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此子斷不可留

字數:10188   加入書籤

A+A-


    【有一個熱門的話題:你是古代的一位大俠,苦練武功多年。
    終於滅了仇家滿門,這時你突然發現,角落裏還有一個孩子,你會怎麽做?
    網友們的回答看的人心裏暖暖的。】
    【心髒的上下左右和正中間,屁股咯吱窩、腳底板都得來幾刀,防止這人的心髒長偏。
    幹掉他之後,再仔細尋找一下,主角一般藏的都比較深。
    總之就是此子斷不可留。】
    [我可以內疚一輩子,但不能提心吊膽一輩子。]
    [哥們兒,相信我,內疚頂多10天,這都是頂天了。]
    [英雄所見略同啊,我就不能理解那些動不動內疚幾十年的人,我最多內疚兩三天。]
    項羽拍案而起,豪氣幹雲,
    “大丈夫行事,當快意恩仇!既已滅其滿門,何須再留一子?若此子日後複仇,豈不是自尋煩惱?”
    但他隨即又有些猶豫,低聲自語,
    “不過……若此子年幼無知,倒也未必非殺不可。罷了,殺與不殺,皆在一念之間!”
    [你還會內疚,我起碼開心大半年。]
    [內疚頂多吃頓火鍋,再來頓烤肉,再內疚,就吃不下了。]
    白發蒼蒼卻身姿挺拔的劍客,正手持他那柄伴隨征戰半生的寶劍,於庭院中悠然練劍。
    當他的目光不經意掃向天幕,看到那些評論時,手中劍勢猛地一頓,
    “當啷” 一聲,劍竟險些脫手落地。
    他瞪大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大聲嗬斥道,
    “這是何荒謬之言!我等苦練武功,為的是行俠仗義,怎可對一孩童下此毒手?”
    “如此行徑,與那等奸佞惡徒有何區別?”
    言罷,氣得雙手顫抖,連連搖頭。
    忽地,他又突然想起自己外出曆練的小兒子,心中開始擔憂後世人會帶壞自己的兒。
    “......後世的這些娃娃們,也忒謹慎!”
    [ 內疚啥,你先對我家動的手,有今天咎由自取。]
    [我憑什麽內疚[捂臉]他命數已盡,我幫他一把。]
    [你殺的人不多的話,肯定會內疚時間很久,畢竟記得比較清楚,當然你認識殺的人比較多的話,多半不會有這種感覺[捂臉]]
    一位在鹹陽城街邊賣餅的小販,趁著無人注意,悄悄對旁邊攤位的人低語,
    “這大俠做事也該按律法來,雖說仇家滿門該滅,可這孩子…… 若是隨意殺了,萬一犯了法,那可是要受重罰的。”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這孩子長大後複仇,又得生出多少事端。”
    路過的戍卒聽到,也忍不住插了句嘴,
    “依我看,還是得報官,讓官府來定奪,咱可不能私自做主張。”
    “咱大秦律法嚴明,官府自會有公正的處置。”
    [不光是孩子,活佛濟公裏有一集一家都被殺,他們家貓成精了給報仇]
    [所以你以為雞蛋都得搖散黃,蚯蚓都得豎著劈怎麽來的]
    [活閻王]
    [ 螞蟻窩都要澆壺開水]
    [草都要給連根鏟了[比心]]
    [院子裏的地都得鋤一遍[思考]]
    [ 假裝沒看見他,仰天大笑:“我終於報仇了!哈哈哈!”然後假裝離開,躲起來,出來一個殺一個[微笑]]
    [真閻王還得看你啊我的朋友[淚奔]]
    [ 我躲樹上,或者等幾天喬裝成路過的,進去]
    [ 忘記說了,走的時候大喊一句,我希望你記住我的聲音,之後來殺我,這個時候模仿其他人的聲音)]
    [哈哈哈哈哈好多活閻王哈哈哈哈]
    漢初
    在長安的集市上,一位老者手捋胡須,搖頭歎息道,
    “這等做法實在有違仁義啊。儒家講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孩子本就無辜,怎能因父兄之過而遭此毒手?”
    一位婦人也忍不住說道,
    “自家孩子都寶貝得不行,怎能對別家孩子下得了手喲。這孩子要是沒了,多可憐呐。”
    年輕的書生不敢說話,他倒是打心裏認同後世的評論。
    前一陣子他們還隨柚子姑娘看了幾篇後世的網絡小說呢,怎麽能給自己留那麽多隱患。
    [我在另一個評論區裏看到這樣的評論關某的大刀不斬老幼,但關某還有一把小刀]
    [ 好消息關某的大刀不斬老幼,壞消息關羽是馬弓手]
    [關某的大刀不斬老幼,但是我不姓關]
    三國
    關羽冷不丁瞧見這些評論,先是噎了一下,
    隨後眉頭微皺,長須輕顫,顯然是被這些調侃弄得有些無語。
    手中不自覺握緊了青龍偃月刀,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和傲然:
    “哼!關某的大刀確實不斬老幼,此乃仁義之舉。至於小刀……爾等倒是會編故事!”
