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滅掉可薩
字數:5643 加入書籤
不知不覺,城東聚集了九千唐軍,這九千唐軍排成一列,緩慢朝城牆推進,邊前進,邊舉著槍,對準城牆上的可軍。
可軍這才發現情況不對勁,立即開始組織反擊,可是剛有人露身要還擊,就迎來城下的唐軍一陣集火射擊。隨著唐軍的不斷推進,完全掌握了城東的形勢,但凡有可軍敢還擊,立即成為唐軍爭相射擊的靶子,可軍被迫躲在城牆後麵。
烏重胤看到時機成熟,立即派出一支爆破部隊,在城東唐軍的掩護下,在東門附近放置了大量的炸藥。而後附近的唐軍撤離,爆破人員引燃火繩,後麵隨著一聲巨響,東門及附近一段城牆被徹底炸塌,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
還沒等可軍反應過來,就已經死傷了一百多少人,城外的唐軍趁機突入城內。由於可軍準備不足,唐軍剛開始很順利的就突入城內。
城內的可軍緊急向缺口方向聚集,希望能夠堵住唐軍。這些唐軍入城以後,騎著馬到處出擊,攻擊的速度很快,根本不給可軍抱團堵截唐軍的機會。
城內的可軍隻得各自為戰,眼看入城的唐軍越來越多,可軍的死傷越來越嚴重,那些參加過第一次會戰的可軍,早就被打出了心理陰影,根本不敢再戰,趕緊投降。
莫拉克看到大勢已去,帶著一些親兵乘船渡過伏爾加河,逃到對岸,沿著伏爾加河向上遊逃去。守將一跑,其餘可軍更不願抵抗,紛紛向唐軍投降。
烏重胤在沒有經受大的損失的情況下,連勝兩仗,不覺得意了一番,命令將俘虜押到城外,占領城內的府庫,取出剩餘的財物,好好犒賞了部隊一番。
這裏的存糧也比較豐富,烏重胤直接取出一些作為軍糧,然後在此留下一個扶餘團,向西渡過伏爾加河,向北追擊莫拉克。
烏重胤向北進發了一段,覺得沒有炮兵和輜重不行,就找了一個合適的地方,搜集了一些漁船,派人去紅亞爾,將炮兵和輜重部隊接過來,再運到河西岸,與大部隊匯合。
第二路軍連續兩仗,打出了威風,沿途的可軍望風而逃,再也不敢招惹唐軍。最後,這些可軍都聚集到了察裏津(今伏爾加格勒)。
隨著第二路軍不斷向察裏津推進,主將莫拉克心急如焚,打吧,城內隻有兩萬多人,肯定打不過唐軍,降吧,自己的家人還在薩開,怕塔布蘭可汗對他們不利。
莫拉克正在思想鬥爭,聽說唐軍已經抵達城南三十裏,覺得是該定下決心的時候了。莫拉克認為,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說,後麵再想辦法救出自己的家人,於是決定投降。
當天傍晚,莫拉克派出使者來到唐營,唐軍已經開始宿營,發現可軍派來的探子,立即將他抓獲,送到烏重胤那裏。
使者見到烏重胤以後,立即解釋自己是來洽談投降的,還拿出莫拉克寫給烏重胤的書信,烏重胤讓翻譯讀了一遍,確認是莫拉克要想投降,心中大喜,覺得如果不戰就能拿下察裏津,自然又是大功一件。
使者走後,可軍要投降的消息不脛而走,唐軍營地內彌漫著樂觀的情緒,從而也放鬆了警惕。
沒想到,事情發生了變化,使者剛離開察裏津不久,塔布蘭可汗派出兩萬援軍來到察裏津,要求莫拉克要堅決抵抗唐軍,如果丟失察裏津,將會殺掉他的家人。
莫拉克的思路發生了變化,推翻了投降的想法,認為如果等唐軍知道他還繼續抵抗,肯定會過來進攻察裏津,憑這四萬人也很難擋住唐軍。
