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火攻之殤

字數:5860   加入書籤

A+A-


    司重戶率領的這支船隊,都是舊船改造而來的,沒有加裝鐵皮,防火能力差。由於夜間視力不良,加上輕敵,唐軍竟沒能發現摸過來的拜占庭船隊。
    拜占庭的船隊不大,隻有十來艘船,船的體積也不大,也難怪唐軍沒能及時發現。別看這些船的體積不大,但是裏麵灌滿了輕油,發射輕油噴火的能力也很強。
    每個國家都有奇人,拜占庭竟然掌握了石油的蒸餾技術,並研究出了液體加壓噴射技術,作為他們國家的核心機密。
    拜占庭的船隊在路上就對船內的輕油進行加壓,到了唐軍船隊附近後,就開始分頭行動,同時對著唐軍船隻噴射“希臘火”。這些船繼續行駛,對著其他唐軍的船隻繼續噴射,幾乎點燃了大多數唐軍船隻。
    這支拜占庭船隊達到目的後,立即撤退,司重戶等人發現船隻被點燃,立即讓士兵全部出來救火。由於火勢太猛,根本無法撲救,由於船上還裝著不少彈藥,迅速引起了殉爆。
    船上的唐軍發現,繼續呆在船上就是死路一條,紛紛跳水求生。唐軍的船隊連燒帶爆,損失慘重,絕大多數船隻被燒毀、炸毀,包括司重戶在內的近兩千人被燒死、淹死,隻有一千多人從水中遊到岸邊獲救。
    這是唐軍第三波開戰以來最大的損失,關鍵是敵軍毫發無損,簡直是唐軍的奇恥大辱。
    劉梧看到唐軍損失如此慘重,立即停止進攻,命人火速聯係吳元濟和範希朝,要求派來更強大的水師。
    唐軍的水師覆滅後,第一批運到加拉太的唐軍就成了一支孤軍,補給都成了問題。旅長樊愛成負責指揮這支部隊,他要求城內的居民提供糧食,否則就要進行擄掠。
    沒想到城內的幾個猶太商人主動找上門來,說隻要唐軍許諾勝利後,給他們經商的特權,他們願意幫助唐軍提供糧食,甚至還能提供拜占庭的情報。
    原來,猶太人善於經商斂財,受到拜占庭人的嫉恨,不允許他們在君士坦丁堡經商,他們隻能在加拉太一帶做點生意。這次,他們看到唐軍勢大,極有可能拿下拜占庭,所以主動找唐軍合作,以便獲取商業利益。
    樊愛成想,反正打下來拜占庭之後,羌戎族享受半稅,猶太人隻要有本事,在哪裏經商都可以,當即就允諾下來。自此加拉太的猶太商人免費為這裏的唐軍提供糧食,這股唐軍倒是在加拉太安穩地駐紮下來。
    後來,唐軍拿下君士坦丁堡之後,也踐行承諾,允許這批猶太人遷入君士坦丁堡,在經商、務工方麵享受一些特權,這是後話。
    且說吳元濟帶領第四路軍渡過愛琴海,正在圍攻雅典,突然接到劉梧派人送來的信件,說司重戶所部幾乎全軍覆沒,司重戶也殞命了,當即差點沒氣暈過去。
    吳元濟是有仇必報的性格,當下就收攏全軍,放下雅典不打,全部登船,向君士坦丁堡方向駛去。
    吳元濟率軍到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後,先後會見了劉梧和幸存的鎮東軍士兵,知道了整個事件的大體情況,決心大規模報複拜占庭,找回場子。
    吳元濟和兩個副將仔細商議一番後,定下一個引蛇出洞的計策,決定將拜占庭發射“希臘火”的船隻一網打盡,具體由鄒元標負責實施。
    鄒元標命人找來大量的纜繩和輕木,再將這些輕木鋸成二尺長左右的木段,再將纜繩係在輕木上,大概每隔一丈纜繩係一段輕木,整個串起來達到數百丈。
    傍晚唐軍所有的船隻入港以後,鄒元標就在港口的外圍,拉起這條係著輕木的纜繩。由於纜繩係著輕木,所以是漂浮在水麵上,纜繩的兩端各固定在一顆大樹上,末端係著一個大鈴鐺,一旦纜繩受到較大外力的拉扯,會拉起鈴鐺,發出警報聲。
