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以毒攻毒

字數:5047   加入書籤

A+A-


    好在唐軍的後勤還算給力,一直能夠提供穩定的物資,甚至那7千俘虜也能提供飲食。第二天,唐軍押著這些俘虜走了兩個時辰左右,又有一股騎兵過來騷擾,唐軍用火槍將其驅離。
    沒想到這股騎兵陰魂不散,一直襲擾唐軍,唐軍射擊他們就跑,但是又不跑遠,就是邊打邊退,一直向東撤去。
    唐軍向東又進發了一陣,遇到一條河,河床較寬,但是河水比較淺,河水的流量很小。
    此時那股騎兵再次出現,遠遠襲擾一番,就渡河向東撤去。敵軍騎兵渡河的時候,宋朝隱清楚的看到河水不及馬的小腿,人蹚過去完全沒有問題。
    宋朝隱剛要下令部隊蹚水渡河,但看到那股騎兵逃到對岸以後,並沒有跑遠,而是遠遠的望著唐軍,似乎是在監督唐軍渡河。宋朝隱想到沙西亞軍前麵搞過的一次暗算,就覺得這次他們還有什麽陰謀,就有點躊躇起來。
    宋朝隱和幾個部將說了一番,左副將索淩超提醒道,以前遇到的其他河流,水都比這條深,難不成他們是想學韓信的水淹楚軍之計?
    一語驚醒夢中人,宋朝隱覺得極有是這個可能,當即在心中謀劃一番,決定來個以毒攻毒。
    宋朝隱召來三個裨將,對他們耳語一番,三個裨將領命而去。一會兒,一個裨將帶領兩千唐軍,第一波下河,開始蹚水渡河,另外一個裨將則指揮部隊做好準備,看樣子是要第二波渡河。
    第一波部隊快速渡河,到了河對岸之後就將那股騎兵趕走,讓他們消失在視野之外。宋朝隱估計這波騎兵就是敵人的探子,將他們驅趕之後,估計就會回去報信,方便唐軍後續計劃的展開。
    第一波唐軍渡河以後,第二波唐軍並沒有渡河,而是由另外一個裨將,帶著一些人,驅趕著那七千俘虜渡河。那些俘虜下水後,其他唐軍並不下河,隻是在岸邊觀望,看是否有情況發生。
    那些俘虜人數眾多,又戴著鐐銬,所以走不快,磨蹭了好一陣才走入河道中。他們剛全部下河,上遊突然河水暴漲,來大量的河水奔騰著衝過來,正衝向那些俘虜。
    那些俘虜看到河水衝過來,前麵的趕快向對麵跑去,後麵的想退回來,但是河水流的很快,大部分俘虜被河水衝走。
    這時,突然在對麵湧出一萬多沙西亞騎兵,對著已經渡河的唐軍發起攻擊。他們發現河水衝走的是俘虜而不是唐軍,先是驚愕一番,而後惱羞成怒,向河岸的唐軍發起攻擊。
    已經過河的唐軍,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早有準備,占領了有利地形,對著衝來的敵軍猛烈還擊。由於河水暴漲,剩下的唐軍無法渡河,但是炮兵已經架設好,對著遠方的騎兵開始了炮擊。
    唐軍步兵的阻擊加上炮火的打擊,敵方騎兵始終無法接近,更別說消滅河岸的唐軍。前後激戰了約一個時辰,在槍炮火力的打擊下,敵方騎兵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可憐的是那些俘虜,大部分被水衝走,隻有少部分人爬上岸,僥幸撿回一條性命。那些俘虜也猜出了是自己人幹的蠢事,也沒法怨唐軍,隻能在心中咒罵己方混蛋的將領。
    宋朝隱原來也不能確認對方是否會使用水淹之法,隻是感覺有很大可能,讓俘虜們檢驗一番,沒想到果然如此,讓沙西亞人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河水暴漲,自然是無法再蹚水過河,宋朝隱命令部隊臨時搭建一個木橋,部隊通過木橋渡河。
