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微積分與推演突破)
字數:3443 加入書籤
藏書閣的燭火已燃至第三根,程明揉著發酸的太陽穴,將黎曼幾何典籍推到一旁。桌上的演算紙寫滿 “曲率張量”“度規張量” 的公式,卻始終無法匹配洛清羽基因鏈的分形參數 —— 就像拿著直尺量曲線,越算越覺得無力。窗外傳來修煉場的動靜,他起身走到窗邊,恰好看到兩名修士因強行按固定路徑運轉靈氣,雙雙捂著胸口倒地,靈氣檢測儀顯示他們的經脈因反複衝擊,已出現細微裂痕。
“又是固定功法的問題。” 老醫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手裏拿著剛寫好的診斷記錄,“傳統功法都是‘一刀切’,不管修士體質、經脈強度,全按同一套路徑修煉,輕則靈氣阻滯,重則傷脈。洛姑娘之前嚐試修煉安神訣,也是因為功法路徑正好經過結晶沉積區,差點加重髒腑損傷。”
程明猛地一怔,目光重新落回桌上的演算紙 —— 黎曼幾何的分形難題暫時無解,可修士修煉的 “路徑優化”,不正是微積分能解決的問題嗎?他快步走回案前,抓起靈能檢測儀,調出剛才修士修煉的靈氣數據:橫軸是修煉時間,縱軸是靈氣流速,曲線因固定路徑出現明顯的 “卡頓峰值”—— 這像極了函數圖像中的 “極值點”,而固定功法的路徑,就是強行讓變量靈氣、經脈)適配不變的 “常量函數”。
“功法本身就是函數!” 程明突然拍案而起,燭火都被震得晃動,“把修煉效果設為目標函數 f (x,y)——x 是靈氣流速,y 是經脈路徑;約束條件 g (x,y) 就是經脈的最大承受強度!我們要找的,就是在‘不超過經脈閾值’的約束下,讓‘靈氣利用率最高、對結晶刺激最小’的最優解!這正好能用拉格朗日乘數法算!”
老醫修聽得一頭霧水,程明卻已抓起靈晶筆,在紙上快速構建模型:
目標函數 f (x,y):靈氣利用率y 軸)= 靈氣流速 x x 經脈路徑適配度 kk 由路徑與經脈貼合度決定,貼合度越高 k 越大);
約束條件 g (x,y):靈氣流速 x x 路徑壓力係數 p ≤ 經脈承受閾值 cp 由路徑彎曲度決定,彎曲度越高 p 越大);
拉格朗日函數: (x,y,λ)=f (x,y)λ[g (x,y)c],通過求偏導??x=0、??y=0、??λ=0,找到最優的 x流速)與 y路徑)。
為驗證模型,程明找來了之前因修煉受傷的修士阿岩。阿岩的經脈承受閾值 c=8靈能單位),傳統功法固定路徑的壓力係數 p=1.2,強行要求流速 x=7,導致 xxp=8.4>c,最終傷脈。按拉格朗日法計算:
求偏導得最優解 x=6.7,y=“經脈衝和段→丹田側支→肺經淺脈”路徑壓力係數 p=1.18),此時 xxp=7.9<c,靈氣利用率 f (x,y)=6.7x0.92=6.16傳統功法僅為 4.8)。
當阿岩按新路徑修煉時,靈能檢測儀的曲線變得平滑,再無卡頓峰值,修煉半個時辰後,靈氣利用率果然比之前提升近三成,經脈也未出現不適。“真的不疼了!” 阿岩激動地揮動手臂,“靈氣像順著渠水走,比之前順暢多了!”
程明沒有停步,他要讓功法具備 “自適應” 能力 —— 不僅能算靜態最優解,還能實時調整。他在模型中加入 “動態參數”:用靈能傳感器實時監測經脈狀態如靈氣波動、結晶反應),將數據輸入算法,每息計算一次偏導,自動調整流速 x 與路徑 y。比如洛清羽修煉時,傳感器檢測到某條經脈的結晶沉積量增加,算法會立即將路徑切換到 “旁支淺脈”,同時降低流速,避免刺激結晶。
“自適應算法功法” 的首次試用,選在了洛清羽身上。程明將靈能傳感器貼在她的手腕未結晶側),傳感器通過靈氣波動連接算法核心,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最優路徑與流速。洛清羽按算法提示運轉靈氣,起初還有些緊張,可隨著靈氣順著 “丹田→脾經側支→心經淺脈” 流動,她發現之前髒腑的刺痛感竟消失了 —— 算法自動避開了所有結晶沉積的分形節點,靈氣像繞開礁石的水流,平穩而順暢。
半個時辰後,程明取下基因測序儀,屏幕上的分形結構雖未逆轉,可結晶沉積的速度卻比之前減緩了 40。“有效!” 程明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算法還在優化,等收集更多數據,我們能讓沉積速度再降!”
洛清羽看著屏幕上跳動的路徑數據,蒼白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你看,就算黎曼幾何還沒突破,微積分也能幫我們爭取時間。這功法不僅能幫我,還能幫所有修士 —— 以後再也不用為了修煉硬撐,算法會幫每個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適應算法功法很快在星火閣推廣。凡人弟子阿禾用算法優化後,築基速度比之前加快了半個月;蕭烈的劍修團隊按算法調整靈氣路徑,劍氣威力提升了兩成,卻更節省靈力。程明還將算法與之前的積分築基法結合,編寫了《自適應修煉手冊》,手冊裏不僅有公式推導,還有簡易的算法傳感器製作圖紙 —— 用靈晶碎片、銅線圈和靈絲藻過濾膜,凡人也能自己組裝,實時監測修煉狀態。
藏書閣的燈光依舊亮至深夜,隻是桌上的黎曼幾何典籍旁,多了厚厚的《自適應算法功法數據記錄》。程明翻著記錄,洛清羽坐在一旁,用未結晶的左手幫他整理數據,偶爾指著某組參數說:“這裏的路徑可以再優化,我感知到這條經脈的分形曲率有細微變化。”
程明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屏幕上不斷優化的算法曲線 —— 這條曲線像一條充滿希望的河流,雖暫時無法跨越分形的鴻溝,卻在一點點拓寬河道,積蓄著突破的力量。他知道,自適應算法功法的突破,不僅是修煉體係的革新,更是為黎曼幾何的研究積累數據 —— 每一組分形節點的參數、每一次路徑優化的結果,都是未來破解無窮維之痛的鑰匙。
窗外,修煉場的修士們還在按算法修煉,靈氣燈的光芒透過窗欞,灑在滿桌的手稿上,照亮了 “拉格朗日乘數法” 的公式,也照亮了兩人眼中的希望。微積分的推演,不僅算出了修煉的最優解,更算出了對抗病痛的時間,算出了知識守護生命的可能 —— 而這,正是格物學最動人的力量。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