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新手任務發,重生三十載
字數:12317 加入書籤
陽光透過樹林的縫隙,在地麵織就出斑駁的光影,微風拂過樹梢,帶著青草與泥土的清新氣息,拂過薑子牙的臉頰。他站在原地,緩緩閉上雙眼,感受著這具三十歲肉身帶來的充盈活力 —— 丹田處的靈力雖僅為 “凡人境(10/100)”,卻如同初春的溪流般清澈靈動,順著經脈緩緩流淌,滋養著每一寸筋骨;四肢百骸不再有衰老的僵硬與酸痛,每一次呼吸都能帶動胸腔順暢起伏,連視線都變得格外清晰,能看清百米外柳樹枝頭棲息的麻雀,甚至能分辨出麻雀羽毛上細微的紋路。
“這就是重生的感覺麽……” 薑子牙低聲呢喃,聲音不再是七十歲時的沙啞顫抖,而是帶著中年人的沉穩與清朗。他抬手撫摸自己的臉頰,指尖觸碰到的是光滑的皮膚,沒有了皺紋與鬆弛,隻有常年修行留下的細微薄繭。他又低頭看向自己的衣物 —— 身上穿著一件素色粗布袍,布料雖不華貴,卻幹淨整潔,腰間係著一根簡單的麻繩,麻繩末端掛著一個小小的布囊,布囊裏空空如也,隻有幾片幹枯的樹葉,想來是重生時係統隨機生成的 “初始裝扮”。
就在這時,腦海中突然響起係統冰冷的機械音,打斷了他的思緒:“宿主重生狀態確認完畢,肉身與意識綁定成功,無排斥反應。新手任務倒計時更新:2 天 23 小時 45 分。溫馨提示:製作‘直鉤魚竿’需消耗一定材料,建議宿主盡快尋找合適資源,避免延誤任務。”
薑子牙睜開雙眼,目光投向係統提示中提及的 “直鉤魚竿”。他清楚,這不僅是新手任務的核心道具,更是吸引西伯侯姬昌注意的關鍵。前世他雖在渭水河畔留下 “直鉤釣魚” 的傳說,卻因倉促準備,魚竿僅是臨時削製的普通木杆,魚鉤也隻是粗劣打磨的鐵鉤,如今有係統輔助,又有充足時間準備,他必須製作出更具 “奇異感” 的釣具,才能確保一擊即中,讓姬昌一眼記住他。
“係統,是否能解析附近可用於製作魚竿的材料信息?” 薑子牙在意識中問道。根據係統之前展示的 “信息解析功能”,或許能快速定位合適的資源。
“信息解析功能啟動,解析範圍:宿主周圍 1000 米,解析目標:可製作魚竿的木材、可製作魚鉤的金屬。” 係統機械音響起,緊接著,薑子牙的視野中突然浮現出淡藍色的半透明掃描線,如同漁網般向四周擴散,掃過樹木、岩石、泥土,最終停留在不遠處的一片柳樹林和東側的一處山坡上。
兩處被掃描線標記的區域,分別彈出淡藍色的信息框:
【柳樹林區域】
目標:百年垂柳(3 株)
材質特性:木質堅韌、紋理細膩、密度適中,不易變形、耐腐蝕
用途適配:適合製作魚竿杆身,百年樹齡木材彈性佳,可承受一定拉力
獲取難度:低(樹木位於磻溪村外圍,無專人看管,需自備砍伐工具)
【東側山坡區域】
目標:赤鐵礦脈(小型)
材質特性:含鐵量約 30%,礦石易冶煉,可鍛造為粗鐵
用途適配:適合製作魚鉤,赤鐵鍛造的鉤子硬度適中,便於打磨成形
獲取難度:中(礦石需挖掘、冶煉,需掌握基礎冶煉技巧,附近有天然石塊可作簡易熔爐)
薑子牙眼前一亮,這兩處資源恰好滿足製作直鉤魚竿的需求 —— 垂柳木質堅韌且有彈性,是製作魚竿的上佳材料;赤鐵礦雖含鐵量不算高,但足夠打造一枚小小的直鉤,且距離不遠,節省了趕路的時間。他當即決定,先前往柳樹林挑選合適的垂柳,再去東側山坡挖掘鐵礦,爭取在天黑前完成材料收集。
整理好思路,薑子牙邁開腳步,朝著柳樹林的方向走去。剛走沒幾步,他突然想起係統的 “禦風術”—— 雖然新手任務未要求使用技能,但 “禦風術” 能提升移動速度,或許能節省不少時間。他嚐試著調動丹田中的靈力,按照在係統空間中演練的步驟,將靈力沿手臂經脈匯聚至掌心,雙手快速結出 “風印”,口中默念咒語:“風隨我動,速如奔雷!”
