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星碑誓
字數:2842 加入書籤
第一幕 血鼎熔書
渤海之濱的祭天台矗立著殘缺的九鼎,慕容昭割開最後一袋遼東嘉禾。
麥粒傾入鼎腹時蒸騰起青霧,霧氣中浮現十九路義軍首領的麵容。
“以血為墨!”冉閔的陌刀劈向掌心,熱血澆灌鼎身鏽紋。
十萬流民割指滴血,血溪沿《禹貢》山河圖溝壑奔湧,遇青銅蒸騰成“德”字篆煙。
鼎內鐵汁忽現漩渦,慕容昭擲入曆代盟約。
彭城沉船的帶齒銅錢、雁門霜碑的蹄鐵殘片、泰山玉牒的金線灰燼。
熔液沸騰間,倭國二十島鏈圖驟然浮起!
她引雷火劈鼎,倭圖熔裂處湧出前朝《渡海耕植冊》。
徐福手書“蓬萊可耕”四字,灼灼如新。
子夜鼎鳴,慕容昭旋動玉琮。琮光引星輝淬鼎,九鼎裂縫綻出青銅穗。
忽見鼎耳崩落,熔化的金汁在祭壇凝成新碑。
碑文非篆非隸,竟是萬民血指印拚成的“民天”。
第二幕 黿艦犁海
驚濤裂岸處,雲夢澤巨黿浮出海麵。
慕容昭劈開黿甲,甲內青銅齒輪咬合展翼,黿身竟化為百丈耕艦!
“以艦為犁。”她擲九鼎穗種入海,艦艏磁犁破浪處,黑水翻湧沃土。
倭艦噴出猛火油,慕容昭撒鹽晶成鏡,反射烈焰焚毀敵帆。
“看礁田!”水手指向旋渦。船蛆屍骸遇九鼎光竟萌新綠,蛆殼間鑽出耐鹽嘉禾。
倭帥駕旗艦“八岐丸”撞來,慕容昭轉玉琮引雷。
雷擊艦橋刹那,裸出艙內青銅渾天儀,儀麵缺角正嵌著泰山農鼎殘片。
她奪殘片歸位,渾天儀突射光束,光照處海水分犁,倭艦如枯葉卷入磁犁溝壑。
五更時分,耕艦犁溝已成千裏良疇。
慕容昭掘起第一抔海泥,泥中驚現禹王耒耜,耜尖沾著未化的秦代稻種。
第三幕 萬姓耕天
九鼎突然噴射光柱,穹頂北鬥勺柄垂下七彩耕虹。
慕容昭割取虹光撒向流民,光粒觸手即化為麥種:“登虹!”
百萬黎庶踏上光橋,衣袂攜帶的故土在虹路萌發青苗。
倭寇箭雨追射,慕容昭奏雷音鼓。
聲波震得箭矢調頭,反將“八岐丸”風帆釘成“降”字。
虹橋伸至東瀛,慕容昭劈開富士山門。山腹倭倉內,囤積的中原麥種已黴變生蠱。
她擲玉琮入倉,琮光引星輝透頂,黴麥遇光重萌。
倭民捧土跪迎,手中死火山灰忽變黑壤。
灰中鑽出交趾血蛭,蛭屍遇虹光竟化作蚯蚓鬆土!
子夜分田,慕容昭熔倭刀鑄界碑。
界碑遇海風化鹽,鹹雨滋潤新田時,碑基鑽出青銅穗。
穗芒刺破處,徐福遺骸破土而出。
骨掌攤開的《耕殖書》浸透朝露,字跡複現:“海東可桑”。
第四幕 星碑永誓
渤海颶風中,隕星轟然墜入九鼎陣。慕容昭引地火熔星核,星鐵汁澆鑄成巨碑。
冉閔以陌刀刻誓,刀鋒過處碑文自現:“兵戈所至,皆成農疇”。
八字滲出鹽晶,遇淚凝為永固銘。
“黿艦歸墟!”慕容昭躍入碑頂。耕艦解體為萬塊黿甲,甲片沉海處旋成良田。
漩渦中心升起石島,島心清泉湧出:“自今日始,有擅起兵戈者,天地共殛”。
殘陽熔金,新田飄起萬家炊煙。慕容昭捧九鼎穗灰灑向中原,灰燼落地生碑林。
每碑刻陣亡者姓名,碑頂青銅嘉禾在月光下低吟,聲波催熟五穀。
遼東老農撫碑淚落,淚滴處苔蘚蔓生,竟拚出冉閔與慕容昭的耕織圖。
忽見星碑投射光幕,曆朝兵禍地皆化稻浪。
光幕掃過泰山封禪台時,玉牒金冊熔為鋤刃;照至昆侖銅城,軒轅樞坍成水車。
終焉時刻,渤海星碑轟然自轉,碑文隨地軸旋為四字永映蒼穹:耕守天民!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