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整頓軍紀

字數:5778   加入書籤

A+A-


    唐軍連續的作戰行軍,士兵們也確實疲憊了,雖然派出了警戒人員,但是有的警戒人員也睡著了,加上夜深天黑,竟然無人發現悄然靠近的驃軍船隊。
    驃軍船隊靠近唐軍船隻後,立即往唐軍船隻上扔硫磺、火油之類的易燃物,他們正在行動,突然有一隊巡邏的唐軍發現情況異常,朝這邊趕過來。
    驃軍偷襲人員發現唐軍的巡邏人員過來,立即點燃唐軍的船隻,然後往南逃跑,唐軍追趕不及。
    被驃軍引燃的十幾艘船隻燃起了熊熊大火,還有向其他船隻蔓延之勢,巡邏人員趕緊鳴槍示警,召來唐軍滅火。
    待其他唐軍趕到,大火已經燒起來了,現場人員緊急組織滅火,並將其他未點燃的船隻撐開,隔絕火源。
    驃軍的夜襲,造成了唐軍十幾個船隻被燒毀,船上的火炮和輜重,要麽燒壞,要麽沉入水中。左副將嶽林輝在淩晨急忙帶人打撈,也隻撈上來一部分火炮,鎮蠻軍損失不小。
    高霞寓聞訊大怒,直接命人把剩餘的大炮全部擺到瓦城的城北一帶,對瓦城進行狂轟亂炸。
    為了防止驃軍逃跑,高霞寓又命右副將雷立勳帶領8個襄人團從東麵和南麵將瓦城的圍住,又派出一個小型船隊封鎖瓦城城西的江麵。
    炮擊持續進行了三天,炸的城內驃國軍民死傷慘重,莫紮裏不甘心坐以待斃,在第三天晚上率軍從南門突圍,被這裏守衛的襄人團阻擊,激戰了幾個時辰,驃軍無法突破唐軍的阻擊線,被迫退回。
    第四天晚上,驃軍又派兵從東門突圍,激戰了好幾個時辰,成功吸引了唐軍的注意力。
    沒想到驃軍玩的是聲東擊西的計策,莫紮裏半夜突然率領一隊精兵,衝出西門,直奔碼頭,奪船順流向南逃去,唐軍的船隊阻擋不及,隻射殺了一部分出逃的驃軍。
    唐軍持續炮擊,主將莫紮裏又逃走,城內支撐不住,終於在第五天打起白旗投降。唐軍連續炮轟了四天,瓦城的軍民死傷慘重,高霞寓心裏的氣憤也消差不多了,當即命令城內驃軍出城投降。
    除了死傷和逃跑的,城內足有三萬人出來投降,這些人放下武器後,被唐軍集中看押。
    瓦城是一個大城,相對富庶,城內積攢了不少財物,高霞寓覺得部隊連續作戰,也該獎勵犒勞一番,於是拿出其中一半的財物分給眾將士,唐軍上下歡聲雷動。
    高霞寓決定在瓦城休整三天,同步考慮要做幾件事,一是先後抓獲了五萬俘虜,要有個處理的辦法,不能一直帶著;二是派人向後方傳遞消息,報告前方戰況;三是籌劃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高霞寓和幾個部屬商量後決定,對於俘虜的驃人可以分三種處理方式,一是可以保留一部分親唐的官員,可以釋放出來協助唐軍治理已征服的地區;二是絕大部分普通士兵,隻要是真心投降,可以遣散回鄉;三是一部分相對頑固的官員、將領,要繼續關押起來,防止其鼓動驃人叛亂。
    高霞寓不願管地方行政上的事務,命左副將嶽林輝挑選一些驃人官員,組成一個臨時政府,把唐軍已經控製的地方管起來,同時為唐軍準備錢糧物資。
    高霞寓派出人員返回蒼望城,要求後方盡快派出官員,接手當地的行政管理,使唐軍能夠專心征戰。
    對於下步的行動,高霞寓認為唐軍一路打過來,前後占領了驃國北部沿江的主要據點,周圍的一些地方還沒占領,應當掃平周圍其他地區後,解除後顧之憂,再向南進攻。
