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大朝會二

字數:6274   加入書籤

A+A-


    戶部侍郎張景玄並未退下,而是再次躬身,取出了另一枚流光溢彩的玉簡。
    顯然,疆域數據隻是帝國基本盤的一部分,更為核心的是承載於這片廣袤疆域之上的生靈。
    “啟奏陛下,” 張景玄的聲音依舊沉穩,“疆域雖廣,生靈為基,臣,奏報帝國當前人口構成之大略。”
    他微微一頓,廣場上所有官員都豎起了耳朵。
    這是關乎帝國根基與未來走向的核心數據。
    “因帝國子民數量浩如煙海,難以精確計數,故戶部以抽樣推演及氣運感應之法,得大致比例。”
    “截至當前,帝國總人口中,公民占比,約為百分之零點零零零一。”
    這個比例報出,下方並無太大波瀾。
    所有人都清楚,公民身份何其珍貴,乃是帝國真正的核心與脊梁,占比極低是常態。
    “其餘,皆為次民。” 張景玄繼續道。
    “然,帝國廣開晉升之路,次民勤勉王事,積功累行,皆有擢升之機。”
    “據觀測,近千年來,公民於總人口之占比,正以年均千分之零點一之速率,穩步緩增。”
    這個增速雖然微小,但考慮到帝國總人口的恐怖基數,每年新增的公民數量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代表著帝國底層活力的持續湧動。
    張景玄接著匯報了人口分布的大致情況:
    “帝國生靈之業,大致可分為三。”
    “其一,專司征伐開拓者,約占一成五,此輩乃帝國利劍,征戰混沌,開疆拓土,踐行陛下意誌於萬界。”
    “其二,專精科研創新者,約占一成,此輩乃帝國基石,鑽研大道,推陳出新,夯實帝國根基。”
    “其三,餘者七成有五,遍布帝國本土及附屬位麵,從事生產,治理,服務等各行各業,維係帝國日常運轉與文明繁榮。”
    “此乃帝國人口構成之大略。” 張景玄最終總結道,深深一躬,退回了隊列。
    少數精英引領方向,絕大多數子民在各行各業辛勤耕耘,共同支撐著帝國的運轉與擴張。
    秦絕微微頷首,對此並無意外。
    帝國的活力,正在於此。
    戶部侍郎退下後,一名身著簡潔白色研究袍,眼神銳利中帶著幾分狂熱的中年人快步出列。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禁忌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徐文華。
    “臣,徐文華,啟奏陛下!”
    “講。” 秦絕的目光中多了一絲關注。
    “謹遵聖諭!” 徐文華臉上抑製不住興奮之色,“托陛下洪福,帝國仙道科技發展平穩,尤以軍用科技領域,成果斐然!”
    他語速加快,如數家珍:
    “基於對混沌概念更深層次的理解與運用,我軍工體係已實現多種概念級武器的穩定構建與大規模量產!”
    “例如,可改寫現實規則的法則修正彈,能引發大範圍因果鏈崩塌的因果擾動器,以及針對高維存在特化的維度錨定器等…”
    “此類武器,已開始列裝主力遠征軍團,極大提升了我軍在高烈度位麵戰爭中的戰略威懾與實戰能力!”
    他頓了頓,語氣稍緩,但依舊充滿自豪:
    “至於民用科技,更是日新月異,迭代迅速。”
    “基於空間拓展與能量轉化的技術已深入民生,居住空間,出行效率,物資傳輸等得到根本性改善。”
    “醫療領域,基於生命本源修複的技術已普惠大眾,平均壽命與生存質量持續提升。”
    “教育,娛樂,信息交互等領域,亦在不斷推陳出新,極大豐富了帝國子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總之,” 徐文華總結道,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帝國科技樹正在各個枝幹上蓬勃生長,為帝國之永恒輝煌,提供著不竭動力!”
    秦絕聽完,臉上露出一絲讚許之色。
    隨著徐文華退回隊列,其他各部院主管,如吏部(匯報官員考核晉升情況),兵部(匯報軍團建製與戰備狀態)。
    工部(匯報重大工程建設),禮部(匯報教化禮儀推行)等負責人,也依次出列,簡明扼要地匯報了各自領域的最新進展。
    所有匯報完畢,廣場再次陷入寂靜。
    所有官員都屏息凝神,等待著禦座之上的那位帝皇開口。
    秦絕的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無盡的臣工,平靜開口:
    “朕,已知悉。”
    “帝國能有今日之盛況,皆賴爾等與億兆子民同心協力。”
    “然…”
    他的語氣微微一頓,整個廣場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凝重。
    “混沌無垠,強敵環伺,帝國之路,絕非坦途。”
    “今日之朝會,非為慶功,乃為繼往開來。”