最後,莫拉克心一狠,一不做二不休,趁著唐軍思想麻痹,當夜就帶著手中的四萬人去襲擊唐軍,說不定能夠一戰而勝。
莫拉克帶著可軍剛出城就遇到回來的使者,正好了解一些情況,知道了一些虛實,當即命使者帶隊,全軍向唐軍營地撲來。
烏重胤做夢也沒想到可軍的變化這麽快,第二路軍都覺得第二天可軍就要投降了,崗哨也沒那麽認真了。
等到四萬可軍都抵達大營邊上了,才有人發現可軍,立即鳴槍示警。使者知道烏重胤大營的位置,指了一下方位,莫拉克帶著可軍衝進唐營,朝著烏重胤大營的方向猛攻。
靠近北側外圍的唐軍營地率先遭殃,大批的唐軍在混亂中被殺,其他地方的唐軍趕緊拿武器,與攻來的可軍展開激戰。
莫拉克舍棄其他方向,指揮可軍一直向烏重胤的大營衝去,沿途攻破多座營帳,不少唐軍死在可軍的刀下。
唐軍也發現了可軍的企圖,也向烏重胤大營的方向匯集,烏重胤早就在親兵的護衛下,出了營帳,調集各路軍隊過來,拚死抵抗可軍的進攻。大營附近,成為兩軍交戰的核心區域,雙方的部隊都在這裏死磕。
剛開始可軍靠著欺騙性的突然襲擊,打了唐軍一個措手不及,唐軍損失比較大,隨著唐軍反應過來,開始帶著憤怒與可軍激烈交戰。
唐軍的燧發槍使用方便,在夜間也不受影響,一些唐軍聚集後,排成隊形對衝過來的可軍進行猛烈射擊,堵住了可軍的攻勢。隨著其他方向的唐軍趕來,將突入唐營的可軍圍住,不停地射擊、圍攻可軍,可軍的傷亡開始增加。
隨著時間的流逝,形勢開始對可軍不利,僅靠大刀巨斧對戰已有準備的唐軍,隻能讓可軍陷入險地。這些唐軍被可軍如此折騰,血性大發,開始瘋狂地射擊可軍,一大批可軍中彈倒斃。
莫拉克看到形勢不利,立即帶領可軍從唐軍營地撤退,唐軍豈會讓他們全身而退,一路追殺過去。可軍殘部最後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才擺脫唐軍的追擊,逃回察裏津。
莫拉克回到察裏津一清點,回來的不到兩萬人,折損了一半多,憑這這些人是不可能守住察裏津,留在這裏隻能被明天過來的唐軍報複。莫拉克命人收拾一些金銀細軟,將城裏的戰馬全部帶上,帶著這股殘兵向西往薩開逃去。
第二天,第二路軍一清點,共陣亡四千多人,一萬多人受傷,全軍損失慘重,其中一個扶餘團傷亡最重。
烏重胤一直認為自己善於用計,沒想到被莫拉克給耍了,氣得直想撞牆。烏重胤第二天命人將陣亡的將士掩埋掉,再搶救傷員,整整忙乎了一天。
烏重胤越想越氣,第三天帶著能打仗的人員向察裏津進發,準備血洗察裏津,為死去的唐軍報仇。然而,等唐軍到了察裏津才發現,這裏已經是一座空城,莫拉克等人早已逃之夭夭。
烏重胤認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於是先將營地內的唐軍都接到察裏津,在這裏養傷休整,補充物資,同時派人打探莫拉克等人的去向,準備恢複實力以後,再殺了莫拉克祭旗。
第二路軍在察裏津休整了八天,烏重胤在這裏留下一個扶餘團和一些重傷員,然後揮師向西,繼續進攻可薩汗國。第二路軍抵達頓河以後,沿著頓河向西南方向行軍,逐漸接近薩開。
塔布蘭可汗聽說唐軍又要打來,心中恐慌不已。為了激勵士氣,塔布蘭可汗以連續戰敗逃跑為名,命人將莫拉克斬首示眾。
塔布蘭可汗的本意是通過殺掉戰敗逃跑的莫拉克立威,讓其他人死心塌地作戰,不敢再逃跑。沒想到他的舉動引起可軍內部的極大不滿,大部分可軍認為莫拉克努力奮戰,已經盡了全力,給予唐軍重創,這樣都被殺,跟著塔布蘭還有什麽意思?