咒語落下的瞬間,一股淡青色的風從腳下升起,輕輕托住他的身體。薑子牙隻覺得雙腳一輕,仿佛踩在柔軟的雲朵上,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前滑行。他心中一喜,連忙控製靈力輸出,將速度調整為步行的兩倍 —— 太快容易引起村民注意,太慢則失去了使用技能的意義。
就這樣,薑子牙踩著淡青色的風,沿著林間小路平穩滑行。沿途的樹木、草叢飛速向後倒退,卻聽不到絲毫腳步聲,隻有風聲在耳邊輕輕呼嘯。他一邊滑行,一邊觀察周圍的環境 —— 這片樹林植被茂密,除了垂柳,還有楊樹、樺樹、鬆樹等,林間偶爾能看到野兔、野雞等小動物跑過,遠處隱約傳來磻溪村的雞鳴聲,一派寧靜祥和的鄉村景象。
約莫一刻鍾後,薑子牙抵達了柳樹林。這片柳樹林位於磻溪村的西側,緊鄰渭水河畔,共有十餘株垂柳,其中三株樹幹粗壯,枝繁葉茂,正是係統標記的 “百年垂柳”。薑子牙停下 “禦風術”,走到最大的一株垂柳前,抬手撫摸樹幹 —— 樹幹直徑約有兩尺,樹皮呈灰褐色,紋理粗糙卻緊實,能清晰地感受到木材內部蘊含的堅韌力量。
他繞著垂柳走了一圈,仔細觀察樹枝的生長情況。製作魚竿需要選擇樹幹頂端的側枝,側枝需筆直、無彎曲、無蟲蛀,長度約七尺(約合現代 1.6 米),直徑約一寸(約合現代 3 厘米),這樣的尺寸既便於握持,又能保證魚竿的彈性。經過一番挑選,他最終選定了一根從樹幹頂端斜生而出的側枝 —— 這根側枝筆直修長,表皮光滑,沒有任何蟲蛀的痕跡,末端還帶著幾片嫩綠的柳葉,顯然生命力旺盛。
接下來是砍伐樹枝。薑子牙翻遍了身上的布囊,除了幾片幹枯的樹葉,什麽工具都沒有。他眉頭微皺,目光掃過周圍的環境,最終落在不遠處的一塊青灰色岩石上 —— 這塊岩石邊緣鋒利,形似斧頭,或許能用來砍伐樹枝。
他走到岩石旁,彎腰將岩石搬起。岩石約有三十斤重,對於前世七十歲的他來說,搬起岩石需要費很大力氣,但如今這具三十歲的肉身力量充沛,他輕鬆便將岩石舉起。他嚐試著用岩石的鋒利邊緣在垂柳側枝的根部劃了一下,岩石邊緣輕鬆切入木材,留下一道清晰的劃痕。
“可行。” 薑子牙心中暗道。他調整好姿勢,雙手緊握岩石,按照在昆侖山學習的 “劈砍技巧”,將岩石對準側枝根部,均勻發力。“哢嚓” 一聲輕響,岩石邊緣深深切入木材,木屑飛濺。他繼續發力,每隔一寸便砍一刀,確保切口平整,避免損傷樹枝的完整性。
約莫半個時辰後,隨著最後一刀落下,“哢嚓” 一聲,垂柳側枝應聲斷裂。薑子牙小心翼翼地將樹枝扛在肩上 —— 樹枝長約七尺,重量約有十斤,扛在肩上並不費力。他又在柳樹林中尋找了幾片寬大的柳葉,用麻繩將柳葉捆在樹枝的末端,當作臨時的 “標記”,便於後續加工時區分首尾。
處理完垂柳樹枝,薑子牙再次施展 “禦風術”,朝著東側山坡的方向飛去。東側山坡距離柳樹林約有三裏路程,沿途需要穿過一片農田和一條小溪。此時正值初夏,農田裏的小麥已經抽穗,金黃色的麥浪在微風中起伏,幾名農夫正在田間勞作,有的彎腰除草,有的揮舞著鋤頭鬆土,看到踩著風滑行的薑子牙,都停下手中的活計,好奇地打量著他。
“那是誰啊?怎麽腳下有風?” 一名年輕的農夫放下鋤頭,指著薑子牙的方向,對身邊的同伴說道。
