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江陵亂

字數:3272   加入書籤

A+A-


    第一幕 蛟綃諜
    端午的龍舟劈開渾濁江水,慕容昭的指尖掠過冠軍舟的蛟龍雕飾。
    刮下靛藍鱗粉在月光下泛熒光,正是嶺南蠱案中的屍頭花毒。
    “鱗下藏針。”她撬開龍睛,三寸毒針隨機簧彈出。
    針尾係著的蛟綃上,微雕著雲夢澤七十二暗礁圖。
    “看那旗手!”冉閔低喝。
    隻見領航舟的赤膊漢子每次揮旗,背肌便浮現水紋狀凸起。
    慕容昭將磁粉撒向江麵,鐵屑吸附漢子背上的刺青,在羅盤拚出“戌時水門開”的密令。
    子時突襲船塢,她剖開龍舟底艙。
    蠟拓的江底地形圖裹著水鬼屍身,屍手握著的銅鑰匙刻有“謝”字夔紋。
    五更霧鎖,慕容昭伏於蘆葦蕩。當水鬼潛入江心,她擲出藥囊引爆磷粉。
    幽藍火光中,數百鐵樁從江底升起,樁頂倒刺掛著倭國鎖鏈網。
    最後一艘敵舟被鐵網纏住時,船尾骨舵突然脫落。
    舵內機關噴出毒煙,遇水凝結成“城破”二字懸於江麵。
    第二幕 沉鼎局
    祭龍台的青銅鼎蒸騰著異香,慕容昭的銀簪探入胙肉,簪頭瞬間烏黑。
    “獐肉浸過蛇蠱液。”她劈開祭鼎獸足。
    中空的腿柱裏裝滿帶齒銅錢,與彭城沉船案證物同源。
    當銅錢投入鼎中沸油,錢孔噴出的蒸汽在鼎腹凝成密碼:“午時焚糧”。
    刺史獻爵時,慕容昭彈指將藥粉撒入酒樽。
    飲者瞳孔驟縮,癲狂起舞間撕開錦袍,背脊刺青在汗液中顯形。
    江陵城防薄弱點,標注著倭國假名。
    混亂中她掀翻祭鼎,滾燙的胙肉潑向刺史。
    其腰間玉帶遇熱炸裂,崩出的骨算珠在血泊排列成火藥配方。
    “鼎中有鼎!”冉閔的陌刀劈開外層銅皮。
    內膽竟是前朝量器,刻度間塞滿硫磺引線。
    慕容昭引江水灌鼎,水淹至“黍”位時,鼎耳噴出毒煙。
    煙柱遇風不散,在空中勾勒出倭艦方位圖。
    子夜驗毒,慕容昭將骨珠浸入鼎灰,珠內磁粉滲出形成江流圖。
    圖中漩渦標記處,三艘滿載火藥的沉船正隨暗流漂向水門。
    第三幕 赤壁火
    烏雲壓城時,慕容昭的坩堝正熬煮黑稠石脂。
    “希臘火需混入嶺南凝脂。”她將硫磺粉撒入油膏,膏體遇冷凝固成箭鏃。
    水軍驚呼:“敵艦掛磁帆!”隻見倭船帆布鑲滿鐵片,在江風裏嗡鳴如巨蜂。
    “以磁製磁。”慕容昭令戰船升起磁石網。
    當倭艦逼近,磁網吸附鐵帆致其失衡。
    她挽弓射向磁網節點,石脂箭爆燃的瞬間,聲波共振點燃整片江麵。
    火舌順磁力線竄躍,倭軍哀嚎著墜入凝脂火海。
    暴雨突至,慕容昭攀上指揮艦桅杆。雷音鼓震動雨幕,聲波將雨滴震成霧狀油氣。
    當火箭射入油霧,爆炸衝擊波掀翻倭軍樓船。
    火光中裸出江底沉艦,鏽蝕的炮管指向琅琊王氏別院。
    五更火熄,慕容昭打撈倭艦殘骸。
    磁帆鐵片拚接出前朝《江防圖》,朱砂標記處正是士族走私碼頭。
    當她刮取船底寄生物,藤壺殼內的蠟丸藏著謝氏與倭寇的血盟書。
    第四幕 折戟誓
    焦黑的戰船殘骸,堆積如丘。
    慕容昭拾起半截倭刀,刀刃“備前國”銘文旁覆蓋著“會稽謝氏監造”的漢篆。
    “倭鐵鍛冶法混了吳越工藝。”
    她熔解殘兵時,鐵汁中浮起未化的骨灰,正是嶺南蠱案中失蹤的礦工。
    流民拾集江中箭鏃,慕容昭將鏃尖浸入藥液,鏽跡剝落後露出陣亡者姓名。
    老鐵匠忽然跪地痛哭:“這是我兒的箭!”
    他顫抖著指向鏃尾刻痕,三道短橫是家鄉“汈汊湖”的暗號。
    熔爐前,將士們割血滴入鐵水,血中鐵質凝成“護民鏵”三字。
    鑄鏵儀式上,冉閔揮錘砸斷倭軍帥旗。旗杆熔入鐵汁時,慕容昭投入七星磁石。
    冷凝的鐵鏵表麵浮現江防圖,遇水汽顯紅處皆是士族密窟。
    當千具鐵鏵沉入江底,漩渦中升起青銅巨碑。
    浪花衝刷的碑麵,陣亡者名字如星鬥閃爍。
    殘陽入江時,慕容昭掘開沉碑基座,碑底鐵函內的《禹貢》殘頁裹著玉琮。
    琮體河絡圖顯示,江陵水脈直通雲夢澤底的前朝武庫。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