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壓縮與封裝
字數:5011 加入書籤
礦洞實驗區的石桌上,第三塊靈紋玉樣本在壓力機下碎裂的脆響格外刺耳。淡綠色的靈氣煙霧像受驚的鳥群般炸開,在礦燈照射下形成轉瞬即逝的光霧,鐵牛懊惱地踹了一腳壓力機底座,青銅支架發出沉悶的嗡鳴:“又碎了!這破石頭比雞蛋還嬌貴!”
程明蹲下身,用鑷子夾起碎片放在分光鏡下觀察。量子神識穿透碎斷麵,清晰顯示晶格結構的徹底崩解 —— 六邊形孔隙被壓力擠壓成不規則的扁平狀,金色能量節點像摔碎的燈泡般黯淡無光。他在石板上畫出破碎前的壓力曲線:“當壓力超過 376 斤時,晶格的彈性極限就會被突破。物理壓縮這條路走不通。”
石桌上散落著各種失敗的實驗品:被液壓機壓成薄片的靈紋玉、布滿裂紋的陣法載體、表麵焦黑的化學鍵合樣本。最顯眼的是個纏著靈紋鋼索的樣本,鋼索深深嵌入玉石表麵,卻沒能阻止靈氣從裂隙中泄漏,在周圍凝結成細小的露珠。
“第二套方案:陣法引導。” 程明擦掉石板上的壓力數據,換上新的實驗記錄。李硯早已按要求繪製好聚靈陣簡化圖,用朱砂在靈紋玉表麵畫出微型陣紋。當洛清羽注入啟動靈力時,陣紋亮起淡金色光芒,開始緩慢牽引周圍的靈氣向玉石匯聚。
但半個時辰後,儲能效率的檢測結果令人失望。陣法引導的靈氣僅有 19 被靈紋玉吸收,其餘都從陣紋邊緣逸散,石桌上的檢測水晶隻亮起微弱的光暈。阿芷用分光鏡追蹤靈氣軌跡,發現陣紋產生的能量波與靈紋玉的天然紋路存在頻率衝突,兩股力量相互幹擾,形成混亂的湍流。
“傳統聚靈陣的波動頻率是固定的 0.8 赫茲。” 李硯飛快計算著數據,炭筆在石板上劃出交錯的正弦曲線,“但靈紋玉的自然共振頻率是 1.2 赫茲,兩者不同步,就像兩個不同步的齒輪強行咬合,隻會相互磨損。” 他指著玉表麵泛起的白霜,“這是能量衝突產生的靈滯現象,再持續下去樣本會徹底失去活性。”
程明關掉陣法時,靈紋玉表麵的陣紋已出現融化的跡象。他望著石板上的頻率數據陷入沉思:物理壓縮是蠻力,陣法引導是錯頻,這兩種方法都違背了靈紋玉 “順紋而存” 的天然特性。量子神識中,那些金色節點仍在微弱振動,仿佛在訴說某種未被理解的規律。
“或許我們搞反了方向。” 洛清羽突然開口,她用靈蠶絲輕輕觸碰玉碎片,絲線上的露珠竟隨著節點振動微微晃動,“古籍說靈紋玉‘應律而活’,會不會需要特定頻率的靈氣才能激活?就像鳴蟬隻對特定頻率的聲波有反應。”
這句話像鑰匙般打開了新思路。程明立即調整實驗方向:“第三套方案:共振注入。” 他讓鐵牛製作可調頻的靈氣發生器 —— 用不同長度的靈銅管組成音叉陣列,通過敲擊不同組合產生特定頻率的靈氣波動。石桌上很快擺滿了長短不一的銅管,最長的三尺,最短的僅三寸。
實驗從最低頻率開始測試。當鐵牛敲響對應 0.5 赫茲的銅管時,靈紋玉表麵的紋路隻是輕微顫動,吸附的靈氣寥寥無幾。隨著頻率逐漸升高,玉表麵的金色紋路開始泛起漣漪,當頻率達到 1.2 赫茲時,奇跡發生了 —— 靈氣不再是被動吸附,而是主動順著紋路湧入,在內部形成旋轉的能量漩渦。
“找到了!” 李硯興奮地在石板上標記,“1.2 赫茲是共振頻率!此時吸附效率瞬間提升到 68!” 他迅速調整銅管組合,將頻率精確到 1.23 赫茲,靈紋玉表麵立即亮起璀璨的金光,內部晶格像呼吸般規律收縮,貪婪地吞噬著周圍的靈氣。
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當靈紋玉儲能達到飽和狀態的 80 時,表麵開始滲出細密的靈氣汗珠,如同裝滿水的陶罐在向外滲水。量子神識顯示,過量的靈氣正從晶格間隙中緩慢逃逸,就像壓力過大的氣球在放氣。即使維持共振頻率注入,24 小時後的儲能保留率也僅有 61。
“封裝是最後一道難關。” 程明盯著靈氣汗珠皺眉,“就像沒有蓋子的水桶,裝再多水也會慢慢漏光。我們需要能完全密封靈氣的材料。” 他看向洛清羽帶來的材料樣本,從雲紋鋼到靈蠶絲,從水晶膠到雷紋石粉,之前測試過的材料都無法阻止這種微觀層麵的泄漏。
洛清羽突然想起什麽,從竹籃裏取出個陶罐:“試試這個。” 罐子裏裝著半透明的綠色膠狀物質,散發著淡淡的草木清香,“這是礦洞深處的靈能苔蘚提取物,上周采集藥草時發現它能凝結露水,連靈氣都能困住。”
程明立即用毛刷蘸取苔蘚膠,均勻塗抹在靈紋玉樣本表麵。膠層接觸空氣後迅速凝固,形成一層半透明的薄膜,像給玉石穿上了件隱形外套。當再次注入靈氣時,薄膜表麵泛起淡淡的綠光,原本滲出的靈氣汗珠被牢牢鎖在內部,分光鏡下顯示泄漏率驟降至 3。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神奇了!” 阿芷驚呼著記錄數據,“24 小時保留率提升到 92!而且膠層能隨靈氣波動伸縮,完全不影響共振注入!” 她用指甲輕劃膠層表麵,薄膜像有彈性的皮膚般凹陷又恢複,沒有出現絲毫裂紋。