“看穿著像是外鄉人,莫不是個修行者?” 同伴眯起眼睛,仔細觀察著薑子牙,“聽說昆侖山有修行者能呼風喚雨,說不定這位就是從昆侖山來的。”
“可別是騙子,前陣子村裏來了個道士,說能治百病,結果騙了張老栓家的兩吊錢就跑了。” 另一名年長的農夫警惕地說道。
薑子牙聽到了農夫們的議論,卻沒有停下腳步 —— 他如今急於收集鐵礦,沒有時間解釋,且過早暴露身份可能會給新手任務帶來變數。他隻是微微加快了 “禦風術” 的速度,快速穿過農田,來到小溪邊。
小溪寬約兩丈,水深約一尺,溪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水底的鵝卵石和遊動的小魚。薑子牙沒有繞路,而是直接踩著風掠過水麵 —— 淡青色的風在水麵上留下一道淺淺的漣漪,他的身影如同蜻蜓點水般,瞬間便到了小溪對岸。這一幕再次讓農田裏的農夫們驚歎不已,議論聲變得更加熱烈。
穿過小溪,便來到了東側山坡。這座山坡不高,海拔約有兩百丈,山坡上覆蓋著稀疏的雜草和低矮的灌木,係統標記的 “赤鐵礦脈” 位於山坡的中部,那裏的土壤呈暗紅色,與周圍的黃土壤形成鮮明對比,顯然是鐵礦暴露在外的痕跡。
薑子牙走到暗紅色土壤旁,蹲下身子,用手指撚起一點土壤 —— 土壤質地堅硬,裏麵夾雜著細小的暗紅色顆粒,放在陽光下觀察,能看到微弱的金屬光澤。他又用之前搬來的青灰色岩石,在地麵上挖了一個約一尺深的坑,坑底露出了幾塊拳頭大小的暗紅色礦石,正是赤鐵礦。
“果然是赤鐵礦。” 薑子牙心中確認。他將岩石當作鏟子,開始挖掘鐵礦 —— 赤鐵礦埋在土壤下約一尺深的地方,挖掘起來並不困難,隻是需要耗費體力。他一邊挖掘,一邊將挖出的鐵礦石堆放在一旁,挑選出雜質較少、體積較大的礦石,細小的碎石和土壤則重新填回坑中,避免留下明顯的挖掘痕跡。
挖掘鐵礦比砍伐垂柳更加耗時,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西斜,天空被染成了橙紅色,遠處的磻溪村升起了嫋嫋炊煙,空氣中傳來飯菜的香味。薑子牙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著堆在一旁的鐵礦石 —— 約莫有五十斤,足夠打造十幾枚直鉤,遠超所需數量。他滿意地站起身,將鐵礦石分成兩堆,用藤蔓捆成兩個包裹,分別扛在左右肩上。
就在這時,係統的機械音再次響起:“檢測到宿主已收集‘垂柳樹枝’‘赤鐵礦’兩種核心材料,新手任務材料收集進度:100%。溫馨提示:當前時間為傍晚時分,建議宿主盡快尋找臨時住所,避免夜間在野外停留,野外可能存在野獸、山賊等危險。”
薑子牙抬頭看了看天色,確實已經不早了。夜間在野外停留不僅有危險,也無法進行冶煉鐵礦、加工魚竿的工作。他想起之前路過的磻溪村,那裏距離渭水河畔僅一裏路程,且有村民居住,或許能找到臨時住所,甚至能借到冶煉所需的工具。
打定主意,薑子牙扛起鐵礦石,施展 “禦風術”,朝著磻溪村的方向飛去。磻溪村位於渭水河畔的平原上,共有百餘戶人家,房屋多是用泥土和茅草搭建而成,少數富裕人家則是磚木結構。此時正值晚飯時間,村裏的街道上行人不多,偶爾能看到幾個孩童在門口玩耍,或是婦人端著飯碗在門口閑聊。
