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平王東遷洛邑定 禮崩樂壞暗流湧

字數:4152   加入書籤

A+A-


    鎬京陷落,幽王身死,西周覆亡。犬戎的鐵騎在昔日繁華的王畿之地肆意踐踏,烽火狼煙尚未完全熄滅,斷壁殘垣之間,盡是悲泣與哀嚎。周王室數百年來積累的禮器重寶被劫掠一空,宗廟傾頹,象征著天命王權的九鼎雖未被奪,卻也蒙塵於戰火之中,黯然失色。
    值此國祚斷絕、天下無主的危難之際,以申侯、魯侯、許文公等為首的一眾諸侯,於申國擁立原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
    然此時的周王室,早已威信掃地,實力大損。鎬京經此兵燹,殘破不堪,更兼毗鄰犬戎,時刻麵臨再次侵擾的威脅。新立的平王,麵對的是一個風雨飄搖、內外交困的爛攤子。
    “鎬京不可複都。”年邁的周公忌父周公旦後裔)於臨時朝會上,痛心疾首地陳述,“宗廟毀,王氣散,戎狄環伺。為今之計,唯有東遷洛邑成周),依托中原諸侯,方可重振社稷,再續國祚!”
    洛邑乃武王克商後,由周公旦親自營建的東都,地處天下之中,有崤函之固,伊洛之利,且未經戰火,宮室宗廟俱在。
    雖有虢公翰等部分宗室舊臣反對,認為棄宗廟西土,乃奇恥大辱,但大勢所趨。在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等實力諸侯的支持下,周平王最終力排眾議,決意東遷。
    遷都之舉,浩大而淒涼。
    平王率領殘存的周室公卿、貴族、以及部分願意跟隨的百姓,攜帶著所能搶救出的少量典籍禮器,離開了那片埋葬著西周榮耀與屈辱的焦土,踏上了東遷洛邑的漫漫長路。
    隊伍浩浩蕩蕩,卻毫無生氣。車輪碾過滿是車轍印的古道,揚起灰黃的塵土。隊伍中,無人高聲言語,唯有壓抑的哭泣聲、沉重的歎息聲、以及車軸吱呀的悲鳴交織在一起。回首西望,是故土淪喪、宗廟蒙塵;前路東行,是吉凶未卜、前途渺茫。
    沿途,雖有晉、鄭、衛等諸侯派兵護送,提供補給,然這些諸侯君臣之間的禮數,已隱隱發生了變化。諸侯之兵,雖仍尊王旗,但其將領麵對王室公卿時,那份發自骨子裏的敬畏已淡去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基於實力與利益的審視,甚至是一絲不易察覺的倨傲。護送,更像是一種投資或交易,而非臣子對天子的無條件忠誠。
    曆經跋涉,隊伍終於抵達洛邑。
    當看到那完好無損的城郭、巍峨的宮殿、以及早已收到消息前來迎接的東方諸侯時,流亡的隊伍中才終於爆發出劫後餘生的歡呼。
    周平王入主王城,祭祀天地宗廟,宣告天下共主仍為周天子,東周王朝自此伊始。
    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此時的周王室,已絕非昔日。
    疆土銳減:王室直接控製的王畿之地,僅剩洛邑周邊一隅之地,不足六百裏,不足西周鼎盛時之十一。昔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輝煌,已成過往雲煙。
    軍力衰微:王室直屬的“西六師”、“殷八師”早已隨鎬京陷落而瓦解,新組建的軍隊數量有限,戰力堪憂,需仰仗諸侯鼻息。
    財政困窘:昔日豐厚的賦稅收入來源喪失,王室用度時常捉襟見肘,甚至需“求賻”、“求金”於諸侯,顏麵盡失。
    威信掃地:經“烽火戲諸侯”及東遷依賴諸侯之舉,周天子“受命於天”的神聖光環已破裂。諸侯雖表麵上仍遵“尊王攘夷”的口號,但內心早已各有盤算。
    平王分封護駕有功的秦襄公為諸侯,賜以岐山以西之地實則乃空頭支票,需秦人自己從戎狄手中奪取),令其“逐戎狄,守西垂”;又對晉、鄭等國有功之臣大加賞賜,倚為臂膀。
    然,鄭武公借護衛之功,其勢力逐漸滲透至王室朝堂,甚至出現了“鄭伯專權”的苗頭。晉國內部陷入“曲沃代翼”的長期內亂,無暇他顧。楚國繼續在南蠻之地僭越稱王,齊國則坐擁魚鹽之利,悄然壯大。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一去不複返。禮崩樂壞的序幕,自此緩緩拉開。