    唐軍渡河以後,押著剩餘的兩千多俘虜,很快就抵達沙西亞的首府拉合爾。拉合爾在一個平原上,城市規模較大,是沙西亞最後的堡壘,沙西亞國王謝禮伽拚湊了三萬人來守衛這座城市。
    宋朝隱對攻城有信心,但是對其飄忽不定的騎兵則比較頭疼。宋朝隱認為拉合爾是沙西亞的根本,那些騎兵不可能任憑唐軍拿下拉合爾,唐軍在攻城的時候一定會救援,幹脆還使用老辦法,以攻城誘使城外的騎兵來援,然後集中兵力先消滅城外的騎兵,再正式攻城。
    宋朝隱跟幾個部將商議一番後,決定將部隊分成三部分,鎮羅軍分成兩半,三分之二圍城,三分之一攻城,剩下的四個新羅團作為機動打擊兵力。如果遇到敵人騎兵來襲,首先集中力量解決其騎兵,然後再繼續圍城、攻城。
    由於要分出兵力反擊沙西亞的騎兵,所以唐軍攻城速度不快,前期仍以炮轟為主。拉合爾是沙西亞的根本,沙西亞軍當然不能任憑唐軍不斷轟擊,城外預留的一萬騎兵,開始發威,不斷進攻圍城的唐軍。唐軍早有準備,隻要敵人騎兵過來,就予以火力打擊。
    唐軍由於機動兵力不足,敵人騎兵運動速度比較快,每次隻能擊退殺傷一些敵軍,難以徹底消滅這股敵軍。連續混戰了三天,城外的騎兵損失了三四千人,出擊的頻率開始降低。
    宋朝隱認為,要想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也不現實,擒賊擒王,隻要捉到沙西亞國王,不信這些騎兵不投降。宋朝隱調整了一下兵力,不再保留機動打擊兵力,一部分部隊圍城,不讓城內城外的部隊匯合,另外一部分兵力集中在城南,集中攻城。
    由於已經轟擊了好幾天,城南的城牆已經坍塌了一段,攻城當日,炮兵又轟擊了一陣,打開一個五六丈寬的缺口。炮兵停止轟擊後,唐軍正式攻城,第一波步兵率先衝進缺口,與城內堵缺口的部隊展開激戰。
    兩軍激戰時,城外的騎兵又來襲擊,但是由於其損失比較大,加上唐軍預有準備,這些騎兵始終無法突破唐軍的火力線,最終無功而返。城內隻有兩萬守軍,雖然竭力抵抗,但在唐軍的火力猛烈攻擊下,損失慘重,越來越吃不住,節節後退。
    由於唐軍主力用於圍城、攻城,隻留少部分人看守俘虜,城外的騎兵看解救拉合爾無望,轉而突襲看守俘虜的唐軍。
    由於看守俘虜的唐軍隻有一百多人,知道不是敵軍的對手,邊打邊退,向炮兵部隊靠攏,那些俘虜成功逃脫。宋朝隱正在集中兵力攻城,也懶得管那些俘虜,炮兵部隊有一兩千步兵保護,那些騎兵也不敢過來。
    城外的小變故不能改變城內沙西亞軍頹勢,在唐軍的持續打擊下,沙西亞軍傷亡越來越大,最後全部退入王宮。沙西亞國王謝禮伽原本還想讓部隊憑借王宮再抵擋一會,沒想到唐軍很快就炸塌宮牆,攻入宮內。
    謝禮伽還沒活夠,不想以身殉國,立即命令手下投降,唐軍將謝禮伽和重要的幾個大臣抓住,扭送到宋朝隱那裏。宋朝隱讓翻譯轉達一個意思,如果城外的所有兵力都能投降,謝禮伽和幾個重要大臣就沒事,否則就將幾人擊斃。
    謝禮伽當然想活,趕忙派人到城外找那些剩餘的騎兵,讓他們趕緊向唐軍投降,否則就將他們的家人殺掉。那些剩餘的騎兵看到大勢已去,也不想讓家人跟著倒黴,隻能帶著前麵解救的俘虜,到唐軍的大營來投降。