    高霞寓覺得,一路上都是鎮蠻軍打主攻,對於周圍的小股驃軍,是襄人團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高霞寓命令,鎮蠻軍在瓦城籌集物資,鞏固已占有的地盤,由右副將雷立勳指揮八個襄人團,對瓦城周邊各處據點進行掃蕩,徹底拔除驃國在北部各地的勢力。
    雷立勳對驃國北部也不是很熟悉,就給八個襄人團各分一個方向,給的命令很簡單,碰到敢於抵抗的驃軍直接消滅,打到投降為止,奪取驃國北部所有區域。
    這八個襄人團看到驃軍不堪一擊,早就憋了一股勁,雷立勳下令以後,八個團猶如八隻狼,開始了往瓦城周邊分頭攻擊。
    由於驃國在北方的主力已經損失殆盡,剩下都是地方上的小股兵力,根本無法與各個襄人團對抗,大部分都是望風投降,少部分敢於對抗的也是被團滅。
    這些襄人團平時跟著鎮蠻軍行動,被管的比較嚴,這次分頭行動,猶如脫韁的野馬,在進攻驃軍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一些違反軍紀的情況。
    有的襄人部隊在占據驃人官府後,將裏麵的財物瓜分,有的甚至跑到驃人富戶家搶奪財物,還有的甚至強奸驃人婦女。
    這些情況反饋到雷立勳那裏,他的頭都大了,這些襄兵違反軍紀都會算到他的頭上,搞不好朝廷最後會處理他。
    思前想後,雷立勳覺得瓦城周邊的地盤也打的差不多了,讓各個襄人團趕緊返回瓦城,結束征討行動。
    雷立勳將情況說給高霞寓,高霞寓覺得這些襄兵如果不進行約束,以後惹出亂子,不僅會壞了唐軍的名聲,自己的一世英名也會受損,決定采取措施製止。
    所有襄人部隊返回瓦城後,高霞寓和雷立勳決定召集各襄人團的所有團、營、連主官開會,重點就是強調軍紀問題。
    按照朝廷給的編製,一個襄人團有五個營,一個營有四個連,八個襄人團的三級主官也有兩百多人。
    人員都進入會場後,看到兩個將官都黑著臉,大家都不敢吭氣。
    雷立勳首先發言:
    “自從進入驃國以來,我們唐軍打了幾個勝仗,這離不開華襄軍隊的共同努力,但是最近有些襄人團在剿滅驃軍餘部時,出現了大量的違反軍紀的行為,對當地的驃人造成了傷害,也損害了我們唐軍的聲譽,必須進行製止。我們進攻夷人地區不是打完就走,後麵還會在這裏建立穩固的統治,如果持續侵害驃人的利益,勢必引起他們的激烈反抗,給後續的治理增加很大的難度。對於出現違反軍紀的襄人士兵,必須進行懲戒,各級軍官必須嚴格管理好自己的部隊,至於後續如何管理約束部隊,以統領的意見為準,我帶頭服從。”
    高霞寓緊接著說:
    “這才剛出征不到一個月,軍紀就開始敗壞,再亂搞下去,唐軍豈不是成了土匪?有些襄人士兵不懂,可是你們這些軍官也不懂?特別是團營的軍官都是漢人,居然任由一些襄人士兵胡來,實在可氣。
    上次打下瓦城以後,本統領已經分給將士們一些財物,這次是讓你們征討叛逆,不是讓你們搶劫良民,老子的名聲都快被你們敗光了!打下夷人地區以後,朝廷的部隊就會撤離,以後各郡、各領都是襄人負責把守和治理,你們以後再亂搞就是自絕後路。
    雷副將必須要組織整頓襄人部隊,所有從襄人士兵搶掠的財物一律沒收歸公,以前怪我沒有強調,輕犯可以饒過,但是重犯必須嚴懲。當年高崇文將軍征蜀時,有的士兵因為隨意折斷筷子就被斬首,本統領不想殺人立威,但是不狠狠搞一下,有人也不會長記性,雷副將務必抓幾個典型,狠狠教訓一下!”
    會後,高、雷又把八個團長留下來,開個內部的小會。
    高霞寓說:“你們都是朝廷派去管理約束襄兵的,居然縱容襄兵亂來,如果朝廷怪罪下來,一定會首先治你們的罪,一個個都犯傻了嗎?”
