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脫離險境

字數:5225   加入書籤

A+A-


    陳弘嶺認為,如果是騎兵回巴士拉,一天多就可以到達,完全可以從巴士拉護送一批糧食彈藥過來,如果繼續全部抱團出發,半路上再無大的城鎮,唐軍將會麵臨絕境。
    李愬考慮了一下,認為陳弘嶺說的有理,隻有讓騎兵突圍出去,才是一條生路。李愬當即讓陳弘嶺挑選八千最好的騎兵,帶上糧食和彈藥,從東門衝出去,自己和孔文侃帶領剩下的部隊守城。
    大食軍和拜占庭軍已經把庫伊馬拉圍了起來,沒想到唐軍的騎兵突然從東門衝出來,兩軍緊急堵截。唐軍騎兵猛烈射擊,擊殺敢於擋路的敵軍,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向東疾馳而去。
    拜占庭軍統領安條克與大食軍統領阿拉哈比,經過一番商討,也猜出了唐軍的用意,命令兩軍將庫伊馬拉死死圍住,徹底斷絕唐軍的外援,並派出部隊布防,企圖堵住可能回援的唐軍。
    李愬帶領剩下的唐軍隻能困守孤城,李愬命人將城內發現的百姓全部驅趕出去,隻留下一千多大食俘虜,準備應急之用。由於給騎兵部隊帶走了一些糧食彈藥,剩下的糧食彈藥更加捉襟見肘,僅用一天就將剩餘的糧食吃盡。
    李愬發了狠,將一些大食俘虜綁到城上,對城外的大食軍喊話,要用俘虜換糧食,如果不給糧食就將這些俘虜殺掉。安條克與阿拉哈比認為,唐軍正在緊要關頭,寧願唐軍殺掉所有俘虜,也絕對不能給他們糧食。
    兩軍拒絕用糧食換俘虜,李愬大怒,當即命令唐軍刺殺十幾個大食俘虜,以儆效尤。李愬聲稱,如果大食人不肯用糧食換俘虜,就將這些俘虜分批殺掉,作為軍糧。
    沒想到,李愬的狠話沒嚇到城外的敵軍,卻把那些俘虜嚇壞了。原來守城的大食將領,趕緊找到李愬,聲稱有糧食可以提供。
    原來,守城將領出身於當地的富豪家庭,家裏有一個秘密的地窖,裏麵還存儲了不少糧食,而且城內應該還有其他一些秘密地窖,隻要能找到,還可以找到一些糧食。
    李愬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立即命唐軍跟著這個將領去找,果然在一個地窖裏找到不少糧食。但是城內畢竟有兩萬多唐軍,消耗量極大,這些肯定不夠。
    李愬當場讓這個將領吃飽飯,並換個單間關他,算是改善環境,並聲稱如果其他俘虜能夠找到糧食,也可以給予優待。其他俘虜都已經一天多沒吃飯,早就餓得要命,就算不殺,也會餓死,紛紛主動請纓去找糧食。
    這些俘虜畢竟熟悉本地環境,知道哪裏可能有地窖,又找到一些糧食。對於找到糧食的俘虜,李愬履行諾言,給他們吃飽飯,並單獨關押,大部分沒能找到糧食的,就隻能餓著。
    李愬不得已,又將剩餘的一些戰馬殺掉,充作軍糧,期待陳弘嶺能夠趕快帶著彈藥和糧食過來支援。靠著新找到的一些糧食和宰殺戰馬,唐軍又支撐了四天,大部分俘虜都餓死了,被唐軍扔到城外,隻有那些少量找到糧食的俘虜有飯吃,得以幸存。
    唐軍眼看糧食即將耗盡,戰馬也沒幾匹了,城**然響起激烈的槍聲。李愬趕緊登上城頭,發現果然是陳弘嶺率軍護送糧食彈藥殺過來了,大食軍正拚命阻擊。唐軍早已提前準備好接應的五千精銳,帶上剩餘的大部分彈藥,從東門衝出去,接應回援的唐軍。
