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輟學
字數:5504 加入書籤
日記:
.
1999年9月23日..........星期四..........晴
.
昨天晚上,張德富走了,離開了我們這個班集體,宿舍裏的東西都收拾完了。他不再讀書了,因為家裏沒錢供他。東霞把這個剛從男生宿舍傳出來的消息告訴我,我簡直難以置信。總覺得輟學是隻會發生在貧困山區裏、電視裏或故事裏的事,離我們好遙遠,從沒想過會真實發生在我的生活裏。這事猶如一聲警鍾敲醒了我,原來貧窮離我們並不遙遠,原來我們就身處底層,隨時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那個窮坑裏。
震驚之餘,回頭望向那個曾屬於張德富的座位,空空的座位,或許不久的將來它會擁有個新主人,或許它會被搬進學校的儲藏室,但現在它就空在那,無言地宣告了張德富的離開。失落感從心底油然而生,張德富走了,這已是個不可改變的事實。同學一年,與他最大的交集卻是在他走了以後的這個時候。失落不斷擴大,繼而漠然,這也許就是人生吧,誰能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
東霞在我耳邊叨叨著:“聽說他還有個上初中的妹妹……聽說他媽媽沒有工作,他爸爸在一個工廠上班,現在工廠倒閉了,發不出來工資……聽說……”
.
上體育課時,史輝腳扭了,送去醫院,後來確認為是骨折,教室裏又空出個位子。
班上的人接二連三地離開,這是什麽事啊?!雖然畢業後大家都會離開,但和這種中途因各種事離開的感受卻不一樣。
.
1999年9月28日……星期二……晴
.
今天下午是詩朗誦比賽的決賽,賽前臨時通知在朗誦前要組織各班拉歌。作為文藝部長,由我組織高二年級拉歌這個事看來是跑不掉了。因為是臨時接到的通知,沒提前安排下去,隻好匆忙到比賽現場到處找各班文藝委員說明情況,人還沒找齊拉歌就開始了。
一個年級十幾個班上千號人在偌大的操場上,我手上又沒個喇叭,純粹靠嗓子喊,靠在各班前排左右兩邊跑控製局麵。一時間,操場上歌聲四起,震耳欲聾,完全蓋過我的聲音,讓我陷入音浪的海洋裏,好處倒是聽不出我是破音還是跑調了。說是歌聲,那是抬舉,完全是不受控的幾百隻野獸出籠的各種嘶吼,是幾千人終於找到機會的發泄,是對耳膜的折磨。從開始的“閥門”打開,就注定了無法找到結束的按鈕。這聲音的洪水奔湧、狂泄,四處侵襲,四處嘈雜,一發不可收拾。麵對洪水,我是無力控製的,隻能等大家發泄夠了,累了,自然平息。好吧,我承認:簡直一團糟!拉歌算是搞砸了,這算是我當文藝部長遭遇的第一個“滑鐵盧”吧。我很坦然,並不覺得懊惱,也不覺得有什麽失職,因為三個年級一樣亂,誰也不比誰強。倒是埋怨起臨時增加拉歌內容的領導,出的什麽餿主意,不給通知安排的時間,也不配發擴音器等工具。
好在拉歌隻是序曲,詩朗誦才是正題。拉歌之後各班按年級、班級順序依次到看台上表演,上下場的時間和表演時間一樣長,一切中規中矩。我們班在中後段,台下的老師和學生們大多已失去了觀演的興趣,隻等著活動結束去吃飯。所有班級表演完畢,校領導說賽後張榜公布得獎班級,屆時獲獎班級班長到教務處領獎狀,然後就草草結束了活動。以我到校一年來的經驗,已經很習慣每次學校組織活動虎頭蛇尾的操作,碰到這種處理也沒什麽可訝異的。
.
