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母女倆的悄悄話

字數:4370   加入書籤

A+A-


    “可不是嘛媽!要不是我多個心眼,這輩子就完了!”
    黃美麗見她媽和她同仇敵愾,心裏舒坦了不少,話鋒悄悄一轉。
    “不過……後來碰見個明白人,倒是說了幾句公道話。”
    “嗯?誰?”
    王秀英沒當回事,見閨女要說,自己也就順嘴問了一句。
    “就是那個趙建軍的表哥,叫周為民。”
    黃美麗摸了摸自己的辮子,裝作不經意地提起,語氣卻放緩了些。
    “人家是縣機械廠的正經工人,主動過來替他表弟道歉,說這事是他們不地道。”
    她頓了頓,偷偷觀察她媽的表情,又補充道:“人看著挺正派,說話也在理,還……還給了我和小麥一人一顆糖呢。”
    說著,指了指黃小麥鼓囊囊的嘴巴。。
    黃美麗從王秀英肚子裏出來的,她這閨女一撅屁股她就知道放的什麽味的屁。
    她狐疑地上下打量著黃美麗:“縣機械廠的工人?他給你道歉?還給你糖?”
    她看了看剛才黃美麗給的糖皮子,那可是花生糖的糖皮子。
    雖然她不識字,但是這花生糖是萬年不變的包裝,白色油皮紙上麵藍色花紋。
    這年頭,花生糖可是金貴東西,一般人家可舍不得買。
    一個工人,主動給相親失敗的姑娘糖吃?
    這裏頭……
    有門道!
    王秀英那雙精明的眼睛瞬間眯了起來,心裏的算盤劈裏啪啦打得飛快。
    供銷社臨時工?
    屁!
    但縣機械廠的正式工人?
    那可是實打實的鐵飯碗!
    吃商品糧的!
    “你仔細說說,那個周同誌,多大年紀?長得咋樣?家裏啥情況?”
    王秀英的語氣一下子變了,帶著審慎的探究,拉著黃美麗就往屋裏走,也顧不上罵雞罵狗了。
    母女倆湊一起說起來悄悄話了。
    黃美麗心裏一喜,知道重點來了。
    她半推半就地跟著她媽進屋,嘴上還矜持著:“媽,你問這麽細幹啥?人家就是替表弟道個歉……”
    “少廢話!快說!”
    王秀英瞪了她一眼。
    黃小麥看著小姑和奶奶進了屋,嘴角微微勾起。
    她沒跟進去,而是轉身去了灶房。
    她知道,以小姑那點道行,在奶奶這位“老江湖”麵前,根本藏不住事兒,也無需她再多說什麽。
    果然,沒過多久,上房裏就隱隱傳來王秀英壓低的、卻帶著興奮的聲音:
    “真的?他真是這麽說的?”
    “哎呀,你這死丫頭,當時咋不多問兩句!”
    “縣機械廠好啊!比供銷社強!旱澇保收!”
    “他爹也是工人?哎喲,這可是雙職工家庭!”
    ……
    本來王秀英嗓門就大,在屋子裏再憋著還是傳到了灶房這邊。
    黃小麥在灶房和馬桂枝一起燒火,聽著上房的動靜,和馬桂枝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馬桂枝小聲嘀咕:“看來你小姑這事……還有後續?”
    黃小麥往灶膛裏添了把柴火,火光照得她小臉亮晶晶的:“誰知道呢,奶心裏有杆秤。”
    中午做的是小麥餅和野菜粥,外加灰灰菜。
    灶房裏,熱氣氤氳,麥香混合著野菜的清新氣息彌漫在空氣中。
    黃小麥坐在小馬紮上,麵前是一個粗陶盆,裏麵是王秀英咬牙舀出的兩碗麥粉。
    這還是黃建國用神仙賞的麥子碾的,足足半桶呢。
    馬桂枝正往麵粉裏一點點兌溫水,黃小麥伸出小手,學著媽媽的樣子,笨拙卻又認真地幫著和麵。
    那麥粉細膩得不像話,沾在指尖,滑滑的,帶著陽光曬過般的幹淨氣味。
    “媽,這麵真白。”
    黃小麥小聲說,她把手指陷進柔軟的麵團裏,感受著那奇妙的韌勁。
    雖然吃過麵粉也吃過小麥,但是用小麥磨成麵,還能磨得這麽勻,她還是第一次見。
    現代都是用機器直接做的麵粉,還會分為三六九等不同等級和價格,而在這個年代,隻要是麵粉就已經足夠珍貴了。
    馬桂芝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手下用力揉搓著:“老神仙賞的東西,能不好嗎?仔細著點揉,揉透了,餅子才暄軟。”
    她看著女兒專注的小模樣,心裏軟成一灘水。
    她以前咋沒發現小麥還怪聽話的。
    農村人都說閨女是小棉襖,兒子是棉大衣。
    前幾年她可從沒覺得自己這個閨女是個小棉襖,沒想到救了小荷得了老神仙的賞賜性子也慢慢變好了。
    麵團在母女倆手下漸漸變得光滑,蓋上濕布醒著。
    另一邊,小鍋裏熬著的野菜粥正咕嘟咕嘟冒著泡,是馬桂枝和劉招娣上午剛去挖的馬齒莧,嫩生生的,洗淨切碎了和一點點碎糧一起熬煮。
    黃小麥湊到鍋邊,深吸一口氣,野菜的微澀和米粥的清淡融合在一起。
    她趁馬桂芝轉身去拿擀麵杖的功夫,手腕一翻,一小撮提鮮的蝦皮味精和幾滴透明的油脂悄無聲息地落進粥裏,迅速融化不見。
    “媽,粥好像更香了。”
    她眨眨眼,一臉天真。
    馬桂芝湊過來聞了聞,訝異道:“是嘞,今天這馬齒莧聞著格外鮮靈,怕是沾了老神仙的福氣。”
    她哪裏知道,是女兒那點“小動作”起了作用。
    麵醒好了,馬桂芝麻利地擀成薄薄的麵皮。
    黃小麥則把另一小碗用家裏放了不知道多久的豬油渣和切得細細的野蔥末拌成的餡料小心地包進去,再用手掌輕輕壓成圓餅。
    她的動作還不熟練,偶爾會露出餡料,馬桂枝也不惱,笑著幫她補救。
    餅子貼上刷了薄油的鍋邊,刺啦一聲,熱油激發出麵皮和油渣蔥花的混合香氣,霸道地充滿了整個灶房。
    黃小麥蹲在灶膛前,小心地控製著火候,火光映紅了她認真的小臉。
    粥熬好了,野菜碧綠,米粒開花,因為那點蝦皮和油脂的加入,顯得油潤而鮮香。
    餡餅也烙得兩麵金黃,表皮酥脆。
    看著鍋裏金燦燦的餡餅和盆裏綠瑩瑩的粥,馬桂芝用圍裙擦擦手,眼裏有光。
    “這日子,有老神仙照應著,真有盼頭。”
    她摸了摸黃小麥的頭,“去,叫你爺他們回來吃飯,今兒這餅子,管夠!”
    黃小麥應了一聲,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柴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