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飄著雪花的星塵與未來的信

字數:4922   加入書籤

A+A-


    入冬的第一場雪落下來時,星塵實驗室剛搬去新地方沒幾天。是棟帶小院子的兩層小樓,外牆刷成了淺灰色,最顯眼的是西牆 —— 整個牆麵畫著巨大的星塵 lo,藍色的星星比小宇當年畫的大了三倍,下麵 “救人的科技” 五個字用白色顏料勾了邊,雪一落上去,藍白相映,像把夜空裁了塊貼在牆上。
    院子裏的水泥地剛掃過,還留著掃帚的痕跡。林建國蹲在角落,手裏拿著把小鏟子,正給一棵小樹苗培土。樹苗不高,也就到他腰際,枝椏光禿禿的,卻透著股韌勁。“這是 1995 年科研所院子裏那棵老槐樹的苗。” 他回頭衝屋裏喊,聲音裹著雪粒子的涼,“當年我和博文總在樹下討論錨點參數,夏天的時候,樹蔭能罩住半張石桌。”
    李津端著個白色的小噴壺從屋裏出來,壺裏裝著稀釋過的納米修複液,淡藍色的液體在壺裏晃,像裝了半壺星星。“給它噴點這個,冬天就凍不壞了。” 她蹲在林建國旁邊,對著樹苗的根部輕輕噴,動作輕得像怕驚著它,“上次給張爺爺用的修複液,剩下點我調淡了,剛好能護根 —— 科技也能當‘防凍劑’,你說有意思不?”
    林建國笑了,皺紋裏落了點雪,很快化了:“當年哪想過這些?那時候總覺得技術得搞出大動靜才算厲害,現在才知道,能讓棵樹好好過冬,能讓小宇站起來,才是真的有用。”
    屋裏的暖氣開得很足,玻璃窗上凝著層薄霜。小宇背著書包跑進來時,圍巾上還沾著雪,一進門就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搓著手喊:“林哥哥!李姐姐!今天老師誇我算術算得好,還獎了我小紅花!” 他獻寶似的從口袋裏掏出張小紅花貼紙,貼在實驗室的門框上,剛好和之前貼的一排湊成了串。
    現在的小宇早不是當初躺在床上的樣子了。他在附近的小學讀一年級,每天放學第一站準是實驗室,書包都來不及放就幫小雅整理設備。“小雅姐姐,今天的設備我來擦吧!” 他蹲在實驗台旁,小手捏著酒精棉,擦得比誰都認真,連設備按鈕縫隙裏的灰都沒放過,“林叔叔說,擦幹淨設備,實驗數據才不會錯 —— 對吧,林叔叔?”
    林建國剛進屋,聽見這話笑著點頭:“對,我們小宇最細心了。” 他坐在沙發上,從懷裏掏出個舊筆記本,是當年和李博文一起用的,紙頁都黃了,“今天給你講我和你李爺爺當年做實驗的事?那次我們調錨點參數,調了三天三夜,最後博文不小心把咖啡灑在設備上,差點把機器燒了……”
    小宇立刻湊過去,托著下巴聽得入迷,連手裏的酒精棉都忘了放下。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來,落在他的頭發上,沾著的雪粒化了,像撒了把碎鑽。
    張爺爺這時也推門進來,手裏拎著個布袋子,裏麵裝著剛買的橘子,還帶著點雪的涼氣。他的身體比之前好多了,不用再靠人扶,走路也穩當,隻是走得慢些。“我來看看你們,順便把這陣子的記錄帶來。” 他從袋子裏掏出個深藍色的筆記本,裏麵夾著幾張患者的感謝信,“你看,昆明那個類風濕的老太太,昨天給我寄了張明信片,說現在能自己包餃子了,還說要給我們寄點嚐嚐。”
    李津接過筆記本,翻開看 —— 裏麵的字跡越來越工整,每頁都記著患者的恢複情況,有的地方還貼著患者的照片:有老太太包餃子的,有年輕人跑步的,還有孩子上學的。“張爺爺,您這記錄比我們的檔案還全。” 她笑著說,“等明年,我們把這些整理成冊子,給其他公益醫療點當參考。”
    張爺爺點點頭,坐在林建國旁邊,兩人湊在一起看明信片,嘴裏念叨著:“真好啊,當年哪想過,納米技術能幫這麽多人……”
    春節前一天,快遞員敲開了實驗室的門。是個棕色的包裹,沒有寄件人地址,隻有收件人寫著 “星塵實驗室全體”。陳陽正好來送新的磁懸浮飛行器設計圖,看見包裹就搶著要拆:“肯定是哪個患者送的新年禮物!說不定是臘味!”
    他找了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剪開膠帶,裏麵是個藍色的盒子,和林峰從未來帶回來的金屬盒有點像,隻是小了一圈。盒子沒鎖,一打開,就看見半塊銀色的芯片躺在裏麵,旁邊壓著張折得整齊的紙條。
    “這芯片……” 林建國湊過來,指尖碰了碰芯片,突然頓住,“和當年我跟博文分的那半塊,紋路一樣!”
    李津拿起紙條,展開的瞬間,呼吸都輕了 —— 字跡很熟悉,是她自己的筆跡,卻比現在的更成熟些,帶著點歲月的痕跡。“是 37 歲的我寫的。” 她抬頭看林峰,眼睛亮得像落了雪的星星。
    所有人都圍過來,小宇也踮著腳,湊在林峰旁邊看。紙條上的字一筆一劃,透著溫柔:
