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
字數:3919 加入書籤
準新郎官張誌斌聞言臉色漲紅。
看到烏泱泱走來的一群人,他表情變了又變,梗著脖子站在那裏,欲言又止。
沈晴卻是眼睛一亮,像是快要溺水的人終於看到了救生圈,迎上前怯生生地喊了句。
“姐……”
沈明月將位置空出來,讓沈晴頂上:“你扶著太伯公進去,老人家腿腳不便,小心台階。”
說著,她自己轉身,從兜裏掏出一包剛才拆掉的軟中華,幾步走到張誌斌麵前,塞進他手裏。
“弟弟,真對不住,讓你們久等了,主要是太伯公他老人家年紀大了,近些年身子骨一直不利索,行動慢,接他過來多花了點時間,你抽煙嗎,消消氣。”
伸手不打笑臉人。
這又是遞煙又是道歉的,張誌斌那股無名火被堵得發不出來,無處著力,像是拳頭砸進了棉花裏。
於是緊緊抿著唇角,沉默著低頭看向手中煙,忽而一愣。
普通人家裏辦事,能拿出個二三十塊的玉溪、芙蓉王就算頂有麵子了,更常見的還是那種十來塊的本地煙。
這隨手就散出來的軟中華,非富貴之家不可見。
他下意識地又深深瞟了沈明月一眼。
眼前人氣質高雅,臉上是溫和的笑,不管是身材還是五官,都漂亮得不像話。
從她身上,更是看不出半分市井鄉下女孩的卑怯與土氣。
張誌斌又呆呆怔了一下,眼神閃爍間,臉色稍霽。
就在這時,沈晴攙著太伯慢悠悠地從張誌斌身邊經過,旁邊嬸子冷哼了聲,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故意說給所有人聽。
那聲音不高不低,也足夠清晰。
“出去打聽打聽,咱們沈家嫁娶,誰家不請太伯做見證?才花個兩萬八就能娶走我們沈家姑娘,別說等兩個小時,就是等五個小時,那也是應該的!”
這話像一記軟釘子,紮得張誌斌剛緩和一點的臉色又沉了下去,捏著煙的手指倏地收緊。
沈明月依舊笑容溫婉,語帶安撫:“那位嬸子向來心直口快,心不壞,弟弟你別往心裏去,長輩們也是看重你和晴晴的婚事,才會特意去請動太伯他老人家,表達誠意,我們也進去吧。”
等到一眾長輩都進入包廂後,張誌斌跟著進門。
沈明月最後,臉上笑意盡斂。
有人唱紅臉,就得有人唱白臉,她此刻就是這個角色。
進去後,臉上重新掛笑,對著男方父母也是那番措辭,解釋了晚來原因。
同時又遞出去一包華子。
遲到的理由很充分,見麵後的禮數更是很到位。
在沈明月這番人情練達的操作下,男方父母那一肚子火也不得不偃旗息鼓,順著台階下,明麵上樂嗬嗬的表示沒關係,等人是應該的。
不過等私底下回去後,想起這件事,心裏依舊是慪氣的。
打一個巴掌,給一顆糖。
異曲同工之妙。
表麵給糖,實際給的是巴掌。
你要是不順著吃下這顆糖,那就是不知好歹。
盡管一開始是我的錯,最後也成了你的錯。
張父將華子妥帖揣進兜裏,笑說:“沒事,老人家要緊,理解,理解。”
旁邊的張母見狀,細長的眼睛在沈明月身上逡巡了一圈,嘴角咧開一個過分熱情的笑,伸手過來拉沈明月的手。
“喲,這就是明月吧?可真真是不得了喲,咱們縣裏飛出去的金鳳凰,京北大學的高材生,瞧這通身的氣派,這說話辦事的周到勁兒,我真是越看越滿意啊。”
這話明著誇沈明月,但那刻意掠過沈晴的眼神,分明是在膈應即將過門的兒媳婦。
坐在沈晴旁邊的田嬸子立刻不幹了,她本來就是個勢利眼,聽見這話眼皮一翻,大喇喇地扯著嗓子說。
“哎呦喂,親家,你這滿意錯人了吧?”
田嬸子斜眼看著張母,嘴角一撇,皮笑肉不笑,話像刀子一樣甩出去,“明月丫頭可是我們老沈家正兒八經的大學生,你都說是金鳳凰了,那往後肯定是要在京市那片天上飛的。”
“我這個人說話直,你別不愛聽,就你家這條件,要文憑沒文憑,要樣貌沒樣貌,想攀我們明月這樣的,怕是連做夢都沒法夢到哩。”
“你們家能娶到晴晴,那都是祖墳冒青煙,走了大運了,還在這兒挑三揀四,也不摸摸自個兜裏幾個子,人呐,還是得貴在有自知之明,沒有鏡子總有尿吧。”
田嬸子話糙理不糙。
張母的臉色當即就難看到極致。
沈明月心裏為田嬸子這狠辣勁叫了聲好,麵上卻擺出嬌羞無措的樣子,道:“嬸子,你們別拿我打趣啊。”
田嬸子哂笑了聲,擺手:“都是自家人,話趕話說到這兒了,親家多擔待。”
張母氣不過,扭過臉,胸口劇烈起伏。
氣氛依舊僵硬。
見到母親吃癟,張誌斌冷著臉,生硬地開口,目光直直射向三嬸和沈晴:“不是說有關於結婚的要事相商嗎,你們人也到了,到底是什麽天大的事,現在總可以說了吧?”
三嬸關萍和沈晴嘴唇嚅囁著,下意識地看向沈明月。
這一看本不打緊,要命的是田嬸子也看過來。
田嬸子看過來,梁秋英女士也順勢看過來。
一個帶一個的,以至於在場所有沈家長輩的視線齊刷刷地落在沈明月身上。
順著眾人的目光,張誌斌古怪的看向沈明月,心下奇怪,這些長輩,都看著她幹什麽?
沈明月不慌不忙:“什麽要緊事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先吃飯,等吃飽了再慢慢商量。”
沈家這邊的人自是紛紛附和。
男方沒辦法,雖然滿心疑惑和不快,但等了那麽久也確實餓了,於是默許。
菜品陸續上桌,精致的菜肴擺滿了轉盤。
梁秋英見沈明月吃得少,正想給她多夾菜,旁邊的田嬸子先一步,親熱地用公勺舀了一大勺紅燒肉,放到沈明月碗裏。
“明月,快嚐嚐這個,可好吃,你在京北讀書辛苦吧?學習累不累?”
梁秋英見狀,霎時歇了夾菜心思。
這些人對那些有出息有地位的人慣會獻殷勤,她沒多少可發揮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