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朝歌定新序,殘紂藏禍根
字數:6354 加入書籤
牧野之戰的捷報傳遍天下時,朝歌城的上空正飄著初秋的細雨。雨絲落在斑駁的宮牆上,衝刷著曾經象征商紂暴政的痕跡,也為這座剛剛經曆戰火的城市,帶來了一絲寧靜。薑子牙與姬昌率領西岐官員走進朝歌王宮時,膠鬲等內應官員已率領百姓在宮門外等候,他們手中捧著剛收獲的粟米與布匹,臉上滿是對新生活的期盼。
“西伯侯、薑先生,朝歌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仁政的曙光!” 膠鬲快步上前,將手中的粟米遞到姬昌麵前,“這是咱們用西岐改良農具種植的新粟米,顆粒飽滿,比往年的產量提升了三成。往後有您二位在,朝歌百姓再也不用怕餓肚子了!”
姬昌接過粟米,放在手心仔細端詳,眼中滿是感慨:“百姓安居樂業,便是天下最大的幸事。膠鬲大夫,你與其他官員為推翻暴政立下大功,西岐定不會虧待你們。接下來,還需你們協助重建朝歌秩序,讓百姓盡快恢複生產生活。”
薑子牙環顧四周,發現王宮內外雖有戰後的痕跡,卻並無混亂景象 —— 內應官員早已組織百姓清理戰場、修補房屋,甚至在王宮廣場上搭建了臨時的 “救濟棚”,為無家可歸的百姓提供食物與住處。他滿意地點點頭,對膠鬲說道:“膠鬲大夫,你先統計朝歌城內的人口、糧草與房屋情況,明日咱們召開‘朝歌治理大會’,敲定具體的重建方案。另外,派專人看守鹿台,裏麵的財寶與糧草暫時封存,待天下諸侯大會召開後,再統一分配,用於各地的重建與農耕推廣。”
膠鬲領命而去,其他內應官員也紛紛行動起來。薑子牙與姬昌走進王宮大殿,殿內的寶座已被暫時移至一側,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巨大的木桌,上麵擺放著朝歌城的地圖與各類文書。姬發、芮良夫、薑嫄與南宮將軍等人早已等候在此,看到薑子牙與姬昌進來,紛紛起身行禮。
“先生,叔父,” 姬發率先開口,將一份文書遞過來,“這是牧野之戰的傷亡與俘虜統計 —— 西岐軍與諸侯聯軍共傷亡五百餘人,朝歌軍傷亡三千餘人,俘虜五千餘人。咱們已將俘虜集中關押在朝歌城外的營地,其中大部分是被強行征召的百姓,不少人表示願意加入反紂聯盟,或回家務農。”
薑子牙接過文書,仔細翻閱後說道:“被俘的百姓若願回家,便發放足夠的糧食與種子,讓他們盡快恢複農耕;若願加入聯盟,需先進行三個月的訓練,再分配到各支部隊。另外,陣亡士兵的家屬要給予優厚的撫恤 —— 西岐士兵的家屬發放五十石糧食與十匹布,諸侯聯軍士兵的家屬按各自諸侯國的標準發放,費用由西岐暫時墊付,待天下諸侯大會後再統一結算。”
南宮將軍上前一步,補充道:“先生,商紂逃亡時帶走了五百餘名親信,其中包括費仲與尤渾。咱們已派斥候沿商紂可能逃亡的路線追擊,目前得知他們向朝歌以北的‘太行山區’逃去。那裏地形複雜,易守難攻,且有不少商紂之前分封的‘方國’,恐會收留商紂。”
薑子牙眉頭微皺,激活 “謀略推演”,虛擬麵板上立即顯示出太行山區的地形與方國分布 —— 太行山區共有五個方國,分別是 “黎國”“邶國”“墉國”“衛輝國” 與 “共國”,其中黎國與邶國的國君是商紂的親信,曾多次參與鎮壓百姓起義。推演結果顯示,商紂逃往黎國的概率高達 70%,且有 80% 的可能會聯合黎國、邶國的兵力,伺機反撲。
