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潛龍在淵 第十三章:引蛇出洞

字數:3117   加入書籤

A+A-


    魏忠賢呈遞上來的關於陝西巡撫喬應甲貪墨及東林黨人私下串聯的罪證,像兩把淬毒的匕首,靜靜地躺在乾清宮禦案的一角。朱由檢沒有立即動用它們,他在等待一個更合適的時機,一個能讓這兩把匕首發揮最大效力的契機。
    十日期限轉瞬即至。
    馮銓和崔呈秀果然如朱由檢所料,聯袂呈上了一份厚達數十頁的“條陳”。通篇皆是戶部如何艱難、兵部如何困窘的哭訴,羅列了無數看似詳實的數據,諸如各省曆年積欠稅銀幾何,邊鎮缺餉缺糧幾何,衛所空額損耗幾何,最終得出的結論無非是“非不加整頓,實乃積重難返”,隱晦地將皮球踢回給皇帝,暗示除非加派,否則別無他法。
    文華殿內,朱由檢麵無表情地聽著馮銓聲情並茂地誦讀著條陳的摘要,崔呈秀在一旁不時補充,姿態恭謹,言語懇切,仿佛他們真的已竭盡全力。
    “……陛下,非臣等不盡心,實乃國用匱乏至此,臣等縱然肝腦塗地,亦難憑空生財啊!”馮銓最後以一句悲愴的總結結束了匯報,伏地不起。
    殿內一片寂靜。隨同覲見的幾位閣臣,如黃立極、施鳳來等,皆眼觀鼻,鼻觀心,默不作聲。他們大多是閹黨或親近閹黨之人,自然樂得見皇帝吃癟,或者希望皇帝知難而退。
    朱由檢的手指輕輕敲擊著紫檀木的禦座扶手,發出篤篤的輕響,每一聲都敲在下方諸臣的心上。他沒有立刻發怒,甚至沒有去看那份厚厚的條陳,目光平靜地掃過眾人。
    “馮卿、崔卿,”他緩緩開口,聲音聽不出喜怒,“這十日,辛苦你們了。”
    馮銓和崔呈秀心中稍定,以為皇帝接受了現實,連忙道:“為陛下分憂,臣等份內之事,不敢言苦。”
    “份內之事?”朱由檢微微挑眉,語氣依舊平淡,“朕看你們,是將‘推諉塞責’四字,當成了份內之事吧?”
    兩人臉色頓時一僵。
    “條陳朕會細看。”朱由檢拿起那份奏本,隨手翻了翻,語氣轉冷,“不過,在朕細看之前,倒有一事,想先問問二位愛卿,尤其是馮尚書。”
    他目光如電,直射馮銓:“陝西巡撫喬應甲,是你的門生吧?”
    馮銓心頭猛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攫住了他,冷汗涔涔而下,伏地道:“是……臣確與喬應甲有師生之誼,然其外放為官,臣……”
    朱由檢打斷了他,從禦案上抽出幾份文書,並非魏忠賢密呈的那份,而是幾份來自陝西、途徑通政司正常呈遞的奏章和民間疾苦報告(這些是他讓王承恩特意從積壓文書中找出來的),語氣森然:“那你可知,你的這位好學生,在陝西任上,都做了些什麽?!”
    他拿起一份文書,念道:“去歲陝西大旱,朝廷撥付賑災銀三十萬兩,糧二十萬石。據三邊總督武之望奏報,實際下發到災民手中的,不足三成!其餘銀糧,皆被喬應甲及陝省上下官吏層層盤剝,中飽私囊!”
    他又拿起另一份:“更有甚者,喬應甲為掩蓋災情,防止流民衝擊西安府,竟下令封鎖通往災區的要道,致使無數饑民困死原籍,或鋌而走險,聚眾為盜!如今高迎祥、王嘉胤等巨寇麾下,多有陝地饑民,根源在此!”
    “馮銓!”朱由檢猛地將文書擲於地上,聲音陡然拔高,帶著雷霆之怒,“這就是你給朕推薦的‘能吏’?這就是你戶部所謂的‘竭力籌措’的錢糧去處?!貪墨賑款,草菅人命,逼民為盜!你告訴朕,這喬應甲,該當何罪?!你馮銓,又該當何罪?!”
    這一連串的質問,如同道道驚雷,劈得馮銓魂飛魄散。他萬萬沒想到,皇帝手中竟然掌握了喬應甲如此確鑿的罪證!而且選擇在此時發難!
    “陛下!陛下明鑒!臣……臣對此毫不知情啊!”馮銓磕頭如搗蒜,涕淚橫流,“喬應甲辜負聖恩,罪該萬死!然臣確係被他蒙蔽,臣有失察之罪,請陛下治罪!”他此刻隻想趕緊撇清關係。
    崔呈秀以及黃立極等人也嚇得跪倒在地,心中駭然。皇帝此舉,意欲何為?是隻想拿下喬應甲,還是……要借此牽連馮銓,甚至對閹黨動手?
    朱由檢看著腳下惶恐的眾人,心中冷笑。他暫時沒有動用魏忠賢提供的更詳細的罪證,就是要看看這些人的反應,也要讓魏忠賢明白,他皇帝自有耳目,並非完全依賴於他。
    “失察?”朱由檢冷哼一聲,“你一句失察,就能抵得過陝西百萬饑民的性命嗎?!就能抵消喬應甲禍國殃民之罪嗎?!”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戰戰兢兢的崔呈秀和黃立極等人,語氣稍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喬應甲罪大惡極,即刻革去陝西巡撫一職,鎖拿進京,交三法司嚴審!其家產,抄沒充公!陝省上下,凡有牽連此案之官吏,一體查辦,絕不姑息!”
    “至於馮銓……”朱由檢目光重新落回麵如死灰的馮銓身上,“身為戶部尚書,薦人不當,失察瀆職,著即革去尚書職,留京待勘!戶部事務,暫由左侍郎署理!”
    他沒有立刻將馮銓下獄,而是革職待勘,留有餘地。這是敲山震虎,而非全麵開戰。
    “臣……謝陛下隆恩!”馮銓聽到隻是革職待勘,而非立刻下獄,如同撿回一條命,癱軟在地,連連謝恩。
    朱由檢不再看他,對眾人道:“陝西之事,足為殷鑒!國事維艱,正需上下同心,革除弊政!若再有屍位素餐、貪墨營私者,喬應甲便是前車之鑒!退下吧!”
    “臣等遵旨!陛下聖明!”眾人如蒙大赦,慌忙退出了文華殿,個個後背已被冷汗浸透。
    朱由檢獨自坐在禦座上,看著空蕩的大殿,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拿下喬應甲,罷黜馮銓,這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亮劍。雖然隻是斬斷了閹黨的一條臂膀,並未傷及魏忠賢的根本,但意義重大。
    這不僅沉重打擊了閹黨的氣焰,向朝野展示了他整頓吏治、懲治貪腐的決心,更重要的是,他借此機會,將“清查虧空”、“整頓吏治”的議題,以最強硬的方式擺在了台麵上。
    接下來,就看魏忠賢和東林黨,如何接招了。他這顆石頭投下去,引出的,絕不會隻有喬應甲這一條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