    白天,自然可以看到這段漂浮的纜繩,晚上視界不良,就很難看清,這條纜繩就可以阻攔外來船隻駛進港口,並發出警報。第一晚,竟然平安度過,拜占庭的船隻沒有來襲,鄒元標也不氣餒,決定連續堅持下去。
    次日,吳元濟就開始利用船隻大規模運送第三路軍往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岸運送兵員,整整一天下來,就運了兩萬多人,再運一天,第三路軍剩餘的部隊就可以全部運到君士坦丁堡附近。
    米海爾二世開始著急了,命令船隊夜襲唐軍船隻,務必將他們全部燒毀。這次拜占庭派出了二十多艘船隻,趁夜接近唐軍船隻所在的港口。
    這些船隻接近港口時,突然感覺多了一股阻力,越往前阻力越大,而且突然響起了連續的鈴聲。
    唐軍值守人員立即反應過來,開始拿出煙花點燃,對著拜占庭船隻的方向釋放。這些煙花並不能點燃拜占庭的船隻,但是可以在夜間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
    有五艘包裹鐵皮的戰船,也一直在值守,看到煙花綻放以後,立即開出來,朝著拜占庭的船隻追過來。拜占庭的船隊這才發現中計,立即掉頭往回跑,但是拜占庭的船隻是人力驅動,唐軍的戰船是蒸汽驅動,唐軍的戰船很快就追過來。
    唐軍的船隻追上拜占庭的船隻以後,立即用火炮轟擊拜占庭的船隻,拜占庭的船隻先後有好幾艘中彈起火。
    追出去一段後,岸邊的煙花照明效果減弱了,唐軍戰船上也自備了煙花,對著拜占庭的船隻發射過去,幫助炮手指明方向。炮手看清敵船的位置後,對這些船隻集火射擊,將這些船隻一一消滅。
    戰鬥持續了半夜,除了少量幾艘敵船逃走以外,絕大多數發射“希臘火”的拜占庭船隻被擊毀燒壞,船上的人員也基本被燒死、炸死。
    消滅了一批拜占庭的船隻,吳元濟感覺出了一口氣,但是感覺仍然沒有回本,決定會同第三路軍,拿下君士坦丁堡,把拜占庭的皇帝宰了出氣。
    次日,鎮東軍的船隻將第三路軍全部運到君士坦丁堡一側,兩軍開始排兵布陣,準備在君士坦丁堡打一場大型的殲滅戰。
    兩軍經過磋商,決定第三路軍全部集中在君士坦丁堡城西一帶,從陸地方向發動主攻,第四路軍在海上封鎖進攻君士坦丁堡,兩軍一起進攻,讓拜軍首尾難顧。
    兩軍花了三天時間進行準備,在第四天早上一起開始炮轟君士坦丁堡,第三路軍從陸上炮轟城西,第四路軍從海上炮轟城南。
    君士坦丁堡不愧是千年古城,城防非常堅固,兩軍整整轟擊了一天,竟然沒有轟塌一段城牆。兩軍都犯了牛勁,各自挑選一段城牆,讓火炮輪流轟擊,晝夜不停。
    轟擊到了第三天各自終於轟開一個較大的缺口,第三路軍率先派兵突入城內。城西是拜占庭軍重點防守的方向,兩軍在城西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拜占庭軍在城牆的缺口處倒下大量的火油,然後用火箭點燃,極大地影響了唐軍的攻勢,劉梧就讓攻城的唐軍先撤回來,繼續用炮兵轟擊缺口附近的拜占庭軍。
    城西激戰的同時,吳元濟也試圖從城南的缺口突入城內,但是從海上登陸突入城內的難度太大,第三路軍嚐試了幾次無果,隻能繼續用炮火轟擊城上的拜占庭軍。
    城西依然是兩軍交戰的主戰場,不管拜占庭軍如何阻止,唐軍最終還是攻入城內,與城內的拜軍展開了激烈的搏殺。
    這些拜軍深知遠戰不是唐軍的對手,他們依托街道、建築物,盡量與唐軍進行近戰,企圖依靠近戰阻擊唐軍向城內進擊。唐軍也沒那麽愚蠢,有火槍不用,非要去拚刺刀,基本都是隔著距離分波次射擊,不給拜軍近戰的機會。
    不管拜軍如何拚死抵抗,始終還是被唐軍壓著打,唐軍步步為營,逐步向縱深攻擊,沿途倒斃了很多拜軍的屍體。