薑子牙在村外停下 “禦風術”,將鐵礦石和垂柳樹枝放在一棵老槐樹下,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粗布袍,確保自己看起來不那麽 “怪異”,才邁步走進村子。剛走進村口,他便看到一位坐在門口納鞋底的老婦人,老婦人約莫六十歲,頭發花白,臉上布滿皺紋,眼神卻很慈祥。
薑子牙走上前,微微躬身行禮,語氣恭敬地說道:“老夫人您好,在下薑子牙,乃外鄉遊子,途經貴地,天色已晚,想在村裏借住一晚,不知是否方便?”
老婦人抬起頭,上下打量了薑子牙一番 —— 見他衣著雖樸素卻幹淨,言行舉止有禮,不像是壞人,便放下手中的針線,笑著說道:“原來是薑先生,快請坐。借住一晚倒是無妨,隻是老婆子家隻有一間茅草屋,條件簡陋,怕是委屈了先生。”
“老夫人客氣了,能有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好,在下感激不盡。” 薑子牙連忙說道,心中鬆了一口氣 —— 沒想到初次接觸村民便如此順利。
老婦人起身,領著薑子牙走進茅草屋。茅草屋不大,分為內外兩間,外間是廚房和客廳,擺放著一張破舊的木桌和兩把椅子,牆角堆著一些柴火;內間是臥室,擺放著一張土炕和一個舊木箱。老婦人給薑子牙倒了一碗熱水,說道:“先生一路辛苦,先喝碗熱水暖暖身子。老婆子姓王,村裏人都叫我王婆婆,先生要是不嫌棄,就叫我王婆婆吧。”
“多謝王婆婆。” 薑子牙接過熱水,喝了一口,暖流順著喉嚨滑下,驅散了挖掘鐵礦帶來的疲憊。他看了一眼牆角的柴火,又看了看外麵的天色,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 他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幫助王婆婆做些事情,既報答借住之恩,也能借此拉近與村民的關係,為後續在渭水河畔釣魚時獲得村民支持打下基礎。
他放下碗,對王婆婆說道:“王婆婆,在下略懂一些農耕知識,方才路過村外的農田,看到田裏的小麥似乎有些缺水,且雜草較多,若是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影響收成。不知村裏的灌溉設施如何?”
王婆婆聞言,歎了口氣,說道:“先生有所不知,咱們磻溪村靠渭水吃飯,灌溉全靠村裏的一條老水渠。可這條水渠已經用了幾十年,多處漏水,今年天旱,渭水水位下降,水渠裏的水根本不夠用。至於雜草,村裏的壯丁大多去城裏做工了,剩下的老弱婦孺根本忙不過來,隻能眼睜睜看著雜草和小麥搶養分。”
薑子牙心中一動,說道:“王婆婆,在下或許能想辦法修複水渠,還能教大家一種快速除草的方法,隻是需要一些工具和村民的配合。”
王婆婆眼睛一亮,連忙說道:“真的嗎?若是先生能幫村裏修複水渠,解決灌溉問題,村裏的人都會感激您的!老婆子這就去叫村長來見您!” 說著,王婆婆便起身要往外走。
薑子牙連忙攔住她,說道:“王婆婆別急,天色已晚,修複水渠的事情可以明天再議。今晚在下還有一事相求 —— 在下想打造一件工具,需要用到熔爐和鐵錘,不知村裏是否有鐵匠鋪?”
