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字數:8280   加入書籤

A+A-


    蘇婉晴和阿音都看呆了。
    她們完全沒搞清楚謎底是如何來的。
    隻覺得這兩人解題如同信手拈來不費吹灰之力。
    心中滿是震撼與佩服。
    “公子和秦姐姐真厲害!”
    阿音由衷讚歎。
    蘇婉晴也笑著點頭。
    猜燈謎的熱鬧過後。
    四人隨著人流。
    來到臨淮河邊。
    河麵上。
    點點燭光隨波蕩漾。
    無數承載著祈願的花燈順流而下。
    匯成一條流動的星河。
    映照著天上的銀河。
    美不勝收。
    “我們也去放燈吧!”
    阿音早已按捺不住,雀躍道:
    “姐姐!我們去那邊!那邊人少些!”
    她指著下遊一處稍顯僻靜的河灘。
    蘇婉晴看著阿音,又看了看秦明月,湊到顧銘耳邊悄悄說道:
    “我去看著阿音,你好好陪陪秦小姐說會話,加油!”
    隨後不等顧銘反應,就跟著阿音跑到了河灘邊。
    蹲下身,開始擺弄她們的花燈,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
    岸邊。
    隻剩下顧銘和秦明月。
    兩人並肩而立。
    望著河麵上璀璨的燈河。
    晚風拂過。
    帶來水汽和遠處隱約的笑語聲。
    氣氛一時有些靜謐。
    顧銘側過頭,看著秦明月。
    她手中還拿著那盞蓮花燈。
    燭光透過燈罩。
    在她清冷的臉上投下柔和的光影。
    顧銘從袖中,緩緩取出一個小小的花燈。
    那花燈造型別致。
    是隻展翅欲飛的青鸞。
    用素白的宣紙糊成。
    骨架精巧,顯然是自己做的。
    秦明月的目光被這小巧的花燈吸引。
    她微微側目看向顧銘。
    顧銘將青鸞燈遞到她麵前,聲音溫和:
    “這個是我自己做的,本想替人放了。”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秦明月臉上。
    “但既然遇到了正主。”
    “還是你自己來吧。”
    秦明月愣住了。
    她看著那盞小小的青鸞燈。
    清冷的眸子第一次清晰地映出愕然。
    那句“正主”讓她心頭猛地一跳。
    她伸出手,接過了那盞青鸞燈指尖有些微不可察的輕顫。
    表麵上。
    她依舊維持著那份清冷。
    仿佛不甚在意。
    唇角卻不受控製地。
    向上揚起了一個小小的弧度。
    那笑容如同冰山上驟然綻放的雪蓮清冽。
    卻帶著驚心動魄的明媚燦爛。
    顧銘瞬間被這笑容定在了原地。
    心神搖曳。
    秦明月低頭仔細端詳這青鸞燈。
    透過宣紙燈壁。
    隱約可見燈內底部似乎還放著一張折疊的字條。
    字跡被燈壁和燭光模糊。
    隻能辨認出最末的筆畫。
    她下意識地轉動花燈。
    想看清燈壁遮擋下的內容。
    燈影晃動。
    燭光透過紙麵。
    那些字跡卻更顯朦朧。
    無論她如何調整角度,視線始終被阻隔。
    隻能勉強看到被光影切割開的最後兩個字——
    “暮暮”。
    想看全。
    就隻有把花燈拆了,撕開這精巧的燈壁。
    她盯著那兩個字。
    “暮暮……”
    她低聲重複,心尖像被什麽輕輕撓了一下:
    “裏麵……寫的什麽?”
    她終是沒忍住,抬眸看向顧銘。
    顧銘將她的小動作盡收眼底。
    見她被吊起了胃口,又忍不住想逗逗她。
    他故意搖了搖頭:
    “不能說。”
    眼底卻藏著明晃晃的笑意。
    “想知道?”
    他向前略傾身。
    聲音壓低了些。
    帶著點誘哄的意味:
    “求我,就告訴你。”
    秦明月瞬間僵住。
    求他?
    她秦明月何時求過人?
    臉上的熱度“騰”地升起。
    比手中的燭火還燙。
    羞惱瞬間壓過了好奇。
    她猛地別開臉。
    “誰要求你!”
    “不說便罷!”