    吳元濟不願讓劉梧獨占拿下君士坦丁堡的榮譽,強行在城南轟平了一大片區域,那裏的拜軍非死即逃,第三路軍強行登陸,終於也打進城內,城內拜軍的壓力驟增。
    兩軍激戰了一天,唐軍已經占領了一半的城區,拜軍失敗的跡象非常明顯。兩軍在夜間暫停攻擊,互相防備著,等待第二天再戰。
    就像吳元濟說的一樣,拜占庭內部也有拜奸,拜占庭北邊的一個守將,眼看君士坦丁堡即將陷落,就開始給自己找後路。這個守將與加拉太的猶太商人相識,於是讓加拉太的猶太商人穿針引線,私下裏向駐守在加拉太的唐軍投降。
    旅長樊愛成帶著五千唐軍駐守加拉太,本來的任務就是防止拜軍從北麵突圍,既然有拜軍主動向他接洽投降,有這麽好的立功機會,他當然要利用。
    經過猶太商人從中傳遞消息,拜占庭守將決定次日打開城門,放樊愛成所部入城。加拉太與君士坦丁堡之間隔著金角灣,猶太商人還專門搞來幾十條船,幫助運送唐軍。
    由於唐軍從城西、城南突入城內,拜軍的主力都集中到這兩個方向堵截唐軍,城北的兵力非常空虛。
    次日一早,城西、城南又展開激戰,樊愛成所部則乘船直抵北門,拜軍北門守將已經如約打開城門,五千唐軍從北門殺進城內。
    城內的拜軍猝不及防,如同後背被捅了一把尖刀,由於城北的拜軍很少,樊愛成所部一路掃蕩過去,直撲拜占庭皇宮。
    拜占庭皇家衛隊拚死抵抗樊愛成所部的進攻,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城西、城南的唐軍也逐步逼近,拜占庭的覆滅即將到來。
    拜占庭皇帝米海爾二世眼看大廈將傾,不願做亡國之君,更不願受辱,直接拔劍自刎。皇帝死了,皇家衛隊也失去了抵抗的意誌,樊愛成帶著部隊順利攻入皇宮。
    隨著拜占庭皇宮的陷落,城內其他地方的拜軍也紛紛喪失了抵抗的意誌,先後向唐軍投降,君士坦丁堡正式陷落。
    劉梧看到是自己的部將占領了皇宮,拿下君士坦丁堡的首功自然是第三路軍的,心中欣喜不已,好好地獎勵了樊愛成一番。
    吳元濟一來想著為燒死的兩千部下報仇,二來被第三路軍奪下首功,心裏忿忿不平,決定對拜占庭軍展開報複。
    吳元濟命令部隊將兩三萬俘虜全部驅趕到城西,準備挑一部分殺掉,劉梧聽到他的瘋狂想法,立即帶領幾個部將趕來,阻止他殺人。
    劉梧認為,唐軍已經消滅了發射“希臘火”的拜占庭船隊,攻城時也先後消滅了兩萬多拜軍,已經算是報複了拜軍,沒必要再大開殺戒。
    吳元濟認為,一碼歸一碼,攻城產生的死傷跟前麵無關,第三路軍前麵損失的兩千人一定要另外撈回來,必須再額外殺兩千拜占庭俘虜。
    最後,吳元濟的兩個副將也不支持他的想法,認為大規模殺降勢必激起拜占庭人的巨大仇恨,唐軍將會麵臨持續的反抗,無法在此立足。
    經過一番爭執和妥協,兩個主將最後決定殺掉一百個拜軍將領,以示懲罰。當然,守北門的幾個拜軍將領在樊愛成的力保下,不在此列。
    吳元濟覺得心意難平,又提出瓜分拜占庭皇宮的財寶,劉梧哪敢同意,隻讓取出一部分財物犒賞部隊,其他的全部封存起來,等待朝廷派人過來清點接收。
    吳元濟的兩個心願都沒得到滿足,覺得呆在君士坦丁堡沒啥意思,就帶領第三路軍拿下進攻希臘去了。
    劉梧帶領第三路軍在君士坦丁堡休整了幾天,順便處理這邊的後事。劉梧認為君士坦丁堡陷落了,米海爾二世也死了,拜占庭帝國就相當於亡國了,留著那些俘虜也沒意思,就將他們全部釋放。
    休整完畢後,劉梧留下一個羌戎團,又找了幾個拜占庭的降臣,組織一個臨時政府,為第三路軍提供後勤支持,劉梧則帶著第三路軍主力向北進攻保加利亞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