    他捋了捋長須,
    “關某雖為馬弓手出身,但憑一身本事,縱橫天下,何須以兵器大小論英雄?”
    “爾等不姓關,倒是學得關某的口頭禪,莫非是想借關某之名逞威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羽:這些後人,倒是伶牙俐齒,竟拿關某開起玩笑來。
    不過,關某一生行事光明磊落,豈會因幾句戲言而動怒?
    隻是……這些小輩,未免太過輕浮了些。
    諸葛亮神色淡然,
    “此事需從長計議。若殺此子,雖絕後患,卻有損仁義之名;若不殺,則需妥善安置,以免日後生變。”
    他微微一笑,對身旁的劉備說道,
    “主公,若遇此事,當以德服人,教化此子,使其為己所用,豈不兩全其美?”
    [找到他蹲下來對他說,下次見麵我會殺了你
    假裝走掉,等他出來以後,忽然回頭說我們又見麵了[微笑][比心]]
    [哈哈哈哈哈哈好缺德啊]
    [ 給他一顆糖和一把刀,
    如果選了刀,證明他有殺心,此子斷不可留
    如果選了糖,證明他城府極深,此子斷不可留
    如果都選了,證明他貪欲不淺,此子斷不可留
    如果都不選,證明他一身反骨,此子斷不可留
    如果都不選,轉頭就跑,說明他不想戀戰,此子斷不可留
    如果拿起了劍想砍你,想殺了你,此子斷不可留
    他死了後,記得把周圍的啥,全部都殺了,因為還有一種叫做重生文]
    [6,孩子活吧 誰能活過你啊老登]
    一位教書先生止不住地搖頭,嚴肅道,
    “這等做法有違禮教。聖人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怎能對無辜孩童下此狠手?”
    “這不僅是俠義的缺失,更是道德的淪喪。”
    [覺得太殘忍了,把那孩子想象成ri本的,然後就覺得好多的]
    [有良心但不多]
    [清湯大老爺[淚奔]]
    [剛剛都沒有孩子,突然出現了孩子,讓我猜猜,藏起來的是哥哥還是弟弟,藏在櫃子裏了還是床底下了?[微笑]]
    [我可以老了之後歎氣悔恨,但是我不能失去變老的機會[微笑]]
    大秦
    嬴政冷哼一聲,目光如炬,
    “此子斷不可留!朕統一六國,何曾手軟?大俠既已滅其滿門,豈能因一孩童而留後患?”
    他揮袖道:“天下大勢,成王敗寇,心慈手軟者,終難成大器!”
    然而,站在一旁的李斯聽聞嬴政此言,心中卻泛起別樣的思緒。
    他微微低頭,小聲嘀咕道,
    “陛下,話雖如此,可您之前還留著那些六國餘孽呢。”
    嬴政統一天下後,並未對六國貴族趕盡殺絕,而是采取了一定的安撫與監視策略。
    如今麵對這江湖中仇家孩童的處置,卻如此決絕,讓李斯心生疑惑。
    [告訴他當年我藏的比你好,下次我們再見時我不會留手,然後離開,等他從桌底下探出頭時,我突然轉身告訴他,你好,我們又見麵了]
    [地窖應該還有個]
    [把仆人也順便滿門抄斬,因為電視裏都有仆人帶著孩子猥瑣發育最後找人麻煩]、
    西漢
    劉徹劍眉緊鎖,眼神堅定,語氣不容置疑,
    “若果是朕,匈奴虎視眈眈,國內亦有各方勢力暗流湧動。若對仇家遺孤心慈手軟,便是對自身及天下百姓的不負責任。”
    “一個孩童,在仇恨滋養下成長,他日羽翼豐滿,必成大患。”
    [餘生我會吃葷念佛,但是你的命我得要。]
    [ 吃葷念佛,還得是你啊]
    [“道德可以有遺憾,生命不能有隱患”]
    唐,貞觀時期
    李世民麵對此問題也極為果決。
    “江湖恩怨雖不同於朝堂紛爭,但道理相通。”
    “仇家滿門既滅,若留下這孩童,日後他若為複仇不擇手段,必將掀起新一輪的血雨腥風,累及無辜百姓。”
    [不能殺,他們奪舍重生,四肢打斷,眼睛弄瞎,封壇子裏,每天喂飯,讓他活著不能死[微笑]]
    明,洪武時期
    朱元璋在經曆了大明曆史衝擊,及“咱的雄英,咱的妹子,咱的標兒”的噩耗後,近期才緩過神,
    “這等仇家餘孽,就是潛藏的毒蛇,稍有不慎,便會反咬一口。”
    “斬草除根,方能讓我大明江山永固,讓子孫後代高枕無憂。”
    [收養他,然後教他武功,在他認為能殺了我的時候,我殺了他]
    [你這種做法[微笑]容易屁股開花]
    [ 行行行,這腦子就全是黃了]
    明
    馮夢龍注意到了這個故事中的教化作用,反映了社會現實和人性。
    後世子孫這些評論倒是讓馮夢龍覺得更加貼合實際。
    “此題材妙極!既有江湖恩怨的跌宕情節,又含人性抉擇之深刻命題。”
    “那大俠麵對仇家遺孤,是斬草除根,還是放下仇恨,其中蘊含著世間善惡、恩義情仇之辨,正可借此警醒世人,引人深思。”
    正在構思時,馮夢龍又猛地看到這幾條不正經的評論。
    大腦短暫地宕機了一陣後他不禁有些失笑,
    先前的靈感也衍生出了另一個黃黃的版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馮夢龍:都怪那些不正經的後世子孫!!!
