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父子通話,這就是家人

字數:5026   加入書籤

A+A-


    “督軍,薊榆鐵路熱河段到手了?”
    馮永掛斷電話之後,李中廷興奮的問道。
    馮永點了點頭,說道:“薊榆鐵路熱河段到手,咱們才是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
    “得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老頭子。”
    這年頭,打跨省的長途電話,得經過層層轉接。
    足足得了十來分鍾之後,電話總算接通了。
    “媽了個巴子的!”
    “臭小子,你可算想起來給老子打電話了!”
    電話那頭,傳來馮德林罵罵咧咧的聲音,卻讓馮永感覺到無比的親切。
    “爹,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薊榆鐵路熱河段我已經搞到手了,我和曹三商量好了!”
    “咱們在熱河成立薊榆司令部熱河分部,由咱們的人擔任薊榆鎮副使,負責薊榆鐵路熱河段的一切事宜。”馮永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馮德林。
    馮德林愣了足足三五秒鍾,聲音哽咽道:“你小子,人在上滬,還得操心著東四省的事情。”
    “是你老子沒本事,幫不到你什麽......”
    馮永趕忙打斷馮德林的話,說道:“爹,你這說的什麽話!”
    “怎麽當上了東四省巡閱使了,反倒是沒心氣了?”
    父子倆正聊著,電話裏傳來江夫人和馮瑾如的聲音。
    “永兒,在上滬吃的慣嗎?”
    “大哥,上滬好玩嗎?”
    “天冷了,你可千萬別著涼。”
    “大哥,上滬是不是像別人說的一樣,晚上都不關燈的!”
    ......
    ......
    江夫人和馮瑾如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問著。
    “男人聊國家大事呢!”
    “你們這些女人,瞎摻和什麽?”馮德林不耐煩的說道。
    江夫人瞪了馮德林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什麽國家大事,也比不了永兒吃飽穿暖重要。”
    “永兒,那個上滬督軍要是幹的不順心,咱就不幹了!”
    “回濱江來,這才是咱家。”
    “娘不求你有多大出息,就求你能平平安安的!”
    江夫人最後說了一句之後,帶著馮瑾如離開。
    “娘,我還沒和我哥單獨說話呢!”
    “你別拽我......”
    馮瑾如不想走,被江夫人硬拽著離開了。
    江夫人那是懂大體,識大局的人。
    他知道,兒子和丈夫聊的都是政務,軍情這些國家大事,不是他們這些女人能摻和的。
    “爹,整軍的事情得繼續,不能我走了之後,就停下來。”
    “整備了咱家軍隊之後,七叔他們的軍隊,也得挨個整備。”
    “軍隊是咱們安家立命的本錢,必須得保證軍隊的戰鬥力。”馮永朝著老爹叮囑道。
    馮德林應道:“爹知道,你都把飯喂到爹嘴裏了,爹還能不知道嚼,不知道咽嗎?”
    馮永繼續叮囑:“兵工廠的事情,也得加快進度了!”
    “我從高盧國用廢鋼鐵的價格,買了一批損毀的重武器。”
    “很多武器,我估摸著修修補補還能用。”
    “正好等七叔他們的軍隊整備完畢之後,把這批裝備補充上去。”
    馮德林應道:“兵工廠這件事,老韓幹的漂亮。”
    “三座兵工廠,兩萬多台設備,六萬來工人,指揮的妥妥當當的。”
    “我聽說,最近在仿製坦克來著。”
    馮永十分重視兵工廠的建造,在兵工廠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別的軍閥都是向各國購買武器,馮永卻一直堅持以造為主。
    在輕武器上,東四省基本可以自給自足了。
    重武器,以及部分先進武器,也都在緊鑼密鼓的仿造,研究。
    東四省的兵工廠,最牛逼的部門,就是皮尺部。
    拿著個破皮尺挨個量,愣是能仿製出個七七八八。
    仿製為主,能夠讓東四省少走很多彎路。
    島國能夠通過十五年的明治維新,一躍從弱國變成列強。
    馮永相信,龍國也一定能夠做到。
    馮永叮囑完了之後,馮德林問道:“薊榆鎮守副使的人選你想好了嗎?”
    馮永略微斟酌,說道:“老袁的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一旦他有個三長兩短,龍國就徹底亂套了。”
    “到時候,這薊榆鎮守副使就是咱們奉係的先鋒官。”
    “薊榆鎮守副使必須得由一個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人來擔任。”
    馮永這句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話一出,馮德林他們那些老派的人,基本就都可以排除了。
    老派這些人,打仗都是當年的綠林打法,靠著人多勢眾,一腔熱血往前衝。
    一群土匪出身的人,大字不識一籮筐,很難懂什麽戰術兵法。
    “那就讓鄧宣去吧!”
    “這小子上過軍校,打仗很有一套。”馮德林說出一個人選。
    在馮永的思想灌輸之下,馮德林開始重用年輕軍官,讓他們掌握實權。
    對於那些跟隨自己打天下的老派軍官,則是給虛職,給錢。
    “行!”
    “就他了!”馮永答應下來。
    爺倆聊完正事之後,馮德林問道:“快過年了,還回來過年嗎?”
    “哎!”
    馮永歎了口氣,說道:“今年過年肯定是回不去了!”
    “上滬一攤子事情,等著我辦呢!”
    “上滬是個硬骨頭,想啃下來,沒那麽容易。”
    “過完年,就要收稅了,”
    “上滬的這幫資本家,和南方軍閥聯盟勾聯太深。”
    “想從這幫資本家手裏把錢收上來,難上加難。”
    自從上次孔翔飛利用青幫搞事,被馮永平息之後,孔翔飛可一直安靜到現在。
    以馮永對孔翔飛的了解,這家夥絕對不會這麽老實。
    王勇江已經開始核查上滬這些公司的賬目,年後就會開始收稅。
    馮永估摸著,孔翔飛這是在憋大招呢!
    他肯定要在過年前,搞出大動作。
    迫使馮永和他們和談,接受他們的利益方案。
    即便不能迫使馮永和他們議和,也能延緩核查賬目,收稅的時間。
    上滬的鬥爭處於關鍵時刻,馮永肯定不能在這個時候回東四省。
    聽到馮永不回來過年,馮德林有些失落,卻不忘叮囑道:“一個人在上滬,凡事都要小心。”
    “南方軍閥聯盟這群人,打仗不怎麽得,玩心眼一個比一個強,千萬別著了他們的道。”
    “媽了個巴子的,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老子也不過了,三十萬奉軍出關,幹他娘的!”
    馮德林這話,說的馮永心裏暖暖的,“爹,你就放心吧!”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我既然來上滬當這個督軍,就有把握鬥得贏他們。”
    爺倆又聊了一會家長裏短,馮德林揉了揉發酸的眼角說道:“那就這!”
    “出門在外,萬事小心為上。”
    “過年記得吃餃子,有時間了,給你娘打個電話,報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