    守在城門附近的拜占庭軍趕緊阻攔,也發生了激烈的交火。陳弘嶺看到城內的唐軍出來接應,攻勢更猛,護送著一隊輜重車輛向東門殺來。
    出城的唐軍畢竟手中彈藥不多,不敢衝出去太遠,怕有去無回。但是陳弘嶺的回援部隊彈藥充足,大殺四方,將敢於阻擋的大食軍紛紛撂倒,終於突到東門附近,順利掩護輜重車隊進城。
    陳弘嶺這次帶來了不少糧食彈藥,李愬覺得事不宜遲,趕緊分發彈藥,讓將士們飽餐一頓,將剩餘少量俘虜釋放,準備休整一晚,第二天就向東朝巴士拉方向進發。
    第二天一早,唐軍從東門出來時,仍有大量的大食軍和拜占庭軍仍聚集在前麵,企圖阻擋唐軍撤走。李愬早就憋壞了,命令炮兵架炮,對著前方就是猛轟一通,炸的前方的敵軍死傷一片,四下逃散。
    第六路軍繼續由騎兵打先鋒,抱團緩緩向東行進,但凡有敵軍敢靠近,唐軍就猛烈射擊過去。大食軍和拜占庭軍發現唐軍火力猛了很多,知道已經攔不住他們了,隻得向兩邊散開,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第六路軍脫離了大食軍和拜占庭軍的包圍,就開始加快行軍速度,一路向巴士拉方向快速前進。三天後,部隊行軍到古爾奈,就算到了唐軍完全控製的範圍,李愬總算鬆了一口氣,帶著部隊又走了幾個時辰,返回巴士拉。
    第六路軍回到巴士拉以後,開始進行休整,力圖盡快恢複元氣,李愬與兩個副將商議部隊的行動方向。
    李愬說:“巴格達之戰,讓我感覺像是闖了一趟鬼門關,是平生以來遇到的最險惡的時刻,沒想到遇到了兩大帝國的聯手,差點回不來。”
    陳弘嶺說:“我們以前有點過於迷信火力優勢,在絕對的敵人數量麵前,一旦產生較大的傷亡,我們就承受不起。”
    孔文侃說:“當時我們困在庫伊馬拉,糧食眼看就要沒了,真是差點就要吃俘虜了。”
    李愬說:“那幾天太難熬了,盡管我們省著吃,可是眼看著糧食就要耗盡,人要是被餓紅了眼,真是會吃人,如果陳副將再晚來兩天,那些剩下的俘虜可能就要被吃掉了。”
    陳弘嶺說:“當時末將心急如焚,可是沿途還是有些大食軍襲擾,所以耽誤了一些行程,所幸最後還是將物資護送回去了。”
    李愬說:“巴格達之戰說起來也怪我,當時有些托大,其實完全可以先打通補給線,召喚其他部隊過來一起打。”
    孔文侃說:“大帥說的對,單靠我們第六路軍打巴格達有點力不從心,是該召喚其他部隊過來一起打,我們一定要再打回去,為時宏遠等人報仇!”
    陳弘嶺說:“末將聽說,天竺的幾支部隊進展比較順利,我們可以招攬一支部隊過來,到時候帶足糧食彈藥,一定可以拿下巴格達。”
    李愬說:“當時範希朝說,我們隨時可以招攬其他部隊過來,我已經派出信使乘快船到天竺一帶求援,並向範希朝稟明情況。”
    孔文侃說:“巴格達之戰,第五路軍也有責任,沒有起到牽製作用,導致我們被兩大帝國的二十萬人圍攻。”
    李愬說:“現在回想起來,看來黑衣大食也是下了血本,竟然能夠從宿敵拜占庭那裏請來好幾萬兵力,估計他們是在西線牽製了第五路軍,想先集中兵力將我們消滅,再回頭對付第五路軍。”
    陳弘嶺說:“如果從天竺能召來一支部隊,加上第五路軍配合,三支部隊合力,打巴格達才有大的勝算。”
    李愬說:“情報工作很重要,這次我們一定要摸清情況,做好充分準備以後再動手,你們看還有什麽工作過要做?”