    她不再看顧銘。
    轉身徑直走向河岸。
    顧銘看著她清冷的背影。
    那微微繃緊的肩線。
    他摸了摸鼻子。
    好像……逗過火了?
    他緊跟幾步。想解釋。
    秦明月卻已走到水邊。
    手臂一伸,幹脆利落地將手中的青鸞花燈放進了流淌的河水中。
    青鸞燈落入水麵,輕輕晃了一下。
    隨即被水流溫柔地托起。
    帶著那未拆封的秘密。
    緩緩飄離岸邊。
    秦明月看著它飄走。
    她微微揚著下巴。
    維持著那份清冷孤高。
    仿佛方才的一切都未發生。
    “阿音!走慢點,別被擠著了!”
    蘇婉晴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帶著輕鬆的笑意。
    她們也放完了自己的花燈,正朝這邊揮手。
    “放好了嗎?”
    “快來!我們去前麵看看!”
    秦明月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那點微瀾。
    她不再看顧銘,也不再看河麵上那盞漸行漸遠的青鸞燈。
    對著蘇婉晴和阿音微笑著說道:
    “天色不早了,我該回了。”
    她目光掃過身後的丫鬟和侍衛,示意他們準備離開。
    “秦姐姐再見!”
    阿音脆生生地道。
    秦明月對她露出一絲極淡的笑意。
    目光掠過顧銘時,卻如同掠過空氣。
    沒有絲毫停留。
    隨後秦明月帶著下人轉身離開。
    很快便消失在湧動的人潮裏。
    顧銘站在原地。
    看著秦明月決然離去的背影。
    又低頭看向河麵。
    那盞小小的青鸞燈。
    混入了下遊成百上千的花燈之中。
    燭火一點。
    在閃爍的燈河裏。
    顯得如此渺小。
    正隨波逐流。
    飄向更遠的下遊。
    他摸了摸下巴無奈地笑了笑。
    蘇婉晴和阿音走到他身邊。
    “秦姐姐怎麽了?”
    阿音看著秦明月消失的方向,有些不解:
    “看著……好像不大高興?”
    顧銘收回目光。
    “沒事。”
    他笑了笑,伸手揉了揉阿音的腦袋。
    “我們也回家吧。”
    “時辰不早了。”
    蘇婉晴點頭,挽起顧銘的手臂:
    “走吧。”
    顧銘牽著阿音。
    三人離開了喧囂的河岸。
    融入歸家的人流。
    夜色漸深。
    臨淮河畔的喧囂漸漸散去。
    隻餘滿河星火,無聲流淌。
    天臨府的花燈節自有定規。
    為防堵塞河道或引發火患。
    所有花燈隻能在官府劃定的固定河段施放。
    待到散場之時,便有小吏駕著小舟在指定河段打撈。
    將那些尚未沉沒的花燈統一回收。
    幾艘小船在河麵上穿梭。
    小吏們手持長杆網兜。
    熟練地將一盞盞形態各異的花燈撈起堆放在船艙內。
    燭淚早已凝固。
    燈紙也大多被河水浸得半濕。
    這些回收的花燈,連同燈內承載著無數祈願的字條。
    並不會隨意丟棄。
    而是會收集起來。
    最終懸掛在臨淮河下遊那棵據說有數百年樹齡、被視為祥瑞的古老神樹之上。
    讓心願得以長久安放。
    被秦明月放入水流的那盞青鸞燈。
    因其骨架精巧,也完好地漂浮到了下遊。
    被官差的網兜打撈了上來。
    混在一堆花燈之中被帶回了府衙庫房。
    庫房內。
    燈火通明。
    幾個小吏正忙著整理回收的字條。
    準備在第二天送往神樹懸掛。
    一個小吏拿起那盞青鸞燈。
    燈身已有些濕軟。
    他小心地拆開燈壁,取出了裏麵那張折疊的字條。
    宣紙堅韌。
    墨跡雖有洇染,卻依舊清晰可辨。
    小吏展開字條。
    一行飄逸的行書映入眼簾: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咦?”小吏輕咦一聲。
    反複看了兩遍,忍不住點頭,隨後將這字條與其他祈願紙一起放入預備懸掛的竹籃中。
    “真是寫得一手好字。”
    他不懂詩詞,隻是單純地覺得這字寫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