    “眾卿皆知,帝國欲要更進一步,超脫現有格局,便需在混沌本源層麵掌握更多話語權,即占據更多混沌源主之位。”
    “不過” 秦絕話鋒一轉,“帝國體係獨特,朕之子民雖強,其道果根基已與帝國深度綁定,難以脫離帝國範疇,以純粹之身去爭奪那些需要高度獨立性的混沌源主之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掃過群臣:“此乃帝國體係之內在局限,亦是朕近日深思之課題。”
    “故而,朕有一策,欲與諸卿共議。”
    秦絕的聲音依舊平淡:
    “朕欲在帝國體係之外,暗中扶持,培育一方乃至多方完全獨立的勢力或強者。”
    “令其遵循混沌常規之修行成長路徑,助其去爭奪那些帝國本體難以直接觸及的無主源主之位。”
    “以此為帝國開辟第二條戰線。”
    此言一出,廣場之上群臣立馬議論起來。
    片刻之後,臣子們開始陸續出列奏對,獻上各自的思考和策略。
    首先出列的是一位身著三品仙鶴補子官袍,氣質精幹的中年官員,他來自鴻臚寺掌管對外交涉,情報收集),對混沌各方勢力頗有研究。
    他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此策甚善!”
    “以帝國如今之體量底蘊,扶持外部勢力乃至強者,確非難事。”
    “臣建議,可有選擇地扶持那些相對獨特,具有潛力的原生文明。”
    “例如,專精於機械飛升路線的科技文明,或是以心靈網絡為核心的意識聚合體文明,亦或是某些在造化生靈方麵有獨到之處的特殊族群。”
    “此類文明其發展路徑往往與某些混沌本源概念(如構造,意識,生命)天然親近,更具爭奪相應源主之位的潛力。”
    “且帝國完全可以大規模,多方向下注,廣撒網,重點培養。”
    “即便萬億中成一,亦是巨大成功,所需資源,於帝國而言,完全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他剛說完,緊接著一位來自吏部考功司的官員出列補充,他負責審核投誠強者的背景與潛力:
    “陛下,臣附議。”
    “此外近年來,尤其是陛下執掌輪回權柄後,前來投奔帝國的混沌中的聖境強者數量顯著增加。”
    “其中不乏天資卓絕,道途獨特之輩。”
    “臣以為可從中精心挑選一批根基紮實,心性尚可,且其道途與某些無主源位較為契合者,給予暗中支持,助其在外爭奪。”
    “此法優勢在於這些強者本身已有相當根基,帝國投入相對較小,見效可能更快,且其與帝國的關聯更為隱秘。”
    這時,禁忌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徐文華再次出列:
    “陛下!諸位同僚之策皆有其理。”
    “臣有一法,或可與之互補,更具廣譜性與隱蔽性!”
    “我研究所關於係統本質的研究已趨大成!我們已可穩定製造多種功能的子係統。”
    “臣建議,可在混沌海中,大規模,隨機性的投放這些蘊含不同功能,指向不同道途的機緣係統。”
    “此乃廣撒網之極致!”
    “無需主動挑選,由緣法自行擇主,那些能獲得係統並崛起於微末之輩,往往氣運,心性,潛力皆屬上乘。”
    “帝國隻需在幕後通過係統觀察,引導並在關鍵時刻提供必要支持即可。”
    “如此既能最大範圍篩選種子,又能將帝國的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混沌自然孕育的機緣!”
    徐文華的建議充滿了科技感與想象力,將扶持策略上升到了造化機緣的層麵,引得不少官員暗自點頭。
    最後,位列百官之首的帝國宰相彭高緩步出列。
    他先是對秦絕躬身一禮,然後沉穩開口,聲音不高,卻傳遍廣場:
    “陛下聖慮深遠,老臣欽佩。”
    “諸位同僚所獻之策,老臣亦覺可行,然,老臣尚有一點淺見,請陛下聖裁。”
    他微微抬頭:
    “那便是對隱藏與彰顯之度的把握。”
    “暗中扶持棋子,固然是妙手。”
    “不過以帝國今日之實力,是否也到了適時彰顯部分肌肉,光明正大擴大在混沌中影響力的時候?”
    “老臣以為,帝國可雙管齊下。”
    “明麵上,帝國可徹底高調登場,展示力量與氣度,吸引更多混沌中的強者,文明來投,或建立更廣泛的聯係。”
    “此舉不僅能直接增強帝國影響力,更能為暗中的扶持計劃提供更豐富的人才庫與掩護。”
    “暗地裏,則依諸位同僚之策,悄然落子。”
    “如此,明暗交織,虛實相生,既可避免過早成為眾矢之的,又能穩步提升帝國在混沌格局中的話語權,為最終奪取那些關鍵源主之位營造更有利的大勢!”
    …
    ps:感謝星期八大佬的又一個大神認證,感謝無敵小李的爆更撒花,感謝茶山葉佳文的大保健,還有其他小夥伴禮物,禮物太多有些惶恐,一狠心把所有存稿都發了,這下真得裸更了…
    喜歡朕的子民金丹起步,外界嚇傻了!請大家收藏:()朕的子民金丹起步,外界嚇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