    孔文侃說:“這次我們不僅人員損失嚴重,戰馬損失更嚴重,大食軍的騎兵比較強,我們必須要再補充一批戰馬。”
    陳弘嶺說:“我們從拉伊城打過來,經伊斯法罕到巴士拉,伊斯法罕以東的設拉子一帶,還有一股大食軍活動,那裏的部落盛產馬匹,可以將清剿殘敵的同時,搞來一批戰馬。”
    李愬說:“波斯一帶本就盛產馬匹,我們不如就在本地想辦法,不如這樣,讓拉伊城和伊斯法罕的駐軍各搜集兩千匹馬,孔副將帶領八千騎兵,向東征討設拉子一帶,順手再搞他六千匹馬,總共有一萬匹戰馬,我們的騎兵實力就恢複了。”
    孔文侃說:“末將領命,這次我們兵員損失比較大,末將建議從拉伊城抽調一個契胡團過來,順道把他們的兩千匹馬帶過來。”
    李愬說:“這個建議可行,拉伊城也安穩了,沒必要繼續多留部隊在那裏。陳副將後麵也帶五千步兵,將巴士拉周邊的地域掃蕩一番,把周邊敢於襲擾的大食軍全部消滅。”
    李愬布置完任務以後,兩個副將就帶兵分頭行動,李愬一方麵等待天竺方麵援軍的消息,一方麵派人了解第五路軍的情況,為以後二次進攻巴格達做準備。
    孔文侃接受任務以後,帶領八千騎兵向東進攻,沿途擊潰多個波斯部落,逼他們交出不少馬匹。部隊一路打到設拉子城,采用爆破的方式炸開城門,然後順利突入城內,抓了好幾千俘虜。
    孔文侃對這些俘虜的要求很簡單,一是以後要徹底脫離黑衣大食,二是要想自由就拿馬匹來換,一匹馬換一個人。那些有馬的俘虜趕緊表態脫離黑衣大食,從家中牽來好馬換取自由。
    還有近兩千俘虜不是本地人,手裏也沒有馬匹,唐軍就沒法釋放他們,孔文侃聲稱,如果三天內再搞不到馬匹,就將他們押到巴士拉做苦役。這些俘虜著急了,表態說自己雖然沒有馬,但是附近的波斯部落有馬,他們願意搶過來獻給唐軍。
    孔文侃覺得,讓他們搶,萬一跑了怎麽辦?幹脆留下大半當人質,關在城中,挑選一部分對情況比較熟悉的俘虜,跟隨自己動手去幹。
    據俘虜介紹,設拉子以東還有不少遊牧部落,那裏的馬匹較多。孔文侃想,正好可以順道收服這些遊牧部落,就帶著這些俘虜向東掃蕩過去。唐軍一路上又擊敗了不少部落,那些部落被迫脫離黑衣大食,並上交一些馬匹作為貢賦。
    孔文侃忙乎了二十多天,總算順利搞到六千多匹馬,還收服了不少地盤。孔文侃認為,目前唐軍兵力緊張,沒法派兵鎮守設拉子,就將設拉子交給投降的俘虜鎮守,反正他們也玩不出花樣來。
    孔文侃率軍返回伊斯法罕,從那裏又接手兩千匹馬,總共帶著八千多匹好馬回到巴士拉。不久,拉伊城的一個契胡團,也帶著兩千匹馬來到巴士拉,唐軍的兵員和戰馬問題得到了緩解。
    陳弘嶺帶著五千唐軍,向巴士拉周邊有大食軍出沒的地方掃蕩過去,特別是對古爾奈以西地區來個大掃蕩。當時,大食軍派出不少騎兵,在古爾奈以西地區襲擊唐軍的輜重部隊,導致前方補給中斷。
    陳弘嶺帶領部隊從古爾奈往西掃蕩過去,碰到大食軍就是一頓射擊,先後端掉了好幾個大食軍的據點。那些被裹挾的大食百姓得以回到村莊,開始正常的生產和耕種,保障巴士拉周邊的大片區域處於唐軍控製之下。
    李愬派出去的信使到天竺西海岸找了一圈,碰到了第三路軍的船隻。原來,張廣孝帶著第三路軍來到馬哈拉特一帶的海岸,正想找個合適的地方開始進攻,結果遇到了李愬派來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