去食堂的路上碰到班頭,他跟我訴苦,說班主任對他、生活委員徐建、勞動委員陶然和體育委員江豐有點意見,當著很多人的麵批評他和徐建,估計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撤了他們幾個。老章對陶然和江豐有意見我是知道的,一方麵覺得他們不好好學習,總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一方麵覺得班上的事他們也不好好管,類似的態度在不同的場合表達過多次了,但對於班頭和徐建有意見我倒是第一次聽說,無論是成績,還是對班務的熱心程度,他倆都算不錯的。
班頭說:“史輝腳扭傷那天,我去找老班借錢墊付醫藥費,他不借,之後我又提議動用班費,安排班委去張德富和史輝家家訪,他又拒絕了。他老說權力下放,可真到遇到事,班幹部們還是沒什麽權力決定事情,做的也老是得罪人的事。唉!可能因為我和他這些觀念上的衝突對我有意見吧。”
聽他說的事,我覺得也就是他暫時心裏委屈,便安慰道:“老班還是好心的,他可能有他的考慮,估計不會為這麽點事就撤換你的。你幹得還是挺好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提起精神,笑了笑,對我說:“吃完飯後到教室,我們叫幾個班委商量下去張德富和史輝家家訪的事吧。”
“嗯!”我應聲答應。
.
1999年9月30日……星期四……雨轉晴
.
“十一”國慶放五天假,從今天下午開始放,5號下午來上晚自習。一早上,教室就處處洋溢著要回家的歡樂氣氛,有些歸心似箭的住讀生已經把打包好的行李帶到了教室,打算第四節課老師一說下課就衝出教室,奔向汽車站。
前天和班上幹部們商量好今天下午先去張德富家家訪,5號上午去史輝家。原則是去的路費自費,拜訪買東西的費用用班費,去的幹部人選自願報名,不強求。前天說的那叫一個熱鬧,沒幾個說不去的。可真到要去的時候卻沒幾個人了,住讀的幹部有說回家的東西還沒收拾好的,有說親戚要來接的,走讀的一下課直接騎車回家了,也不知道下午還來不來。
下午,果然沒幾個人來,隻有建國、班頭、徐建和我。陶然說平時和張德富就沒什麽交集,班頭說盧小芳家裏有事跟他請假了,她5號去史輝家。又等了會,確定沒有多的人來,我們四人一行就往汽車站去,班頭和徐建在路上的水果攤買了兩袋水果。
張德富家在離縣城不遠的小鎮上,一個很小的廠區宿舍,有兩三排房子。他家沒有電話,班頭來之前並沒聯係上他,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人。跟廠區宿舍進出的人打聽,才知道他家是中間那排房子二樓中間的一戶。
上樓,走過像教室一樣的走廊,數著窗戶和門的個數,穿行於走廊上橫七豎八放著的各種箱子、盒子、煤氣壇子和灶之間,就如同穿行於地雷陣之中。總算走到中間,站定敲門,屋裏有人回應,等了會,門吱呀開了,門後站著個拄拐的婦人,她問:“你們找誰?”
“這裏是張德富家嗎?”班頭禮貌地問。
婦人點點頭問:“你們是——?”
“我們是張德富的高中同學,想來看看他。”班頭回答,並拎了拎手上的水果。婦人麵露微笑,趕緊把我們讓進屋,說:“哦,他啊,這會出去了,還沒回來,你們坐一會,先坐一會。”然後轉身往客廳裏放熱水瓶的櫃子挪動,打算給我們倒水。看著她行動不便,我們趕緊拉著她製止,說:“別忙了,不客氣!”但最終推脫不過她的熱情,給我們每人倒了杯白開水,沒有茶葉。
我們各自拿了凳子在客廳落座。一開始,我陌生而尷尬得不知說些什麽,隻好拿著水杯打量這間屋子。這是間不大的兩室一廳,其實就是三個連在一起的單間,沒有單獨的廚房和廁所。屋裏不算敞亮,看起來還是十幾年前的裝修風格:一米以下的牆裙刷著綠色油漆,廳裏靠牆放著一張小茶幾,兩側是一套的靠背藤椅,牆腳的邊櫃上放著一對紅雙喜的熱水瓶,櫃子下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兩間房裏除了衣櫃和床,剩下的空間都被各種雜物堆滿。
還是班頭先開口搭茬:“德富幹嘛去了?我們是聽說德富不上學了,想來看看,有沒有什麽能幫忙的。他成績在班上算不錯的,都已經上了一年了,這個時候不上了怪可惜的……”
“唉!”婦人歎了口氣道:“不是你們能幫得了的忙啊!也不是我們不想讓他上學,也是實在沒辦法。這兩年他爸上班的廠垮了,一年裏正經發不了幾個月工資,老本也吃得差不多了。我們也算是街麵上的人,又不像農村裏,還有幾畝地,可以不愁吃的。再說他是哥哥,他妹妹還小,女孩子在外麵跑我們也不放心。他真要是考上大學,學費也是個難題……”她說著說著,覺得有些說不下去,換了個話頭說:“今天謝謝你們來啊,謝謝你們關心他,待會德富回來了讓他去買幾個菜,你們吃了飯再走!”