王婆婆停下腳步,想了想說道:“村裏有一家鐵匠鋪,鐵匠姓張,大家都叫他張鐵匠。張鐵匠手藝不錯,就是性子有些古怪,一般不接外鄉人的活。不過先生要是能幫村裏修複水渠,老婆子去跟張鐵匠說說,他應該會給老婆子這個麵子。”
“那就多謝王婆婆了。” 薑子牙心中大喜 —— 有了張鐵匠的幫助,冶煉鐵礦、打造直鉤就容易多了。
當晚,薑子牙在王婆婆家的土炕上休息。睡前,他進入係統空間,再次演練 “禦風術”,同時研究如何打造直鉤 —— 他在係統空間的 “技能模擬功能” 中,模擬了冶煉鐵礦、鍛造直鉤、打磨魚竿的全過程,確保每一個步驟都爛熟於心。係統空間的時間流速與外界不同,外界一小時,空間內約為十小時,因此他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模擬演練。
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薑子牙便起床了。他幫王婆婆挑了水,劈了柴,又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樹枝製作了一個簡易的 “除草工具”—— 將樹枝的一端削尖,再在尖端兩側各刻出一個小缺口,這樣既能用來鬆土,又能將雜草連根拔起,比用手拔草效率高得多。
王婆婆看到這個除草工具,嘖嘖稱奇,連忙拿著工具去村裏的鄰居家展示。很快,村裏的村民便都知道了王婆婆家來了一位 “懂農耕、會發明工具” 的外鄉先生,不少村民都來到王婆婆家,想看看這位先生的 “神奇工具”。
薑子牙借此機會,向村民們詳細講解了除草工具的使用方法,又提出了修複水渠的方案 —— 他建議村民們先將水渠中的淤泥清理幹淨,再用黏土混合石灰,填補水渠的漏洞,同時在水渠的源頭修建一個小型水壩,提高水渠的水位。這個方案既簡單可行,又不需要太多成本,村民們聽後都紛紛表示讚同。
村長是一位約莫七十歲的老人,姓趙,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他聽說薑子牙的方案後,親自來到王婆婆家,對薑子牙說道:“薑先生,您的方案確實可行,隻是村裏缺少石灰,這可如何是好?”
薑子牙早已考慮到這個問題,說道:“趙村長放心,在下知道村西的山坡上有石灰岩,隻需將石灰岩開采出來,與木材一起煆燒,便可製成石灰。在下可以教大家如何燒製石灰。”
趙村長大喜過望,當即召集村裏的壯丁,按照薑子牙的指示,前往村西山坡開采石灰岩,同時清理水渠中的淤泥。薑子牙則親自指導村民燒製石灰 —— 他選擇了一處地勢較高、通風良好的地方,用泥土搭建了一個簡易的熔爐,將石灰岩和木材分層放入熔爐中,點燃木材進行煆燒。
燒製石灰需要控製火候,火候過大容易將石灰燒糊,火候過小則無法將石灰岩完全煆燒成熟石灰。薑子牙憑借在昆侖山學習的 “火候控製” 技巧,準確判斷熔爐內的溫度,適時添加木材或通風,確保石灰的質量。
村民們看到薑子牙不僅懂農耕,還會燒製石灰,對他更加敬佩。王婆婆則趁著村民們忙碌的時候,來到張鐵匠的鐵匠鋪,向張鐵匠說明了情況。張鐵匠聽說薑子牙能幫村裏修複水渠,解決灌溉問題,果然答應幫忙打造工具,還同意讓薑子牙使用他的熔爐和鐵錘。
當天下午,水渠的淤泥清理完畢,石灰也燒製完成。村民們按照薑子牙的方案,用黏土混合石灰,填補水渠的漏洞,再在水渠源頭修建小型水壩。經過一下午的忙碌,水渠終於修複完成,渭水的水順利流入水渠,沿著水渠流向農田,滋潤著幹涸的小麥。
看著農田裏的小麥重新煥發生機,村民們都歡呼雀躍,紛紛圍到薑子牙身邊,向他表示感謝。趙村長更是拉著薑子牙的手,激動地說道:“薑先生,您真是咱們磻溪村的恩人啊!以後您在村裏有任何需要,盡管開口,村裏的人一定全力相助!”