    天庭,淩霄寶殿。
    昊天上帝與群臣通過昊天鏡,默觀了人間王朝更迭的全程。
    “平王東遷,周室已立。”昊天上帝聲音平靜,無喜無悲,“然其氣運,如殘燈續焰,光耀雖存,根基已朽。人道變遷,自有其律,非天庭所應強逆。”
    “陛下聖明。”太白金星拂塵一擺,接口道,“然東周既立,秩序初定,我天庭對其態度、以及應對四方諸侯之策,需早日定下章程。”
    “嗯。”昊天上帝微微頷首,“旨意:”
    “認可東周為正統。洛邑之地之土地、城隍,需盡職盡責,庇佑王畿風調雨順,毋使生亂。”
    “對四方諸侯,一視同仁。其境內山川神靈,需公允行事,既不可阿附諸侯,欺壓百姓,亦不可怠慢職責,致生災禍。凡有諸侯祭祀天地、山川、鬼神,隻要不悖人倫,不涉邪祀,皆可受之,並據實上報其德政或惡行。”
    “嚴密監控。著巡天司加強對各主要諸侯國如齊、晉、楚、秦、鄭、宋、衛等)之監控,記錄其國力消長、君臣言行、民生狀況,尤其注意其是否與西方教、或其它邪魔外道有所勾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引導向善。宣化署之‘心映司’,需加大力度。對於諸侯國中有德之君、賢明之臣,可托夢示以嘉許,或於其境內顯靈賜福,以彰天道好生之德,引導諸侯競相為善,穩固人間秩序。”
    “臣等遵旨!”群神領命。
    旨意傳出,天庭這台龐大的機器再次針對新的局麵運轉起來。無數基層神隻土地、山神、河伯)接到新的指令,開始調整自己的行事方式;巡天司的巡查路線與重點監控名單也隨之更新;宣化署的仙官們更是忙碌起來,分析著各國情勢,準備新一輪的“潛移默化”。
    然而,無論是昊天上帝,還是殿內眾神,心中都清楚,一個王權衰落、霸權興起的時代已經到來。未來的南贍部洲,必將是列國紛爭、弱肉強食的格局。天庭所能做的,隻是在維持基本秩序、防範大奸大惡的前提下,觀察、引導、以及…等待。
    等待那思想迸發、百家爭鳴的燦爛時代到來。
    等待那龍爭虎鬥、最終一統的結局顯現。
    萬界聊天群內。
    對於下界王朝更替這等“曆史大事”,群內亦有不少討論。
    【洪武】朱元璋:“哼!周幽王昏聵,失信天下,合該有此報!為君者,當體恤民情,勤政愛民,豈能因一婦人而戲弄臣下,自毀長城?平王東遷,亦是無奈之舉,然周室衰微,已成定局。”
    【祖龍】嬴政:“…諸侯坐大…天子失威…天下…必陷於紛爭…唯有力…強兵…富國…以法度…重塑秩序…方能…止亂…歸一…”
    【不搖碧蓮】張楚嵐:“臥槽!烽火戲諸侯…這哥們兒撩妹成本也太高了吧?直接把國家給玩沒了?牛逼!破音)”
    【正道楷模】九叔:“無量天尊!眾生皆苦。王朝興替,戰火頻仍,最苦的還是黎民百姓。望天庭多加庇佑,少生災劫。”
    【機械師】:“數據更新:目標‘周王朝’進入‘東周’階段。政治模式由‘中央集權’轉變為‘鬆散聯邦製’。預測:衝突概率上升73.4,思想活躍度上升89.1。建議:加強區域穩定性監控。”
    【蜀山劍俠】徐長卿:“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唯願天下早日重現太平盛世。”
    昊天上帝默默看著群內的議論,並未參與。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洛邑王城,以及那廣袤的、即將陷入長期紛爭的南贍部洲。
    “平王東遷…”他輕聲重複了一遍,“百家之世,已近在眼前了。”
    洪荒大勢,如大河奔流,已無可逆轉地衝入了一段湍急而曲折的河道。
    喜歡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請大家收藏:()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