“看來商紂並未放棄複仇之心。” 薑子牙關閉麵板,對南宮將軍說道,“你派兩千精銳士兵,由石厚率領,前往太行山區周邊駐守,密切監視黎國與邶國的動向。若發現商紂的蹤跡,先不要貿然進攻,立即傳回消息,咱們再製定應對策略。另外,讓阿禾安排情報員潛入太行山區,收集商紂與方國的聯絡情況,務必摸清他們的動向與兵力。”
南宮將軍領命而去。薑子牙轉身對姬昌說道:“西伯侯,商紂雖逃亡,但太行山區的方國仍是隱患。咱們需盡快召開天下諸侯大會,凝聚諸侯力量,一方麵推廣仁政與農耕,另一方麵加強對殘餘勢力的防範,防止商紂卷土重來。”
姬昌點頭讚同:“先生說得是。明日咱們先召開朝歌治理大會,敲定重建方案,再派使者前往各路諸侯處,通知他們一個月後在朝歌召開天下諸侯大會。”
次日清晨,“朝歌治理大會” 在王宮大殿召開,朝歌的內應官員、西岐的核心官員與部分諸侯代表齊聚一堂。會上,薑子牙提出 “三步治理方案”:第一步,“安撫民生”—— 未來一個月內,為朝歌百姓發放糧食與種子,修複受損的房屋與水渠,恢複農耕生產;第二步,“整頓吏治”—— 選拔賢能的官員擔任朝歌各級官職,廢除商紂時期的苛捐雜稅與嚴刑峻法,推行西岐的律法與政策;第三步,“推廣新政”—— 在朝歌開設 “農耕學堂” 與 “律法學堂”,由西岐學宮的學子任教,向百姓傳授農耕技術與律法知識,為後續在天下推廣新政積累經驗。
方案得到了所有人的讚同,膠鬲主動請纓負責 “安撫民生”,芮良夫負責 “整頓吏治”,薑嫄則負責 “推廣新政”。大會結束後,各項工作立即展開 —— 農耕學堂與律法學堂很快在朝歌城內開課,學子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百姓講解知識,不少百姓課後還圍著學子們提問,場麵十分熱鬧;修複房屋與水渠的工匠們也幹勁十足,百姓們紛紛主動幫忙,原本預計一個月完成的修複工作,不到二十天便已基本完成。
與此同時,前往各路諸侯處的使者也陸續傳回消息 —— 除了已加入反紂聯盟的諸侯,還有十幾個小諸侯主動提出加入,甚至連之前保持中立的 “齊國”“魯國” 也派使者前來,表示願意參加天下諸侯大會,支持西岐推行仁政。
然而,就在朝歌重建有條不紊推進、天下諸侯大會即將召開之時,太行山區傳來了令人擔憂的消息 —— 石厚率領的士兵在黎國邊境發現了商紂的蹤跡,且黎國與邶國正在秘密集結兵力,黎國國君還派人前往其他三個方國,試圖聯合他們共同對抗西岐。更令人警惕的是,阿禾的情報員傳回消息,商紂已派人前往東夷,聯絡尚未投降的叛軍殘餘勢力,承諾 “若能擊敗西岐,便將東夷的三座城池分封給叛軍首領”。
“商紂這是想聯合太行方國與東夷叛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咱們。” 薑子牙看著情報員傳回的密信,臉色變得凝重,“太行山區地形複雜,方國兵力雖不強,卻熟悉地形,若他們發動襲擾,會嚴重影響天下諸侯大會的召開;東夷叛軍雖已元氣大傷,但仍有兩千餘人,若與方國聯手,後果不堪設想。”
姬昌坐在一旁,眉頭緊鎖:“先生,天下諸侯大會還有十日便要召開,此時若分兵應對太行方國與東夷叛軍,恐會分散兵力,讓商紂有機可乘。咱們該如何應對?”