程明用量子神識觀察膠層結構,發現其中布滿納米級的微孔,這些微孔能允許靈氣粒子進入,卻在內部形成單向閥門般的結構,阻止粒子逸出。更奇妙的是,苔蘚膠會隨靈紋玉的共振頻率同步振動,像層活的皮膚般與玉石完美貼合。
“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封裝材料。” 程明用刀片切下薄片膠層放在顯微鏡下,“靈能苔蘚的天然微孔結構,比任何人工材料都更適合靈氣的封存。而且 ——” 他看向洛清羽,“這種苔蘚在礦洞的產量很大,足夠批量製作。”
接下來的實驗進入精細調試階段。程明帶領弟子們測試不同厚度的苔蘚膠層效果:0.3 毫米膠層能將泄漏率控製在 5,但耐久性不足;0.5 毫米膠層泄漏率 3,可影響 15 的共振效率;最終確定 0.4 毫米為最優厚度,既能保證 91 的儲能保留率,又隻降低 7 的注入效率。
鐵牛則負責優化共振注入裝置,將靈銅管與腳踏板連接,通過不同的踩踏組合快速切換頻率。當他用腳踩出 1.23 赫茲的節奏時,靈紋玉樣本立即進入高效吸附狀態,金色紋路與銅管振動產生的聲波形成完美共鳴,石桌上的檢測水晶發出耀眼的光芒。
李硯計算出完整的工藝參數:“在 25c環境下,以 1.23 赫茲共振頻率注入靈氣 137 分鍾,配合 0.4 毫米靈能苔蘚膠封裝,靈紋玉的儲能密度可達每立方厘米 8.6 個靈氣單位,是天然靈石的 73!” 這個數據讓所有弟子都激動不已 —— 平民修士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儲能裝置。
但實驗區外的暗流從未停歇。當程明指導弟子們批量製作封裝樣本時,礦洞入口處的靈氣監測陣再次波動。洛清羽的木靈力感知到更隱蔽的探查,這次的氣息比上次的金丹修士更加陰冷,像毒蛇般纏繞在礦洞周圍。
“他們在等我們露出破綻。” 洛清羽將最後一批封裝好的樣本藏進暗格,指尖凝結的木藤將暗格入口偽裝成普通岩壁,“世家肯定猜到我們在研究儲能技術,隻要拿到實證,就會立刻發難。”
程明看著石桌上排列整齊的靈紋玉儲能裝置,每個都用苔蘚膠封裝得嚴嚴實實,表麵的金色紋路在礦燈下流淌著柔和的光芒。他突然做出決定:“啟動分流方案。” 讓鐵牛帶著一半樣本從秘密通道轉移到百草園地窖,阿芷將實驗數據刻在防水的獸皮卷上,由洛清羽帶回藏經閣隱藏。
當夜幕最深沉時,礦洞外傳來輕微的陣法波動。程明故意將幾塊未封裝的殘次樣本留在石桌上,自己則帶著核心樣本躲進實驗區深處的密室。透過石壁縫隙,他看到三道黑影潛入實驗區,在石桌上翻找片刻後,帶著殘次樣本迅速離去 —— 那是故意留給他們的 “證據”。
密室裏,程明借著夜明珠的光芒檢查最終成品。靈紋玉被雲紋鋼包裹成巴掌大小的圓盤,邊緣鑲嵌著能顯示剩餘能量的熒光石,背麵刻著細密的共振頻率標記。當他注入少量靈力時,圓盤表麵亮起均勻的綠光,顯示儲能狀態的熒光石從紅轉黃,最後穩定在代表滿能的藍色。
“第一代靈氣蓄電池,成功了。” 程明將圓盤遞給洛清羽,少女指尖傳來溫潤的觸感,內部的靈氣流動平穩而持久,完全沒有普通靈石那種躁動的能量波動。
洛清羽翻轉圓盤,看到背麵刻著的格物學符號 —— 一個由六邊形和波長線組成的圖案:“這符號是什麽意思?”
“穩定與流動。” 程明望著密室頂部的礦脈走向,那裏的靈紋玉礦脈在量子神識中像條沉睡的巨龍,“就像格物學的真諦,既要掌控規律,也要尊重自然。”
窗外的天色漸亮,礦洞外傳來世家修士離去的動靜。但程明知道,這隻是短暫的平靜。殘次樣本雖然無法證明核心技術,卻足以讓世家確認他們的研究方向。當第一代靈氣蓄電池開始在平民修士中流傳時,真正的風暴才會來臨。
他在實驗記錄冊的最後一頁寫下:“壓縮非蠻力,封裝非禁錮。靈氣存儲的本質,是與自然規律達成契約。” 冊頁旁貼著片靈能苔蘚,在燈光下泛著生命的綠光,像在訴說著格物學與修真界最和諧的共鳴。
晨曦穿透礦洞裂隙時,程明走出密室,看到弟子們正在清理實驗區。鐵牛哼著打鐵的調子打磨新的壓力機,李硯在石板上計算量產成本,阿芷則小心翼翼地培育靈能苔蘚。陽光灑在他們身上,與石桌上殘留的靈氣光暈交織成溫暖的圖案 —— 那是希望的顏色,也是變革的序曲。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