就在這時,係統的機械音響起:“檢測到宿主獲得磻溪村村民的認可,聲望值增加 50 點(當前聲望值:60 點)。支線任務觸發:幫助磻溪村改善農耕條件,任務進度:1/3(已完成修複水渠),任務獎勵:聲望值 100 點、基礎農耕工具圖紙 ×1,任務失敗無懲罰。”
薑子牙心中一喜,不僅聲望值增加了,還觸發了支線任務,這對後續完成新手任務無疑是巨大的助力。他對村民們說道:“大家客氣了,互幫互助是應該的。接下來,在下還想教大家改良農具、合理施肥,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不知大家是否願意?”
“願意!當然願意!” 村民們異口同聲地說道,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當天晚上,張鐵匠主動來到王婆婆家,找到薑子牙,說道:“薑先生,您要打造什麽工具?跟我去鐵匠鋪吧,我這就幫您打造。”
薑子牙連忙起身,感謝道:“多謝張鐵匠。在下想打造一枚直鉤,再將這根垂柳樹枝加工成魚竿。” 說著,他將垂柳樹枝和幾塊挑選好的赤鐵礦遞給張鐵匠。
張鐵匠接過樹枝和鐵礦,看了一眼,疑惑地說道:“先生要打造直鉤?魚鉤不都是彎的嗎?直鉤怎麽釣魚?”
薑子牙笑了笑,說道:“張鐵匠有所不知,在下釣魚並非為了魚,而是為了‘釣人’。這直鉤的用處,日後張鐵匠自會明白。”
張鐵匠雖然不解,但也沒有多問,隻是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先生有自己的想法,那我就按照先生的要求打造。隻是這赤鐵礦需要先冶煉成鐵,再鍛造成鉤,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辛苦張鐵匠了,在下可以在一旁幫忙,也能快一些。” 薑子牙說道。
隨後,兩人來到張鐵匠的鐵匠鋪。鐵匠鋪不大,中間擺放著一個大型熔爐,熔爐旁是一個鐵砧,鐵砧上放著幾把不同型號的鐵錘,牆角堆放著各種鐵器和礦石。張鐵匠點燃熔爐,將赤鐵礦放入熔爐中,添加木炭進行冶煉。薑子牙則在一旁幫忙拉風箱,控製熔爐的火候。
熔爐中的溫度逐漸升高,赤鐵礦在高溫下慢慢融化,變成暗紅色的鐵水。張鐵匠用鐵鉗將鐵水從熔爐中取出,倒在事先準備好的模具中,冷卻後形成一塊粗鐵塊。接著,他將粗鐵塊放在鐵砧上,揮舞著鐵錘反複鍛打 —— 鐵錘落下,火花四濺,粗鐵塊在鍛打下逐漸變得細長、平整,最終形成一根約三寸長、半寸寬的鐵條。
張鐵匠將鐵條遞給薑子牙,說道:“先生,鐵條已經鍛打好了,接下來怎麽打造直鉤,您來指揮,我來動手。”
薑子牙接過鐵條,仔細觀察了一番,說道:“張鐵匠,麻煩您將鐵條的一端鍛打成尖狀,另一端鍛打成圓環,中間部分保持筆直即可。”
張鐵匠點了點頭,按照薑子牙的要求,繼續鍛打鐵條。他的手藝果然精湛,鐵錘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每一次落下都恰到好處。約莫半個時辰後,一枚直鉤便打造完成 —— 直鉤長約三寸,一端尖銳鋒利,另一端有一個小巧的圓環,用於係魚線,中間部分筆直光滑,沒有絲毫彎曲,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打造完直鉤,張鐵匠又幫助薑子牙加工垂柳樹枝 —— 他用刨子將樹枝的表皮刨光滑,去除多餘的枝丫,再用砂紙打磨,使樹枝的表麵更加細膩。接著,他按照薑子牙的要求,在樹枝的一端鑽了一個小孔,用於穿魚線,與直鉤的圓環相連接。
