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華氏大戰

字數:5605   加入書籤

A+A-


    正在此時,河這邊的炮兵部隊終於準備好,向對岸的敵軍開始射擊。在唐軍的炮火打擊下,索布哈爾的騎兵隊形被打散,衝擊力大為減弱,剩下的唐軍也為之一振,繼續拚死抵抗。隨著唐軍的炮火越來越猛烈,敵方騎兵被大量殺傷,開始後撤,隻有最前方與殘存唐軍搏殺的騎兵沒有被炮擊到。
    由於後續的騎兵被炮火阻斷,最前方的那些騎兵難以消滅殘存的唐軍,反而自身被唐軍的火力殺傷,也不得不撤退。此時,第二波唐軍快速劃船到對岸,和殘存的唐軍匯合,算是穩住了陣地。
    隨著唐軍炮火的持續射擊,登陸的唐軍也越來越多,索布哈爾看到繼續留在此處已經毫無意義,當即率軍遠遁。
    王之孝率領大部隊登陸後,發現第一波登陸的唐軍隻剩不到四百人,而且大部分受傷,其餘六百多人都被殺掉了。雖然對方的騎兵也留下一千多具屍體,但是明顯是唐軍吃了大虧,王之孝和其他唐軍非常憤恨。
    王之孝待部隊全部渡河以後,短暫休整一番,然後向切蒂斯的國都賴布爾進發。賴布爾就在河西岸不遠,唐軍一天就趕到了,到位後就將該城包圍,發誓要讓切蒂斯國血債血償。
    唐軍準備就緒以後,第二天就開始對賴布爾炮擊,炮擊持續了一天,炸的賴布爾千瘡百孔。狡猾的索布哈爾並沒有率領部隊進入賴布爾,而是躲在附近的樹林裏,夜間又出來偷襲唐軍。
    唐軍在夜間派有執勤人員,發現敵襲後立即吹號預警,其他唐軍立即拿起隨身的武器反擊。雙方激戰到半夜,索布哈爾的部隊未能衝破唐軍的防禦,丟下兩千多具屍體,狼狽逃跑。
    次日,王之孝讓那個炮兵繼續轟擊賴布爾,並派出斥候尋找索布哈爾部隊的蹤跡。唐軍斥候發現,索布哈爾的部隊並沒有逃走,而是躲在城北的樹林裏,還有切蒂斯人向其運送物資。
    王之孝認為,索布哈爾的部隊依賴切蒂斯國的保障,一定不會眼看著賴布爾陷落,一定還會發動夜襲。第二天晚上,索布哈爾果然又帶領部隊從另外的方向發動夜襲,被預有準備的唐軍又擊殺了三千多人。
    炮擊到第三天,賴布爾被炸的受不了,切蒂斯國王哈木那終於下令投降,王之孝派人將投降人員全部繳械後關押起來。唐軍在審問投降人員時,偶然得知索布哈爾是切蒂斯國王哈木那的女婿,將這個重要信息報告給王之孝。
    此時,嚴秦派人過來送信,提到第一路軍在進攻華氏城時遇到了困難,要求第二路軍前去支援。王之孝覺得自己打兩個小國都如此不容易,帕拉王國肯定更難對付,打算剿滅索布哈爾殘部以後,就立即支援第一路軍。
    王之孝認為,可以利用哈木那作為誘餌,吸引索布哈爾上套。王之孝將切蒂斯國投降的普通士兵全部釋放,留下兩百多官員、將領繼續關押起來,並留下一個扶桑團看守賴布爾城。
    王之孝則率領主力部隊,用囚車押著哈木那和他的幾個妻妾和子女,一路向北進發。
    第二路軍外鬆內緊,一路上看似正常行軍,實則派出斥候暗中觀察沿途的情況。經過連續幾天的觀察,斥候發現沿途有些人鬼鬼祟祟地跟蹤,似乎是索布哈爾的人員。
