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霧鎖津鄉·江東虎嘯破樊籠!

字數:7979   加入書籤

A+A-


    次日黎明,津鄉城外霧氣彌漫。
    孫策軍突然大開城門,五千餘江東步卒快速從大開的城門魚貫而出,三千水師也從水門駛出,準備沿著專門的河道駛入長江。
    孫策披重甲,手持古錠刀,立於陣前。
    晨光中,孫策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威猛。
    “弟兄們!“孫策的聲音在晨霧中回蕩,“蔡瑁援軍將至,我等已無退路!今日突破劉琦營寨,殺出血路者,賞千金、封校尉!“
    江東兵隊伍中,一個叫阿福的小兵緊張地握著斷了刃的環首刀。
    他是今年孫策攻取豫章郡後加入孫策的,是以啊福對於當前的困境,沮喪不已,要不是身邊多數都是江東老卒,對孫策有了一種盲目的信任。
    認為不管局勢再如何崩壞,有孫策將軍的帶領他們也能扭轉局勢,啊福早就逃跑了。
    這時他旁邊的一名伍長的江東老卒似乎是看出啊福心中的慌張,於是幫啊福緊了緊甲胄,低聲說:“別怕,跟著將軍衝就是了!將軍帶著咱們從吳郡打到江夏,什麽時候敗過?”
    霧氣中傳來震天的呐喊聲,孫策一馬當先,率八百親兵直衝劉琦軍前營。
    城牆之下,劉琦軍的營寨依水而建,分設三營,分別為前營、中軍、後營錯落有致。
    前營駐紮著三千縣郡兵,多是雲社、竟陵三縣的江夏郡兵。
    而中軍則是劉琦親自率領的五千襄陽精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後營毗鄰水道,不僅駐紮著黃忠率領的三千長沙水師,還設有望樓和糧倉。
    整個營寨布局嚴謹,可見布置者徐庶的用心。
    然而連日來的對峙已讓劉琦軍將士們放鬆了警惕。
    誰都不曾想到,被圍困月餘的孫策軍竟會選擇在此時突圍,更不曾想到會選擇在白日行動。
    是以,此時的劉琦軍前營的哨兵正抱著長槍打盹。
    這時漫天白霧裏,突然傳出一陣陣的馬蹄踏地的悶響,穿透霧層,傳入哨兵耳中,讓哨兵從瞌睡中驚醒。
    哨兵抬眼望去,隻見無數江東士卒從白霧中衝出,而為首的正是一馬當先的孫策,見此,哨兵正欲吹響警勺,卻在眨眼睛便被孫策一箭封侯。
    不得不說,孫策的軍事眼光獨特,徐庶在營前布置下不知多少暗哨明哨,卻被孫策趁著霧氣遮擋間一個個處理掉了。
    等被人發現時,孫策已經殺至劉琦軍前軍營前了。
    「嗚——嗚——」
    一陣陣低沉的號角聲從劉琦軍前營中響起。
    已經行知劉琦軍營前了,孫策的潛行來個出其不意的效果已經達到了。
    孫策看著己方士卒頂著稀疏的箭雨,將礙壕溝拒馬等掃除,隨後架起長梯越過營寨將劉琦軍前營的大門打開後,孫策一揮手中杆丈二長槍。
    “殺!”
    孫策大喝一聲,聲如洪鍾,緊接著,孫策一馬當先衝向劉琦軍前營,八百親兵自然是緊隨主將衝鋒。
    營內劉琦軍士卒這才被驚醒,慌亂中有的連衣甲都來不及穿戴整齊。
    幾個哨兵驚慌失措地敲響警鑼,卻被孫策張弓搭箭,連發三矢,應聲而倒。
    “踏陣!破營!”
    孫策一指長槍高呼。
    隨後縱馬往營裏麵而去,右手長槍舞動間,鮮血飛濺,接連挑飛數名倉促迎戰的劉琦軍士卒。
    左手古錠刀隨即出鞘,寒光閃過,一顆人頭衝天而起,鮮血如噴泉般湧出。
    在孫策有意識的驅趕攻殺下,混亂在劉琦軍前營逐漸蔓延,從由營寨大門處,慢慢向全營蔓延。
    “孫策來了!孫策來了!”驚恐的呼喊聲在營中回蕩。
    孫策身後的江東兵自然是沿著孫策攻殺出的口子如潮水般湧入營寨,一時間營寨內喊殺聲震天動地。
    孫策左衝右突,專挑那些正在組織抵抗的劉琦軍軍官廝殺。
    古錠刀再次揮出,一名正在集結士卒的屯長人頭落地,無頭屍體兀自立了片刻,才轟然倒下。
    “不要亂!結陣!結陣!”