經過一個時辰的忙碌,直鉤魚竿終於製作完成。薑子牙拿起魚竿,仔細端詳 —— 魚竿長約七尺,木質堅韌,表麵光滑,握在手中手感舒適;直鉤鋒利尖銳,與魚竿連接牢固,整體看起來既簡潔又不失奇異感,完全符合他的預期。
“多謝張鐵匠,這魚竿和魚鉤打造得非常好。” 薑子牙對張鐵匠說道,心中充滿了感激。
張鐵匠笑了笑,說道:“先生客氣了,能為先生打造工具,是我的榮幸。若是先生日後還需要打造鐵器,盡管來找我。”
回到王婆婆家,薑子牙將直鉤魚竿放在桌上,再次進入係統空間。他在 “沙盤推演功能” 中,模擬了明日在渭水河畔釣魚的場景 —— 他選擇了一處靠近農田、視野開闊的青石板,坐在石板上,手持直鉤魚竿,靜靜地 “釣魚”,周圍有幾位村民在田間勞作,偶爾會看向他,卻沒有嘲笑或打擾。
“新手任務沙盤推演更新,基於當前信息(已製作直鉤魚竿、獲得村民認可),推演準確率約 85%。” 係統的機械音響起,“推演場景:明日清晨,宿主在渭水河畔指定地點釣魚,西伯侯姬昌途徑此處,看到宿主直鉤釣魚,又聽聞村民對宿主的稱讚,主動上前交談,任務成功率約 95%。”
看到推演結果,薑子牙心中徹底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明日隻需在渭水河畔靜靜等待姬昌的到來,便可完成新手任務,解鎖 “洞察術”“禦風術” 等技能,正式開啟他的封神之路。
當晚,薑子牙躺在床上,卻沒有絲毫睡意。他看著窗外的月光,思緒萬千 —— 從七十歲的瀕死老者,到三十歲的重生之人,從空有才華無處施展,到手握係統、步步為營,這短短幾天的經曆,如同一場夢幻般的奇遇。他知道,明日將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也是他封神大業的起點,他必須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不知不覺間,天已蒙蒙亮。薑子牙起身洗漱完畢,拿起直鉤魚竿,向王婆婆和村民們告別後,便朝著渭水河畔的方向走去。清晨的渭水河畔,霧氣繚繞,空氣清新,柳枝垂落,蘆葦搖曳,幾隻水鳥在水麵上嬉戲,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薑子牙按照沙盤推演的結果,來到一處靠近農田的青石板旁。青石板平整光滑,位於渭水河畔的一處高地上,視野開闊,既能看到渭水的景色,也能被途徑的行人看到。他坐在青石板上,將魚竿放在身前,沒有係魚線,也沒有掛魚餌,隻是將直鉤輕輕搭在水麵上,靜靜地等待著姬昌的到來。
陽光逐漸升起,霧氣慢慢消散,農田裏的村民們也開始了一天的勞作。他們看到薑子牙坐在青石板上釣魚,卻沒有像之前推演的那樣嘲笑,反而主動向他打招呼:“薑先生,您在這裏釣魚啊?”
薑子牙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閑來無事,在此垂釣。”
村民們沒有多問,隻是繼續在田間勞作,偶爾會看向他,眼神中充滿了敬佩。薑子牙知道,這是他之前幫助村民修複水渠、改良農具獲得的認可,也是他完成新手任務的重要保障。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新手任務的倒計時也在不斷減少。薑子牙坐在青石板上,心如止水,眼神堅定地望著渭水的遠方,等待著那位能改變他命運、也能改變天下命運的西伯侯姬昌的到來。他知道,屬於他的新生,屬於他的封神大業,即將在這片渭水河畔,正式拉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