隨著唐軍的逼近,其他可軍不願繼續為塔布蘭效愚忠,紛紛開小差逃跑。到唐軍抵近薩開時,塔布蘭身邊隻剩下一萬多人,靠著這些人想抵擋唐軍,無異於以卵擊石。
塔布蘭故伎重演,又任命一員將領負責守衛薩開,自己帶著家眷和親兵向西逃跑。
這個守將想,隻要跟唐軍開戰,不是被唐軍打死,就是逃回去被塔布蘭處死,打個屁,老子直接玩投降。
唐軍抵達薩開以後,可軍又派出使者要求投降。烏重胤被耍了一次,心裏有點陰影了,開始不信,等後麵使者說塔布蘭已經殺了莫拉克,守將不願做炮灰,烏重胤才半信半疑。
為了防止重蹈覆轍,烏重胤命令城中的可軍全部繳械,出城投降。可軍為了展示誠意,完全按照烏重胤的要求,一個個走出城門,扔掉武器,然後抱頭站在一邊,唐軍全程持槍監督。
待所有可軍全部投降後,烏重胤讓人將這些俘虜綁起來,然後又派兵入城搜查一番,確認可軍是真心投降,這才放下心來。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可軍都無條件投降了,莫拉克也被殺了,烏重胤就找不出理由大開殺戒。
烏重胤最後將怨氣撒在塔布蘭身上,第二路軍在薩開短暫休整以後,留下一個扶餘團處置俘虜,然後就向西追趕塔布蘭殘軍。
為了追到塔布蘭,烏重胤派出好幾支騎兵,往西到處搜尋塔布蘭的下落。有的可軍實在不願跟著塔布蘭到處躲藏,最後有人投降唐軍,報告塔布蘭的行蹤,塔布蘭帶領兩千多人躲在第聶伯河東岸的紮波羅什一帶。
烏重胤得到這個消息,決定徹底滅掉這股可薩殘軍,挑選了好幾支精銳騎兵,分頭向紮波羅什包抄過去,隻要遇到可軍,一概擊斃。
這些部隊兩三千人一股,總共有五六股,呈一個大扇形,從東往西搜索過去,烏重胤帶著其他部隊跟在後麵,防止有漏網之魚。
唐軍抵達紮波羅什附近時,遇到這裏的可薩散兵,這些可軍看到唐軍以後驚慌不已,拚命向城內跑去。唐軍好不容易發現目標,立即緊追過去,一路上擊斃不少可軍,其他幾路唐軍聽到這邊有動靜,也向這邊靠攏。
有一股可軍直接從東門逃進城裏,還沒來得及關城門,第一波唐軍就尾隨而至,直接衝進城內。這支唐軍入城以後,就開始大開殺戒,看到可軍就射擊,有的是直接刺死。
隨著其他幾支唐軍先後入城,紮波羅什成了一個修羅場,可軍被殺的傷亡殆盡。唐軍經過一番搜尋,終於在城西發現塔布蘭,他帶著幾個親兵剛跳到一個船上,想沿著第聶伯河逃跑。
唐軍對他是一肚子怨氣,直接對著他們幾人射擊,經過好幾輪射擊,這幾個人全部死在船上,這股唐軍將船隻扣住,請烏重胤和可薩降兵過來辨認,確認就是塔布蘭可汗。
第二路軍殺了塔布蘭,烏重胤總算出了一口惡氣,同時也宣告可薩汗國滅亡,第二路軍取得了第一階段的戰果。
烏重胤聽說第一路軍在北邊已經跟羅斯軍幹起來了,覺得自己也該加快進程,在紮波羅什留下一個扶餘團,然後沿著第聶伯河北上,準備與第一路軍夾擊羅斯國。
羅斯國大公留申裏克,原本派兵重點對付北方的唐軍,沒想到南邊又來了一股唐軍,立即派出一支羅斯軍南下,企圖阻止唐軍進攻基輔。
這股羅斯軍約兩萬多人,在一個叫做科柏雅基的小城停下來,因為這裏有一條第聶伯河的支流,可以起到阻擋唐軍的作用。
第二路軍到達科柏雅基對岸以後,烏重胤發現這條河也不算很大,搭個簡易木橋就可以渡過去,但是羅軍既然選在這裏,肯定會阻止唐軍搭橋。
烏重胤算了一下,搭這種簡易木橋,花上一天就可以完成,關鍵是要排除羅軍的幹擾,烏重胤決定再略施小計,玩一個聲東擊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