    一處陷入混亂中的劉琦軍,似乎是一名軍侯站出來大聲呼喊,試圖組織起防線。
    孫策聞聲望去,策馬直衝而去,長槍如龍,直刺其咽喉。
    那軍侯試圖舉刀格擋,但卻被孫策震開兵器,一槍穿喉而過。
    槍尖從後頸穿出,帶出一蓬血霧。
    孫策隨即揮舞古錠刀,縣郡兵紛紛懼怕地連連後退,劉琦軍前營逐漸開始潰散。
    前營被孫策突襲,廝殺之聲響徹天地,位於後方中軍營內的劉琦自然是被這聲響給驚醒。
    於是,劉琦一邊在隨從的幫助下,穿戴好甲胄,一邊往望樓而去。
    “不好!”
    劉琦在望樓上看得清楚,“潰兵往中軍衝來了,要壞大事!”
    徐庶作為軍中參謀自然是對前營潰敗而感到幾分急切:“主公,前營已潰,潰兵正往中軍而來,若讓孫策趁勢驅趕衝擊中軍,則我軍危矣!”
    劉琦極目遠望,但見孫策如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血肉橫飛。
    手中長槍每次揮動都帶起一片血雨,長槍每刺必取一命。
    那些倉促組織起來的抵抗,在孫策帶著親兵的猛攻下如冰雪消融。
    如此危急關頭,唯有以同等武將對上孫策,將其按住才能止住前營潰散之勢。
    想到這,劉琦扭頭向審核喊道:
    “魏文長!即刻率你部精銳,務必給擋住孫策!”
    魏延隨即抱拳領命,眼中閃過戰意:“屬下必不辱命!”
    說完,魏延立即率五百精銳衝出中軍營寨迎上正往這而來的孫策。
    魏延部下這些士卒皆披重甲,手持大盾長刀,迅速在前方組成盾陣。
    “孫策小兒,我魏文長在此,休得猖狂!”魏延大喝一聲,長柄大刀直取孫策。
    孫策冷笑一聲,揚起手中長槍一指魏延:“區區裨將,也敢攔我?”
    回答孫策的隻有魏延手中大刀。
    二人相擊,火花四濺。
    魏延臂力驚人,硬生生接住孫策全力一擊,竟半步未退。
    孫策眼中閃過詫異,隨即更加狂猛進攻。
    趁著魏延被自己長槍壓著瞬間,左手快速拔出腰間古錠刀化作一道道銀光,向魏延周身要害襲去。
    而魏延早已看見過孫策會使用腰間古錠刀為殺招,所以魏延沉穩應對,大刀舞得密不透風,每每在關鍵時刻格開致命一擊。
    孫策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他沒想到劉琦軍中竟有如此猛將,竟能硬接自己數擊而不退。
    “好個魏文長!”
    孫策大喝一聲,手中長槍如蛟龍出海,連連刺出,“倒是有幾分本事!”
    魏延不答,隻是全力招架。
    魏延心知自己武功或許不及孫策,但隻要拖住這江東猛虎,便是大功一件。
    於是手中的大刀舞得更加密不透風。
    而有了魏延將孫策這個矛頭擋住,劉琦想阻止前營潰散之勢就簡單多了。
    就在二人酣戰之際,徐庶已然調動中軍精銳向前推進。
    襄陽精兵步伐整齊,長矛如林,盾牌如牆,一步步壓迫著江東軍的活動空間。
    同時頻發號角聲變換節奏,指揮潰散的縣郡兵向兩翼疏散,避免衝亂中軍陣型。
    徐庶站在望樓上接連下達軍令,身後的鼓點或軍號頻頻變動,如臂指揮般指揮著襄陽營銳士。
    而先一步接敵的便是雙方的箭矢,箭矢如雨點般落下,瞬間一片江東兵或襄陽銳士被射倒。
    孫策雖與魏延激戰正酣,卻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
    孫策見襄陽精兵已然列陣推進,心中暗叫不好。
    若是被敵軍穩住陣腳,自己這支孤軍深入的部隊必將陷入重圍。
    “周泰!”
    於是孫策大喝一聲,“你即刻率親兵向左翼突擊,絕不可讓敵軍成陣!”
    周泰得令,立即帶領二百親兵向左翼猛衝。
    這些親兵皆是隨孫策征戰多年的老兵,作戰勇猛,配合默契。
    一時間,左翼的襄陽兵被衝得陣腳微亂。
    然而徐庶早已料到孫策會尋機破陣,立即令旗一揮。
    中軍後排的弓弩手頓時箭如雨下,密集的箭矢射向周泰所部。
    孫策十餘名親兵應聲倒地,周泰本人也肩頭中箭,但卻被周泰一把拔掉,隨後如無事人般繼續衝殺。
    “主公,如此下去不是辦法!”
