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六王畢,四海一!大秦鎮華夏,祖龍現世會群仙
字數:5112 加入書籤
洪荒主世界,戰國風雲激蕩二百餘載。自秦孝公用商鞅變法奠基,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秦王史稱“奮六世之餘烈”),皆夙興夜寐,勵精圖治,將“法治”精神與“耕戰”國策深入骨髓,秦國這台恐怖的戰爭機器早已磨礪得鋒芒畢露,其“皇朝”氣運日益熾盛,那黑色玄鳥虛影愈發凝實,羽翼間已隱現龍紋,睥睨東方。
而承載著異時間線祖龍帝王殘魂的秦王政,自十三歲即位,鏟除權臣嫪毐、呂不韋,獨攬大權後,便展現出與其年齡不符的雄才大略與冷酷決斷。他並非簡單的祖龍複生,而是異時間線祖龍那蘊含了“統一”執念與“帝道”本源的殘魂,與主世界嬴政這位天生王者的命格、意誌完美融合後的全新存在!他兼具了祖龍的霸者氣魄與嬴政的深沉心術,對權力有著絕對的掌控欲,對“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有著超乎常人的執著。
親政之後,嬴政用李斯為相,定“遠交近攻”之策;任王翦、王賁、蒙恬等為將,秦軍銳士如同虎狼之師,攜“皇朝”氣運之威,開始了鯨吞六國的最後一戰:
滅韓前230年):首戰告捷,以摧枯拉朽之勢拔除東方門戶,秦之氣運黑潮首次大規模東侵,吞噬韓國飄搖的國運。
滅趙前228年):雖經番吾之戰小挫,然長平之殤早已斷趙脊梁,王翦一戰定乾坤,趙國氣運所化的白色獬豸哀鳴破碎。
滅魏前225年):王賁引河水灌大梁,魏國青色龍雀在洪水中折翼沉沙,中原腹地洞開。
滅楚前223年):項燕雖勇,難敵王翦六十萬大軍步步為營,楚地千裏盡入秦版圖,火鳳燎原之象被黑色玄鳥吞噬同化。
滅燕前222年):薊城陷落,燕國玄龜負碑之象崩解,北方肅清。
滅齊前221年):齊王建坐視五國滅亡,終至孤立無援,秦軍兵臨城下,不戰而降,富庶的齊國氣運如錢幣海浪般湧入秦之黑潮。
十年!僅僅十年!龐然大物般的東方六國,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相繼覆滅。秦之“皇朝”氣運在吞噬六國國運後,瘋狂膨脹、質變!那黑色玄鳥徹底蛻變為一條鱗甲猙獰、角目威嚴、爪牙鋒銳、通體玄黑、背負律令簡冊、口銜江山社稷圖的 黑龍!其勢鎮壓八荒,其威淩駕九霄!帝朝氣象,已成!
秦王政二十六年,鹹陽宮中,四海歸一殿上。
嬴政頭戴十二旒冕冠,身著玄衣纁裳,腰佩太阿劍,接受百官朝賀。李斯、王綰等奏請:“昔者五帝地方千裏,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製。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製’,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
嬴政端坐龍椅,目光如電,掃視群臣,聲音沉穩而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他略一沉吟,否定了“泰皇”之稱,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合為“皇帝”,並自號“始皇帝”!
“皇帝”之名一出,天道震動!洪荒大地龍吟陣陣!那盤旋於鹹陽上空的帝朝黑龍仰天長嘯,聲震寰宇,正式向天地宣告,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的大一統運朝——秦,誕生了!其運朝等級,悍然踏入帝朝玄仙標準) 之境!並且根基之穩固,氣運之浩大,遠超尋常帝朝,直逼“聖朝”門檻!
與此同時,始皇帝雷厲風行,推行一係列鞏固統一的措施:
廢分封,行郡縣:徹底廢除諸侯分封製,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置守、尉、監,中央集權直達地方。
書同文,車同軌:丞相李斯主持,統一文字為小篆,後又推廣更簡便的隸書;規定車輛兩輪間距相同車同軌),修建馳道、直道,統一道路交通標準。
度同製,幣同形:統一度量衡標準器,發行圓形方孔半兩錢,促進經濟交流。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遣蒙恬發兵三十萬北逐匈奴,收複河套,築長城;派屠睢、趙佗等南征百越,將嶺南納入版圖。
每一項政策的推行,都伴隨著帝朝法度的強製力與氣運的整合,秦的統治根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堅實無比。帝朝黑龍的形體愈發凝實,鱗爪之間,已有法則符文隱現。
如此驚天動地的變局,自然早已驚動了高踞三十三天外、時刻關注洪荒主世界運朝實驗的洪荒頂尖大佬們。
【諸天互聯網絡 最高權限直播頻道絕密)】
時辰道人:“帝朝已成!氣運融合度百分之九十二,超越預期!嬴政……不,秦始皇,對運朝之力的運用,堪稱天才!其‘書同文、車同軌’等策,看似凡俗,實則為凝聚人道意誌、統合文明信息之無上妙法,極大增強了運朝根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揚眉大仙:“空間結構同步率急劇提升!郡縣製如同在洪荒大地上編織了一張巨大的‘法網’,使得秦帝朝的氣運流轉效率遠超分封時代。長城、馳道,更是氣運流轉的實體脈絡,妙哉!”
