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焦尾琴
字數:3063 加入書籤
第一幕 焦尾劫
廣陵城頭的烽火映著焦尾琴殘影,慕容昭指尖拂過琴身斷紋。
忽覺檀木龍齦處微凸,半寸淬毒針隨“刺蝟”指法激射而出!
“琴中劍,七弦七殺。”她劈開琴腹。
青銅機裹纏著冰蠶絲,絲上凝霜顯《禹貢》揚州水道圖。
“聽音辨位!”琴叟嘶喊,慕容昭撥動宮弦。
聲波震塌刺史府照壁,裸出夾層密信,“戍時焚倉”。
突聞裂帛聲,城樓二十四張古琴齊鳴,弦波共振中守軍血管暴凸。
她急奏雷音鼓反製,鼓槌擊碎羽弦時候。
弦絲迸濺的磁粉,在夜空拚出“琅琊王氏”徽記。
子夜追凶,慕容昭循冰蠶絲追蹤至鹽運河。
蠶屍漂浮處,鐵閘攔河。閘麵浮雕嵇康撫琴圖,琴徽鑲磁石。
當她以廣陵散指法叩擊琴圖,閘門開啟刹那。
百具樂工屍骸隨激流湧出,懷中焦尾琴腹內皆藏倭國火弩機括。
五更霧鎖,慕容昭剖開主親屍腔。
未化的冰蠶繭裹著玉琮,琮體星圖指向秦淮畫舫“流觴號”。
第二幕 音障局
護城河突結冰棱鏡陣,慕容昭吹響人脛骨笛。
笛孔噴出硫磺粉,與弦波共振點燃冰陣。
火光中驚現音障囚籠,二十四張磁琴懸空成陣。
弦絲交織成網,將廣陵罩入次聲牢籠。
“磁舟突圍!”她熔繳獲琴劍鑄舟。銅舟貼水麵滑行時,弦網突降割裂舟尾。
慕容昭急奏雷音鼓,聲波在磁舟龍骨折射,反噬琴陣。
崩斷的弦絲如毒蛇竄入民居,中者耳孔流血拚出“未時屠城”。
子時破陣,慕容昭駕舟撞向主琴。磁弦纏舟刹那,她擲入雲夢澤黿甲。
甲紋遇弦顯影,光束灼穿操琴死士脊背。
背肌刺青竟是前朝《廣陵》真譜,音符間標注著火藥埋點。
五更弦寂,慕容昭收集斷弦。磁弦在羅盤拚出逃亡路線,直指蜀岡銅礦。
礦洞深處,未完工的青銅編鍾陣刻滿倭文:“音障為牢,鎖龍於野”。
第三幕 斷弦謀
焚毀的琴坊焦梁垂淚,慕容昭割取陣亡者發絲,混嶺南冰蠶絲撚成新弦。
血弦繃上雷音鼓時,鼓麵浮現廣陵地下火道圖。
“焦尾為證!”她劈開焦梁,炭化木紋拚出倭艦坐標,坐標中心刻著刺史私印。
“鑄弦為犁!”冉閔揮錘砸斷琴樁。
熔化的青銅弦汁澆入農具範,冷凝的犁鏵浮出《均田冊》殘頁。
刺史率兵圍坊時,慕容昭撥動血弦,聲波震塌鹽倉。
傾瀉的鹽粒遇火爆炸,氣浪在城牆拓出前朝運河圖。
子夜弦鳴,慕容昭以骨灰抹弦。灰燼隨聲波附著城磚,顯影“名為天”篆文。
忽有童謠聲起,流民合唱《廣陵散》古調,聲波共振粉碎倭寇耳中蠟丸。
癲狂的敵寇自相殘殺,血泊凝成降書:“辰時焚艦”。
五更驗降,敵酋獻上紫檀琴匣。開匣瞬間毒煙彌漫,慕容昭引護城河水灌匣。
水凝冰晶封毒時,匣底暗格彈出半幅《禹貢》,拚齊雲夢澤全圖。
第四幕 琴塚誓
千張殘琴堆積成塚,慕容昭熔琴鑄鍾,青銅汁澆入冰模時投入血弦。
鍾體冷凝浮現焦尾琴紋,撞響時聲波犁開凍土,新翻的黑泥中驚現玉琮。
琮孔射光引動地泉,枯井湧出稻種。
“啞童啟聰!”她割腕滴血入童耳。
天生聾兒突聞鍾聲,指間流出的《廣陵散》竟含治愈頻率。
流民合唱相和,聲波所至處鹽堿地泛青苗。
刺史癲狂劈鍾時,鍾內磁石吸出其心口護甲,甲背微雕著百年走私網。
殘陽沐鍾樓,慕容昭奏絕響。弦斷刹那,聲波摧垮刺史府,廢墟裸出禹王碑。
碑文“兵銷於樂”四字由焦紋拚成,裂痕處青苗破石而出。
忽見群鳥銜種,廣陵城頭綻放青銅穗。
穗芒刺破硝煙處,萬千焦尾琴灰隨風北去,落於遼東雪原化為春泥。
泥中玉琮嗡鳴,傳出預告:“八音止戈,九鼎歸民”。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