    王之孝帶上這些切蒂斯王族,就是為了吸引索布哈爾的部隊,王之孝相信,索布哈爾早晚會帶領部隊過來搶人。
    唐軍的行軍速度不快,對切蒂斯王族的看管也不是很嚴,隻有十幾個唐軍一直伴隨這些囚徒,其他的唐軍似乎毫不在意。
    唐軍向北到達一個叫戈爾巴的地方時,眼看就要走出切蒂斯的國界,而且這裏樹林茂密,是個設伏的好地方。王之孝預感索布哈爾即將動手,暗令各部做好相關準備。
    索布哈爾認為,連續過了五六天,唐軍已經放鬆警惕,而且戈爾巴山高林密,適合埋伏人馬,決定在此地搶人。
    進入子夜時分,唐軍都在熟睡,索布哈爾率領騎兵突然殺來,警戒的唐軍猝不及防,索布哈爾率軍順利突入唐軍營地內。索布哈爾率發現關押哈木那等人的囚車,趕緊過去搶人,看守的唐軍看到衝來的敵軍眾多,四散逃跑。
    索布哈爾搶人成功,心中大喜,趕忙率軍帶著哈木那等人逃跑。隻見營地突然跑出很多唐軍,有的拿槍,有的手持火把,將索布哈爾的部隊圍在中間。索布哈爾暗叫不好,立即帶人向外突圍,唐軍也同時開始射擊,兩軍展開大戰。
    索布哈爾的騎兵經過連續的損失,隻有八千多人,唐軍則有四萬多人,唐軍在兵力和武器上均占優。
    經過半個多時辰的對戰,在唐軍的層層包圍下,索布哈爾的部隊左衝右突,始終難以突圍,在連續的火力打擊下,損失慘重,隻剩不到一半人馬,索布哈爾也被擊中受傷,被迫率軍投降。
    王之孝真想直接命人擊斃索布哈爾,但是想到他既然投降了,直接擊斃也不合適,就將他和哈木那各關進一個囚車,把哈木那的家人全部放掉,然後押著俘虜繼續向北行軍。
    一路上,唐軍隻給哈木那飲食,不給索布哈爾水和食物,也不管他的傷勢,不到兩天索布哈爾就斃命了,唐軍將其就地草草掩埋。
    不久,唐軍來到一個叫做安加布爾的地方,屬於帕拉王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該城雖然較大,但是大部分兵力都被抽調到華氏城,所以隻留下五千兵力防守。王之孝認為,此城位置重要,必須將其解決掉,才能安心支援第一路軍。
    由於此城兵力不足,第二路軍用了兩天就拿下此城,然後在此地補充了一些物資,就地休整一天。
    王之孝覺得帶著那麽多俘虜太麻煩,將大部分士兵都釋放,隻留下哈木那和一些重要的官員將領,共兩百多人,集中關押起來。王之孝留下一個新羅團鎮守此城,看押俘虜,保障第二路軍的後方安全,然後就率軍直奔占華氏城。
    三天後,第二路軍終於到達華氏城附近,與第一路軍會師。嚴秦等人對第二路軍的到來非常高興,當即將王之孝等人迎進大營,好好招待一番。
    嚴秦首先問了第二路軍的情況,聽到第二路軍前後的經曆,也是唏噓不已。嚴秦又將華氏城的情況向王之孝等人介紹,希望兩軍聯合,早日拿下華氏城。
    第二路軍安頓好以後,嚴秦和王之孝等人開始商討攻占華氏城的作戰方案。
    嚴秦說:“我們兩軍經過前期作戰,都有一些損失,但是有兩個軍團,加上10個襄人團,共有八萬多人,實力大為增強,完全可以通過強攻,拿下華氏城。”
    王之孝說:“這樣吧,第一路軍的弟兄們繼續圍城,由我們第二路軍打主攻,奪取的戰利品兩軍平分,嚴兄意下如何?”