陸壓道君:“哇!這黑龍!這氣勢!比平行時間線裏那些憋屈的祖龍轉世帶勁多了!不愧是融合了殘魂的主世界特產!霸氣側漏!貧道已經開始期待他泰山封禪了!興奮搓手)”
混鯤祖師:“商業價值巨大!統一的文字、貨幣、度量衡,這將催生多麽龐大的市場!若能與之建立貿易關係……嘖嘖,老夫得提前準備一份厚禮了。”
羅睺魔祖:“哼!總算有點樣子了!這殺戮征伐之氣,這鎮壓一切的意誌,才配得上‘帝朝’之名!比那些溫吞水似的運朝順眼多了!希望這小子後麵別慫,最好把什麽仙神妖鬼都納入律法管製之下,那才熱鬧!唯恐天下不亂)”
女媧娘娘:“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利於文明傳承與生靈交流,乃是大功德。然,築長城、征百越,徭役兵役繁重,民生多艱,還需關注。望這位始皇帝,莫要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
昊天上帝:“帝朝氣象已成,已具備與天庭平等對話的資格。朕已備好‘天帝詔書’,承認其人間帝朝正統地位,並可酌情給予一定天道權限,助其調理陰陽。然,天庭秩序,不可逾越。”
三清聖人亦微微頷首,雖對秦法嚴苛有所保留,但對其一統天下、奠定人道秩序的功績予以肯定。太清聖人覺其“法”近於“道”;玉清聖人欣賞其秩序井然;上清聖人則從其雷霆手段中看到一線決絕生機。
段風無涯道人) 綜合各方意見,最終拍板:“時機已至。秦帝朝已立,始皇帝嬴政已證明其有資格參與洪荒未來格局的規劃。按計劃,在其泰山封禪,溝通天地之時,便是吾等正式與之接觸之機。”
泰山封禪,乃人間帝王功成名就後,祭祀天地,報功告成之大典。對於運朝之主而言,更是匯聚天地氣運、昭告自身正統、乃至向“天”展現實力、爭取更高權柄的關鍵儀式。
這一日,泰山之巔,旌旗蔽日,儀仗威嚴。始皇帝嬴政,身著十二章紋冕服,率文武百官,登臨絕頂,準備舉行曠古爍今的封禪大典。他神情肅穆,目光堅定,心中自有溝壑。他不僅要向天地鬼神宣告秦的偉業,更隱隱感覺到,這將是一個契機,一個接觸那冥冥中更高層次存在的契機!
當祭文誦讀完畢,玉帛焚燒,煙氣直上九霄之時,異變陡生!
整個泰山之巔的空間,仿佛被無形之力剝離了現世,陷入一片混沌朦朧之中。時間流速變得異常緩慢。唯有嬴政及其身邊數位重臣如李斯、王翦)能保持清醒,但他們皆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淩駕於萬物之上的威壓降臨。
緊接著,數道模糊卻散發著無盡威嚴與玄奧道韻的身影,在混沌霧氣中緩緩凝聚。雖然看不清具體麵貌,但嬴政能清晰地感知到,這些存在,每一位都擁有著輕易覆滅他辛苦建立的龐大帝國的力量!而他體內那道祖龍殘魂,亦發出既敬畏又隱隱興奮的嘶鳴。
一個平和而恢弘的聲音,直接在嬴政及其重臣的心神中響起,正是段風無涯道人):
“大秦皇帝嬴政,爾統六合,定乾坤,立帝朝,行人道,有功於天地,有德於眾生。今日,吾等奉天道之意,特來一見。”
嬴政心中劇震,但麵上不動聲色,他深吸一口氣,帝王威儀盡顯,不卑不亢地拱手意念)回應:“朕,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不知是哪路仙尊法駕降臨?有何見教?” 他巧妙地將自已的合法性歸於“天”,同時又試探對方來曆。
段風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讚許:“仙尊之稱不必。吾等乃洪荒秩序的維護者,亦可稱道友。今日見你,非為幹涉人間帝業,實為認可汝秦之帝朝,已具備參與規劃洪荒人道未來之資格。”
接著,另一道充滿時間滄桑感的聲音時辰道人)補充:“運朝九境,帝朝僅為中階。其上尚有聖朝、神朝、仙朝乃至天庭、神庭。汝之秦,可有誌向?”
又一道聲音帶著空間縹緲之意揚眉大仙)道:“洪荒之外,更有諸天萬界,混沌無垠。人間帝王,可願將目光放得更遠?”
嬴政的呼吸驟然急促!運朝九境?諸天萬界?這些信息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但他迅速壓下心中驚濤駭浪,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精光!統一六國,在他心中,僅僅是開始!他的野心,是真正的“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若真有更廣闊的天地,更高的境界,他嬴政,為何不能成為那萬界之主,永恒之帝?
“願聞其詳!”嬴政斬釘截鐵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與渴望。
一場決定洪荒人道未來走向,乃至影響混沌海格局的對話,就在這泰山之巔,混沌霧氣籠罩的“天道見證”空間內,正式展開。一方是剛剛統一人間、氣吞山河的人道帝皇;另一方是執掌洪荒乃至窺探源海的至高存在。他們的碰撞,將激蕩出怎樣的火花?秦的帝朝,又將在這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中,走向何方?
喜歡何謂之道請大家收藏:()何謂之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