    宋朝隱也覺得那兩千多俘虜倒黴,前後折騰了好幾個回合,最後還是被押回來。宋朝隱認為,既然已經攻下拉合爾,沙西亞王國已經滅亡,就下令釋放所有已經繳械的士兵,隻將謝禮伽和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物關押起來。
    宋朝隱覺得打下沙西亞真不容易,就讓部隊原地休整三天,同時打開沙西亞的府庫,好好犒賞了一下部隊。部隊完成休整後,宋朝隱留下一個新羅團鎮守拉合爾,帶領部隊向東進發,準備進攻拉其普特。
    至於克什米爾,宋朝隱覺得其太小太偏,還是先集中兵力進攻拉其普特,待最後掃殘的時候再說吧。
    第四路軍向東行進兩天後,到達沙西亞與拉其普特的界河——象泉河,而象泉河的對岸,2萬拉其普特騎兵已經嚴陣以待。宋朝隱看到象泉河水比較深,僅有的橋梁已經被拆斷,又有敵軍堵截,渡河是個難題。
    宋朝隱和幾個部將商議一番後認為,要想渡河必須要重新搭建木橋,但是搭建木橋時,敵軍肯定會過來破壞阻止,如何阻止敵軍破壞成為一個難題。右副將鄧紹坤建議,可以假裝就地修橋,吸引敵軍注意,然後私下派人搜集船隻,然後派一批人趁夜渡到對岸,為修橋提供保護。
    宋朝隱和其他人商議一番後,覺得此計可行,立即分頭行動。宋朝隱讓左副將索淩超帶人收集大量的木料,堆放在河邊,假裝要在原地直接造橋,吸引敵軍的注意。
    鄧紹坤則帶一些人穿著本地人的衣服,沿河往上遊查看一番,看到有幾個漁村還是有一些漁船。
    鄧紹坤帶上翻譯將這幾個漁村的船隻全部買下,然後讓他們將這些船集中到其中一個比較大的漁村的港灣中。那個港灣在造橋的地方上遊3裏處,總共收集了30多條船,一次可以運送300人左右。
    這邊,唐軍當著敵人的麵造橋,拉其普特軍自然要想辦法阻止,但是隻要拉其普特人靠近,唐軍的炮兵和槍手就會射擊,所以唐軍順利修好了前半段。但是後半段就開始靠近拉其普特人,再往後修就容易受到其幹擾,就算能修通,拉其普特人可以在唐軍剛過橋時發起攻擊,最初過橋的唐軍就有可能被其砍殺。
    正在唐軍和拉其普特軍在造橋上互掐的時候,鄧紹坤挑選了兩千精銳,提前來到那個港灣,待到夜間,再悄悄分批渡河。待所有人渡到河對岸以後,這些人就結隊往下遊行進。在天亮時,鄧紹坤帶領這兩千人到達了造橋地點的對麵,占領了防禦陣地。
    天亮後,拉其普特騎兵又來到這裏破壞造橋,驚奇的看到已經有兩千唐軍占領了橋頭堡陣地。拉其普特騎兵立即對這些唐軍展開進攻,鄧紹坤命令唐軍開槍還擊,宋朝隱也指揮炮兵射擊。在唐軍槍炮火力的打擊下,拉其普特騎兵始終無法突破唐軍的防線,反而是損失了不少人馬。
    這邊,唐軍加緊造橋,並派船給先頭唐軍運送物資,終於在兩天後將木橋造好,大部隊開始過河。拉其普特騎兵看到大勢已去,再不走就走不掉了,隻得退去。
    唐軍渡河後,一路向南進發,消滅了沿途遇到的幾股拉其普特軍隊,一直打到拉其普特北部重鎮伯爾納拉。宋朝隱沿用打拉合爾的經驗,將唐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圍城,一部分攻城,開始了對伯爾納拉城的進攻。
    攻城期間,曾有好幾股拉其普特援軍,企圖破壞唐軍攻城,剛開始的幾股援軍比較小,宋朝隱讓圍城部隊將其擊退。沒想到最後來了一股近兩萬人的援軍,直撲攻城部隊,宋朝隱被迫停止攻城,先集中兵力對付增援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