薑子牙沉思片刻,激活 “謀略推演”,結合當前局勢製定應對方案:“咱們可采取‘震懾為主,防範為輔’的策略。第一步,派使者前往太行山區的五個方國,告知他們天下諸侯大會即將召開,若黎國與邶國敢聯合商紂作亂,西岐將率領諸侯聯軍徹底消滅他們;同時,讓石厚率領的士兵在黎國邊境舉行‘軍事演習’,展示青銅連弩與青銅鎧甲的威力,震懾方國。第二步,派蔡國諸侯率領後衛軍前往東夷,與當地投降的叛軍首領聯絡,承諾‘若能協助平定殘餘叛軍,便免除東夷三年的貢賦’,讓他們協助防範殘餘叛軍的襲擾。第三步,在天下諸侯大會上,正式成立‘諸侯聯防聯盟’,約定‘一國受敵,多國支援’,讓商紂與方國不敢輕易作亂。”
姬昌與眾人紛紛讚同,方案立即付諸實施。派往太行方國的使者很快傳回消息 —— 衛輝國與共國明確表示不會支持商紂,還願意協助西岐監視黎國與邶國的動向;黎國與邶國雖未明確表態,但在看到石厚軍隊的 “軍事演習” 後,暫時停止了兵力集結,顯然是有所忌憚。前往東夷的蔡國諸侯也傳來捷報 —— 當地投降的叛軍首領為了免除貢賦,主動率領士兵圍剿殘餘叛軍,已斬殺叛軍首領,俘虜殘餘士兵,東夷的隱患基本解除。
隱患暫時消除,天下諸侯大會如期召開。朝歌王宮廣場上搭建了一座巨大的 “諸侯台”,台上擺放著象征天下統一的 “九鼎”(由西岐工匠用青銅打造,代表九州),台下按諸侯封地方位劃分區域,各路諸侯率領親信依次入場,旗幟飄揚,人聲鼎沸,一派熱鬧景象。
大會開始後,姬昌走上諸侯台,手持 “同心玉圭”,聲音傳遍廣場:“諸位諸侯,今日咱們在此召開天下諸侯大會,一是為了慶祝推翻商紂暴政,二是為了共同商議天下治理之策,推行仁政,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諸侯們紛紛歡呼,廣場上響起震天的掌聲。隨後,薑子牙走上台,展開一幅巨大的 “天下農耕與律法推廣圖”,向諸侯們詳細介紹西岐的新政:“咱們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在天下推廣改良農具與‘作物輪作’技術,讓糧食產量提升三成以上;同時推行統一的律法,廢除苛捐雜稅,減輕百姓負擔。另外,成立‘諸侯聯防聯盟’,約定各國定期交流軍事與農耕技術,若遇外敵入侵或內部叛亂,各國需出兵支援。”
諸侯們紛紛表示支持,齊國諸侯率先說道:“西岐的新政利國利民,齊國願率先推廣農耕技術與律法,還願出資修建從齊國到西岐的‘通商大道’,方便各國交流物資。”
魯國諸侯也站起身:“魯國願意派遣學子前往西岐學宮學習,學成後回國開設學堂,推廣西岐的知識與技術。另外,魯國儲存的糧食可支援太行山區的百姓,幫助他們恢複生產。”
其他諸侯也紛紛表態,有的願意提供武器支援,有的願意派遣工匠協助修建水利,有的願意減免周邊小國的貢賦。大會上,諸侯們共同簽訂了《天下諸侯盟約》,約定 “推行仁政、互通有無、共同防禦”,還選舉姬昌為 “天下諸侯盟主”,薑子牙為 “天下軍師”,負責統籌天下的治理與防禦。
盟約簽訂後,姬昌與薑子牙率領諸侯們來到鹿台,打開封存的財寶與糧草。薑子牙將財寶按諸侯的貢獻大小分配給各國,用於各地的重建與新政推廣;糧草則一部分發放給百姓,一部分儲存起來,用於應對可能的自然災害與戰爭。諸侯們看著公平分配的財寶與糧草,對姬昌與薑子牙更加敬佩,天下諸侯聯盟的凝聚力也愈發強大。