婦人的熱情和硬撐的客氣讓我覺得窘迫而尷尬,我們的到來沒解決任何問題,反而給這個家增加了更多的負擔,我向徐建和建國使使眼色,他倆馬上心領神會地說:“阿姨,不客氣,我們坐會就走了,家裏離得遠,走晚了怕趕不上車。”然後閑扯了幾句家長裏短,我們就退了出來。
走到廠宿舍門口,我們正好碰到一身灰的德富從外麵回來。乍一看到我們,他很驚訝,趕緊拍了拍身上的灰,整理了下衣服。班頭說:“你就這麽走了,我們還挺舍不得的,就來看看你。你……還有可能回學校嗎?”他搖搖頭說:“算了,我先顧著生活吧。你們好好學,好好考吧!”回程的路上,大家都很沉默,總覺得我們能做些什麽,總覺得能勸說他回來,可看到他家的情況,活生生的現實擺在眼前,我們都無能為力。各自回家前,班頭怕去史輝家又沒幾個人,又再次囑托我5號要去。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工作十幾年後,在一個房地產項目投標的場合,意外碰到了張德富。第一眼見他時,我並未反應過來,他看我的眼神遲疑了好一會,在他猶豫和吃驚的反應中,我意識到我們應該認識。我在腦海裏拚命搜索合適的名字,遲疑地問出:“你……是張德富嗎?”他笑著點頭,並叫出了我的名字。故人重逢的驚喜立刻拉近了投標場合冷淡的距離。
誰能想到當年輟學的他竟和我是同行,十幾二十年後會從不同的城市為同一個項目到同一個地方相遇。人生竟有如此的巧合,又如此令人捉摸不透。我通過對他的刨根問底得知:他當年跟鎮上的老鄉一起去南方打工,先是進了工廠,後來覺得不自由,老鄉就介紹他去做些泥瓦匠的活。其間碰到個很好的老師傅是專門做園建施工的包工頭,看著他靈光,就教他手藝並帶著他去做工程。剛開始很累,每天跟水泥、磚石打交道。慢慢項目做得多了,不僅技術上得心應手,還時不時與項目管理人員聊天,談哪些施工細節可以改進。施工企業的領導看他年紀輕輕卻很懂現場的施工工藝,就招他當了施工員。他後來去考了b2駕駛證,偶爾在工地兼任水車司機。在項目現場摸爬滾打,公司領導對這個好學又肯擔當的年輕人越發看重,他從施工員一路做到項目經理,當年的施工企業也一路從私人小公司做到行業全國前50強。老板看重他十幾二十年來對企業的忠誠、腳踏實地做事和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建議他去進修個函授管理,學成後安排他做了片區副總。而讓我們相遇的項目,正是他作為片區副總帶隊參與投標的第一個項目。
現在,他已在南方安家,父母和妹妹投靠他在南方生活。他與妹妹都已結婚,各自有兩個可愛的孩子。
人生就是如此有趣,你不走完全程,便不會知道在哪裏會有怎樣的故事在等待你。
喜歡二十年前的你請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