    嚴秦略微沉吟一會,然後說:“我們鎮桑軍都在工事裏防守,確實不好抽出來,但是五個扶桑團作為機動打擊部隊,可以加入攻城作戰,第二路軍帶領的五個襄人團可以改為預備隊使用。”
    王之孝說:“我早已聽聞第一路軍的扶桑兵勇悍善戰,這次倒是可以見識一下,我同意嚴兄的方案。”
    兩個主將和其他將領又商議一番,決定由鎮桑軍繼續在各個環形工事中防守,第二路軍的五個襄人團在各個工事的後麵,作為預備隊,嚴防華氏城的軍隊突圍出來。
    兩軍的炮兵部隊全部集中起來,選定一段城牆集中連續轟擊,打出一個缺口,然後由鎮南軍和五個扶桑團作為主攻部隊,從缺口處攻入華氏城。
    按照王之孝的意見,本來是想讓鎮南軍作為攻城先鋒,嚴秦認為攻打華氏城是第一路軍的主場,堅持讓五個扶桑團打先鋒,王之孝隻能同意。
    在主攻方向選擇上,嚴秦認為前段帕拉軍在華氏城的西南曾經鑿出一個大洞,後麵雖然填回去了,但是牆體已經受到破壞,集中轟擊那裏效果更好。
    確定好作戰方案後,兩軍開始進行全麵的攻城準備,第二路軍的五個襄人團配合鎮桑軍將城市完全圍困起來,兩軍的重炮全部集中到華氏城的西南方向,鎮南軍還製作了十幾個長梯,作為跨越護城河所用。
    嚴秦負責指揮圍城部隊,打擊從城內突圍的帕拉軍,王之孝負責主攻方向,指揮鎮南軍和五個扶桑團攻入城內。
    拉伐羅納得知又有一支唐軍來到華氏城附近,心中恐慌不已,但他覺得華氏城作為千年古城,自己手裏兵力眾多,決心死守到底。為了增加守城兵力,拉伐羅納在城中征兵拉夫,加固城牆,妄圖阻止唐軍攻入城內。
    唐軍全部準備就緒後,兩軍的炮兵就全部集中在一起,向華氏城的西南方向一段城牆開始轟擊。王之孝將這些大炮分成幾輪,晝夜不停的轟擊,不給帕拉軍修複城牆的機會。
    在唐軍炮兵不停的炮火攻擊下,華氏城西南方向的的城牆遭到了狂轟濫炸,附近的帕拉軍民非死即傷,紛紛逃跑。華氏城的城牆雖然厚實堅固,但是在唐軍火炮的連續轟擊下,加上前期有所破壞,牆體逐漸被炸塌。
    唐軍晝夜不停轟擊了三天後,終於在華氏城西南方向,炸出了一個約十幾丈寬的大缺口,缺口附近的建築全部炸倒。
    王之孝看到時機成熟,下令停止炮擊,讓第一波兩個扶桑團帶著長梯開始進攻。兩個團的扶桑兵接近缺口時,城內的帕拉軍也向缺口湧來,企圖堵住缺口,阻止唐軍攻入城內。
    扶桑兵隔著護城河,用火槍對城內的帕拉軍射擊,由於帕拉軍的弓箭射程較短,威力也不足,在對戰中,唐軍的火力優勢顯現出來,缺口處的帕拉軍損失慘重被迫後退。
    那些抬長梯的扶桑兵,趕緊將長梯架在護城河上,大量扶桑兵跨越長梯,紛紛向城內攻去。王之孝看到第一波部隊已經打開缺口,命令後續部隊跟進入城,擴大攻勢。
    城內的帕拉軍不甘失敗,在街道上撒了很多鐵蒺藜,設置了一些拒馬、障礙物,企圖阻擋入城的唐軍。大量的帕拉軍依托街道兩側的建築物,對入城的唐軍射箭,投標槍,與唐軍展開激烈的對戰。
    唐軍一方麵清理障礙物,一方麵與城內的帕拉軍激戰,隨著入城的唐軍越來越多,戰鬥愈發慘烈,華氏城爆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入城的鎮南軍和5個扶桑團,利用火力優勢,對敢於抵抗的帕拉軍大肆殺戮,帕拉軍傷亡慘重。
    戰鬥的前期,帕拉軍還有較強的戰鬥意誌,仗著人數優勢,與唐軍反複廝殺。隨著戰鬥的持續,帕拉軍的傷亡越來越多,敢於抵抗的帕拉軍大量被射殺,帕拉軍的心理防線開始崩潰。
    有些帕拉軍看到大勢已去,就想趁夜從其他方向突圍,被圍城的鎮桑軍和五個襄人團猛烈阻擊,被迫退回城內。
    第二天戰鬥仍在持續,在唐軍的持續攻擊下,帕拉軍節節後退,有的被殺,有的投降,剩下的帕拉軍全部退到王宮內。唐軍掃清城內的其他地方後,將王宮團團圍住,王之孝派人喊話,責令剩餘的帕拉軍投降。
    帕拉國王拉伐羅納一聲長歎,恢弘壯麗的華氏城,算上三天的炮擊,兩天的戰鬥,五天就被唐軍拿下了。拉伐羅納看到已經有大量的帕拉軍被殺,繼續戰鬥下去隻能徒增傷亡,毫無意義,隻得下令投降。
    華氏城有近20萬守城軍隊,經此一役,帕拉軍陣亡4萬多人,其餘人員全部被俘,其中大部分人受傷。唐軍則陣亡近兩千人,有五千多人受傷,損失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