然而,就在天下諸侯大會圓滿結束、諸侯們陸續返回封地之時,太行山區傳來了一則令人警惕的消息 —— 石厚的士兵在黎國邊境發現了一批神秘的 “商人”,他們攜帶大量的黃金與武器,與黎國國君秘密會麵。情報員偷聽得知,這些 “商人” 是商紂派來的使者,帶來了商紂的承諾:“若黎國能聯合邶國與其他方國,在明年春耕時發動進攻,商紂便會從北方的‘鬼方’借兵,共同擊敗西岐,事成後將朝歌封給黎國國君。”
石厚立即將消息傳回朝歌,薑子牙看完密信後,臉色變得凝重。他激活 “謀略推演”,發現商紂與鬼方的聯絡已有數月之久,鬼方是北方的一個強大部落,以騎兵作戰為主,戰鬥力極強,且與商紂有舊交。若商紂真能借到鬼方的兵力,再聯合太行方國與東夷殘餘勢力,明年春耕時發動進攻,西岐與諸侯聯盟將麵臨嚴峻的挑戰。
“看來商紂的複仇計劃,比咱們想象的更周密。” 薑子牙將密信遞給姬昌,“咱們不能掉以輕心,需盡快做好應對準備。第一步,讓石厚繼續監視黎國與邶國的動向,派更多情報員潛入鬼方,收集他們的兵力與動向;第二步,通知諸侯聯盟加強防禦,尤其是與太行山區、東夷接壤的諸侯國,要提前儲備糧草與武器,訓練士兵;第三步,加快青銅武器的研發與生產,張鐵匠的團隊已在研發‘青銅戰車’,若能在明年春耕前生產出一百輛,便能有效對抗鬼方的騎兵。”
姬昌接過密信,眉頭緊鎖:“商紂賊心不死,竟想聯合鬼方作亂。先生,咱們是否要在今年冬季主動進攻太行山區,徹底消滅商紂的殘餘勢力?”
薑子牙搖搖頭:“冬季天氣寒冷,太行山區地形複雜,不利於進攻,且諸侯們剛返回封地,需時間推廣新政與訓練士兵,此時進攻會分散精力。咱們不如趁冬季加強防禦與準備,明年春耕時,待商紂與方國發動進攻,再率領諸侯聯軍一舉將他們殲滅,永絕後患。”
姬昌點頭讚同,立即下令執行薑子牙的方案。南宮將軍親自前往西岐的鍛造工坊,督促張鐵匠加快青銅戰車的研發;阿禾則挑選最精銳的情報員,偽裝成牧民潛入鬼方;姬發與芮良夫則前往各諸侯處,協助他們訓練士兵、儲備糧草。
朝歌城內,百姓們正忙著準備過冬的物資,農耕學堂與律法學堂仍在開課,孩子們在廣場上嬉戲打鬧,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薑子牙站在朝歌城的城樓上,望著遠方的太行山區,手中緊握的直鉤魚竿傳來陣陣 “封神之力”,仿佛在提醒他 —— 和平的背後,仍隱藏著危機;封神大業雖取得重大勝利,卻尚未完成。
“商紂,明年春耕,便是咱們的最終對決。” 薑子牙心中默念,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你若敢再犯,西岐與諸侯聯盟定能將你徹底消滅,讓天下百姓永享太平。”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太行山區的山峰上,也灑在朝歌城的每一個角落。一場新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而西岐與諸侯聯盟,已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封神大業的最終篇章,即將在明年春耕的戰場上,拉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