    徐盛衝到孫策身邊,一邊格開魏延的大刀,一邊急聲道,“敵軍已漸成合圍之勢,不如暫退再尋良機?”
    徐盛乃柴桑守將,官職別部司馬,此次孫策進攻江夏,自然是將柴桑兵力也一同調集,而在江夏會戰中徐盛因在戰場上勇武過人,連殺江夏士卒十餘人。
    於是徐盛便被孫策給調入自己親兵中,任周泰副手,而如今周泰不在,徐盛自然是接替周泰之職。
    比如說,要考慮主將的安危。
    聞言孫策何嚐不知形勢危急,但他更清楚,此時若退,軍心必潰。
    於是孫策咬緊牙關,長槍猛然刺向魏延:“今日有進無退!唯有擊潰劉琦中軍,方能有一線生機!”
    說罷,孫策突然發力,長槍如狂風暴雨般攻向魏延。
    這一輪猛攻出乎魏延意料,險些被長槍刺中咽喉,魏延被迫連連後退。
    趁此間隙,孫策猛地調轉馬頭,給徐盛丟下一句,“此裨將交予你了!”
    說完孫策竟直衝向劉琦中軍大旗所在:“江東兒郎,隨我斬將奪旗!”
    孫策這一衝出乎所有人意料。
    誰也沒想到,在與魏延酣戰之際,孫策竟會突然改變目標,直取中軍核心。
    “保護主公!”徐盛急令親兵上前跟隨。
    “你還是當心你自己吧!”
    魏延一個力劈華山。
    徐盛驚覺刀風襲來,急忙舉刀格擋。
    頓時徐盛虎口震裂鮮血淋漓,徐盛冷汗涔涔,再不敢分心。
    孫策不愧是有江東小霸王之稱,甩開魏延這個對手後,衝入雙方混戰中,如同如魚得水般。
    有了孫策已經數百親兵的加入,先前還焦灼的戰局,瞬間出現了變動,隻見孫策如同一把尖刀,一層一層的劃開襄陽銳士的防線。
    此時的孫策距離中軍大旗僅百餘步。
    站在望樓上的劉琦都能看清楚孫策臉上的表情了,手心不禁滲出冷汗。
    劉琦沒想到孫策如此悍勇,在如此劣勢下竟還能發起如此猛烈的突擊。
    就連一向穩坐望樓調度大軍的徐庶此時都有些驚呼。
    這小霸王非人呼,別人都是越戰越疲憊,而孫策此時卻越戰越勇。
    孫策隨後憑借自己的勇武和緊隨身旁的親兵舍生忘死的猛撲下,竟硬生生在襄陽精兵組成的盾陣上撕開了一道口子!
    孫策看也不看身旁倒下的敵軍與親兵,眼中隻有那望樓上飄揚的“劉”字大纛和旗下那個略顯文弱卻指揮若定的身影——劉琦!
    孫策染血的長槍直指劉琦所在的望樓,“劉琦小兒!納命來!”孫策咆哮如雷。
    手中長槍揮灑間血光迸濺,竟被他連人帶馬又向前突進了十餘步!
    距離望樓已不足五十步!這個距離,對於孫策這等猛將而言,已是瞬息可至!
    望樓上劉琦的親兵們都攥緊了刀,呼吸都不敢重
    “主公!危險!”劉琦身邊的護衛統領陳武大驚失色,一個箭步擋在劉琦身前,聲音急切幾乎變調,“孫策驍勇,非人力可敵!請主公速退!暫避其鋒!”
    說著,陳武便要揮手令親衛簇擁劉琦下望樓。
    “不準退!”
    劉琦猛的一揮手臂,聲音不大,卻帶著前所未有的決絕和威嚴,竟讓陳武的動作瞬間僵住。
    此刻的劉琦,麵色雖因緊張而微微發白,但眼神卻異常明亮和堅定,劉琦死死盯著樓下那個如猛虎般衝殺的身影,語速極快卻清晰無比:
    “我乃一軍主帥,係三軍之膽!此刻強敵已殺至眼前,全軍將士皆在看著我這麵旗幟!”
    “若我現在後退一步,大纛一動,軍心必然動搖潰散!”
    “而孫策不顧危險也要身先士卒踏陣,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屆時孫策便可趁勢一舉突破,驅趕我軍潰兵反衝中軍乃至後軍,屆時兵敗如山倒,才是真正萬劫不複!”
    劉琦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恐懼,斬釘截鐵道:“今日,我與將士們同在!再敢言退後者,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