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簡短朝代歌帶來的震動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A+A-


    各朝代的老祖宗們靜靜地注視著天幕中的楊幼雲,
    見她木木地坐在那裏,已經好久好久了,就像一尊木雕般一動不動。
    這場景讓老祖宗們不禁心生擔憂,
    他們相互交換著疑惑的眼神,暗自揣測這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麽狀況。
    嬴政原本正在沉思,突然捕捉到天幕中傳來 “古代文學” 幾個字,
    便立刻抬起頭來,目不轉睛地盯著天幕。
    可映入眼簾的,
    卻是楊幼雲依舊維持著之前的姿勢坐在那裏,絲毫沒有變化。
    嬴政英挺的劍眉不由得深深皺起,眉心處形成一個 “川” 字,心中泛起一絲憂慮。
    要知道,自從他命墨家那些能工巧匠仿造天幕上的桌子椅子後,
    他深知這種桌椅坐著確實比大秦原有的舒適多了。
    但即便如此,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不動,身體也是受不了啊。
    又過了好一會兒,楊幼雲才像是從沉睡中被喚醒一般,勉強回過神來。
    她緩緩地翻開了麵前的筆記,那動作顯得有些遲緩,仿佛帶著一種不情願。
    筆記的第一頁上,隻寫了一些看起來簡單的語句。
    然而,就是這些語句,卻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各朝各代皇帝們的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這些文字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往曆史長河的大門,
    每個朝代、每個帝王的故事似乎都在這簡短的語句中呼之欲出。
    皇帝們有的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震驚;有的則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楊幼雲卻隻是雙目無神地盯著這些字看了一會兒,
    然後猛地又合上了筆記本,再次擺爛,
    “提問就提問,大不了一直被提問。”
    這門課的教授讓楊幼雲簡直扶額苦笑。
    老師知識淵博,講起古代文學課來也風趣幽默得像個說書人,
    能把那些枯燥的故事和詩詞講得活靈活現,讓學生們都能沉浸其中。
    但就是愛課前提問人。
    提問不過關,下節課繼續提問,循環往複。
    雖說教授會提前劃出提問的大致內容,但是參考意義不大,
    實際被提問起來,要背的作品很多時候讓人摸不著頭腦,完全不知道會從哪個犄角旮旯裏蹦出來。
    上一學期楊幼雲基本上背了一個學期。
    不管過不過關,她真的每節課都被提問。
    各朝皇帝們見楊幼雲就開了個頭,卻沒有繼續往下講,都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些甚至急得都有些跳腳了。
    嬴政負手而立,身姿挺拔如鬆,神色冷峻而威嚴。
    他倒也沒有其他皇帝那般迫切的心情,眼眸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一生縱橫捭闔,建立起大秦帝國,自然也曾預想過王朝的更迭,知曉世間萬物都逃不過興衰的命運。
    然而,他心中始終懷著堅定的信念,那是對大秦的無限期望。
    他希望也自信大秦可以延續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在他看來,自己所建立的製度和偉業足以讓大秦帝國永垂不朽。
    西漢
    劉邦看著天幕的畫麵,突然像是找到了共鳴般,
    有些混不吝地哈哈大笑起來,邊笑邊大聲說道,
    “這種情況,要是乃公遇到,也會這麽幹,提問就提問,怕他作甚!”
    他笑得前仰後合,眼中閃爍著不羈的光芒。
    旁邊的呂雉聽了,忍不住有些嫌棄地翻了個白眼。
    她柳眉輕挑,那眼神仿佛在說 “就你行”。
    蕭何則在一旁無奈地搖了搖頭,深深地歎了口氣,對劉邦的這種態度早已習以為常。
    劉徹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銳利的光芒,他急切地說道,
    “此乃古今興衰之要略,實乃急煞朕也!”
    在角落默默記錄的司馬遷則是手撫胡須,微微點頭,目光中滿是讚歎,
    “此寥寥數語,已道盡華夏千年之脈絡,實乃精妙。”
    唐,貞觀時期
    李世民負手而立,龍袍隨風而動,他麵帶微笑卻又透著威嚴,
    “此歌雖簡,卻如史書長卷,朕的大唐亦在其中。也不知後來究竟發生了什麽。”
    明,洪武時期
    朱元璋一臉威嚴,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和好大兒對視了一眼,
    雙方都更加明確了心裏的猜測,那後麵的清恐怕就是天幕上演的甄嬛傳了。
    清
    康熙看著“王朝至此完”的字眼一時間氣血上湧,臉色漲得通紅。
    他的胸膛劇烈起伏,心中湧起無盡的悲憤與不甘。
    看著這一排兒子隻覺得不爭氣。
    慈禧太後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那保養得宜的臉上浮現出一抹輕蔑的神情,冷哼一聲道,
    “哼,這歌有何稀奇?不過是些胡言亂語罷了。我大清國勢昌盛,有祖宗庇佑,有八旗子弟守護,豈會亡?休要被這等小詞亂了心神。”
    李蓮英在旁陪笑道:“老佛爺息怒,這不過是個玩意兒,大清國運昌盛,全憑老佛爺洪福。”
    ......
    “柚子,若清,走吧去食堂吃飯,然後去操場校園跑吧。”
    淩若清滿臉疑惑地看向謝書穎,眨了眨眼睛,問道,
    “書穎,你這是怎麽了?一般周末的晚上你不都是喜歡點那家餛飩店的外賣,然後舒舒服服地在宿舍邊吃邊看劇嗎?今天怎麽突然想起來要去食堂了?”
    “你們想想,明天開始新生不就要來了嘛,而且他們還有一個月的軍訓呢。
    到時候啊,那些新生總是在我們下課之前就解散了,那食堂肯定到處都是人,我們到時候可就吃不上食堂的飯啦。
    現在趁著還沒那麽擠,多去食堂吃幾次,不然啊,接下來一個月估計得天天吃外賣吃到膩。”
    “......有道理。”
    楊幼雲也感覺不對勁,
    “那跑步是怎麽回事,你平時可是最討厭運動的。”
    “哎呀,這不是這一星期我都在拖延嘛,都忘了還有校園跑這茬。今天剛想起來,這可不能再拖了,得趕緊補救一下。”
    “行。我們走吧。”
    喜歡老祖宗們圍觀我的現代生活請大家收藏:()老祖宗們圍觀我的現代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