    “2026 年的我們:
    見字如麵。
    時空閉環很穩定,你們不用擔心 ——2055 年的星塵實驗室比現在大多了,我們在頂樓建了個小花園,種了很多花,春天的時候,整個樓都香。我們培養了很多年輕人,有個叫李星的,是我們的兒子(別驚訝,你們以後會知道,他出生那天,雪下得和今天一樣大,手環的藍光閃了整整一夜)。
    這半塊芯片是‘平行世界錨點’,當年高磊留下的意識編碼被淨化後,我們在 2055 年的裂隙裏找到的。要是以後遇到新的時空問題,把它和你們手裏的芯片拚合,就能直接聯係到我們 —— 記得用你倆的生日當密碼,還是老樣子,715 和 1023。
    對了,小宇 —— 要是你看到這封信,別著急長大。你以後會成為很優秀的科學家,你改良的神經橋接技術,讓全國上千個像你當年一樣的孩子站了起來。你還在實驗室的院子裏種了棵新的槐樹,說要像林爺爺種的那棵一樣,給後來的人遮蔭。
    雪下得很大,2055 年的院子裏,也有棵和你們現在一樣的槐樹,枝椏上積著雪,像披了件白外套。我們在等你們,在未來。
    37 歲的李津
    2055 年冬”
    李津念到 “兒子李星” 時,聲音突然有點抖,耳尖紅得像熟透的櫻桃。她偷偷掐了林峰胳膊一下,力道不大,卻帶著點羞惱:“原來我們以後……”
    “會有個很優秀的兒子。” 林峰笑著摟住她的腰,手指碰了碰她手裏的紙條,紙上還帶著點淡淡的墨香,像剛寫好沒多久,“還會一起種槐樹,一起等小宇長大。”
    小宇聽得眼睛都直了,他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地笑:“我以後真的能幫很多孩子嗎?那我現在要更認真擦設備,還要跟林叔叔學更多知識!” 他跑到實驗台旁,拿起酒精棉又擦了起來,這次更認真了,連設備上的螺絲都想擦幹淨。
    陳陽湊過來,想摸盒子裏的芯片,被李津攔住了:“別碰,芯片表麵有能量場,會燙到手。” 他吐了吐舌頭,轉而拿起紙條,翻來覆去地看:“哇,2055 年還有磁懸浮飛行器嗎?我設計的這個,到時候會不會過時啊?”
    “肯定不會。” 小雅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這麽能熬夜改設計,到 2055 年,說不定你都成‘磁懸浮之父’了!”
    院子裏的雪還在下,比剛才更大了,雪花飄落在槐樹苗上,積了薄薄一層,像給枝椏戴了頂小帽子。林建國和張爺爺站在門口,看著屋裏的熱鬧,手裏捧著剛泡好的熱茶,哈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很快散了。
    “你說,我們當年做的事,是不是真的沒做錯?” 張爺爺喝了口茶,聲音很輕。
    林建國點點頭,目光落在牆上的星塵 lo 上,藍色的星星在雪光下格外亮:“沒做錯。你看,他們不僅完成了我們沒做完的事,還把技術變成了溫暖的東西 —— 這比什麽都重要。”
    李津靠在林峰懷裏,看著窗外的雪。手環突然亮了,淡藍色的光和盒子裏的芯片同步閃爍,每閃一次,就像在和 2055 年的他們打招呼。“你說,我們的故事,會一直繼續下去嗎?” 她輕聲問,手指纏著林峰的衣角。
    林峰摸了摸腕上的手環,又摸了摸口袋裏的紙條,紙上的字跡好像還帶著 37 歲李津的溫度。“會的。” 他低頭在她發頂印了個輕吻,聞到淡淡的紫羅蘭香,還是她常用的洗發水味道,“隻要星塵的 lo 還亮著,隻要我們還在一起,隻要還有需要幫助的人,故事就不會結束。”
    雪越下越大,落在西牆的星塵 lo 上,藍色的顏料在白雪的映襯下,像一顆不會熄滅的星星。小宇跑到院子裏,用手指在雪地上畫星星,畫得歪歪扭扭,卻和牆上的 lo 一模一樣。他抬起頭,對著屋裏喊:“林哥哥!李姐姐!你們快來看!我畫的星塵 lo,比牆上的還亮!”
    林峰和李津走出去,站在門口。雪花落在他們的頭發上,很快化了,帶著點涼。小宇拉著他們的手,在雪地裏跳,笑聲在空曠的院子裏回蕩。林建國和張爺爺也走出來,手裏拿著相機,想把這一幕拍下來。陳陽和小雅則趴在窗戶上,對著院子裏的三人比耶,手裏還舉著剛折好的紙飛機,上麵畫著小小的星塵 lo。
    手環的藍光和芯片的光還在閃,映在雪地上,像撒了把藍色的碎星。李津靠在林峰懷裏,看著眼前的一切,突然覺得,這就是最好的未來 —— 有愛的人在身邊,有要守護的初心,有看得見的希望。
    雪還在下,卻一點都不冷了。藍色的星塵 lo 在雪地裏亮著,照亮了小小的院子,也照亮了通往 2055 年的路,照亮了無數個還沒到來的、溫暖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