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視察旱情!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A+A-


    山西道總管吳思道上前一步,躬身遞上一卷賬冊:“陛下,這是山西各郡縣的救災明細,請陛下禦覽。”
    他的官袍洗得有些發白,頷下的胡須卻梳理得整整齊齊。
    “吳總管,山西的各郡縣能夠全力配合朝廷救災,朕很是欣慰。不過,先不必急著看這些。”楊勇擺擺手,目光落在旁邊那個背著繪圖筒的中年人身上。
    “這位便是王愛卿吧?”
    王弼連忙拱手:“臣王弼,參見陛下。”
    他的手指關節處布滿老繭,指甲縫裏還嵌著泥土——顯然是剛從工地上趕來。
    楊勇的語氣裏帶著讚許:“朕聽說你改良了鑽井法?快帶朕去看看那些水井。”
    王弼應道:“臣遵旨!”
    眾人陪同楊勇向晉陽城行去。
    一行人行至城外的安置點時,正遇上幾個婦人提著陶罐排隊打水。
    井口用青石砌成,旁邊豎著一塊木牌,上麵寫著“晉陽縣第三十七號井”。
    一個紮著雙丫髻的小姑娘提著半桶水經過,看到楊勇身上的龍袍,嚇得連忙躲到母親身後。
    王弼笑著安撫道:“別怕,這是當今陛下。”
    然後對楊勇說道:“陛下您看,這井深三丈六尺,用陶管做井壁,既防坍塌又能濾水。”
    他俯身敲了敲井沿的陶管,發出清脆的響聲,“臣帶人在十二個受災縣鑽了四百二十七口這樣的井,足夠應付春耕了。”
    楊勇彎腰看著井中清澈的倒影,隨即稱讚道:“王卿家!做的不錯!”
    “臣謝陛下誇獎!”王弼有些受寵若驚。
    楊勇起身又問道:“汾河改道的工程如何了?”
    “回陛下,主河道已疏通完畢,隻是支流還需時日。”
    王弼指著遠處正在施工的河岸,“臣采用了‘束水攻沙’之法,用竹籠裝石加固堤岸,比傳統夯土更耐用。”
    楊諒在一旁補充道:“皇兄,多虧了王大人。前些日子忻州百姓快渴瘋了,都是靠這些新井救了急。”
    他指著不遠處的帳篷區說道:“你看那裏,已經安置了三萬多災民,每日兩升粟米,病者有醫官診治。”
    楊勇順著楊諒所指的方向看去,“走,陪朕過去看看。”
    楊勇走到一個帳篷前,掀開簾子。
    裏麵住著祖孫二人,老漢正給孫子喂粥,粥裏摻著野菜,卻熬得稠稠的。
    見有大官模樣的人進來,老漢慌忙就要下跪,被楊勇扶住了。
    “老人家,日子還能過下去嗎?”
    老漢激動得聲音發顫:“能!能!托陛下的福,有粥喝,有地方住,比前些日子強多了!”
    他指了指孫子身上的補丁衣服,“這還是官倉發的呢。”
    以往遇見大災之年,受災的百姓活命都難,背井離鄉逃難者比比皆是,官府也無能為力。
    如今這些百姓還能有得吃穿,今後還會分配田地,他們打心眼兒裏感激朝廷。
    “感謝朝廷讓俺們活命!”
    “陛下天恩浩蕩!”
    “吳大人是好人呐!”
    “是啊,多虧吳大人,不然咱們早餓死在逃難的路上了。 ”
    …………
    離開安置點時,楊勇緊皺的眉頭舒展了些。
    吳思道說道:“陛下,那些趁火打劫的地主和貪官,臣已按律處置了。忻州縣令克扣賑災糧,已被革職查辦;平遙縣的張財主不但囤積居奇,還阻撓官府賑災,其家產查抄後全部分給了災民。”
    楊勇的聲音冷了幾分“嗯,吳卿家,你做得很好,沒有辜負朕的期望。亂世需用重典,但不可牽連無辜。那些家眷,給些盤纏讓她們自尋出路。”
    “臣遵旨。”吳思道心中暗歎,陛下果然是賞罰分明。
    吳思道領著眾人往晉陽城行去。
    午時剛過,晉陽城門便遙遙在望。
    這座山西道的治所比雁門郡繁華得多,城牆上的士兵見龍旗飄揚,紛紛跪倒行禮。
    城門內外的百姓更是自發地列起長隊,捧著茶水和幹糧,臉上帶著敬畏與感激。
    “是陛下!陛下親征回來了!”
    “聽說陛下在雁門殺退了二十萬突厥兵呢!”
    “多虧陛下先前派人來救災,不然今年這大旱,咱們早就餓死了!”
    …………
    消息傳到城中時,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
    一個瘸腿的老兵拄著拐杖擠到隊伍前麵,看到楊勇便大喊:“陛下!草民願帶兒子參軍,跟著您殺竇建德去!”
    他身後立刻響起一片附和聲:“俺也去!”“算俺一個!”
    楊勇勒住馬,看著這些麵帶菜色卻眼神熾熱的百姓,動容不已,此時心中已有了計較。
    他高聲道:“父老鄉親們,俗話說得好,"寧為盛世犬,不做亂世人"。當今天下,紛爭不斷,朕也希望能盡快結束這亂世,還天下以太平,讓大隋的每一個百姓都能過上安穩日子。”
    楊勇頓了一下,“今天,你們能主動投軍,跟隨朕一起保家衛國,討伐叛逆,為天下黎民而戰,這讓朕十分感動,也十分高興!你們放心,當兵不僅有糧有餉,而且將來若是活著的,朕給你們記功,將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就算戰死了,朝廷也會養你們的家!”
    “陛下萬歲!”歡呼聲震得城磚嗡嗡作響。
    楊勇吩咐吳思道安排人立刻現場成立了征兵處,願意報名參軍可以立刻前去投軍。
    眾人一看真的可以當兵,立即圍了過去踴躍報名參軍。
    “俺叫張二河!俺要報名參軍!”
    “俺也要跟著陛下!將來光宗耀祖!”
    “算俺一個!”
    “別著急,一個個來……”
    …………
    漢王楊諒悄悄對楊勇豎起大拇指,說道:“皇兄,你這招太高了!”
    楊勇在旁看著踴躍參軍的場麵,笑而不語。
    這時,剛忙碌完的吳思道走過來說道:“陛下,臣安排了酒宴……”
    “吳卿家,如今正是災荒之時,酒宴就免了吧。給隨行的眾位卿家安排一些飯食即可。走了一上午的路,諸位卿家應該都累了,都各自去歇息用飯吧。”
    “這……臣遵旨!”吳思道隻好叫人撤掉酒席,換成飯食給諸位大臣送去。
    下午,楊勇休息了片刻,又帶著楊諒、吳思道、王弼等人在晉陽城中了解情況,視察民情,總體趨於穩定。
    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