氣鄭重,“我會盡快向國內匯報您的情況和合作意向。”
    “我相信,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下,我們雙方一定能找到合作的共同點。”
    “很好!期待你的好消息。”伊萬諾夫滿意地點點頭,再次與趙四握了握手。
    “趙,你和你團隊的表現,讓我對中國的工業未來充滿了新的期待。保持聯係!”
    送走安東尼,趙四站在原地,心中波瀾起伏。
    廣交會的成功已經令人振奮,而這突如其來的“巧遇”,又為未來打開了一扇充滿想象空間的新窗戶。
    東歐市場,技術合作,繞過壁壘……這些關鍵詞在他腦海中盤旋。
    他下意識地集中精神,進行了此次廣交會之行的最後一次簽到。
    他期待著,係統能否為這新出現的契機提供一些指引。
    “叮!簽到成功!檢測到宿主觸發新的國際技術合作契機,接觸東歐工業體係接口。”
    “恭喜宿主獲得【東歐地區工業體係概況與潛在合作領域分析報告(1963)】及【對東歐貿易實務與風險初步評估】。”
    一股關於東歐主要國家(如民主德國、捷克、波蘭等)工業結構、技術優勢與短板、潛在需求領域、以及當前對華貿易政策環境和常見風險點的信息流湧入腦海。
    這雖然不是詳細的技術圖紙,卻是極其寶貴的戰略情報,為他下一步評估和推進與安東尼代表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參考。
    趙四深吸一口氣,將名片和腦海中新的信息仔細收好。
    廣交會結束了,但新的征程似乎才剛剛開始。
    帶著滿載的訂單、寶貴的經驗和意想不到的新機遇,回去之後,還有更多的工作和挑戰在等待著他和他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