    一個團長說:“這些襄人訓練的時間還不久,紀律意識不夠嚴格,看到夷人的錢財就想搶點、占點,我們沒有及時發現製止,是我們的錯。”
    雷立勳說:“據我所知,那些襄人們搶了財物以後,也拿出一些孝敬給你們這些團營軍官,所以你們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們簡直是糊塗透頂。”
    另一個團長說:“雷副將這樣說,可是冤枉我們了,我們就是馭下不嚴,哪敢再接受他們的財物,我們都是正規軍調過去的,知道嚴明軍紀的重要性。”
    高霞寓說:“我也不想對自己人下手,但是這個歪風必須要刹一刹,我剛才在會上說了,要讓雷副將抓幾個典型,這次你們不要包庇,各交出幾個強奸婦女、搶奪財物的首惡分子,哪個團敢包庇,老子就直接查你們的團營漢人軍官,看你們是否幹淨。”
    雷立勳說:“對於受到那些侵害的驃人怎麽處理,如果一個個調查耗時耗力,也是麻煩。”
    高霞寓說:“再過兩天,大軍就要繼續出征,哪有功夫管這破事。這樣吧,反正這裏也要留一個團,就由第一團留下來守衛瓦城,劉惠翔,你們團留下來後,要保障我軍後方安全,收攏一些親唐的驃人官員,把後方先管起來,等朝廷派來的官員到位後,服從新太守的管理。”
    劉惠翔一聽,覺得瓦城以後就是自己要守衛的地盤,立馬來了精神,說道:“這就要離開大帥,卑職還有些不舍得,卑職覺得對那些侵害夷人的襄人就應該狠狠處理,我們團一定帶頭交人,絕不姑息。”
    高霞寓說:“你小子,轉變的還挺快,知道瓦城是自己的地盤,要給驃人一個交代,這樣吧,那些沒收的財物,就統一放在瓦城的府庫,後麵如果有驃人告過來,你就帶著驃人官員處理一下,該賠錢的賠錢。老子再強調一遍,朝廷不僅禁止華襄通婚,也禁止襄夷通婚,你們的部屬以後誰再敢強奸夷人婦女,把人家的肚子搞大了,老子就讓人割了他的那玩意,讓他當太監。”
    一個團長說:“這些單身漢,長期在外麵作戰,都憋壞了,不讓他們碰女人,怕是有點難。”
    高霞寓說:“我看是你快憋壞了,這些夷人軍隊戰力不強,長則一年,短則幾個月,我們就能把分給我軍的幾個小國打下來,到時候華襄兩族將士都可以把家屬接過來,這段時間大家就先忍一忍。”
    散會後,八個團長在內部首先進行排查,把襄人官兵們搶奪來的財物統統沒收,並抓了一些違紀比較嚴重襄兵,一起交到雷立勳那裏。
    雷立勳命人將財物統一登記後送到瓦城的府庫,然後把各團送來的違紀人員統一集合到城北的一塊空地上,準備進行一場集體懲罰。
    雷立勳覺得大軍就要出征,沒有功夫進行詳細的審問和懲罰,幹脆來一場短平快的懲戒,讓襄兵們長個記性。
    雷立勳命人在空地上擺了八個長凳,每個凳子前麵站一個點名人,手裏拿著一個本子,上麵記著各團違紀人員的名字、罪行和責罰,凳子後麵站著一個施刑人,手裏拿著刑杖。
    點名人叫出一個襄兵的名字,這個襄兵就會被人押上來,摁到長凳上,然後點名人再報出該襄兵所犯罪行、杖責數量,施刑人就開始用木杖對著這個襄兵的屁股打過去,打夠數量之後,再把那個襄兵抬下去,換下一個。
    就這樣搞了半天,先後有一百多個襄兵被杖責,少的一二十杖,多的五六十杖,輕的走路一瘸一拐,重的根本無法走路。
    唐軍這種簡單粗暴的責罰方式,吸引了很多驃人過來觀看,雖然他們不通漢語,但是他們看到一些曾經作惡的襄兵被杖責,也知道唐軍這是在執行軍規。
    原本有些驃人還對唐軍恨恨的,看到這些襄兵被懲罰,心裏的憤怒也消了不少,覺得還有伸張正義的地方。
    經過這次整頓,很多襄兵都長了記性,不敢再亂來,知道違反軍紀的下場很慘。那些被侵害的驃人聽聞以後,感覺還有挽回損失的希望,紛紛來到瓦城要求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