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前往匠作監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A+A-


    暖閣內安靜了下來,隻剩下爐子裏的炭火偶爾發出的劈啪輕響。
    楊勇獨自立於輿圖前,目光從江淮緩緩移開,掠過廣袤的大隋疆域,先是看了看西麵關中地區的位置。
    “最後的對手終究還是李唐王朝呐!不過,要想徹底擊敗李唐現在還不是萬無一失。再過一些時日,等有了足夠的槍炮彈藥武裝軍隊…………”
    楊勇臉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隨即他的目光東移,最終落在了洛陽城內的某個方位——將作監。
    他原本想立刻召見工部尚書宇文愷,詢問製造軍械的情況和軌道實驗的最新進展,但抬手的瞬間,又改變了主意。
    “年終歲末……也不知軌道實驗走到哪一步了。”
    他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比起在宮中聽匯報,他更想去親眼看一看。
    而且,此事關乎未來國運,也需要讓太子多接觸這些實實在在的、能改變國家命運的新事物。
    想到這裏,他揚聲道:“來人。”
    一名近侍應聲而入。
    “傳朕口諭:命工部尚書宇文愷,在將作監核心區域等候,朕稍後親往巡視。另外,宣火器營都督李安、太子楊儼,即刻至神都苑外的玄武門候駕。”
    “遵旨!”近侍領命,快步離去。
    …………
    【神都苑,玄武門外】
    太子楊儼身著杏黃色常服,外罩一件狐裘披風,早已等候在此。
    年輕的臉龐上因興奮而微微泛紅,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他剛剛參與完盛大的凱旋儀式和宮宴,心中對李靖、尉遲恭等功臣崇拜不已,此刻聽聞父皇要帶他出宮,而且是去神秘又重要的將作監,更是雀躍萬分。
    不多時,李安也匆匆趕來。
    他依舊穿著那身深色的火器營常服,風塵仆仆,顯然剛從城外的軍營過來。
    “見過太子!”
    李安向楊儼行禮,楊儼見是李安來了,連忙回禮道:“見過李叔!”
    楊儼對李安十分敬重和信任,當年正是李安護著楊儼母子離開長安到達晉陽,才能再次見到楊勇。
    “李叔,父皇突然召見,可是又要研討火器戰術?”楊儼按捺不住好奇,小聲問道。
    李安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回太子殿下,末將不知。陛下隻命候駕,想必自有深意。”
    正說話間,皇帝的儀仗已至。
    楊勇今日並未乘坐那奢華的禦輦,而是選擇了一輛外觀相對樸素、但內部寬敞舒適、防震性能極佳的馬車,顯然是為了方便出行。
    他本人也換上了一襲便於行動的玄色常服,外罩同色大氅,顯得幹練而精神。
    “兒臣末將)參見父皇陛下)!”楊儼和李安連忙上前行禮。
    楊勇擺了擺手,臉上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都起來吧。今日不必拘禮,隨朕去將作監走走。儼兒,你也該多看看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實在東西。李安,你執掌火器營,也隨朕去看看將作監的新成果,或許對你日後練兵作戰有所啟發。”
    “是,父皇陛下)!”兩人齊聲應道,心中各有思量。
    楊儼是純粹的好奇與學習心態,而李安則隱約覺得,陛下此行,或許有其他的原因吧。
    三人登上馬車,在一隊精銳便裝禁衛的護衛下,馬車平穩地駛離皇城,匯入了洛陽城的街巷之中。
    馬車內,李安忍不住透過車窗,仔細觀察著外麵的街景。
    他常年在外征戰,即便回京也多是在軍營或皇宮,很少有機會如此細致地觀察洛陽城內的變化。
    隻見街道寬闊整潔,車馬行人各行其道,秩序井然。許多店鋪的門臉煥然一新,懸掛著清晰的招牌,一些酒肆茶樓甚至用上了透明度極好的大塊琉璃做窗戶,引得李安暗自驚歎。
    更讓他驚訝的是,他看到一隊穿著統一藍色布衣、背後印有“洛陽環衛”字樣的夫役,正手持奇特的夾子和掃帚,細致地清理著街角的落葉與雜物,態度認真,與以往印象中慵懶散漫的役夫截然不同。
    “陛下,這洛陽城……似乎與末將上次回來時,又大不相同了。”
    李安忍不住感慨道:“這些打掃街道的夫役,竟如此盡職盡責?”
    楊儼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小得意,仿佛他是這城市變化的見證者和半個解說員,搶著解釋道:“李將軍有所不知,這是房相與京兆尹推行的一項新政。這些‘環衛夫’並非無償征發的徭役,而是由市舶司和城內商鋪繳納的‘衛生捐’雇傭而來,按月發放工錢,做得好還有獎賞呢!如此一來,街道幹淨了,他們也得了生計。洛陽城的環境衛生狀況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城中百姓每天往來,走在整潔的街道上,無不對此舉交口稱讚呢!”
    李安恍然,讚道:“原來如此!此法大善!既能保街巷清潔,又可安頓部分貧民,一舉兩得。”
    他心中對朝廷的治理能力又高看了一分。
    楊勇則是在旁自顧自地喝茶品味著,嘴角卻微微上揚了些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車繼續前行,經過西市附近時,一陣濃鬱的香氣飄來,那是剛出籠的肉包子和油炸果子的香味,混合著香料鋪子傳來的奇異芬芳,勾人食欲。
    李安下意識地深吸了一口,他在軍中雖不至於挨餓,但如此市井的煙火氣,卻也是久違了。
    他還注意到,一些臨街的工坊門口,排著不長不短的隊伍,多是些婦人或半大的孩子,手裏拿著各式各樣的容器。
    楊儼見狀,又主動解釋道:“李將軍,那是朝廷設立的‘公用水站’和‘煤餅發放點’。將作監改進了水車和濾水之法,使城中部分區域能用上更潔淨的飲水;還有那蜂窩煤,比燒柴方便得多,價格也便宜,深受百姓歡迎。父皇常說, 技術……呃,奇技巧藝,最終是要服務於民生的。”
    李安聽著楊儼的解說,看著窗外繁榮、有序、充滿生機的景象,再對比江淮戰場上的殘破與荒蕪,心中感慨萬千。
    他不由自主地看向端坐閉目養神的皇帝,眼中充滿了更深的敬服。
    正是這位陛下的奇思妙想和堅決推行,才讓洛陽,乃至他治下的其他地方,發生著如此日新月異的變化。
    他越發覺得,自己追隨陛下,為這樣的朝廷和未來而戰,是無比正確的選擇。
    楊勇雖然閉著眼,但嘴角卻微微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
    太子能如此清晰地闡述新政,李安能敏銳地觀察到變化並心生感慨,這都讓他感到欣慰。
    約莫半個時辰後,馬車緩緩停下。
    車外傳來禁衛統領低沉的聲音:“陛下,將作監已到。”
    楊勇睜開雙眼,眸中精光一閃:“走吧,隨朕進去。”
    …………
    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