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忽悠~~

字數:3648   加入書籤

A+A-


    老楊猛地坐直了身體,聲音都提高了八度:“孫銘川孫主任?!你確定?你認識他?”
    熊光明撓撓頭,努力回憶了一下:“應該~~是吧?瘦高個,戴個黑框眼鏡,鏡片厚得跟瓶子底似的。”
    老楊頓時不想說話了,孫主任那是一機部統管全局的大主任,實權人物,聽說部長見了他都得客氣地遞根煙。熊光明這小子,什麽時候不聲不響地搭上了這種通天的人物?連冶金部長都認識?
    “您就別琢磨了。”熊光明見他發呆,催促道,瞅著老楊這樣真費勁!
    “您就先聯係,提我名字。要是不好使,這份報告就算我白寫,咱撕了它,絕無怨言!行不行?”
    老楊還是有些猶豫:“這個~~我還是覺得~~有點懸乎呢?”
    “哎呦我的書記!”熊光明湊得更近,壓低聲音,畫起了驚天大餅。
    “跟您說實話,這單缸的柴油發動機沒什麽難的!等咱們把這玩意兒吃透了,下一步就上卡車的、小轎車的,甚至是坦克的發動機!以後咱們國家自己造航母,那發動機缸體上打的鋼印,都得是紅星軋鋼廠製造!到時候,您就不是在這辦公室裏聽匯報了,您得去人民大會堂裏頭開會,坐頭兩排!就算您趕不上那時候,等領導人參觀廠子,一聽這第一步是您推動的~~”
    老楊聽著他描繪的“宏偉藍圖”,呼吸不由得急促起來,臉上露出了近乎傻笑的表情,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坐在大會堂裏的風光。他猛地一拍沙發扶手站了起來,朝外麵喊道:“小李!把門給我看死了!”
    然後他指著熊光明,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光明!你小子今天甭想跑!我這就給孫主任打電話!他要是說不認識你~~嗬嗬,看我怎麽收拾你!”
    老楊走到辦公桌前,深吸一口氣,開始搖電話。經過幾次轉接,三分鍾後,電話終於接到了孫主任辦公室。
    “孫主任您好!我是紅星軋鋼廠的小楊,楊為民啊!去年工業部開會,咱們見過一麵,嗬嗬嗬,對對對!您還記得我,真是我的榮幸!” 老楊的聲音透著掩飾不住的緊張和恭敬。
    “是這樣的,孫主任,冒昧打擾您。我想向您打聽個人~~您認識一個叫熊光明的嗎?~~對,就是我們廠的!哦哦,您知道他啊!~~是是是,他現在可了不得,是我們廠主管生產的副廠長了!~~嗯嗯,明白明白~~好的好的!下午兩點,我一定準時到!帶他一起去?好好好!沒問題!謝謝孫主任!”
    放下電話,老楊長長舒了口氣,轉過身,用一種極其複雜、探究的眼神上下打量著熊光明,仿佛第一次認識他。
    “算你小子~沒說大話!”老楊最終吐出這麽一句,語氣裏帶著難以置信,也帶著一絲興奮。
    “下午孫主任有空,點名讓你跟我一起去!”
    “我~我就別去了吧?”熊光明故作推辭。
    “這麽大的事,您去拍板就行了。再說了,讓陳廠長看見了,影響多不好!”
    “他?”老楊此刻底氣十足,不屑地一揮手。
    “他算個jb!我壓根就沒拿正眼瞅過他!他要是老老實實趴在圖紙上搞技術,給他個廠長名頭又如何?想跟我鬥?哼!你小子有這背景,老子今天也扯扯你的虎皮!哈哈哈哈!”
    然後老楊又給冶金部一哥打電話,把情況說明了一下,一聽熊光明?部長嗬嗬一笑 這是為國家做出過大貢獻的小家夥,伊萬那些玩意兒可讓國家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彎路,部裏麵也是揚眉吐氣了一把!既然一機部有意向,隻要他們樂意配合,部裏更沒意見。
    此刻,老楊已經完全不把熊光明當作普通下屬看待了,那心態轉變之絲滑,儼然將其視為了平等的戰略盟友。
    下午,熊光明坐著老楊的專車出了廠。據目擊者稱,陳廠長的鋼筆,如果他的手勁再大點,估計當場就得撅折了。
    在孫主任簡樸卻威嚴的辦公室裏,熊光明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構想。他指出,目前國內主流是像“東方紅5475”那樣的大型履帶拖拉機,這類機械仿製蘇聯,優點是結構堅固、皮實耐用、不挑油,但缺點也明顯:技術相對落後,重量大、油耗高、噪音大、排放差,而且采用預燃室設計,冷啟動非常困難,需要用啟動棒輔助。
    更重要的是,這種為蘇聯廣袤平原設計的重型履帶拖拉機,到了中國,尤其是南方水田丘陵地帶,明顯水土不服。雖然全國出現了大量仿製蘇式柴油機的地方廠,但局麵混亂,缺乏統一規劃和創新。
    熊光明話鋒一轉,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不搞大家夥,而是研發中等功率的柴油發動機,重點瞄準一種大型的、後帶車鬥的農用三輪機動車。
    熊光明比劃著:“這種車,特別適合在狹窄的田埂、丘陵地帶作業,對路麵要求低,機動靈活。別說現在了,就是再過幾十年,這玩意兒在廣大農村也絕對有市場!等這個平台技術成熟了,咱們再往上堆大馬力,直接幹多功能農用拖拉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孫主任對熊光明描述的這個“大型三蹦子”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拿著鉛筆在紙上簡單勾勒了幾下,越看越覺得有門道:“嘖,這東西~前麵要是再加個輪子,不就成四輪汽車了?後麵車鬥加個棚,能拉貨也能坐人。還能換不同用途的車鬥,關鍵是體型小,小胡同都能鑽進去!有點意思!”
    但他也指出了核心問題:“想法不錯,但咱們現有的發動機體積和功率還是不太匹配。你們這從零到一的第一步,打算怎麽走?”
    “所以這不就來尋求領導支持了嘛!”熊光明趕緊接話,身子往前湊了湊。
    “我們廠別的不敢說,設備絕對過硬!八米花盤的立式機床、半自動研磨機,那都是當年從老毛子那兒弄來的好家夥!工人老師傅的技術也是一流的!現在就缺領頭的科研人才和明確的技術方向!”
    孫主任沉吟了許久,指節輕輕敲著桌麵,顯然在權衡。
    最後,他抬起頭:“這事關係不小,需要上會討論。不過~~正好洛陽那個拖拉機研究所,內部在一些技術路線上存在分歧,可以協調一部分研究人員過來支援。武漢那邊也能調幾個骨幹。但部裏還得派專家組去你們廠實地考察,評估一下是否具備相應的科研和生產條件。”
    熊光明一聽,心裏樂開了花,內部有分歧?這不正是撬牆角~~啊不,招攬人才的好機會嘛!隻要來一個能統攬全局的大牛,再配上四五個骨幹研究員,這攤子就能搭起來!以軋鋼廠的設備和技術工人底子,他有信心兩年內拿出成品!
    他這個農用三蹦子的創意,恰好填補了當時國內農機市場的一個空白,提供了一條差異化的技術路徑。
    這玩意兒在國外雖然也有過雛形和相關車輛,但沒形成氣候,畢竟人家不缺便宜好用的汽車,也沒咱們這邊地形這麽複雜。正好可以用來吸引那些在原有體係內感到束縛、渴望新挑戰的技術精英。
    喜歡四合院:隻想平淡過一生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隻想平淡過一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