    [不能殺。據我多年小說經驗,殺了就重生到某個人身上了[裂開]]
    [那就將他做成人彘養著玩吧]
    [必須堆個京觀 隻有砍頭才能保證死透 殺完在附近住三年萬一有不在家的呢]
    [ 這個評論,哈哈哈]
    [“你想念你的父母嗎?”
    “想”
    “那我送你下去見他們”
    “不想了”
    “不孝子,那我送你下去”]
    [我會想到這句話與其相信你,我更相信死人。]
    [死人也不行,屍體會說話,得用化屍水毀屍滅跡,還得把魂魄關進人皇幡]
    [《此子斷不可留》《玩不起別玩》]
    三國
    曹操眯起眼睛,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成大業者,不拘小節。”
    “若因一時心軟而留後患,日後必悔之晚矣!”
    [ 站在他麵前說:“記住我的樣子,以後來找我複仇”然後戳瞎他的眼睛;
    然後繞道他的耳朵邊:“聽清我的聲音”然後把他毒聾]
    [給他一點饅頭,加一點路費。放他走吧,看下他那個故人或者親戚收留,說明那個就是隱患,一起消除]
    [什麽叫滿門?少一個都不算滿]
    [人形雷達法,我願稱之為當代賈詡[流淚]]
    曹老板在認真嚴肅放狠話時,
    賈詡依舊不甚在意地在角落中摸魚。
    看到“當代賈詡”時,他的嘴角抽了抽。
    賈詡覺得後世人還是太謙虛了,你一言我一句,狠辣程度遠超自己。
    他的一些謀略在“禮,義”的規範下還是很收斂了,後世的那些娃娃們才是真的不管不顧。
    [ 應該放她離去 然後暗中跟隨 看看她投奔何方親友 一並除之]
    [ 我嘞個大豆,斬草除根原來是這樣的]
    [先別著急動手,抱她起來哄哄他、安撫他……
    始終不出聲說明真的藏有東西,抱著他四處轉轉、他越緊張、緊繃就說明藏在附近……]
    [ 趙氏孤兒的景象猶在眼前[發怒]]
    [讓他寫諒解同意書]
    [ 老師怎麽和你說的,寫完試卷之後再檢查三遍]
    [ 老師講的永遠不過時]
    [對了......老師還說不允許空題......]
    [滅門三要素:殺人,放火,揚灰。]
    [孩子,憎恨我吧,記住了!我是.....徐俊大哽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滾啊你,我才忘了沒多久]
    [我真服了[捂臉]]
    [我以為的評論區巴黎聖母
    現實的評論區撒旦的候選人]
    [ “說吧,你那個忠心到撇下你性命不顧的奴婢母親,把真正的小姐公子藏到哪兒了?”]
    [多年電視劇和小說的經驗,這孩子十有八九是管家的孩子,真正的少爺已經被管家帶走了…]
    [悄悄在他耳邊說你爸爸不愛你,你看他讓你來送死]
    [其實讓一個小孩一個人留下來多殘忍啊,還是齊齊整整最溫柔[泣不成聲]]
    [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
    ......
    明
    淩蒙初強調文學創作要 “適俗”,注重從現實生活中取材,滿足市民階層的文化需求。
    看著天幕上來自各個時空許多表示不讚同的彈幕,
    淩蒙初還是覺得後世子孫們的評論更有看頭,且更貼合百姓的實際。
    “將這一故事細細鋪陳,融入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與對人性的剖析......”
    “既能得到娛樂,又能有所感悟,明白世間事並非是非黑即白,充滿了複雜的考量與不得已......”
    喜歡老祖宗們圍觀我的現代生活請大家收藏:()老祖宗們圍觀我的現代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